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的春天是我们一生中难忘的春天,在这个春风和煦的日子里,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2003年还在读初一的我参加学校的一次作文竞赛的开头。那时候的自己对正在经历的疫情其实是没有多深的概念的,更多的是从电视里新闻中报道得以了解。那也是第一次听到“钟南山”院士的名字,他不断的在告诉人们“非典”的真实情况。
十七年后的今天,我们又面临着一场同样艰难的疫情阻击战。而我们的英雄钟南山院士已经84岁高龄,他不再是当年我在电视里看到的那般年轻和有力。他老了,我想,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早已淡忘在公众视线里的他,我可能也记不起他来了。在初始,他就毅然赶往疫情最严重的武汉,这和当年他说的“把所有的危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如出一辙,不因自己的高龄而退却责任和担当。
十七年后的自己不再懵懂、无知、恐惧…多了一份坚信,自豪,感动。自信我们最终会战胜这场病魔,坚信祖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力量,战胜病魔将指日可待!我们定能在春暖花开之时拥抱。因为任何一场风雪都无法阻止春天的如约而至。
2020年的元宵喜乐会上,主持人的一句话让我梗咽的同时更充满着骄傲,他说“十七年前你们用生命保护的九零后长大了,现在换我们来保护你们。”是啊,因为有大量的新生九零后冲锋在前,成为最美的逆行者,让这场战役更多一份希望和温暖。
那么多的人舍弃小家,保护大家,从村村组织的志愿者服务,到每一位平凡却伟大的医务工作者,到身居国外的华人华侨,再到毅然决然回国的美国科学家李开复,德国顶尖科学家庄晓莹博士,号称“哈佛八剑客”的科学家…他们的铿锵誓言“祖国有难,我必须回国”令所有国人动容,他们是骄傲,是脊梁。就像《相信》中写的那样“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只是有人需要,有人愿意牺牲,才成为了英雄。”
他们让我想起了那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先驱者、那些带着铁镣手铐蹒跚步行在长街的革命者、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共产党员以及那些和周总理一样怀着赤子之心为共产主义信念而奋斗一生的人。他们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奋发向上的正气之歌、民族之歌,透过这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旋律,我们所看到的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也不是卑鄙小人的戚戚蝇营,而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了民族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牺牲的忠诚和担当、坚定和大爱。
我们当然也不会忘记嘉兴的南湖,和南湖上那条小船,就是在那碧波荡漾的南湖上,就是在那条小船里,就是那十几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他们越过黑暗的无边,躲过追逐的枪炮,艰难而又执着地举起了拯救中国命运的火种,为中国指明了一条光明而又充满希望的道路。
在这种精神面前,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对一段历史的缅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神圣使命的召唤。
今天的自己作为中国千千万万个平凡教师中的一员,我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培养一个个具有人性光辉的学生,我想应该像管建刚老师说的那样:“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联系起来。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种”。应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与志向,生命就有了一份期盼和厚重的精神力量,才能抵抗生命中一场场暴风雨的袭击。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那就是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
教育事关民族的兴衰。知识经济的今天,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我们这样一个很难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发展中国家里,培养本土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我们在教学中,应时刻提醒自己有这样胸襟和眼界。必须感受到我们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都折射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义。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和中国人的尊严,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有着密切关系。怀有这份责任感,我们就是民族的脊梁。我们也才能培养民族的脊梁!
教师:董天芸
时间:2021.5.18
十七年后的今天,我们又面临着一场同样艰难的疫情阻击战。而我们的英雄钟南山院士已经84岁高龄,他不再是当年我在电视里看到的那般年轻和有力。他老了,我想,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早已淡忘在公众视线里的他,我可能也记不起他来了。在初始,他就毅然赶往疫情最严重的武汉,这和当年他说的“把所有的危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如出一辙,不因自己的高龄而退却责任和担当。
十七年后的自己不再懵懂、无知、恐惧…多了一份坚信,自豪,感动。自信我们最终会战胜这场病魔,坚信祖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力量,战胜病魔将指日可待!我们定能在春暖花开之时拥抱。因为任何一场风雪都无法阻止春天的如约而至。
2020年的元宵喜乐会上,主持人的一句话让我梗咽的同时更充满着骄傲,他说“十七年前你们用生命保护的九零后长大了,现在换我们来保护你们。”是啊,因为有大量的新生九零后冲锋在前,成为最美的逆行者,让这场战役更多一份希望和温暖。
那么多的人舍弃小家,保护大家,从村村组织的志愿者服务,到每一位平凡却伟大的医务工作者,到身居国外的华人华侨,再到毅然决然回国的美国科学家李开复,德国顶尖科学家庄晓莹博士,号称“哈佛八剑客”的科学家…他们的铿锵誓言“祖国有难,我必须回国”令所有国人动容,他们是骄傲,是脊梁。就像《相信》中写的那样“这世上哪有什么英雄,只是有人需要,有人愿意牺牲,才成为了英雄。”
他们让我想起了那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先驱者、那些带着铁镣手铐蹒跚步行在长街的革命者、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共产党员以及那些和周总理一样怀着赤子之心为共产主义信念而奋斗一生的人。他们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奋发向上的正气之歌、民族之歌,透过这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旋律,我们所看到的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也不是卑鄙小人的戚戚蝇营,而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了民族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牺牲的忠诚和担当、坚定和大爱。
我们当然也不会忘记嘉兴的南湖,和南湖上那条小船,就是在那碧波荡漾的南湖上,就是在那条小船里,就是那十几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人,他们越过黑暗的无边,躲过追逐的枪炮,艰难而又执着地举起了拯救中国命运的火种,为中国指明了一条光明而又充满希望的道路。
在这种精神面前,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对一段历史的缅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神圣使命的召唤。
今天的自己作为中国千千万万个平凡教师中的一员,我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培养一个个具有人性光辉的学生,我想应该像管建刚老师说的那样:“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联系起来。对自己的教育人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规划,而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种”。应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与志向,生命就有了一份期盼和厚重的精神力量,才能抵抗生命中一场场暴风雨的袭击。对学生最大、最好的责任感,那就是尽快地发展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
教育事关民族的兴衰。知识经济的今天,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我们这样一个很难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发展中国家里,培养本土的具有创新性的人才,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我们在教学中,应时刻提醒自己有这样胸襟和眼界。必须感受到我们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都折射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义。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和中国人的尊严,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有着密切关系。怀有这份责任感,我们就是民族的脊梁。我们也才能培养民族的脊梁!
教师:董天芸
时间:20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