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深层交流。它不仅具有人与人的言语交流特征,更突出的是人与文本的对话。
一、当前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存在的问题
1、时间短,学生与文本对话不充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教材,大多是各个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的优秀作品文章,如鲁迅、巴金、老舍、叶圣陶等,阅读这些作品,就是跟这些大师进行对话。人们往往忽视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学生对文本只照了照面,就让学生开始“言说”,交流,就开始“批判性阅读”,就让学生拓展学习了。
2、时空差,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距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弱势”的对话者,与文本与成人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自身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身的知识积累比较狭。(2)对话内容的时空。有的文本生成于久远的古代,小学生刚步入人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和哲理。
3、重形式,忽略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感悟。表现形式之一是把语文课上成表演课。表现形式二是把语文课上成小组讨论课,即不管“大事小事”,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分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二、引导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的策略
与文本充分的对话是实现课堂有效对话的基础。
1、了解背景,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对话文本,解读文本,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
(1)写作时代背景。由于一些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就会导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始终如隔靴搔痒,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
(2)作家生平背景。了解一些作者的身世际遇,对理解作品还是有帮助的。
(3)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学作品有其解读的现实性,个别性,学生在进行与文本对话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心理背景不一样,在与文本的交流对话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个性化的阅读结果。
2、创设情境,把握对话话题。情境是滋生对话的土壤,学生只有入情入境了,才能激发其对话的热情和欲望。因而,情境的创设是对话顺利开展的关键。关于对话情境的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等,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对话情境。
(1)创设文本内容情境。现代教学要求教学过程能改变以往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就要求教师重新找回课堂教学的切入口,使整个课堂教学通畅、连贯、一气呵成。
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a、提炼,整体感受阮恒的品质。b、定格画面,层递感受阮恒的舍身之举。c、升华“朋友”的涵义。
正是教师通过营造文本中,人物心理的紧张、恐惧情境,在以“友情”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下,通过反复地朗读,学生体会小男孩阮恒在面对死亡时的害怕,矛盾,挣扎。
(2)把握随机话题,创设生活情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个性解读的过程。
我在公开课《看电视》的教学中,在学生读到奶奶津津有味地看京剧,而我和爸爸都在打盹时,设计了一个情景剧。
师:爸爸,爸爸,快醒醒啊,快醒醒啊!你刚才不是在看电视吗?怎么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呢?
生:因为京剧不好看啊;因为我不喜欢看京剧啊;
听京剧太烦了,就想睡觉了……
师:可我知道现在电视上正在放一场精彩的球赛呢!赶快换成球赛好不好?
生:好!!
师:认为要换频道的同学举手!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几乎全班同学的手都举了起来,而且把要换频道的理由讲得头头是道,我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这下可怎么办?这时我突然发现有一个男生没举手,于是请他,他站起来说“这频道不能换。”一下子全班同学都愣住了,我及时地抓住这个声音,让孩子进行讨论“这频道换还是不换,为什么”。 然后让学生再去读文本,在文本中找一找答案。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借“换不换频道”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享受到生成新知的乐趣。
(3)巧抓重点,创设想象情境。文本的理解是读者(学生、教师)与文本个性化的对话过程。同一篇文章,教师对话文本的重点不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是截然不同的。
(4)巧用空白,创设矛盾情境。读的“留白”,评价的“留白”,质疑的“留白”…… 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阅读时对这些留白的理解发生了差异,有时甚至是“矛盾”。这样的矛盾得到解决,学生就能真正体验到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哲理,从而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抓住语文教学中的“空白”,激化学生的认知矛盾,才能激活课堂,才能实现学生与文本潜心地对话。
三、 引导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的注意点
1、要避免随心所欲解读文本。《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以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同时也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现在不少教师只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使得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由过多,教师指导不足。教师除了鼓励学生任意体验外,还经常鼓励学生随意探究,甚至出现鼓励学生误读课文的现象。
学生与文本对话强调独特体验的价值,但文本的解读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还要基于文本本身的价值,对于文本的解读,学生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老师必须进行必要的引导。
2、要避免教师权威倾向。一味鼓励强调学生对话文本的独特体验,甚至出现误读也不予以纠正,这是自由过度,是不对的。但在现在的阅读教学实践 中,我们仍可以看到约束过度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仍扮演着绝对权威与领导角色,强调用教师的理解来代替、评价学生的理解。
3、要避免对话结果的标准化。不同的学生,由于所处的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的不同,对于同一个文本的理解都有属于个人的个性化体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去读,在初读中感知文本,以对话的形式随机扫除阅读障碍,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再读,实在弄不清的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讨论的内容可涉及字词句篇。但对于讨论的结果,只要学生的理解、感悟不偏离文本的核心价值取向,那么老师最好不要强行统一。
总之,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先了解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现状,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策略,并在实行的过程中时时提醒自己。
