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本万利到血本无归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no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吕不韦堪称中国权钱交易第一人。他以皇皇巨著《吕氏春秋》著称,但其独占鳌头的学术成果其实是他的权钱交易学。其理论的原创、思维的超常、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谋划、风险系数和投资回报率的盘算,都精明而老到。他的心志之高、手段之奇、猎物之险、投资之巨,在中国权钱交易史上屈指可数。没有商海的摔打历练,没有对官场的深刻洞察,没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包天斗胆,没有不惜倾家荡产孤注一掷的豪赌霸气,是很难成为这一领域的开山鼻祖和一代宗师的。
  吕不韦弃商从政有着深刻的背景。重农抑商的传统国策,社会对商人阶层的歧视,“权力拜物教”的泛滥,“小贾贾于市,大贾贾于朝”的流行,都滋生了当大官赚大钱即快上暴富的投机心理。这样的社会无疑是病态的,它的世风和它所造就的人格必然是畸形的。所以,尽管吕氏“家累千金”,吃香喝辣,但“富而不贵”,且背着“五蠹”的黑锅,骨子里的那股自卑和权欲,是怎么也压抑不住的。当其对乃父所谓的“耕田之利十倍,珠玉之赢百倍,立主定国之赢无数”产生认同,当他对有权的幸福和无权的痛苦有所体悟,吕氏渴望“红顶子”、“跳龙门”,做出权钱交易的人生抉择,就完全合乎逻辑,也完全可以理解了。
  吕不韦以“贱买贵卖”起家,善于捕捉紧俏商品牟取暴利。他锁定秦公子“异人”,认为这是一个现价低廉但前景广阔,能为他带来“无数”倍利润的特殊商品。异人庶出,质于赵,居处困,不得意;但正宫华阳夫人无后,卖身投靠弄个嫡子当当,不是没有接班的可能。当时,异人的祖父秦昭王已执政四十多年,他的父亲安国君太子也已年近半百,从爷爷过渡到孙子估计时间不会太久,但其中的风险和变数却很难逆料。马克思说,有百分之三百的投资回报率,资本就敢冒上绞架的危险。话说回来,非吕氏之胆识超群,不是谁说敢就敢、说能就能涉足这个冒险家的乐园火中取栗的。
  吕不韦的谈判艺术堪称一绝。他游说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威逼利诱软硬兼施:阁下“危于累卵”,但我能使你转危为安,请你进一言,使“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你将作为国舅终身富贵,“此所谓一言而万世之利也”。吕不韦说异人的开场白相当经典:“吾能大子之门”,而“吾门待子门而大”。言下之意,我可以成就你,但不是免费的午餐,咱俩是等价交换,互惠互利。异人当即承诺:“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这是中国权钱交易史上一张最大的口头支票,但吕氏坚信,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兑现的。
  吕不韦的另一绝技是他的表演天才。据司马迁描述,吕氏见异人时“见而怜之”,但这只是表象,深藏其中的是“此奇货可居”的内心狂喜。他在悲天悯人的同时,飞速思考着如何囤积居奇,从这个特殊商品身上榨取什么。吕氏游说华阳夫人姐姐的情景催人泪下,说异人“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一副叩头捣蒜痛哭流涕的样子。吕氏对异人见华阳夫人的导演独具匠心,使其“楚服而见”,这一道具果然勾起了华阳夫人的乡情。异人被赐名“子楚”,其太子嫡嗣的接班人地位更加名副其实、根深蒂固。
  吕不韦出手之大可谓一掷千金。《史记》本传记了三笔账:第一笔,“以五百金与子楚”,为社交之用;第二笔,“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第三笔,“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帮助异人亡赵归秦。一金,即一斤黄金,等于一万钱,当时可买一千二百五十斤粮食,按人年均三百斤算,二千一百金够八千七百五十人吃一年。三次贿赂,约合今天四百万元人民币,相对时下动辄数千万乃至以亿计,不免小巫见大巫。但参考当时社会经济总量,考虑到相当于全国两千分之一人口全年的口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相当惊人的天文数字。
  
