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预演,不可倒退,所以显得尤为珍贵。人的记忆是有限的,过些年,孩子小时候的一些事,可能爸爸妈妈就记不住了。对于孩子来说,幼儿时光更是他们的记忆盲区,而用“仪式”可以帮孩子留下早期的成长足迹,经年之后,回忆这段美好时光时,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百宝箱——孩子成长的脚印
我家有个精致的木箱子,那原本是我的首饰箱,后来我把它用来装儿子的成长物件,箱子上贴了标签,写着“成长百宝箱”。儿子从出生到现在,一路成长的重要凭证,都被我保存在成长百宝箱里。这些物件,就像一粒粒珍珠,按时间顺序串起来,便可以清晰地回顾儿子的成长过程。
一日闲来无事,我搬来百宝箱,叫过儿子:“你看看这个箱子里的宝贝,都是你小时候的。”儿子好奇地一样样拿出来翻看。
儿子拿起一个蓝色手环问:“妈妈,这是什么?是我小时候戴的手表吗?”
我笑笑:“宝贝,这是你刚出生的时候戴的手环。刚出生的小宝宝都长得差不多,怕抱错了,得做个标记啊。你看,上面写着你的名字、出生日期,还有妈妈的名字。”儿子笑着想重新戴在手腕上,可是手环太小,套不上了。我说:“看,你现在长大了,胳膊变粗了,戴不上了。你刚出生的时候,七斤二两,小胳膊这么细。你才这么小,像只小白兔。”我比画着,儿子歪着头想象着:“啊?我那么小啊。”
儿子又拿起一个奶瓶,问:“这是我小时候喝水用的瓶子吗?”我回答:“是的。小婴儿都不会用水杯或碗喝水,只能用奶瓶,配上这个奶嘴,吸着喝。”小家伙听完,把奶嘴放进嘴里,试着吸了吸。看到他羞涩而生疏的吸奶嘴动作,我真是感慨颇多。他婴儿期赖以生存的“吃喝神器”——奶嘴,他都不记得了。幸好我把这些保存了下来,让儿子一看到,就能凭借理解力和想象力,想象出当时的情景。我又给儿子讲了一些他婴儿时喝奶的趣事,逗得他咯咯直笑。
成长百宝箱里还有很多宝贝。我给儿子看他还在我肚子里时拍的四维彩超胎照,他感觉是那么的神奇;我给儿子看他小时候穿过的姥姥做的虎头鞋,他抚摸着鞋子爱不释手;我给儿子看他周岁时抓周的物件,他欢喜地要试着再闭上眼睛抓一次……他是那么稀罕与他小时候有关的物件,他感到好玩,又不可思议。
家长不妨也准备一个成长百宝箱,收藏与孩子成长相关的重要凭证,供孩子长大后回忆。如果你光空口无凭给孩子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听得懵懵懂懂。但是如果有实物为据,孩子自然会想到当时的真实情况。同时,也给我们做父母的留下一份更清晰的回忆,盘点曾陪孩子走过的亲子时光。
儿童专属餐——妈妈的味道
瑶瑶妈经常在朋友圈里晒美食,准确地说是晒儿童专属美食。这不,她又更新了微信朋友圈,发了几张她烤制蜗牛面包的照片,从和面,到面点造型,到出烤箱,别说孩子,大人看了都忍不住要流口水。最后还配发一张瑶瑶津津有味吃蜗牛面包的照片,很多朋友点赞并发出佩服的评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馋猫和小吃货。孩子能有一个美食家妈妈,多么幸福啊!
瑶瑶妈说,以前,她不擅长厨艺,做饭只求熟了就行。但是有了瑶瑶后,她开始认真地自修厨艺。她说:“要给孩子色、香、味、形俱全的一日三餐。每顿饭,都要亲手用心地烹饪,才能吸引孩子用餐的兴趣。有的孩子不愿意吃饭,不好好吃饭,并不全是孩子的问题,也有妈妈的责任。孩子是否喜欢吃饭,实际上是妈妈厨艺的折射。”
本着这种想法,瑶瑶妈买来美食书,在网上搜索做美食的视频进行学习,边学边做。做得多了,熟能生巧,甚至还加入自己的创意,使美食更加吸引人。有时她在外面吃到好吃的饭菜,也会回来尝试着做给瑶瑶吃。瑶瑶很喜欢,称妈妈做的美食是妈妈牌的。比如,妈妈牌的鸡蛋饼、妈妈牌的迷你包子、妈妈牌的蜗牛面包、妈妈牌的七彩水饺……
瑶瑶妈还借鉴饭店的做法,将自己的拿手美食打印出来,贴在冰箱上。不同的是,她的菜单除了文字,还画着相应的图,为的是让不识字的瑶瑶能看懂。像蜗牛面包后面画个蜗牛;七彩水饺后面画着不同颜色的饺子,那是瑶瑶妈用不同的蔬菜汁和出的面做成的……她经常在做饭前问瑶瑶:“宝贝,今天你想吃什么?欢迎点餐。”瑶瑶就跑到菜单前点餐。这种仪式感,让瑶瑶觉得很有趣,对即将出锅的美食有了期待。
瑶瑶妈的餐桌“仪式”,不仅体现在用心烹饪上,还体现在让瑶瑶也参与美食制作上。比如做面点时,她会给瑶瑶分一块面,让瑶瑶捏出喜欢的造型。瑶瑶妈说:“让孩子参与做饭,可以提升孩子的仪式感,而吃自己做的美食,孩子也会更开心。”
瑶瑶妈说:厨艺,是每个当妈的必修课!
