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能贮存大量的信息资料,快速呈现、快速练习、快速反馈,增大了语文教学容量,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符合“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优化课堂教学,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它的介入对中学语文教学能够产生深远有益的影响,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授课俨然成为了一种“时尚”。
近年来,本人也听了不少这样的课。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感到其中很多地方是值得学习的,但也发现少数教师使用不当,走进了某些误区,成了一些“美丽的缺憾”。
第一,课件制作内容过于直观,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课件展示的。汉语言内涵极其丰富深厚,如果简单地把一篇文章的内容作直接的画面展示,学生的确能感受到画面的优美或有趣等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缺少了对语言的揣摩及想象的乐趣。更何况,有时学生领悟到的内容要比画面展示的丰富得多,尤其是意蕴深远的诗、歌和一些写景抒情类的散文。一节语文课上,授课内容中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这位教师展示的画面是“碧绿的江水,红红的花朵,红红的太阳,江边有几棵绿树”配乐为《春江花月夜》的琵琶曲,这种展示对学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仔细想来,这两句诗之所以流传千古,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景物优美、色彩绚丽,这与其语言富含韵味、节奏和谐,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怕是分不开的,这些平常的江南景物中实际蕴涵着诗人很高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如果学生体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收获也只能是浅层次的,仅仅只停留在感官的愉悦上而已。语言这东西很多时候往往是需要学生用心去揣摩品味的,需要读者去想象,去挖掘其内在的韵味和美好,才能感悟到个中的妙处,过于直观的媒体呈现有时恰恰会扼杀了学生宝贵的想象力。
第二,课件内容使学生觉得“有趣”,但却不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讲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激发。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许多教师都深切地明白这一道理,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声、光、色、形、动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有些教师设计的课件一味注重有趣而忽略了文本自身的内容,甚至于展示的仅仅是文章的细枝末节,重形式、轻内容。如将有些文章内容设计成幼稚的过关游戏,书上原本就已有明显答案,找一找即可,起不到任何益智思考的作用。学生在暂时好奇心的驱动下,临时也会产生一些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兴趣就会消失,而语文学习需要持久的兴趣,需要学生对语言学科深层次的领悟而并非浅层次的“有趣",而浅层次的“有趣”往往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第三,计算机只起到黑板或投影仪的作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有些语文课,教者虽然也使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但课件内容极其简单,比如展示板书步骤、字词练习、课堂思考的几个问题等(稍复杂一点的课前来点音乐,但不是整堂课的重点)。以上这些内容,用最普通的投影仪完全可以做到,而且速度丝毫不比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来得慢,如果再加上制作简单省时省力这一优点,那用投影片似乎更为合适。多媒体素材中有各种视听元素,它包括图形、动画、图像、文本和声音等。一堂好的多媒体语文课,既可以用图文并茂的画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或渲染营造优美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又可以用优美动听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用有趣的动画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此等等。这些是投影仪或黑板所无法替代的,可是在很多时候,多媒体辅助教学却可悲地充当了“投影仪”或“小黑板”的角色,实是让人痛心。
当然,多媒体辅助教学无疑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对语文教学的更好有效地开展也功不可没。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还需积极探索,也不能因为使用中存在某些缺憾或是偏差就因噎废食,弃而不用,甚至于产生畏惧心理。正如药是好东西,但无病吃药或不对症下药就会害人。可也不能因此忽略它治病救人的主要作用。任何事物,人只有正确的利用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亦是如此。
近年来,本人也听了不少这样的课。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感到其中很多地方是值得学习的,但也发现少数教师使用不当,走进了某些误区,成了一些“美丽的缺憾”。
第一,课件制作内容过于直观,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课件展示的。汉语言内涵极其丰富深厚,如果简单地把一篇文章的内容作直接的画面展示,学生的确能感受到画面的优美或有趣等但这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缺少了对语言的揣摩及想象的乐趣。更何况,有时学生领悟到的内容要比画面展示的丰富得多,尤其是意蕴深远的诗、歌和一些写景抒情类的散文。一节语文课上,授课内容中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这位教师展示的画面是“碧绿的江水,红红的花朵,红红的太阳,江边有几棵绿树”配乐为《春江花月夜》的琵琶曲,这种展示对学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仔细想来,这两句诗之所以流传千古,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景物优美、色彩绚丽,这与其语言富含韵味、节奏和谐,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怕是分不开的,这些平常的江南景物中实际蕴涵着诗人很高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情趣。如果学生体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们的收获也只能是浅层次的,仅仅只停留在感官的愉悦上而已。语言这东西很多时候往往是需要学生用心去揣摩品味的,需要读者去想象,去挖掘其内在的韵味和美好,才能感悟到个中的妙处,过于直观的媒体呈现有时恰恰会扼杀了学生宝贵的想象力。
第二,课件内容使学生觉得“有趣”,但却不能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讲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激发。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许多教师都深切地明白这一道理,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声、光、色、形、动的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有些教师设计的课件一味注重有趣而忽略了文本自身的内容,甚至于展示的仅仅是文章的细枝末节,重形式、轻内容。如将有些文章内容设计成幼稚的过关游戏,书上原本就已有明显答案,找一找即可,起不到任何益智思考的作用。学生在暂时好奇心的驱动下,临时也会产生一些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兴趣就会消失,而语文学习需要持久的兴趣,需要学生对语言学科深层次的领悟而并非浅层次的“有趣",而浅层次的“有趣”往往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第三,计算机只起到黑板或投影仪的作用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有些语文课,教者虽然也使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但课件内容极其简单,比如展示板书步骤、字词练习、课堂思考的几个问题等(稍复杂一点的课前来点音乐,但不是整堂课的重点)。以上这些内容,用最普通的投影仪完全可以做到,而且速度丝毫不比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来得慢,如果再加上制作简单省时省力这一优点,那用投影片似乎更为合适。多媒体素材中有各种视听元素,它包括图形、动画、图像、文本和声音等。一堂好的多媒体语文课,既可以用图文并茂的画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或渲染营造优美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又可以用优美动听的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用有趣的动画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此等等。这些是投影仪或黑板所无法替代的,可是在很多时候,多媒体辅助教学却可悲地充当了“投影仪”或“小黑板”的角色,实是让人痛心。
当然,多媒体辅助教学无疑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对语文教学的更好有效地开展也功不可没。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还需积极探索,也不能因为使用中存在某些缺憾或是偏差就因噎废食,弃而不用,甚至于产生畏惧心理。正如药是好东西,但无病吃药或不对症下药就会害人。可也不能因此忽略它治病救人的主要作用。任何事物,人只有正确的利用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