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6日,广东省教育厅召开201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部署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副省长陈云贤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林积主持。
陈云贤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利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在稳定较高就业率的基础上,提高就业的质量水平。2013年,广东第一产业占GDP的4.8%,第二产业占47.4%,第三产业占47.8%,第三产业比重近10年来首次超越第二产业,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趋势、主流,这样的产业格局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有利的。高校要考虑,专业设置能否符合国际市场需求、新兴业态需求、人民群众需求。他强调,要树立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实干意识,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要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服务保障机制,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教育专业建设,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建立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要启动政府协调机制,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确保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就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加强三个引导,即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提早谋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积极探索,搭建形式多样和更加高效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服务平台,确保供需见面会安全有序地进行;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完善网上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功能,做好就业监测系统的使用工作,推动就业管理工作升级,使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共享,也可尝试网上招聘平台、测评,降低毕业生求职、企业招聘的成本;要开展好“雏鹰行动”,实施好“农村教师上岗退费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到村任职”等基层就业项目,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要强化“双创”教育,努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要聚焦重点群体,着力做好困难帮扶和就业援助;要健全就业反馈机制,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形成本校“行业—专业—就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使就业数据库与学籍数据库互通,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据介绍,在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共计约70万高校毕业生在我省求职,初次就业率已达95.8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72%,本科生就业率为94.93%,专科生就业率为96.96%),与2012年同期就业率(94.65%)相比略有上升。我省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培训实现了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在“华普亿方杯”首届全国高校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黄明睿老师获得特等奖,展示了我省高校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此外,“春暖校园”系列招聘活动有力地搭建了学生与企业对接的平台,形成了“期期有专场,月月有市场,周周有招聘,天天有面试”的特色,为全国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新鲜经验。对贫困毕业生的帮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广东医学院推行了“1对2模式”,1位老师重点关注、推荐、服务2位毕业生,近5年内共帮扶了1300多名毕业生。
今年,我省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47.2万人,比2013年增加3万人,加上外省入粤求职及往年申请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共有近75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省求职,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基于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就业形势较2013届有所好转,但基于就业总量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期望值高等因素,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为此,广东正积极部署面向2014届高校毕业生举办58场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活动,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序高效运行。据了解,目前已举办41场,入场企业8000多家,提供岗位22万多个,均比去年增加15%。
华南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在会上交流了就业工作经验。华南理工大学积极构建科教、校企、校地、国际协同的学科专业育人体系,建立了专业的职业辅导平台、畅通的信息服务平台、规范的就业管理平台、系统的创业教育平台,去年还出版了《90后大学就业情况蓝皮书》。广东医学院努力做好对贫困毕业生的帮扶工作,促进就业帮扶常态化。嘉应学院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与地方产业需求对接,为梅州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师资,为乡镇党政干部、村官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为企业培养了48期适用人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完善了就业反馈工作机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联同第三方调查机构,建立了毕业生信息库,了解了毕业生就近就业的愿望,并积极推荐毕业生进当地企业。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设立了创新产业实践班,在创业项目评审团的公开评审及指导下,至今已有创业项目141个,半年内将与市场实现顺利对接,保证了创业孵化的成功率。
陈云贤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利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在稳定较高就业率的基础上,提高就业的质量水平。2013年,广东第一产业占GDP的4.8%,第二产业占47.4%,第三产业占47.8%,第三产业比重近10年来首次超越第二产业,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趋势、主流,这样的产业格局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有利的。高校要考虑,专业设置能否符合国际市场需求、新兴业态需求、人民群众需求。他强调,要树立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实干意识,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要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服务保障机制,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教育专业建设,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建立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要启动政府协调机制,健全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确保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就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指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加强三个引导,即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各高校要高度重视,提早谋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积极探索,搭建形式多样和更加高效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服务平台,确保供需见面会安全有序地进行;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做好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完善网上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功能,做好就业监测系统的使用工作,推动就业管理工作升级,使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共享,也可尝试网上招聘平台、测评,降低毕业生求职、企业招聘的成本;要开展好“雏鹰行动”,实施好“农村教师上岗退费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到村任职”等基层就业项目,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要强化“双创”教育,努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要聚焦重点群体,着力做好困难帮扶和就业援助;要健全就业反馈机制,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形成本校“行业—专业—就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使就业数据库与学籍数据库互通,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据介绍,在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共计约70万高校毕业生在我省求职,初次就业率已达95.86%(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72%,本科生就业率为94.93%,专科生就业率为96.96%),与2012年同期就业率(94.65%)相比略有上升。我省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培训实现了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在“华普亿方杯”首届全国高校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黄明睿老师获得特等奖,展示了我省高校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此外,“春暖校园”系列招聘活动有力地搭建了学生与企业对接的平台,形成了“期期有专场,月月有市场,周周有招聘,天天有面试”的特色,为全国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新鲜经验。对贫困毕业生的帮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广东医学院推行了“1对2模式”,1位老师重点关注、推荐、服务2位毕业生,近5年内共帮扶了1300多名毕业生。
今年,我省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47.2万人,比2013年增加3万人,加上外省入粤求职及往年申请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共有近75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省求职,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基于经济形势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就业形势较2013届有所好转,但基于就业总量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期望值高等因素,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为此,广东正积极部署面向2014届高校毕业生举办58场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活动,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序高效运行。据了解,目前已举办41场,入场企业8000多家,提供岗位22万多个,均比去年增加15%。
华南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在会上交流了就业工作经验。华南理工大学积极构建科教、校企、校地、国际协同的学科专业育人体系,建立了专业的职业辅导平台、畅通的信息服务平台、规范的就业管理平台、系统的创业教育平台,去年还出版了《90后大学就业情况蓝皮书》。广东医学院努力做好对贫困毕业生的帮扶工作,促进就业帮扶常态化。嘉应学院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与地方产业需求对接,为梅州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师资,为乡镇党政干部、村官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为企业培养了48期适用人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完善了就业反馈工作机制,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联同第三方调查机构,建立了毕业生信息库,了解了毕业生就近就业的愿望,并积极推荐毕业生进当地企业。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设立了创新产业实践班,在创业项目评审团的公开评审及指导下,至今已有创业项目141个,半年内将与市场实现顺利对接,保证了创业孵化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