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对教育来说,没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没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辉煌成就。我们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用前瞻的、科学的、系统的、务实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构建适应时代要求和切合实际的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推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一、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近年来,临沧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新形势对教育发展的要求相比,思想解放的程度、工作推进的力度、事业发展的速度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集中体现在:传统教育发展观与现代教育发展观之间的差距,传统的教育发展方式与现代教育发展方式之间的差距,当地教育发展速度与周边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城乡教育之间发展的差距等。归根到底是教育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认真分析和总结临沧教育形成差距的根源,首要的是思维方式僵化、思想观念陈旧,总是在别人的实践中发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被动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因此,要切实缩小发展差距,唯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准确研判和把握临沧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彻底摒弃束缚教育自主创新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思想及走一步、看一步的思维习惯;彻底摒弃束缚教育自我发展的等、靠、要思想,把教育发展从“有了才干”转变到“干了才有”、从“学着干”转变到“干中学”的观念上来;彻底摒弃束缚教育改革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怕改”、“怕变”的思想;彻底摒弃束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以升学为目的的管理方式、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在管理层面和教学层面牢固树立6种教育理念,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统筹兼顾的教育理念、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创造性教育理念和主体性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人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意识,要求工作协调有序、人际融洽,力求在整体上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造出人才成长的最佳环境,促进人才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针对传统教育重知识传递、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等弊端,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观念上向大众教育、通识性教育转变,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多育并举、整体育人的教育方略。统筹兼顾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系统性,教育不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大事,是一项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在统筹兼顾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一体化运作,以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实现教育教学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整体联动为基础,促进教育的良性运行与有序发展。开放式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观念、方式、过程的开放性,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中,要求广泛吸取一切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为我所用,要求走国际化、社会化的路子,要求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拓宽,从课堂教育向实践教育、网络化教育延伸,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拓展。创新性教育理念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是—个创新的过程。管理上注重创新发展方式,用新办法、新措施、新机制解决难题,推动教育加速发展,教学上注重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主体性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管理、教学要始终围绕“学”来开展。
二、明确思路,坚定教育发展方向
思路就是出路,谋划思路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解放思想,要求我们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着眼于提升“三个核心指标”,以全新的、系统的眼光审视临沧教育改革与发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工作重点和重要措施,进一步清除观念、制度和体制上不利于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从目前临沧教育的情况看,我们的思路是坚持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科教兴临、人才强市战略,实施“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战略,坚持“突出重点,打牢基础;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方针,立足临沧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按照这一思路,临沧教育在2012年要努力实现五大目标,着力抓好四大任务,坚持五项原则。五大目标是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升“两基”整体水平,中等职业教育总体规模达到或超过普通高中,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4%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5年,教育质量明显提高。着力抓好四大任务,一是着力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反映,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作为基本教育目标,全面开发学生的各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发展水准。二是着力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是终身教育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奠基工程。经济欠发达这一基本市情,决定了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我们要从政策、资金、人员等教育资源上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人,最大限度地使学校、教师、设施满足教学需要和生活需要,不断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三是着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渠道,迈向成功的阶梯。全市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面临大量初中毕业生升学的问题,按现有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每年3万多名初中毕业生,只要有一半升学,现有校舍就会不堪重负。因此,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迫在眉睫、任务艰巨,必须调整结构,加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四是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优化、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确保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增强教师兴校、人才强教意识,努力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进入教师行列、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队伍建设机制,使学校成为优秀人才的聚集 地,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
完成以上目标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五项原则,一是科学发展原则。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办学上以教师为本,使“第一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教学上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正确面对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着眼于人力资源开发,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受教育权利,着眼于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二是自主创新原则。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三是协调发展原则。既要加强基础教育,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既要巩固发展“两基”,又要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既要办好公办学校,又要为民办教育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既要办好城市教育,又要办好农村学校,注重均衡发展。四是质量效益原则。要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积极培植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办学规模,重视办学的规模效益。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常规管理,走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之路。五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要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
