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地理教学不断的面临着各种各样全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在高考的考核目标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中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作为有着丰富经验的高中地理老师,个人也觉得应该让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参与高考的过程中,学习到必备的地理知识、技能与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培养出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和谐观念,通过地理课堂建立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深度融合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考查和促进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关键词】地理素养;地理核心素养;考核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地理教学质量获得一定的提升,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学术界未给出准确的定义,但是毋庸置疑,地理核心素养属于综合性概念,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地理人文素养,二是地理科学素养,三是地理技术素养。其中,就地理人文素养而言,其主要包括人文地理与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就地理科学素养而言,其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地理科学知识,二是地理科学能力,三是地理科学方式,四是地理科学品质,五是地理科学意识。就地理技术素养而言,其主要包括:一是地理技术知识,二是地理技术能力,三是地理技术观点。
国家颁布的文件中也明确提到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从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而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就可见,“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的第一条就是“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构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这个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完善地理学科课程标准、确立学业质量标准和修订教科书。一方面有利于国家选拔综合能力强的地理学科人才,另外一方面,有利于学习技能强,认知能力强以及情感态度得到更好培养的学生在高考的选拔中脱颖而出。笔者以2017年全国卷新考纲为例,浅谈此考纲充分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与高考地理试题深度融合在一起。
从2017年全国卷新考纲来看,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而恰好地理核心素养渗透于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与高考地理试题结合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地理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学科固有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从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看,学生要掌握地理核心素养,学生就应该能够从題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相应的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例如:要求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分析。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气候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人文地理中要求了解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能够调动和正确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區域认知方法,有助于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通过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这与考纲要求相一致,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关于地理事物的思考,摒弃片面的角度,全方位多角度的形成整体的地理观念,因地制宜的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要能够学以致用。地理核心素养的确定,有其坚实的地理学基础,也凸显了地理课程的特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关于地球表面的属性和特征,大部分数据和第一手资料主要来自野外考察,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成果广泛应用于地理学,提高了野外考察的速度和精度。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的学习方法,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地理,已经成为地理课程的特色。在野外考察的过程中,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这样,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就与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深度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孙彦军.职高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J].新一代:下半月,2014(07).
[2]刘学媛.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自主学习[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11).
[3]陈艳霞.职业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6(18).
[4]陈炳莲.高中地理必修2案例教学的模式与程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8).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高级职业中学校 山西省阳曲县 030100
【关键词】地理素养;地理核心素养;考核目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地理教学质量获得一定的提升,为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学术界未给出准确的定义,但是毋庸置疑,地理核心素养属于综合性概念,其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地理人文素养,二是地理科学素养,三是地理技术素养。其中,就地理人文素养而言,其主要包括人文地理与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就地理科学素养而言,其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地理科学知识,二是地理科学能力,三是地理科学方式,四是地理科学品质,五是地理科学意识。就地理技术素养而言,其主要包括:一是地理技术知识,二是地理技术能力,三是地理技术观点。
国家颁布的文件中也明确提到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从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而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中就可见,“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的第一条就是“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构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这个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完善地理学科课程标准、确立学业质量标准和修订教科书。一方面有利于国家选拔综合能力强的地理学科人才,另外一方面,有利于学习技能强,认知能力强以及情感态度得到更好培养的学生在高考的选拔中脱颖而出。笔者以2017年全国卷新考纲为例,浅谈此考纲充分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与高考地理试题深度融合在一起。
从2017年全国卷新考纲来看,确定高考地理科考核目标与要求,而恰好地理核心素养渗透于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与高考地理试题结合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地理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学科固有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从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看,学生要掌握地理核心素养,学生就应该能够从題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相应的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例如:要求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大气受热过程分析。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气候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人文地理中要求了解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能够调动和正确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根据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區域认知方法,有助于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通过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这与考纲要求相一致,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关于地理事物的思考,摒弃片面的角度,全方位多角度的形成整体的地理观念,因地制宜的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要能够学以致用。地理核心素养的确定,有其坚实的地理学基础,也凸显了地理课程的特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关于地球表面的属性和特征,大部分数据和第一手资料主要来自野外考察,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成果广泛应用于地理学,提高了野外考察的速度和精度。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的学习方法,在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地理,已经成为地理课程的特色。在野外考察的过程中,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这样,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就与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深度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孙彦军.职高地理综合能力的培养[J].新一代:下半月,2014(07).
[2]刘学媛.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自主学习[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11).
[3]陈艳霞.职业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才智,2016(18).
[4]陈炳莲.高中地理必修2案例教学的模式与程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8).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高级职业中学校 山西省阳曲县 0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