一、当前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存在的问题
1、时间短,学生与文本对话不充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教材,大多是各个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的优秀作品文章,如鲁迅、巴金、老舍、叶圣陶等,阅读这些作品,就是跟这些大师进行对话。人们往往忽视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学生对文本只照了照面,就让学生开始“言说”,交流,就开始“批判性阅读”,就让学生拓展学习了。
2、时空差,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距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作为“弱势”的对话者,与文本与成人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自身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身的知识积累比较狭。(2)对话内容的时空。有的文本生成于久远的古代,小学生刚步入人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和哲理。
3、重形式,忽略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感悟。表现形式之一是把语文课上成表演课。表现形式二是把语文课上成小组讨论课,即不管“大事小事”,不管有无必要,都要分小组合作讨论一下。
二、引导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的策略
与文本充分的对话是实现课堂有效对话的基础。
1、了解背景,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对话文本,解读文本,查阅必要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
(1)写作时代背景。由于一些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就会导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始终如隔靴搔痒,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
(2)作家生平背景。了解一些作者的身世际遇,对理解作品还是有帮助的。
(3)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学作品有其解读的现实性,个别性,学生在进行与文本对话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心理背景不一样,在与文本的交流对话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个性化的阅读结果。
2、创设情境,把握对话话题。情境是滋生对话的土壤,学生只有入情入境了,才能激发其对话的热情和欲望。因而,情境的创设是对话顺利开展的关键。关于对话情境的创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等,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对话情境。
(1)创设文本内容情境。现代教学要求教学过程能改变以往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就要求教师重新找回课堂教学的切入口,使整个课堂教学通畅、连贯、一气呵成。
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a、提炼,整体感受阮恒的品质。b、定格画面,层递感受阮恒的舍身之举。c、升华“朋友”的涵义。
正是教师通过营造文本中,人物心理的紧张、恐惧情境,在以“友情”为主线的教学设计下,通过反复地朗读,学生体会小男孩阮恒在面对死亡时的害怕,矛盾,挣扎。
(2)把握随机话题,创设生活情境。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个性解读的过程。
我在公开课《看电视》的教学中,在学生读到奶奶津津有味地看京剧,而我和爸爸都在打盹时,设计了一个情景剧。
师:爸爸,爸爸,快醒醒啊,快醒醒啊!你刚才不是在看电视吗?怎么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呢?
生:因为京剧不好看啊;因为我不喜欢看京剧啊;
听京剧太烦了,就想睡觉了……
师:可我知道现在电视上正在放一场精彩的球赛呢!赶快换成球赛好不好?
生:好!!
师:认为要换频道的同学举手!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几乎全班同学的手都举了起来,而且把要换频道的理由讲得头头是道,我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这下可怎么办?这时我突然发现有一个男生没举手,于是请他,他站起来说“这频道不能换。”一下子全班同学都愣住了,我及时地抓住这个声音,让孩子进行讨论“这频道换还是不换,为什么”。 然后让学生再去读文本,在文本中找一找答案。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借“换不换频道”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享受到生成新知的乐趣。
(3)巧抓重点,创设想象情境。文本的理解是读者(学生、教师)与文本个性化的对话过程。同一篇文章,教师对话文本的重点不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是截然不同的。
(4)巧用空白,创设矛盾情境。读的“留白”,评价的“留白”,质疑的“留白”…… 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阅读时对这些留白的理解发生了差异,有时甚至是“矛盾”。这样的矛盾得到解决,学生就能真正体验到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哲理,从而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抓住语文教学中的“空白”,激化学生的认知矛盾,才能激活课堂,才能实现学生与文本潜心地对话。
三、 引导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的注意点
1、要避免随心所欲解读文本。《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以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同时也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现在不少教师只注重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使得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由过多,教师指导不足。教师除了鼓励学生任意体验外,还经常鼓励学生随意探究,甚至出现鼓励学生误读课文的现象。
学生与文本对话强调独特体验的价值,但文本的解读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还要基于文本本身的价值,对于文本的解读,学生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老师必须进行必要的引导。
2、要避免教师权威倾向。一味鼓励强调学生对话文本的独特体验,甚至出现误读也不予以纠正,这是自由过度,是不对的。但在现在的阅读教学实践 中,我们仍可以看到约束过度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仍扮演着绝对权威与领导角色,强调用教师的理解来代替、评价学生的理解。
3、要避免对话结果的标准化。不同的学生,由于所处的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等的不同,对于同一个文本的理解都有属于个人的个性化体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去读,在初读中感知文本,以对话的形式随机扫除阅读障碍,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再读,实在弄不清的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讨论的内容可涉及字词句篇。但对于讨论的结果,只要学生的理解、感悟不偏离文本的核心价值取向,那么老师最好不要强行统一。
总之,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先了解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现状,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策略,并在实行的过程中时时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