晚安仪式——温馨的睡眠
每天晚上,我哄儿子睡觉,基本都有一套固定的入睡仪式。
开始是“故事时间”,这是入睡的前奏。由儿子自己挑几本喜欢的绘本,然后我们坐在被窝里讲故事,他依偎着我认真听。讲睡前故事不仅益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在安静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入睡。当形成了习惯,到了点,只要大人说声准备睡觉了,孩子便会习惯性地找书让讲睡前故事。
接着是“聊天时间”,这是入睡的中期。故事讲完了,可以不急于睡觉,跟孩子闲聊几句。话题可以是刚刚讲过的故事,也可以是孩子一天中所经历的事。当然聊天时间不宜长,不宜聊太多搞笑、兴奋的事,避免让孩子兴奋,延迟入睡时间。
最后是“晚安亲亲”,这是入睡的尾声。只要孩子听到我说:“好了,咱们睡觉吧。”他就会送给我一个或者几个晚安亲亲。同样,我会回赠他几个晚安亲亲。然后我们互道晚安、好梦,卧室里安静无声,母子俩就慢慢各自睡着了。
听到“仪式”这两个字,可能有的家长会觉得很麻烦。其实,只要多用点心,便可以在寻常生活中,打造出属于你和孩子特有的仪式感。
方法一:日常生活中,经常为孩子照些照片,留下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脚印,制作成长相册。
方法二:注重节日,给孩子惊喜。跟孩子相关的节日,要認真地过,像儿童节、孩子生日、春节等。通过营造节日氛围,送礼物,让孩子感到惊喜。
方法三: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活动。比如孩子涂鸦,你可以为他的画作配诗。
做个用心、有心的父母,给孩子成长的仪式感,就是给孩子一个精彩、难忘的童年!
【编辑:花洁】
百宝箱——孩子成长的脚印
我家有个精致的木箱子,那原本是我的首饰箱,后来我把它用来装儿子的成长物件,箱子上贴了标签,写着“成长百宝箱”。儿子从出生到现在,一路成长的重要凭证,都被我保存在成长百宝箱里。这些物件,就像一粒粒珍珠,按时间顺序串起来,便可以清晰地回顾儿子的成长过程。
一日闲来无事,我搬来百宝箱,叫过儿子:“你看看这个箱子里的宝贝,都是你小时候的。”儿子好奇地一样样拿出来翻看。
儿子拿起一个蓝色手环问:“妈妈,这是什么?是我小时候戴的手表吗?”
我笑笑:“宝贝,这是你刚出生的时候戴的手环。刚出生的小宝宝都长得差不多,怕抱错了,得做个标记啊。你看,上面写着你的名字、出生日期,还有妈妈的名字。”儿子笑着想重新戴在手腕上,可是手环太小,套不上了。我说:“看,你现在长大了,胳膊变粗了,戴不上了。你刚出生的时候,七斤二两,小胳膊这么细。你才这么小,像只小白兔。”我比画着,儿子歪着头想象着:“啊?我那么小啊。”
儿子又拿起一个奶瓶,问:“这是我小时候喝水用的瓶子吗?”我回答:“是的。小婴儿都不会用水杯或碗喝水,只能用奶瓶,配上这个奶嘴,吸着喝。”小家伙听完,把奶嘴放进嘴里,试着吸了吸。看到他羞涩而生疏的吸奶嘴动作,我真是感慨颇多。他婴儿期赖以生存的“吃喝神器”——奶嘴,他都不记得了。幸好我把这些保存了下来,让儿子一看到,就能凭借理解力和想象力,想象出当时的情景。我又给儿子讲了一些他婴儿时喝奶的趣事,逗得他咯咯直笑。
成长百宝箱里还有很多宝贝。我给儿子看他还在我肚子里时拍的四维彩超胎照,他感觉是那么的神奇;我给儿子看他小时候穿过的姥姥做的虎头鞋,他抚摸着鞋子爱不释手;我给儿子看他周岁时抓周的物件,他欢喜地要试着再闭上眼睛抓一次……他是那么稀罕与他小时候有关的物件,他感到好玩,又不可思议。
家长不妨也准备一个成长百宝箱,收藏与孩子成长相关的重要凭证,供孩子长大后回忆。如果你光空口无凭给孩子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听得懵懵懂懂。但是如果有实物为据,孩子自然会想到当时的真实情况。同时,也给我们做父母的留下一份更清晰的回忆,盘点曾陪孩子走过的亲子时光。
儿童专属餐——妈妈的味道
瑶瑶妈经常在朋友圈里晒美食,准确地说是晒儿童专属美食。这不,她又更新了微信朋友圈,发了几张她烤制蜗牛面包的照片,从和面,到面点造型,到出烤箱,别说孩子,大人看了都忍不住要流口水。最后还配发一张瑶瑶津津有味吃蜗牛面包的照片,很多朋友点赞并发出佩服的评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馋猫和小吃货。孩子能有一个美食家妈妈,多么幸福啊!
