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双基”“三维目标”理念的基础上的发展和超越,蕴含了一门学科的育人理念。所以,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好显得十分重要。
地理學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这四个维度。在每一节地理课堂中,都需要将这四个素养通过一定教学方法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下面以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内容为例,解读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课堂中的落实。
一、空间感知———提高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习关键的第一步,需要具备空间和区域的意识去观察地表事物及现象的一种能力。区域性也是地理学科最鲜明的学科特性,只有在明确学习对象的空间定位后,系列知识的学习才有了空间载体。
在本节课程学习开篇,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土壤侵蚀与荒漠化分布图》《中国荒漠化问题区域分布示意图》《我国西北地区不同发展程度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图》等地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知,感知区域空间从世界到中国,再到中国西北地区的变化;从我国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类型的荒漠化,如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华北地区的次生盐渍化、东南丘陵地区的红色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质荒漠化,体会区域间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二、思维建构———培养综合思维
地理学是一门以地球表面事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地理现象的产生又是由众多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叠加作用产生的综合结果,因此需要用综合思维去分析地理问题。
在探讨我国西北地区风蚀荒漠化的成因时,从其自然地理特征着手: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大陆性气候;多晴天,降水稀少,干旱的气候特点,又使得该地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河流流量少的水文状况,以及植被稀疏,多为荒漠、草原的自然带景观……从中,看到了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认识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体会到了地理问题的产生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蚀荒漠化的形成过程中,通过材料了解到历史上的黄土高原地区为森林覆盖茂密之地,但由于人类长期在中上游地区的乱砍滥伐、过度樵采、开矿等破坏行为,加剧了水土流失程度,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增多,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出现了如今河道泄洪能力下降而引发的洪涝灾害、“地上悬河”、河床抬升而地下水位抬升形成的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从中体会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改变可能引起其他甚至整体环境发生改变。
三、能力塑造———加强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通过对地理现象的考察、测量、调查等方式来提升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野外的实地考察,当然是对地理实践力最直接的培养方式。但受限于时间、资金、安全等因素,目前中学生参加野外实地考察机会有限,而更多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来自日常的课堂。课堂的地理实验、教具展示、地图绘制等过程,也是学生实践能力锻炼的过程。
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学生的自主问题讨论,还可以通过教具制作进行几个模拟实验,来更直观地让学生体会荒漠化的危害及影响。在风蚀荒漠化的演示中,借助到可变速风扇对裸露地表及植被覆盖良好的地表进行对比演示,突出风力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在水蚀荒漠化演示中,通过三组实验对比,对比出相同降水强度下不同坡度地区水土流失程度的差异、相同坡度下不同降水强度地区水土流失程度的差异。从中体会水土流失过程中地形坡度、降水强度、植被覆盖率等因素起到的作用。
四、思想深入———渗透人地观念
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其观点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共处关系。因此,对此观念的正确把握,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在分析过荒漠化成因后,进一步思考如何治理荒漠化问题时,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自然,明确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有限性。其次,根据问题原因做出相应的改正,要做到在自然的承载力范围内开发、利用,遵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实中因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环境破坏现象,如过度农垦,农业用水增加,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加剧土地沙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功能削弱;不合理的工程建设,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最终导致人类可利用土壤、水资源越来越少,破坏大气环境,影响粮食产量,压缩人类生存空间。对此,相应提出治理措施,合理控制开垦、放牧活动,恢复生态植被,加强涵养水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实际问题探讨中逐渐深化人地关系的认知,注重人地协调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地制宜地采取合理措施。
以上是《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的课堂教学中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具体实践应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素材、制作教具,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渗透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感悟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在每一节课堂中落实好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學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这四个维度。在每一节地理课堂中,都需要将这四个素养通过一定教学方法融合在课堂教学中。下面以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学内容为例,解读地理核心素养在教学课堂中的落实。
一、空间感知———提高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习关键的第一步,需要具备空间和区域的意识去观察地表事物及现象的一种能力。区域性也是地理学科最鲜明的学科特性,只有在明确学习对象的空间定位后,系列知识的学习才有了空间载体。
在本节课程学习开篇,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土壤侵蚀与荒漠化分布图》《中国荒漠化问题区域分布示意图》《我国西北地区不同发展程度荒漠化土地的分布图》等地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知,感知区域空间从世界到中国,再到中国西北地区的变化;从我国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类型的荒漠化,如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华北地区的次生盐渍化、东南丘陵地区的红色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质荒漠化,体会区域间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二、思维建构———培养综合思维
地理学是一门以地球表面事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地理现象的产生又是由众多自然要素及人文要素叠加作用产生的综合结果,因此需要用综合思维去分析地理问题。
在探讨我国西北地区风蚀荒漠化的成因时,从其自然地理特征着手: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大陆性气候;多晴天,降水稀少,干旱的气候特点,又使得该地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河流流量少的水文状况,以及植被稀疏,多为荒漠、草原的自然带景观……从中,看到了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认识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体会到了地理问题的产生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蚀荒漠化的形成过程中,通过材料了解到历史上的黄土高原地区为森林覆盖茂密之地,但由于人类长期在中上游地区的乱砍滥伐、过度樵采、开矿等破坏行为,加剧了水土流失程度,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增多,下游河道泥沙淤积,出现了如今河道泄洪能力下降而引发的洪涝灾害、“地上悬河”、河床抬升而地下水位抬升形成的土壤盐渍化等问题。从中体会地理学科的综合思维: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改变可能引起其他甚至整体环境发生改变。
三、能力塑造———加强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通过对地理现象的考察、测量、调查等方式来提升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野外的实地考察,当然是对地理实践力最直接的培养方式。但受限于时间、资金、安全等因素,目前中学生参加野外实地考察机会有限,而更多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来自日常的课堂。课堂的地理实验、教具展示、地图绘制等过程,也是学生实践能力锻炼的过程。
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学生的自主问题讨论,还可以通过教具制作进行几个模拟实验,来更直观地让学生体会荒漠化的危害及影响。在风蚀荒漠化的演示中,借助到可变速风扇对裸露地表及植被覆盖良好的地表进行对比演示,突出风力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在水蚀荒漠化演示中,通过三组实验对比,对比出相同降水强度下不同坡度地区水土流失程度的差异、相同坡度下不同降水强度地区水土流失程度的差异。从中体会水土流失过程中地形坡度、降水强度、植被覆盖率等因素起到的作用。
四、思想深入———渗透人地观念
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其观点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共处关系。因此,对此观念的正确把握,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在分析过荒漠化成因后,进一步思考如何治理荒漠化问题时,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自然,明确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有限性。其次,根据问题原因做出相应的改正,要做到在自然的承载力范围内开发、利用,遵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实中因不合理开发而导致的环境破坏现象,如过度农垦,农业用水增加,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加剧土地沙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功能削弱;不合理的工程建设,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最终导致人类可利用土壤、水资源越来越少,破坏大气环境,影响粮食产量,压缩人类生存空间。对此,相应提出治理措施,合理控制开垦、放牧活动,恢复生态植被,加强涵养水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实际问题探讨中逐渐深化人地关系的认知,注重人地协调发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地制宜地采取合理措施。
以上是《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的课堂教学中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具体实践应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素材、制作教具,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渗透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感悟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在每一节课堂中落实好地理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