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人口城市化过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尽管这种现象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都会持续存在,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普遍存在的情感沟通、厌学现象、违纪行为、安全隐患等问题令人担忧。针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制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因素,必须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丰富留守儿童文化生活、构建教育监护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健康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制约因素;教育管理
1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1.1 情感沟通严重缺失
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常常伴有孤僻和自卑的心理。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平时的交流只有通过无线电传播的几个声音,孩子们很难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导致其心理健康失衡。
留守儿童与同伴交流内心烦恼的比例远低于非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半数住校,他们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长,生活联系更紧密,但关系却更松散。
1.2 厌学现象居高不下
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多数有厌学倾向。由于身边却缺少家长在学业上的辅导,临时的监管人有的文化知识有限承担不了学习辅导之职,有的忙于事务无暇辅导,有的缺乏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责任心,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中去了解他的兴趣和需要,帮助孩子解决困惑和犹豫,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家庭作业完成普遍较差,厌学情绪日趋严重,严重者发展到旷课、逃学、流浪社会鬼混。
1.3 违纪行为先抑后扬
因为远离父母身边,开始也会产生孤独感、压抑感,遇事小心谨慎,不敢张扬。父母忙于生计,无暇和子女进行亲子互动,致使亲子关系疏远,甚至对立。长期这样,受父母的少爱、祖辈的溺爱、代养人的无奈,加之被一些具有不良品行人的诱引,他们难以忍耐,非常容易将一些负面因素发泄自己、张扬个性。表现出贪婪自私、固执倔强、不尊长辈、不胜进取、好逸恶劳、随心所欲、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行,导致自控能力较差、道德水平较低、集体荣誉荡然无存,违纪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常有发生。
1.4 安全隐患强势攀升
相当多的委托监护人只是有时会注意并采取措施预防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加之留守儿童遇到突发性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比如,由于监护不力,被拐卖的儿童中留守儿童居第二位。
2 制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主要因素
2.1 家庭经济的不稳定性和知识的匮乏性
许多家庭为了脱贫致富外出务工,而外出务工父母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有时候为了更换工作而东漂西荡,没有稳定性,城镇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又普遍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管理和教育,只好将子女留在原地读书。
还有些父母由于自身知识的匮乏,导致教育方法不得当,普遍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外出打工农民对子女的关爱大多停留在表层,给零花钱、买新玩具……但对他们心灵上的需要关心得很少,导致出现了“道德真空”。
2.2 学校管理的不系统性和教育的片面性
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一般学校除了学科教师之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短缺,加之教师也大多是身兼数职,专职行政人员比较少,所以只能实行大众化教育,不能给留守儿童更悉心的关怀。所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往往缺乏针对性,忽视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更谈不上留守儿童的系统教育。
2.3 社会网络的不协调性和反映的冷漠性
留守儿童的教育难度,决定了社会教育力量的协调性。然而,无论是乡镇基层的共青团组织、妇女儿童联合会、农村社区组织,由于地方财政困窘,限制了留守儿童工作介入。没有专门的留守儿童管理机构,即使开展一些相关活动,也具有附带性、突击性和临时性色彩。显然,光有农村学校单枪匹马孤军作战,没有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协调配合,难以落实国家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政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伴随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而产生,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而留给我们广大农村社会的留守儿童又不知有多少?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不知有多少?既是这样,一些部门和一些人员对这一严峻问题却不甚敏感、反映淡漠,缺乏战略性思考和应有的关注。今天的留守儿童教育不当和管理不力,将给明天带来的潜在危机是显而易见的。
3 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主要对策
3.1 强化政府管理职能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因此,政府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不仅体现了教育公平,还是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
第一,将留守儿童管理当作学校系统工程来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临时性缺位而造成了生活、学习、心理问题上的困境,社会工作有必要发挥其专业优势,帮助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疏导上进行自我调适,协调各种支持性资源,包括家长、学校、监护人、村干部,以助于他们同非留守儿童享有同样快乐、健康的生活,维护好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做一些实务性的工作。
第二,留守儿童教育资源配置上要综合协调安排,统筹城乡发展。要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接收农民工子女公办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学习需求。在核实教师编制和核拨教育经费时,要对接收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给予倾斜。要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结合县上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尽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留在本地务工兼顾孩子教育。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网吧经营场所的管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三,保障留守儿童不失学,政府应该有一个复合的政策,以宽容为本。政府要在为所有人服务的基础上,扶植弱势群体。政府不应该让地方经济发展的差距体现在国家统一的义务教育上;政府还应该统一政策,使得全国的义务教育水平不因地区经济差异而有太大差距;努力扭转义务教育水平“大城市高,小城市低,农村更落后”的局面,保证让所有的孩子得到最基本的教育,这样孩子在哪个地方上学也就无所谓了。
