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高学生的体能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延伸等引导学生合理地开展锻炼,使学生的体能得到好的发展。本文结合实际谈几点做法,以期与同行一起交流。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体能发展 策略
体能是人体对环境适应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能。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要素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等。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要素包括速度,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我国青少年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呈持续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不断增加,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意见》发布至今已经有6年了,从几起“长跑引发的悲剧”来看,学生的体质还需要不断增强。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我们要做好发展学生体能这项工作,并且从低年级学生起抓起,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发展学生的体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下面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发展低年级学生体能的策略。
一、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能
课课练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手段和增强学生体能的重要途径。如今,课课练再次引起专家和体育教师的高度关注,再次作为重要的健身手段和教学内容重新登上体育课堂的舞台。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这段话虽没有明指课课练,但却道出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课课练的建议和要求。
提高体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时间和数量的积累以及适宜的强度,增强学生的体能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主教材有所联系的练习开展课课练,有利于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能。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开展课课练,要遵循其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特点,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毛振明教授提醒广大教师:千万不能让课课练回到枯燥无味的老路上。因此课堂教学中要以多种练习为载体,练习做到多样化、趣味性、持久性,使课课练练而有效。低年级学生首要发展的是灵敏性和柔韧性,根据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开展以下有针对性的练习(见表1)。
表1 一年级课课练内容:
教学内容 柔韧性 灵敏性
走和跑 广播操、各种徒手操、脚内侧走、脚外侧走、脚跟走、脚尖走 反口令、长江黄河、8字跑、老鹰抓小鸡、听各种信号的起跑
单双脚跳 跪坐、提踵、摆腿、踢腿 听数抱团、抢占位置、摸膝、拍肩、呼啦圈活动
投掷轻物 肩绕环、压肩、互背、悬垂 跳橡皮筋、快快躲闪
小皮球活动 弓步压腿、正压腿 踢毽子、传球比快
表现运动(身体变变变) 纵叉、横叉、立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 跳短绳、跳橡皮筋
韵律舞蹈 跪坐压脚面、形体练习 贴大饼、老狼老狼跳竹竿
选择课课练内容的时候,尽量做到与主教材有所联系,既服务主教材,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体能。还要考虑到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因素,节省教学成本。发展学生的柔韧性要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切不可急于求成,还要持之以恒,否则柔韧性会慢慢消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展灵敏性要选择趣味性的项目,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总之要动脑筋,利用好课堂教学中几分钟的课课练时间,使其发挥价值。
二、借助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能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和发展体能的又一重要渠道。目前,我校的课外活动主要有每周二~周四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和每周三50分钟的趣味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做到:时间有保证、内容有计划、器材有准备,参与全员性、关注特殊生。
1.时间有保证。根据教育局的作息时间安排,学校规定每天上午9:10~9:40(夏季:8:25~8:55)为大课间活动时间,音乐一响,各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操场指定区域开展体育活动,和风煦日下,伴随着优美、动感的音乐,同学们奔跑、跳跃,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体能在自然而然中得到了发展。
2.内容有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器材情况和季节性特点,开学初我制订了大课间活动安排表,内容有:呼啦圈活动、跳圈接力、拍球比多、赶球走、运球接力、搬运球、快快躲闪、垫上运动等等,这些活动深受一、二年级学生的喜爱,学生参与积极性浓厚。
