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思想品德教材中的“知识链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ngib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对教材的整合与使用。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怎样在理清教材与明确学情的情况下,对“知识链接”进行整合重组、创新再造,锻炼着教者的智慧。结合教学实际,例谈如何灵活运用“知识链接”,发挥其实际效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巧设难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法律护我成长”一课中“社会与司法的保障”的教学难点是“司法保护的含义和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般会结合教材中“圆桌审判”的材料,分析司法保护的具体体现,如“没有高高的审判台”、“法官的关爱和激励”等信息可以得出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这时会有部分学生认为司法保护就是一种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才实施的专门保护。教师适时设疑:“司法保护就是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让学生判断这句话的对错,同学们展开讨论探究,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合作,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其目标意识,提高达成目标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在帮助学生走出这个误区时,就可以依靠教材在“信息点击”中提供的内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通知监护人到场。”运用这一“知识链接”跟学生分析司法活动过程的未成年人可能是犯罪嫌疑人、证人、被害人,这样就能很自然得出司法保护是对所有未成年人实施的一种保护,在整个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创设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一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明确树立正确的目标对人生的意义,提高目标意识;知识与能力目标是,体会目标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学会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懂得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既要坚定信念,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行动计划的道理。因此,凡符合这一目标的教学资源都可以使用。教材第23页的“知识链接”提供这样的信息:“确立奋斗目标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要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如果目标不切实际,与自身条件相去甚远,那就不可能实现;目标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分,有了长期目标就不怕暂时的挫折,不会因为眼前的困难而畏缩不前;目标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一旦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就要持之以恒地去实现它,而不能朝三暮四,经常变换目标。”很显然这一“知识链接”的重要性不亚于正文的内容,其实其本身就是本框题重要知识点“怎样确定人生目标”,而本框题还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填写表格“我的目标是什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填写的内容大多很飘渺。5年后的目标基本是考上理想大学,往后的目标更是不着边际。在处理该活动时,就可以让学生先了解“知识链接”的内容,让学生懂得目标要切实可行,与自身条件相去甚远,那就不可能实现;目标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分;目标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能朝三暮四。
  直面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促使学生认真思考并规划符合实际的目标,教师鼓励学生真实地感受生活、参与生活,引导学生在活生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体验、思考、感悟。这一“知识链接”的使用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三、设疑反思,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九年级思想品德“关心社会发展”这一框题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社会也离不开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难点,有的同学很难理解,“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这一句话有的同学认为不对,亚维伦野童回到人类社会虽然难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可他仍然存在,并没有失去生命,所以个人可以离开社会独立存在。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教者运用教材第7页的“知识链接”:“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要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同时,人又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具有社会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制约。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它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在这一“知识链接”中指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所以亚维伦野童虽然活着,但是他没有了社会性这一本质属性,只有自然属性,这时他已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这样,学生就很快能体会“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这句话的含义了。只有真正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体会关心社会发展的必要性,才能以健康的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这样的“知识链接”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是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的思想品德试卷中的主观题的答案呈现开放性、多元化,这不仅是答案呈现方式的变化,更是思维角度的转变,即从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有效利用这样的“知识链接”就能起到培养学生思维深度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主动、独立地总结学习内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绝大部分的“知识链接”都是根据教材正文的内容进行编写的,特别是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对于教者来说,大可以把这样的“知识链接”为课堂所用,提高教师上课的效率。同时“知识链接”的资料里有很多是非常重要的知识,也是历年来中考所涉及到的。“知识链接”的内容必须融入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是教师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将课程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使思想品德课堂更人文、更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学生以后很多学科学习的基础,所以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奥妙,这样学生才能有兴趣的去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做数学”,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转换称自己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做数学 动手能力 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做出了相关的规定,鼓励学生多去进行实践和探索,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公式。在实际动手中去学习数学,这要求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的
【内容摘要】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继续推行课改迫在眉睫。一些学校做出了课改的有益尝试,但是在推行课改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课改 探索 前行  引言  新课改在推行的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促使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在校内校外听课的机会特多。得出切身感受:课改势在必行,课改在探索中继续前行。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说
【内容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保持兴旺发达的动力,是一个民族取得进步的灵魂。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提高学生素质的核心。本文将对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加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论述,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高中化学 创新思维培养  由于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多年来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只注重课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课堂教学已旧貌换新颜。但理性地审视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探究式教学还存在着许多认识和实践的误区。出现了许多新的让人深思的问题。所以,针对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现状,重新论述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并探讨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模式,提高教学探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关键词】阅读教学 探
【内容摘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初步举例探究了如何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景创设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境创设 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
【教材分析】  《春》是朱自清先生所写的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这篇散文以清新优美的笔调,描绘了缤纷多彩、生机勃勃的春之美景,赞美、歌颂了春的创造力以及她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美好的春光中辛勤劳作、奋勇向前。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妙用。  2.领悟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掌
【内容摘要】《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历史人物、时间、事件、现象,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研究与分析,以此把握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所以,指导初中生正确地认知、评价历史人物便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之一。本文主要围绕课堂指导、实践锤炼、反思延伸三方面展开论述,为笔者管窥之见,望各位同行多加指正。  【关键词】历史 人物 认知 评价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每一位历
“中学语文主体性发展教学模式研究”起始于2003年,2005年作为省级课题立项(序号JG05099),2009 年9月结题,2012年被评为安庆市优秀教研成果一等奖。  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基于大语文教育观和素质教育理论之上的,是在新形势下对中学语文教学规律、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研究这个课题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让他们感到语文的魅力和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自觉地去学习语文,
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和谐产生美,是事物的最佳状态,也是教育的追求。创造和谐课堂,倡导学生主动求知,创设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从而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何谓和谐课堂?和谐课堂是以教师为载体,以“体验与创造、内和外顺、共同进步、生态发展”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各要素要全面、协调、自
【内容摘要】走“行知”之路,奏和谐课堂之曲,成教育和谐之效。实施爱心教育工程,树立“心有大爱”观,提升政治课的育人品质;实施课堂改革工程,树立大政治教育观,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实施生活教育工程,树立科学发展观,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大爱”观 大政治教育观 科学教育发展观 解放 创新 生活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陶行知老先生的“创新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