3.2 完善学校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帮助隔代抚养家长和临时代家长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让他们通过了解留守儿童内心的需要而改进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方法,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并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照顾从表层的深入到里层,让他们明白留守儿童管理上的缺陷带来的危害性从而对孩子们更多的爱和约束。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由教职工担任代理家长,对每位留守学生,从进校时就为其建立档案,开始跟踪关注。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定期做专业心理测试,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培养他们对压力和失败的承受能力,积极引导他们的逆反心理,疏解他们的困惑和焦虑。
三是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帮助留守儿童改善生活,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习成绩,改变辍学倾向,培养道德情感和提高社交技能。
3.3 丰富留守儿童文化生活
一是,学校多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对班集体产生归宿感。班集体里有他们同龄同伴,相似的年龄往往有相似的心理特征,孩子们可以在同伴之间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因此,学校应该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集体生活,这样既可以转移他们思念家长的注意力,又可以让他们在集体的合力的督促下成长进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与交往,利于养成健康的心理。
二是,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大阅览室和图书馆建设力度,增加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阅读书籍,感知文化,参与活动,接受熏陶,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找到他们灵魂的依傍,弥补他们内心缺失的爱。
三是,创办心理咨询室,配置心理咨询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要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中增加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技能,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使他们增加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了解,从而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运用专业技巧从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们更多的关爱;要注意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尽量凸现人文关怀,让留守孩子感受到集体的关爱与温暖。
3.4 构建教育监护体系
学校、社会和家庭形成合力,把留守儿童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和培养。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合理地处理好打工挣钱与教育子女的关系,“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社区(村委会)发挥协调和帮抚作用,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网上电子学校。教育、妇联、团委、工会等家庭教育工作责任部门应积极探索并建立以传统教育(农村寄宿学校)为主、网上教育(电子小学)为主要补充的综合教育模式,并在网上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站、电子阅览室、留守儿童档案库、在线教育辅导、托管中心等,用教育信息化成果填补留守儿童教育的空白。
参考文獻
[1]董建勤.唤醒关爱 把心留下[DB/OL].青少年思想道德网,2005-04-01.
[2]全国妇联.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矛盾问题亟待解决[D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2-2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制约因素;教育管理
1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1.1 情感沟通严重缺失
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常常伴有孤僻和自卑的心理。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平时的交流只有通过无线电传播的几个声音,孩子们很难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导致其心理健康失衡。
留守儿童与同伴交流内心烦恼的比例远低于非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半数住校,他们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长,生活联系更紧密,但关系却更松散。
1.2 厌学现象居高不下
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多数有厌学倾向。由于身边却缺少家长在学业上的辅导,临时的监管人有的文化知识有限承担不了学习辅导之职,有的忙于事务无暇辅导,有的缺乏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责任心,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中去了解他的兴趣和需要,帮助孩子解决困惑和犹豫,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家庭作业完成普遍较差,厌学情绪日趋严重,严重者发展到旷课、逃学、流浪社会鬼混。
1.3 违纪行为先抑后扬
因为远离父母身边,开始也会产生孤独感、压抑感,遇事小心谨慎,不敢张扬。父母忙于生计,无暇和子女进行亲子互动,致使亲子关系疏远,甚至对立。长期这样,受父母的少爱、祖辈的溺爱、代养人的无奈,加之被一些具有不良品行人的诱引,他们难以忍耐,非常容易将一些负面因素发泄自己、张扬个性。表现出贪婪自私、固执倔强、不尊长辈、不胜进取、好逸恶劳、随心所欲、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行,导致自控能力较差、道德水平较低、集体荣誉荡然无存,违纪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常有发生。
1.4 安全隐患强势攀升
相当多的委托监护人只是有时会注意并采取措施预防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加之留守儿童遇到突发性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比如,由于监护不力,被拐卖的儿童中留守儿童居第二位。
2 制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主要因素
2.1 家庭经济的不稳定性和知识的匮乏性
许多家庭为了脱贫致富外出务工,而外出务工父母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有时候为了更换工作而东漂西荡,没有稳定性,城镇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又普遍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管理和教育,只好将子女留在原地读书。
还有些父母由于自身知识的匮乏,导致教育方法不得当,普遍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外出打工农民对子女的关爱大多停留在表层,给零花钱、买新玩具……但对他们心灵上的需要关心得很少,导致出现了“道德真空”。
2.2 学校管理的不系统性和教育的片面性
