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学会自主探究,努力实现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以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全面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探究 探究能力 探究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020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了解数学的学科魅力。每个学生都想通过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那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数学,学生是十分喜欢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想学的浓厚爱好,使他们有效地自主探究学习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要获取数学知识,首先要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一旦失去兴趣,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引导,只有通过学生吸收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总是积极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并激起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主动开发的潜能,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我抓住第一节课学生的探究欲望强的特点。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我说,在浩瀚的宇宙中,一直以来,人类都在寻找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外星人,你们相信真的有外星人的吗?如果有外星人,我们应该怎样和他们联系呢?曾经有数学家就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同时在PPT上出示勾股定理的图)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为什么勾股定理有这样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探究勾股定理。我创设这样的探究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想进一步探究勾股定理。
二、改变课堂模式,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学习探索者。
例如,讲《旋转平移》这节课时,学生对旋转平移的特征理解得不是很好。我通过一个实例:一幅三角板你能想到哪些问题?学生们利用手中的三角板,在进行了一番操作后,提出许多问题:(1)能拼出多少个小于180度的角?(2)如果以直角顶点作为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能形成多少组相似三角形。(3)如果以45度角顶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为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有无相似三角形?等等。
三、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有效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数学科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因为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学生对数学的来源和用途充满好奇,学生总想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动手、动眼、动嘴、动脑自己探求新知的需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探求知识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时,为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情绪,我先问学生你知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吗?这个问题学生当然是不能完整回答,而学生一听到这个自己还不清楚的问题就很想通过学习能回答问题。这时我告诉学生,只要拿出你们准备好的纸、刻度尺和剪刀,按老师的要求做,你就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接着说出动手的做的要求:将一张纸对折,以折线为边先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用刻度尺找到某一边的中点O,将上层的三角形纸片绕点O旋转180°,下层的三角形纸片不动。在学生完成操作后我提出以下问题:①两张纸片拼成了什么图形?是四边形吗?②这个图形中有哪些相等的角?有没有相等的线段?有没有平行的线段?为什么?通过这个探索活动得到了启示,对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就游刃有余。
四、给学生的课堂自主探究活动有效的评价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探究活动,教师应该给予有效的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但在一些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际情况,都能听到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命令:掌声鼓励。这时评价的有效性就值得思考,我认为要做到有效的评价应该本着公平客观的原则,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存在的闪光点进行点评,当然学生存在的不足也应该指出来。在评价时要应用丰富的语言,不能千篇一律。在教师评价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学生之間的互评,让学生能正确的定位自己的探究活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也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性。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质应在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和探索者。数学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应提倡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心理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数学学科才能真正彰显其魅力。
参考文献
[1]单长江.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未来英才,2015年24期.
[2]文华东.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14期.
[3]尤亚芹.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模式应用探索[J].考试周刊,2014年99期.
[4]迟金红.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J].读写算(教研版),2012年10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探究 探究能力 探究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020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了解数学的学科魅力。每个学生都想通过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那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数学,学生是十分喜欢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想学的浓厚爱好,使他们有效地自主探究学习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一、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要获取数学知识,首先要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一旦失去兴趣,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引导,只有通过学生吸收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总是积极地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并激起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主动开发的潜能,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我抓住第一节课学生的探究欲望强的特点。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我说,在浩瀚的宇宙中,一直以来,人类都在寻找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外星人,你们相信真的有外星人的吗?如果有外星人,我们应该怎样和他们联系呢?曾经有数学家就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同时在PPT上出示勾股定理的图)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为什么勾股定理有这样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探究勾股定理。我创设这样的探究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想进一步探究勾股定理。
二、改变课堂模式,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探究、主动建构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学习探索者。
例如,讲《旋转平移》这节课时,学生对旋转平移的特征理解得不是很好。我通过一个实例:一幅三角板你能想到哪些问题?学生们利用手中的三角板,在进行了一番操作后,提出许多问题:(1)能拼出多少个小于180度的角?(2)如果以直角顶点作为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能形成多少组相似三角形。(3)如果以45度角顶点与另一个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为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有无相似三角形?等等。
三、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有效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数学科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因为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学生对数学的来源和用途充满好奇,学生总想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获取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动手、动眼、动嘴、动脑自己探求新知的需求。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探求知识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时,为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情绪,我先问学生你知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吗?这个问题学生当然是不能完整回答,而学生一听到这个自己还不清楚的问题就很想通过学习能回答问题。这时我告诉学生,只要拿出你们准备好的纸、刻度尺和剪刀,按老师的要求做,你就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接着说出动手的做的要求:将一张纸对折,以折线为边先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用刻度尺找到某一边的中点O,将上层的三角形纸片绕点O旋转180°,下层的三角形纸片不动。在学生完成操作后我提出以下问题:①两张纸片拼成了什么图形?是四边形吗?②这个图形中有哪些相等的角?有没有相等的线段?有没有平行的线段?为什么?通过这个探索活动得到了启示,对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就游刃有余。
四、给学生的课堂自主探究活动有效的评价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探究活动,教师应该给予有效的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但在一些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际情况,都能听到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命令:掌声鼓励。这时评价的有效性就值得思考,我认为要做到有效的评价应该本着公平客观的原则,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存在的闪光点进行点评,当然学生存在的不足也应该指出来。在评价时要应用丰富的语言,不能千篇一律。在教师评价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学生之間的互评,让学生能正确的定位自己的探究活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也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性。
总之,在数学课堂上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本质应在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和探索者。数学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应提倡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心理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数学学科才能真正彰显其魅力。
参考文献
[1]单长江.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未来英才,2015年24期.
[2]文华东.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14期.
[3]尤亚芹.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模式应用探索[J].考试周刊,2014年99期.
[4]迟金红.初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模式[J].读写算(教研版),201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