  二
  
  吕不韦的权钱交易充满了污秽。在吕氏看来,世间万物,包括人本身,无一不是商品。良心可以出卖,人格可以出卖,家庭可以出卖,爱情可以出卖,女色乃至男色都可以成为猎取权力的钓饵和武器。封建官场尤其是宫闱之内,本来就不乏肮脏,但像吕氏这样先转嫁爱妾,再委身事之,继而亲自为之拉皮条,这样将权钱色捣烂糅合融为一体,这样下作下流卑鄙卑劣的,实属罕见。
  这位被吕氏转嫁的爱妾姓甚名谁已不得而知,“赵姬”乃因其国籍而得名。从《史记》对她“绝好善舞”的描写,从异人对她“见而悦之”的情形,这位赵姬的姿色是很吸人眼球的。耳鬓厮磨,同居数年,色艺俱佳,且怀着自己的骨肉,怎么舍得拱手送人呢?所以,当异人借着酒兴,提出非分要求,吕不韦的愤怒再正常不过了。但他还是拱手相送了,理由很简单:“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如同赌徒,怄起来,搭上耳朵、鼻子、膀子、腿子乃至身家性命,都在所不惜,区区贱妾算什么呢?
  至于异人,这个尚在靠人接济、仰人鼻息的破落户也居然作此非分之想。但他俩主奴关系已定,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天下都快是我的了,要你的女人,那是看得起你!想必赵姬也是欣然从命,或半推半就的,富婆与王后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不然,装得呆头呆脑,傻里傻气,异人怎么会两眼发直为之倾倒呢?赵姬“自匿有身”,由此搅乱了秦王室的血统,但异人主动请缨戴绿帽子,也是咎由自取。有人据此放言,不是秦灭六国而是赵国灭秦,不免“阿Q”。有人提出质疑,这个重要事件为什么《战国策》没有记载?严格说来,要最终确定秦始皇的身世,怕只有掘墓验尸,做亲子鉴定了。
  三方有所失亦有所得。异人当了三年秦庄襄王,归天了;赵姬由王后而太后;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问题是,赵姬虽贵为太后,却依然拽住吕氏不放,不知道是旧情难了,还是出于报复,毕竟,她被吕氏出卖过。其时,吕氏已妻妾成群,且政务缠身,但“太后淫不止”,没完没了,吕氏疲于招架,其辛苦与无奈可想而知。就双方关系地位,赵姬已今非昔比,可怜吕氏七尺男儿,堂堂丞相,说是与昔日情人重温旧梦,但实际上仅为太后的面首而已。看着小皇帝一天天长大,所谓床笫之欢早已乐趣全无,且伴着心惊肉跳。吕不韦明白,再不金蝉脱壳,就要人头落地了!
  
  这个替死鬼叫嫪毐,《史记》称其为“大阴人”,即“阳具特大”的意思。吕不韦在为赵姬拉皮条的过程中,做了两件为人所不齿的小动作:一是“使毐以其阴关桐轮而行,令太后闻之,以啗太后”;二是为太后“阴厚赐主腐者吏,诈论之,拔其须眉为宦者”。嫪毐“诈腐”入宫,虽尖声怪气、扭扭捏捏的,但性功能却非同凡响。太后“私与通,绝爱之”,“赏赐甚厚”,估计吕不韦也会得到一笔大大的奖励。吕氏权钱色综合运用,人格卑污至此,给他的一生,给秦王朝,给士林,留下了极其丑陋的一页。吕氏机关算尽,但他万万没有料到,他引进的不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市井无赖,而且是一个充满狼子野心的动乱分子。
  大凡小人得起意来便忘乎所以,忘了自己姓甚名谁,不知轻重,不计利害,无恶不作,无所顾忌,以至掉脑袋掉得莫名其妙、稀里糊涂的也大有人在。嫪毐即属此类。一个性奴一觉睡成暴发户,“家童数千人,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史载,嫪毐“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与太后密谋“以子为后”。他的不安分已由性欲而权欲,由床笫而朝政,并企图以太后为支点,用阳具撬动皇帝的龙椅。秦王政何许人也?虽小小年纪,刚刚亲政,但从小跟着母亲逃难流亡,弄不清生父,眼看着野汉子与生母私通,那股郁积于心的仇恨,那种磨难练就的铁腕,要平定嫪毐之乱,如同碾死一只蚂蚁,掐死一只小鸡。秦王“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二子”,生母赵姬被迁徙软禁。收拾吕不韦只是时间问题了。
  