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薄弱,一般学校除了学科教师之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短缺,加之教师也大多是身兼数职,专职行政人员比较少,所以只能实行大众化教育,不能给留守儿童更悉心的关怀。所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往往缺乏针对性,忽视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更谈不上留守儿童的系统教育。
2.3 社会网络的不协调性和反映的冷漠性
留守儿童的教育难度,决定了社会教育力量的协调性。然而,无论是乡镇基层的共青团组织、妇女儿童联合会、农村社区组织,由于地方财政困窘,限制了留守儿童工作介入。没有专门的留守儿童管理机构,即使开展一些相关活动,也具有附带性、突击性和临时性色彩。显然,光有农村学校单枪匹马孤军作战,没有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协调配合,难以落实国家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政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伴随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而产生,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而留给我们广大农村社会的留守儿童又不知有多少?由此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不知有多少?既是这样,一些部门和一些人员对这一严峻问题却不甚敏感、反映淡漠,缺乏战略性思考和应有的关注。今天的留守儿童教育不当和管理不力,将给明天带来的潜在危机是显而易见的。
3 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主要对策
3.1 强化政府管理职能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因此,政府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不仅体现了教育公平,还是落实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
第一,将留守儿童管理当作学校系统工程来抓。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临时性缺位而造成了生活、学习、心理问题上的困境,社会工作有必要发挥其专业优势,帮助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疏导上进行自我调适,协调各种支持性资源,包括家长、学校、监护人、村干部,以助于他们同非留守儿童享有同样快乐、健康的生活,维护好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做一些实务性的工作。
第二,留守儿童教育资源配置上要综合协调安排,统筹城乡发展。要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接收农民工子女公办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学习需求。在核实教师编制和核拨教育经费时,要对接收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给予倾斜。要大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结合县上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尽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留在本地务工兼顾孩子教育。相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对网吧经营场所的管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第三,保障留守儿童不失学,政府应该有一个复合的政策,以宽容为本。政府要在为所有人服务的基础上,扶植弱势群体。政府不应该让地方经济发展的差距体现在国家统一的义务教育上;政府还应该统一政策,使得全国的义务教育水平不因地区经济差异而有太大差距;努力扭转义务教育水平“大城市高,小城市低,农村更落后”的局面,保证让所有的孩子得到最基本的教育,这样孩子在哪个地方上学也就无所谓了。
3.2 完善学校管理机制
一是成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帮助隔代抚养家长和临时代家长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让他们通过了解留守儿童内心的需要而改进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方法,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并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照顾从表层的深入到里层,让他们明白留守儿童管理上的缺陷带来的危害性从而对孩子们更多的爱和约束。
二是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由教职工担任代理家长,对每位留守学生,从进校时就为其建立档案,开始跟踪关注。对每一位学生都要定期做专业心理测试,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培养他们对压力和失败的承受能力,积极引导他们的逆反心理,疏解他们的困惑和焦虑。
三是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帮助留守儿童改善生活,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习成绩,改变辍学倾向,培养道德情感和提高社交技能。
3.3 丰富留守儿童文化生活
一是,学校多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对班集体产生归宿感。班集体里有他们同龄同伴,相似的年龄往往有相似的心理特征,孩子们可以在同伴之间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因此,学校应该针对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集体生活,这样既可以转移他们思念家长的注意力,又可以让他们在集体的合力的督促下成长进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与交往,利于养成健康的心理。
二是,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加大阅览室和图书馆建设力度,增加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活动,引导“留守儿童”阅读书籍,感知文化,参与活动,接受熏陶,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找到他们灵魂的依傍,弥补他们内心缺失的爱。
三是,创办心理咨询室,配置心理咨询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要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在师资培训的内容中增加关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技能,要求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使他们增加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了解,从而在教育过程中能够运用专业技巧从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们更多的关爱;要注意改进教育管理方式,尽量凸现人文关怀,让留守孩子感受到集体的关爱与温暖。
3.4 构建教育监护体系
学校、社会和家庭形成合力,把留守儿童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和培养。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合理地处理好打工挣钱与教育子女的关系,“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社区(村委会)发挥协调和帮抚作用,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网上电子学校。教育、妇联、团委、工会等家庭教育工作责任部门应积极探索并建立以传统教育(农村寄宿学校)为主、网上教育(电子小学)为主要补充的综合教育模式,并在网上建立农村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指导站、电子阅览室、留守儿童档案库、在线教育辅导、托管中心等,用教育信息化成果填补留守儿童教育的空白。
参考文獻
[1]董建勤.唤醒关爱 把心留下[DB/OL].青少年思想道德网,2005-04-01.
[2]全国妇联.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矛盾问题亟待解决[D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