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抓德育工作中,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突出一个主题、渗透一个理念、拓展一个空间,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一、突出一个主题
突出爱党、爱国的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德育实践中,结合“全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体现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和学生道德素养的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爱党、爱国的熏陶和教育。如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快乐和谐促成长”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设计国庆特刊手抄报、参加“读红色经典书籍、树崇高理想信念”征文、举行“红领巾心向党,红歌伴我成长”中队合唱比赛,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让孩子们接受爱党、爱国的思想教育。
小学生对民族精神、伦理道德的理解是抽象的。为使德育具有操作性、实效性,学校结合实际,将实践活动融入德育中。近年来,组织开展了“感动师范附小十佳少年”评选活动,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感恩教育;开展“人间处处见真情”“伸出您的手,献出您的爱”“手拉手心连心”等主题活动,组织师生为玉树等灾区捐款,为患重病的学生、教师献爱心,去福利院看望慰问老人和孤儿。
二、渗透一个理念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积极推行“我能行”体验教育理念,着眼于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自我表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校把“我能行”体验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并创造了“我能行”八句歌,以及建立以“实践、体验、成功、成长”为核心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念。
1.岗位细化,让人人享有“我能行”的机会。“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是实施班级岗位细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各班充分发挥创造才能,设立特色岗位,如路队指挥员、文明督导员、安全协管员、环卫监督员、爱心保管员等几十个小岗位。通过明确任务,竞争上岗,定期轮换,组织和引导每个学生在“小岗位”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变为自觉行为,在岗位上学习服务、学习管理、学习合作,锻炼自己,展示自我,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
2.星级评比,让每个人都有“我能行”的目标。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智力等千差万别,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为此,我们积极深化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大力开展“校园小明星”“班级小明星”评比活动。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围绕爱国、文明、学习、劳动等十方面,设立劳动小能手、爱心小使者、学雷锋标兵、诚实守信星等40余个特色明星奖。每个学生都能以自我为基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竞争、互助、合作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3.参与活动,让每个人都体验到“我能行”。德育工作要做到贴近学生思想、贴近现实环境、贴近学生生活,就要积极创新德育思路,突出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把“我能行”教育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学校每年开展两个月的“我能行”系列活动,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让每个孩子带着奖状回家”。活动设有歌舞、美术、小品、厨艺、体育、科技等8大类40多个小项的竞技擂台赛,每个人都能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表现自己的个性才华。不仅如此,“我能行”活动的组织、策划、报名、展示等过程全都由学生参与管理,真正体现了校园小主人的地位。
三、拓展一个空间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应该说,家庭是基础,社会是保障,学校是关键,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合力,才能创设德育的最佳氛围,取得育人效果。如何拓展一个更大的空间促进学生的成长呢?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以“生态江西,绿色崛起”为主题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知识竞赛、以“实践与创新”为主题的素质教育月活动,以及“小手拉大手”活动、“文明新风进万家”和“我是节约小标兵”文艺演出,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安全知识网络考试”,组织学生到“中国好人”——胡生贵的家乡慰问,开展“我能行,你优秀,校园贺卡传祝福”活动,开展家庭成员“小手拉大手”合作创编文明标语和“道德新童谣”……用孩子的小行动影响着社会大环境,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而也塑造了学校少先队“手拉手”活动品牌。
抓德育工作,将德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展示魅力,逐渐形成了“实践体验”的德育模式。学生参与和设计德育全过程,强调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和自发性。“实践体验”式德育以崭新的观念、开放的精神、民主的作风、自主的空间让学生去实践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师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
一、突出一个主题
突出爱党、爱国的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德育实践中,结合“全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体现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和学生道德素养的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受到爱党、爱国的熏陶和教育。如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快乐和谐促成长”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设计国庆特刊手抄报、参加“读红色经典书籍、树崇高理想信念”征文、举行“红领巾心向党,红歌伴我成长”中队合唱比赛,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让孩子们接受爱党、爱国的思想教育。
小学生对民族精神、伦理道德的理解是抽象的。为使德育具有操作性、实效性,学校结合实际,将实践活动融入德育中。近年来,组织开展了“感动师范附小十佳少年”评选活动,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感恩教育;开展“人间处处见真情”“伸出您的手,献出您的爱”“手拉手心连心”等主题活动,组织师生为玉树等灾区捐款,为患重病的学生、教师献爱心,去福利院看望慰问老人和孤儿。
二、渗透一个理念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积极推行“我能行”体验教育理念,着眼于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自我表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校把“我能行”体验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并创造了“我能行”八句歌,以及建立以“实践、体验、成功、成长”为核心的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理念。
1.岗位细化,让人人享有“我能行”的机会。“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是实施班级岗位细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各班充分发挥创造才能,设立特色岗位,如路队指挥员、文明督导员、安全协管员、环卫监督员、爱心保管员等几十个小岗位。通过明确任务,竞争上岗,定期轮换,组织和引导每个学生在“小岗位”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变为自觉行为,在岗位上学习服务、学习管理、学习合作,锻炼自己,展示自我,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
2.星级评比,让每个人都有“我能行”的目标。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智力等千差万别,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承认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发展。为此,我们积极深化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大力开展“校园小明星”“班级小明星”评比活动。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围绕爱国、文明、学习、劳动等十方面,设立劳动小能手、爱心小使者、学雷锋标兵、诚实守信星等40余个特色明星奖。每个学生都能以自我为基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竞争、互助、合作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3.参与活动,让每个人都体验到“我能行”。德育工作要做到贴近学生思想、贴近现实环境、贴近学生生活,就要积极创新德育思路,突出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把“我能行”教育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学校每年开展两个月的“我能行”系列活动,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让每个孩子带着奖状回家”。活动设有歌舞、美术、小品、厨艺、体育、科技等8大类40多个小项的竞技擂台赛,每个人都能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表现自己的个性才华。不仅如此,“我能行”活动的组织、策划、报名、展示等过程全都由学生参与管理,真正体现了校园小主人的地位。
三、拓展一个空间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应该说,家庭是基础,社会是保障,学校是关键,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合力,才能创设德育的最佳氛围,取得育人效果。如何拓展一个更大的空间促进学生的成长呢?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以“生态江西,绿色崛起”为主题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知识竞赛、以“实践与创新”为主题的素质教育月活动,以及“小手拉大手”活动、“文明新风进万家”和“我是节约小标兵”文艺演出,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安全知识网络考试”,组织学生到“中国好人”——胡生贵的家乡慰问,开展“我能行,你优秀,校园贺卡传祝福”活动,开展家庭成员“小手拉大手”合作创编文明标语和“道德新童谣”……用孩子的小行动影响着社会大环境,促进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而也塑造了学校少先队“手拉手”活动品牌。
抓德育工作,将德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展示魅力,逐渐形成了“实践体验”的德育模式。学生参与和设计德育全过程,强调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和自发性。“实践体验”式德育以崭新的观念、开放的精神、民主的作风、自主的空间让学生去实践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自理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作者单位:江西省鹰潭师范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