  三
  
  秦王政十二年,即公元前235年,吕不韦“饮酖而死”。从《史记》“恐诛”二字分析,他是被秦王迫令自杀的。秦王知道,吕不韦是个明白人,不用动手,只须一张小小的便条,他就会心领神会,自己了断自己的。其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话已说到家了,且相当绝情,苟活无异于自讨其辱,实际上也没有任何可能。除了自裁,吕氏已别无他途。
  对吕氏的处置,在秦王一生中已是难得的温柔之举,没有像对嫪毐那样满门抄斩,五马分尸。这对双方都好,吕氏宁死不辱,是英雄,秦王也因此免去了杀父或杀功臣的骂名。就字面看,秦王确实只是让他下放改造,以观后效,是他畏罪自杀,自寻死路。所以,后人骂秦始皇,很少利用这件事。至于吕氏是否有功并有亲于秦,从秦王曾“为其奉先王功大”,“不忍致法”,吕氏号称“仲父”十年,秦王也都认账来看,不是一张便条就能抹杀的。但小皇帝也寒心到了极点,还在娘胎里就被他卖了,尔后又带着异人扔下他们母子逃走,六年东躲西藏,几番险些丧命,特别是对其生母的玩弄,玩腻了,又转手他人,那种被羞辱的怨恨,被扭曲的病态无以复加,即便是生父,也早已亲情全无。从心理学的角度,始皇帝后来对世界的敌视,对他人的残暴其来有自,吕氏罪莫大焉。
  除了感情的纠葛,秦王和吕氏更存在权力的冲突。史载,秦王“欲诛相国”,鉴于“为游说者众”,乃使其以“文信侯就国河南”。照理,吕氏该低调做人了。但他热闹惯了,耐不住寂寞,照样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以至“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史记》说“秦王恐其为变”,怕是那张便条出笼的主要原因。还有两件事也很能反映他们之间的矛盾:一是归政问题。秦王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才得以亲政,吕氏身为辅政,迟迟不交权,按秦制,至少拖了两年。二是嫪毐之乱。在这场斗争中,吕氏没有任何作为,是他坐山观虎斗,想从中渔利,还是秦王有意撇开他,怕他乱中夺权?司马迁认为这是一个标志:“吕不韦由此绌矣”。
  他们的执政理念也明显对立。在秦王看来,《吕氏春秋》无异于一部毒草。所谓“虚君实臣”,“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分明是以君臣制衡与皇权叫板,是想“挟天子令诸侯”,让皇帝当傀儡!至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反对世袭“与其子孙”,简直是想政权换主,江山易姓,犯上作乱,谋朝篡位了!对这些口号,秦王很恼火,但它太美丽、太动人了,不宜公开反对,只好另找借口,拿吕氏的人头祭旗了!“天下为公”出自《礼记》,蒋中正曾亲笔御书立于中山陵,但从吕氏到蒋氏,身体力行者,鲜矣!
  吕氏有些主张不乏进步意义,虽说“不以人废言”,但就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诚信度却是大可怀疑的。表面上以“天下为公”自诩,暗地里以天下为私物,以异人为赌注,贿赂安国君及华阳夫人,打水漂似的一掷千金。表面上广开言路,推出“一字千金”,激励上下对《吕氏春秋》找茬挑刺,骨子里以“一则治,异则乱”为既定方针,策划“阳谋”,引蛇出洞,拿读书人的脑袋寻开心。口头上大讲修身之道,鼓吹“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私下里大搞权钱色交易,无所不用其极。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大概是有感于骗子太多。
  曾流行一种怪论,说吕不韦是“伦理政治的献身者”,似乎他是带着高贵动机搞权钱交易的。纵观吕氏辅政十年,生杀予夺大权在握,照样穷兵黩武,照样重农抑商,暴秦照样是暴秦,很难为之洗出一番清白,磨出一段光彩。即便是西方通行的选举赞助,大多为某个体或小团体争一点有利的政策微调罢了,且要求在阳光下运作。而说吕氏“于邪门而步正道”,大话或谎言而已。权钱交易既互为手段,又互为目的,卑鄙手段与高尚动机从来无缘。或许,在其为吕氏正名的背后,还有什么别的难于启齿的东西。
  