3.器材有准备。大课间活动音乐响起,我已经为各班级准备好了体育器材,各班两名小干部按规定到器材室领取器材,然后我指导小干部根据活动内容布置场地。一年来,我和小干部们配合得十分默契,为同学们开展好大课间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参与全员性。大课间活动时间,全体学生、老师生和行政人员一起参与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师生们在阳光下欢快地游戏、认真地做操,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校园动感风景线。它对发展学生的体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5.关注特殊学生。在低年级三个班中,肥胖生有7~8个,他们的体能相对较差,因此大课间活动期间我特别关注他们,除了和其他同学一样参加游戏活动和做操之外,我组织他们“天天练”,把这些肥胖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每天快走或者慢跑400米,使他们的体能提升更多一点,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在体质健康测试的时候不影响学校的整体水平。
在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时,也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让参加的学生在趣中身体得到锻炼,在趣中体能得到提升。
三、做好校外延伸,提高学生的体能
教育学上的“5+2=0”意思是说,学生在学校五天里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和两天在家庭所受的不良影响相抵消了。这让我联想到:学生在学校的五天保证每天体育运动一小时,甚至2小时,体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双休日在家生活、饮食无规律,开展体育运动的学生又是寥寥无几,这对学生的体能发展形成一种不良影响。因此,发展学生的体能要做好校外延伸工作,让学生在家也能自觉开展体育锻炼,使体能发展持续化。我们可以通过口头形式或者家校路路通的方式布置周末亲子作业,让学生在双休日利用一点点时间和家长一起练习仰卧起坐、玩趣味俯卧撑、推小车、跳长绳、踢毽子、跳橡皮筋等,这些活动简单易开展,不仅能够加深亲子关系,还能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能。目前,虽然开展了这样的活动,但是还没有开展深入的跟踪调查,因此有待于进一步做好工作。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双休日的体育运动,还要重视学生寒、暑假期间的体育运动。可以结合假期“三会”活动,布置体育运动的任务,使学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体能得到持续发展。为了做好课外延伸这项活动,教师在放假之前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制作活动记录表,让学生每天实事求是开展好活动,在记录表上做好相关记录。开学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体能测试,检查假期活动开展的效果,使校外延伸工作开展得有实效。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发展学生的体能,改善学生的体质,让学生拥有快乐与健康是我们体育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发展学生的体能没有确定的方法,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教师能够以学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着想,学生的体能就一定会得到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2011
[2]赵超君.让课课练迸发新的价值与生命活力——开封市体育教学课课练专题研讨会综述[J].体育教学,2012(7)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 体能发展 策略
体能是人体对环境适应过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包括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和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能。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要素包括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等。与运动技能有关的体能要素包括速度,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我国青少年学生部分体能素质指标呈持续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不断增加,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这些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意见》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意见》发布至今已经有6年了,从几起“长跑引发的悲剧”来看,学生的体质还需要不断增强。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我们要做好发展学生体能这项工作,并且从低年级学生起抓起,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锻炼身体,发展学生的体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下面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发展低年级学生体能的策略。
一、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能
课课练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手段和增强学生体能的重要途径。如今,课课练再次引起专家和体育教师的高度关注,再次作为重要的健身手段和教学内容重新登上体育课堂的舞台。2011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这段话虽没有明指课课练,但却道出了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课课练的建议和要求。
提高体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时间和数量的积累以及适宜的强度,增强学生的体能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主教材有所联系的练习开展课课练,有利于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能。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开展课课练,要遵循其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特点,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毛振明教授提醒广大教师:千万不能让课课练回到枯燥无味的老路上。因此课堂教学中要以多种练习为载体,练习做到多样化、趣味性、持久性,使课课练练而有效。低年级学生首要发展的是灵敏性和柔韧性,根据一年级体育与健康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开展以下有针对性的练习(见表1)。
