谈初中语文德育培养的重要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几乎成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语文课是周课时
  最多的一门课程,语文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对话最多的老师,而且大都兼
  任班主任,有的甚至还是学校或是年级的主要领导。新教材在崇高理想、奉献精神、关心他人、注重友情方面的文章减少了,这也是社会变化的反应。似乎表明了市场经济下,社会价值评价体系和人们的价值观在同时发生着变化,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人们讲求效益,淡化了奉献精神,而且整个社会似乎已没有统一的价值取向,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新教材比旧教材更具有新的时代气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道德教育的要求和所涉及的内容上变化不大,甚至有些降低标准。教材改革对于德育的作用有待商榷。
   初中阶段,学生从心理上开始逐步摆脱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独立地探求世界,对生活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学生的道德发展出现了
  不同的分化,较之小学阶段普遍的单纯,初中生的道德表现呈现出复杂、易变、
  多面性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成绩较好的学生在集体中能实现自我,才能或成绩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自我认同感、自尊感相应就强;同时,这样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表现欲。为了赢得别人的赞誉,为了表现自我,他们往往很在意他人特别是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因而在老师面前言行举止比较谨慎,尽量呈现出自己优秀的一面大部分的学生对老师都是比较顺从的,但这种顺从只是表面现象,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对教师的人格、学识的钦佩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的配合,而是一种对教师权威的屈服,具有不平等和虚伪性。学生很少愿意向老师说出自己的心声,即使教师很有诚意,学生也可能有顾虑。虽然一直提倡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但这却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教育难题。
   现代社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受到冲击,
  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如何让迷失了精神家园的人们找到回家的路,重新树立
  人生前进的信心,只有传统文化经典才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渠道,其主要任务是传授系统的道德知识、规范,培养学生理性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其优点是道德知识系统而完备,但是这些知识容易流于空洞说教,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或者在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时生搬硬套,从而形成了思想政治课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况且,良好的道德品质不仅指的是拥有道德知识,还包括情感、意志与行动方面。所以,光靠思想政治课的讲授与听课是不能完成道德学习的任务的。
   中国古代大量的文言文作品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内容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些作品没有不重视人的情操和修
  养的,处处体现追求人格的完美,这种道德的自觉意识和执着追求意识已经成
  为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弘扬传统文化,学习文言作品,可以培育我们中华的民
  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们的古代贤哲
  们为我们的中华子孙留下了丰厚的民族精神。青少年人生经历和生活经验都是有
  限的,他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所营造的世界来了解生活,感悟生活的真谛,体验
  幸福与痛苦的感受,从而提升人生境界,提高道德修养。人们在不同的审美活动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道德评价融入各种审美判断中,在美感体验的同时掺进道德体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以契合文章内容的优美深情的语言来创设特定的美好的情境,“披文入情”,“以情感人”。情感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使他们在审美体验的愉悦中,心灵得到净化,产生对美的向往与追求,生发对文学形象蕴含的善的认同感,从而达到“以美扬善”,从精神的愉悦上升为到理性的认识。
   语文教学可以促进道德教育,反之,道德教育也可以促进语文教学,善于做
  学生思想工作的语文老师,其教学成绩往往也很好。特别是对于初中生,他们在
  此阶段,身体、心理成长都很快,在成长中会面临很多困惑;学习上由于基础的、
  习惯的、环境的差异,使得一些后进生在理科学习上只能做“无奈的逃兵”。诸
  多原因造成后进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然而,由于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与
  阅历的积淀,语文即使以前学得不好,及时端正学习态度,也可以迎头赶上。
   语文教学最终能促使学生形成感性化思维,于是,他们可以从平常的、细微的事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只有懂得享受生活乐趣的人,才会享有较高的幸福指数;语文好,理解能力自然好。好的理解能力可以满足不同工作环境对新的知识的需求。因为,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快,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在语文学习中锻炼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会助我们一臂之力,在生活的大海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尽情享受幸福人生。
   德育无痕,教育有意。当前语文德育实施的关键在于落实三维目标,在引导
  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同时又
  要使德育的渗透无声无息、巧妙自然,做到“看似无痕却有意”。为了落实和运用三维目标,语文教师首先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最重要的维度,同时它又是其他两个维度发展的依托。如果把课改提出的“语文素养”比作大厦的话,那么知识与能力就是它的根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根基越牢固,上层建筑才能越高。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高的一维,它决定了三维目标的高度;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另外,如果没有过程与方法,就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同时它与第三维目标也是相互渗透的,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有助于有效的过程与方法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
  [2]苏振芳,道德教育论[M]
  [3]戚万学等,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
  [4]刘献君,中国传统道德[M]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文献规章要览[M]
  [6]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M]
  
其他文献
提起职中数学教学,人们都摇头不止,把它看成广种薄收的低产田,作为职业中学的数学教师更是牢骚满腹,因为职业中学的数学课堂向来就是低效课堂的反面教材。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满脸茫然,木然呆坐者有之,交头接耳者有之,神游他乡者有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
《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一词是这样解释的:体验就是用实践的方式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没有实践也就没有体验。因此体验学习必须把实践摆在学习的首位。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体验性学习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能力的主阵地。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传道--接受"的模式,教学内容单薄,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凝固,教学方法僵化。为适应课程改革,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要打破"只重知识,不重能力"的局面,使课堂"活"起来,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优化课堂教学,再次是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舞台还给学生。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进素质
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中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育教学中所提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指学生进行什么样的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进程中,体验、发现知识、技能中的“新”,突破自己知识技能的局限,创造学习方法的“新”,这些“新”都可以
中学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探索和实践,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也是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下面我仅从自身的感受,站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角度,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 、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引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它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效果,就象听故,如果开头很精彩,你肯定会希望一听到底。  一、新课引入及其作用  新课引入,是指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时间内所有教学活动的总称。“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各种巧妙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方式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而思考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所谓“同课异构”,是指同样的教材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的一种教学形式,它能让我们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理解教材、领悟教学。  有幸在区教研活动中听到了三节不同的《计数原理——乘法原理》,三位不同教龄、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针对相同的授课内容精心设计,在三节课(下称案例1、案例2、
【摘要】教学中通过教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问题;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搭建平台,合理、灵活运用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师生互动,全员参与,及时反馈和个别辅导,促使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优化。教师要善于关心教学中的每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人仔细研究教材,深入挖掘编者意图,认为本节课的教材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从小精灵聪聪提出的问题:"小东家厨房装修得真漂亮,你能找出这些图案的规律吗?"入手,并呈现出小东家厨房墙面与地面瓷砖的图案,从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出发,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图案里面有什么规律?这为例1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例1把数学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