  四
  
  吕不韦死了,但后来者层出不穷,摩肩接踵,贪官污吏多如牛毛。作为中国权钱交易第一人,吕氏对后世的恶劣影响,更在于他开“捐资纳粟”的制度卖官之先河。吕不韦为相第七年,规定“纳粟千石,拜爵一级”,此风一开,即成恶俗。此后,汉有“赀选”,唐有“入粟”,宋有“进纳”,元有“纳赀”,明有“纳米”,清有“捐纳”。自秦始,历代王朝虽屡经更迭,“官以贿举,政以赂成”却一以贯之。一部封建官场史,可以说是买官卖官大行其道,将天下买光卖光、自掘坟墓的完蛋史。
  现任皇帝挂帅卖官,首推东汉的安帝和灵帝。安帝永初元年登基即“计金授官”,《后汉书》说“汉祚衰微,自此而始”。汉灵帝更是明火执仗公开卖官:一是“开西邸”,设置卖官机构;二是明码标价,公千万,卿五百万,县令长按县土丰瘠定价;三是赊官,富者现买现卖,贫者到任后加倍缴纳。从安帝到灵帝,卖官成风,贿赂公行,阎王与小鬼相接,龙种与跳蚤共舞,正常的封建秩序完全被破坏了,社会腐败昏乱到了极点。其间八十二年,十二人先后造反称帝,见于史载的农民暴动近百次,最终于汉灵帝中平元年爆发了席卷全国的黄巾大起义。
  女人挟天子大肆卖官,始于唐中宗韦后。这便是中国官职制度史上的特殊怪胎——“斜封官”。鸡鸣狗盗、贪赃枉法之徒,只要向韦氏贿钱三十万,便可得到皇帝的“墨敕”,后扩大到上官婕妤及安乐、长宁、太平公主。任命书歪斜封缄送中书省,以示官帽来自非正常途径,颇有些黑色幽默。《新唐书·选举志》估算,中宗复辟六年间,批发水货乌纱“凡数千员”。冗官“内盈外滥,无厅事以居”,充当起各自女主篡位的帮凶。从神龙元年到开元元年,八年半发生政变七次,更换皇帝四个,唐中宗戴着韦后奉送的绿帽子,喝着安乐公主的毒酒一命呜呼。
  宋元明清宰相级高官卖官卖国、吃里爬外者,如“公相”蔡京、“媪相”童贯、“隐相”梁师成、“奸相”秦桧;“卖官鬻狱”、“毒及编民”者,如阿合马、桑哥也弘;“嗜权酷贪、流毒天下”者,如严嵩;“贪墨无厌”、富可敌国者,如“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节度使戚方是个占山为王、抢钱买官的土匪;都统制吴曦是个厚赂请托、引狼入室的“债帅”;五品提刑西门庆是个一路银子、一泻千里的淫棍兼杀人犯;总督毕沅、巡抚福宁、藩司陈淮,人称“毕不管”、“福死要”、“陈倒包”。及至民国“贿选总统”,战后“接收大员”,当代“千万县令”、“五毒书记”,不一而足。
  听听来自底层口耳相传的民谣吧:“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要当官,受招安;欲得富,须胡做”;“吏部吃通贿,户部吃平余,兵部吃军饷,刑部吃赎款,工部吃侵冒,礼部吃举子”;“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要致富,动干部;要做官,钱铺路”;“生命在于运动,当官在于活动;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移动;连跑带送,提拔重用”。这些不胫而走的民谣,寓严肃于戏谑,寓规谏于调侃,针砭时弊,承载民意,反映舆情。民谣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晴雨表”,是一张掩蔽的大嘴,其所蕴藏的智慧和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尽管它们来自无权无钱、欲哭无泪、欲告无门的草根阶层。
  腐败问题,既有人性的贪婪,也有社会的缺陷,但其终极根源在制度本身。任何社会都存在腐败现象,但吏治的腐败成为最大的腐败,成为全局性灾难,成为不治之症,无疑是专制制度权力绝对法则的结果。一部权钱交易史,本质上是“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历史。吕氏及其后裔们从一本万利到血本无归,从玩火自焚到殃及整个体制,历代王朝都没有跳出这个历史的怪圈。对此,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必须从制度入手对症下药,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以权力约束权力”,即以权力的合理分解和有效监督遏制绝对的权力。这个命题显然指向了制度或体制变革的层面。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高校产、学、研结合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及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rn
高中的时候,张明宇坐在我后排.rn起初的座位并不是这样安排的,张明宇与人私下交易用30个汉堡的高价标到这个并不理想的位置.我记得他抱着脏兮兮的大书包走到我身后,哗啦一下
在陈染的小说中,女主人公与同性之间的相处占有相当的比重.综合分析之下,不难发现在同性书写之中,蕴含着陈染丰富的深刻的女性自我意识与性别思考.于母亲追索女性成长的轨迹
【摘要】在现代生活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图书管理领域,其作用更是无法替代。因此也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由于图书馆依旧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此外,在信息时代,要想充分实现图书馆的职能、达到读者获取知识的要求,就需要有效地加强图书管理工作。而作为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成员,对于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和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教育部门对我国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为初中物理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水平,这就需要做好课前准备
摘要:幼儿安全保障是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社会实践活动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选择合适的场地、周密的组织形式、家长义工的参与、活动前的安全教育、活动中的有效组织等都是保障幼儿安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安全;幼儿  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喜欢亲自去体验社会、感受社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引导
讨论了 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光传送网的快速恢复问题 ,分析了保障 Qo S的意义和在恢复路由搜索中的关键技术。针对 WDM光传送网的特点 ,提出了多业务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本文揭示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相应对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在黑松林救了一个女孩.孙悟空发现她是老鼠精变的.rn小班:找出老鼠耳朵贴纸和老鼠尾巴贴纸,贴在老鼠精身上.rn中班:孙悟空在做什么动作?他想告诉师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