瑶瑶妈说,以前,她不擅长厨艺,做饭只求熟了就行。但是有了瑶瑶后,她开始认真地自修厨艺。她说:“要给孩子色、香、味、形俱全的一日三餐。每顿饭,都要亲手用心地烹饪,才能吸引孩子用餐的兴趣。有的孩子不愿意吃饭,不好好吃饭,并不全是孩子的问题,也有妈妈的责任。孩子是否喜欢吃饭,实际上是妈妈厨艺的折射。”
本着这种想法,瑶瑶妈买来美食书,在网上搜索做美食的视频进行学习,边学边做。做得多了,熟能生巧,甚至还加入自己的创意,使美食更加吸引人。有时她在外面吃到好吃的饭菜,也会回来尝试着做给瑶瑶吃。瑶瑶很喜欢,称妈妈做的美食是妈妈牌的。比如,妈妈牌的鸡蛋饼、妈妈牌的迷你包子、妈妈牌的蜗牛面包、妈妈牌的七彩水饺……
瑶瑶妈还借鉴饭店的做法,将自己的拿手美食打印出来,贴在冰箱上。不同的是,她的菜单除了文字,还画着相应的图,为的是让不识字的瑶瑶能看懂。像蜗牛面包后面画个蜗牛;七彩水饺后面画着不同颜色的饺子,那是瑶瑶妈用不同的蔬菜汁和出的面做成的……她经常在做饭前问瑶瑶:“宝贝,今天你想吃什么?欢迎点餐。”瑶瑶就跑到菜单前点餐。这种仪式感,让瑶瑶觉得很有趣,对即将出锅的美食有了期待。
瑶瑶妈的餐桌“仪式”,不仅体现在用心烹饪上,还体现在让瑶瑶也参与美食制作上。比如做面点时,她会给瑶瑶分一块面,让瑶瑶捏出喜欢的造型。瑶瑶妈说:“让孩子参与做饭,可以提升孩子的仪式感,而吃自己做的美食,孩子也会更开心。”
瑶瑶妈说:厨艺,是每个当妈的必修课!
晚安仪式——温馨的睡眠
每天晚上,我哄儿子睡觉,基本都有一套固定的入睡仪式。
开始是“故事时间”,这是入睡的前奏。由儿子自己挑几本喜欢的绘本,然后我们坐在被窝里讲故事,他依偎着我认真听。讲睡前故事不仅益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在安静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入睡。当形成了习惯,到了点,只要大人说声准备睡觉了,孩子便会习惯性地找书让讲睡前故事。
接着是“聊天时间”,这是入睡的中期。故事讲完了,可以不急于睡觉,跟孩子闲聊几句。话题可以是刚刚讲过的故事,也可以是孩子一天中所经历的事。当然聊天时间不宜长,不宜聊太多搞笑、兴奋的事,避免让孩子兴奋,延迟入睡时间。
最后是“晚安亲亲”,这是入睡的尾声。只要孩子听到我说:“好了,咱们睡觉吧。”他就会送给我一个或者几个晚安亲亲。同样,我会回赠他几个晚安亲亲。然后我们互道晚安、好梦,卧室里安静无声,母子俩就慢慢各自睡着了。
听到“仪式”这两个字,可能有的家长会觉得很麻烦。其实,只要多用点心,便可以在寻常生活中,打造出属于你和孩子特有的仪式感。
方法一:日常生活中,经常为孩子照些照片,留下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脚印,制作成长相册。
方法二:注重节日,给孩子惊喜。跟孩子相关的节日,要認真地过,像儿童节、孩子生日、春节等。通过营造节日氛围,送礼物,让孩子感到惊喜。
方法三: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孩子一起参加亲子活动。比如孩子涂鸦,你可以为他的画作配诗。
做个用心、有心的父母,给孩子成长的仪式感,就是给孩子一个精彩、难忘的童年!
【编辑: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