三、深化改革,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我们要以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契机,深化教育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总结我市近3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差距,不断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完善教育发展机制,力求在观念创新上、体制创新上、机制创新上、实践创新上有新的突破。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要在解放思想中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切实树立教育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思想,努力把政府职能转变到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上来。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形成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体制:义务教育政府办,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鼓励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参与办学和社会各界联合办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根据实际情况迈出更大的步伐。二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进一步理顺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落实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高等教育以省管为主的办学与管理体制。同时,各级各类学校要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改革,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等手段,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二)加快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现行中小学评价、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尽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选拔,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等。因此,必须纠正单纯以分数或升学率衡量教育质量的倾向,建立和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制度,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唯一标准,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教师、学校。要进一步落实小学升初中就近免试入学制度,积极探索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探索有利于特长生持续发展的升学办法。
(三)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学校“三制”改革。我们要总结2005年启动的学校“三制”改革成果,以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核心,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职工结构。一是全面推行校长公选制。各级各类学校校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通过平等竞争和严格考核,择优聘任。建立和完善校长考核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做到校长有权有责,行权监督科学有力,履职考核公开公正,奖励惩罚公平合理。二是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按照“资格准入,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原则组织全员聘用,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把好教师人口关、质量关,坚持教师凡进必考、公开招聘、资格准入原则,优先考虑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的需求。三是完善与聘用制相适应的分配激励机制。继续加大学校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资金投入,完善以绩效工资为主的分配制度,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实现岗变薪变、优劳优酬、多劳多得。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要加大教育投入,逐步使各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进一步增加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确保“三个增长”,形成以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引资办校,拓宽社会捐集资渠道、发展校办产业、扩大合法收入等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一是按学校等级、近期发展规模确定编制数量,及时足额划拨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经费,保证各级政府投入义务教育的资金逐年有所增加。二是非义务教育按照“政府审批、学校借贷、财政贴息、学校还本”的办法,采取银校合作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适度举债发展教育。三是以现有教育资产和办学资质作为资本,吸引市内外社会力量多元融资发展教育。城镇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逐步推向社会,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
(五)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在教学内容上,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利用好新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好校本教材和乡土教材,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注意个性发展和培养特长学生。在教学方法上,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教师不能用一种教学模式、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区别情况、因材施教。要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果。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纠正教育、教学工作中单纯应付考试的倾向,使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一、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近年来,临沧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新形势对教育发展的要求相比,思想解放的程度、工作推进的力度、事业发展的速度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集中体现在:传统教育发展观与现代教育发展观之间的差距,传统的教育发展方式与现代教育发展方式之间的差距,当地教育发展速度与周边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城乡教育之间发展的差距等。归根到底是教育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认真分析和总结临沧教育形成差距的根源,首要的是思维方式僵化、思想观念陈旧,总是在别人的实践中发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被动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因此,要切实缩小发展差距,唯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这就要求我们准确研判和把握临沧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彻底摒弃束缚教育自主创新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按部就班、亦步亦趋的思想及走一步、看一步的思维习惯;彻底摒弃束缚教育自我发展的等、靠、要思想,把教育发展从“有了才干”转变到“干了才有”、从“学着干”转变到“干中学”的观念上来;彻底摒弃束缚教育改革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怕改”、“怕变”的思想;彻底摒弃束缚推进素质教育的以升学为目的的管理方式、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在管理层面和教学层面牢固树立6种教育理念,即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统筹兼顾的教育理念、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创造性教育理念和主体性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人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意识,要求工作协调有序、人际融洽,力求在整体上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营造出人才成长的最佳环境,促进人才的健康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针对传统教育重知识传递、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等弊端,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观念上向大众教育、通识性教育转变,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多育并举、整体育人的教育方略。统筹兼顾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系统性,教育不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而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大事,是一项由诸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在统筹兼顾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一体化运作,以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实现教育教学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整体联动为基础,促进教育的良性运行与有序发展。开放式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观念、方式、过程的开放性,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过程中,要求广泛吸取一切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为我所用,要求走国际化、社会化的路子,要求从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拓宽,从课堂教育向实践教育、网络化教育延伸,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拓展。创新性教育理念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是—个创新的过程。管理上注重创新发展方式,用新办法、新措施、新机制解决难题,推动教育加速发展,教学上注重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主体性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管理、教学要始终围绕“学”来开展。
二、明确思路,坚定教育发展方向