表1 一年级课课练内容:
教学内容 柔韧性 灵敏性
走和跑 广播操、各种徒手操、脚内侧走、脚外侧走、脚跟走、脚尖走 反口令、长江黄河、8字跑、老鹰抓小鸡、听各种信号的起跑
单双脚跳 跪坐、提踵、摆腿、踢腿 听数抱团、抢占位置、摸膝、拍肩、呼啦圈活动
投掷轻物 肩绕环、压肩、互背、悬垂 跳橡皮筋、快快躲闪
小皮球活动 弓步压腿、正压腿 踢毽子、传球比快
表现运动(身体变变变) 纵叉、横叉、立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 跳短绳、跳橡皮筋
韵律舞蹈 跪坐压脚面、形体练习 贴大饼、老狼老狼跳竹竿
选择课课练内容的时候,尽量做到与主教材有所联系,既服务主教材,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体能。还要考虑到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因素,节省教学成本。发展学生的柔韧性要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切不可急于求成,还要持之以恒,否则柔韧性会慢慢消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展灵敏性要选择趣味性的项目,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总之要动脑筋,利用好课堂教学中几分钟的课课练时间,使其发挥价值。
二、借助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能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是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和发展体能的又一重要渠道。目前,我校的课外活动主要有每周二~周四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和每周三50分钟的趣味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做到:时间有保证、内容有计划、器材有准备,参与全员性、关注特殊生。
1.时间有保证。根据教育局的作息时间安排,学校规定每天上午9:10~9:40(夏季:8:25~8:55)为大课间活动时间,音乐一响,各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操场指定区域开展体育活动,和风煦日下,伴随着优美、动感的音乐,同学们奔跑、跳跃,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体能在自然而然中得到了发展。
2.内容有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器材情况和季节性特点,开学初我制订了大课间活动安排表,内容有:呼啦圈活动、跳圈接力、拍球比多、赶球走、运球接力、搬运球、快快躲闪、垫上运动等等,这些活动深受一、二年级学生的喜爱,学生参与积极性浓厚。
3.器材有准备。大课间活动音乐响起,我已经为各班级准备好了体育器材,各班两名小干部按规定到器材室领取器材,然后我指导小干部根据活动内容布置场地。一年来,我和小干部们配合得十分默契,为同学们开展好大课间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参与全员性。大课间活动时间,全体学生、老师生和行政人员一起参与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师生们在阳光下欢快地游戏、认真地做操,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校园动感风景线。它对发展学生的体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5.关注特殊学生。在低年级三个班中,肥胖生有7~8个,他们的体能相对较差,因此大课间活动期间我特别关注他们,除了和其他同学一样参加游戏活动和做操之外,我组织他们“天天练”,把这些肥胖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每天快走或者慢跑400米,使他们的体能提升更多一点,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在体质健康测试的时候不影响学校的整体水平。
在组织兴趣小组活动时,也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让参加的学生在趣中身体得到锻炼,在趣中体能得到提升。
三、做好校外延伸,提高学生的体能
教育学上的“5+2=0”意思是说,学生在学校五天里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和两天在家庭所受的不良影响相抵消了。这让我联想到:学生在学校的五天保证每天体育运动一小时,甚至2小时,体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双休日在家生活、饮食无规律,开展体育运动的学生又是寥寥无几,这对学生的体能发展形成一种不良影响。因此,发展学生的体能要做好校外延伸工作,让学生在家也能自觉开展体育锻炼,使体能发展持续化。我们可以通过口头形式或者家校路路通的方式布置周末亲子作业,让学生在双休日利用一点点时间和家长一起练习仰卧起坐、玩趣味俯卧撑、推小车、跳长绳、踢毽子、跳橡皮筋等,这些活动简单易开展,不仅能够加深亲子关系,还能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能。目前,虽然开展了这样的活动,但是还没有开展深入的跟踪调查,因此有待于进一步做好工作。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双休日的体育运动,还要重视学生寒、暑假期间的体育运动。可以结合假期“三会”活动,布置体育运动的任务,使学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体能得到持续发展。为了做好课外延伸这项活动,教师在放假之前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制作活动记录表,让学生每天实事求是开展好活动,在记录表上做好相关记录。开学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体能测试,检查假期活动开展的效果,使校外延伸工作开展得有实效。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发展学生的体能,改善学生的体质,让学生拥有快乐与健康是我们体育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发展学生的体能没有确定的方法,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教师能够以学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着想,学生的体能就一定会得到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2011
[2]赵超君.让课课练迸发新的价值与生命活力——开封市体育教学课课练专题研讨会综述[J].体育教学,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