思路就是出路,谋划思路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解放思想,要求我们站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着眼于提升“三个核心指标”,以全新的、系统的眼光审视临沧教育改革与发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工作重点和重要措施,进一步清除观念、制度和体制上不利于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从目前临沧教育的情况看,我们的思路是坚持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科教兴临、人才强市战略,实施“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战略,坚持“突出重点,打牢基础;强化管理,提高质量;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方针,立足临沧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按照这一思路,临沧教育在2012年要努力实现五大目标,着力抓好四大任务,坚持五项原则。五大目标是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升“两基”整体水平,中等职业教育总体规模达到或超过普通高中,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4%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5年,教育质量明显提高。着力抓好四大任务,一是着力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反映,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作为基本教育目标,全面开发学生的各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发展水准。二是着力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是终身教育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奠基工程。经济欠发达这一基本市情,决定了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我们要从政策、资金、人员等教育资源上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人,最大限度地使学校、教师、设施满足教学需要和生活需要,不断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三是着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渠道,迈向成功的阶梯。全市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面临大量初中毕业生升学的问题,按现有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每年3万多名初中毕业生,只要有一半升学,现有校舍就会不堪重负。因此,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迫在眉睫、任务艰巨,必须调整结构,加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四是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结构优化、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确保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增强教师兴校、人才强教意识,努力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进入教师行列、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队伍建设机制,使学校成为优秀人才的聚集 地,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水平。
完成以上目标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五项原则,一是科学发展原则。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办学上以教师为本,使“第一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教学上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正确面对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着眼于人力资源开发,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群众平等受教育权利,着眼于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二是自主创新原则。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三是协调发展原则。既要加强基础教育,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既要巩固发展“两基”,又要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既要办好公办学校,又要为民办教育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既要办好城市教育,又要办好农村学校,注重均衡发展。四是质量效益原则。要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积极培植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办学规模,重视办学的规模效益。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常规管理,走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之路。五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要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
三、深化改革,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我们要以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契机,深化教育改革,以改革促发展,总结我市近3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存在差距,不断转变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完善教育发展机制,力求在观念创新上、体制创新上、机制创新上、实践创新上有新的突破。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要在解放思想中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切实树立教育是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思想,努力把政府职能转变到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上来。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形成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体制:义务教育政府办,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鼓励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参与办学和社会各界联合办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根据实际情况迈出更大的步伐。二是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进一步理顺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关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落实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高等教育以省管为主的办学与管理体制。同时,各级各类学校要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改革,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等手段,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二)加快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现行中小学评价、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尽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选拔,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等。因此,必须纠正单纯以分数或升学率衡量教育质量的倾向,建立和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制度,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唯一标准,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教师、学校。要进一步落实小学升初中就近免试入学制度,积极探索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探索有利于特长生持续发展的升学办法。
(三)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学校“三制”改革。我们要总结2005年启动的学校“三制”改革成果,以强化竞争激励机制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核心,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人事管理运行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优化教职工结构。一是全面推行校长公选制。各级各类学校校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通过平等竞争和严格考核,择优聘任。建立和完善校长考核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做到校长有权有责,行权监督科学有力,履职考核公开公正,奖励惩罚公平合理。二是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按照“资格准入,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原则组织全员聘用,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和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把好教师人口关、质量关,坚持教师凡进必考、公开招聘、资格准入原则,优先考虑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的需求。三是完善与聘用制相适应的分配激励机制。继续加大学校教职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资金投入,完善以绩效工资为主的分配制度,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实现岗变薪变、优劳优酬、多劳多得。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要加大教育投入,逐步使各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进一步增加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确保“三个增长”,形成以各级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引资办校,拓宽社会捐集资渠道、发展校办产业、扩大合法收入等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一是按学校等级、近期发展规模确定编制数量,及时足额划拨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经费,保证各级政府投入义务教育的资金逐年有所增加。二是非义务教育按照“政府审批、学校借贷、财政贴息、学校还本”的办法,采取银校合作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适度举债发展教育。三是以现有教育资产和办学资质作为资本,吸引市内外社会力量多元融资发展教育。城镇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逐步推向社会,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
(五)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在教学内容上,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利用好新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好校本教材和乡土教材,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注意个性发展和培养特长学生。在教学方法上,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教师不能用一种教学模式、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要区别情况、因材施教。要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果。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纠正教育、教学工作中单纯应付考试的倾向,使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