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课改中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变得非常重要。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前的课堂,教师作为学术权威,学生不能质疑,现在的课堂,老师设身处地思考: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能理解吗?问题的讲解学生能接受吗?教学中,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实验,一起探究,共同感受学习的乐趣,共同体验知识的获得这些过程,共同渡过每一个难关,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活动中,课堂上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质疑,不怕学生说错,就怕学生什么都不说,不表达,教师无法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在探究活动中要建立一个健康、平等的师生关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堂的主题。只有教师的学术权威越来越少,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会越来越多,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升。
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课堂上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当我们讲解纯理论知识点时,光凭空洞说教学生往往是难以接受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适当补做一些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课堂教学主要体现三段模式:⑴问题与情境:上课时给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一个真实的实例、情境,最好是他们生活中所熟知的、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课堂内容才能深入人心。例如联系生活中自来水的净化,指导学生制作简易净水器,或馒头糕点的制作,学习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联系攀枝花大花地攀钢的污染讲空气污染、水污染等。⑵活动与探究,每节课必须抓住一个切入点,找出探究的目的,按照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自主探究,探究活动不能只为探究而探究。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时,联系氢氧化钠敞口放置会变质,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如何,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选择哪种试剂,起到什么作用,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⑶交流与反思。新课标下,课堂上往往花样百出,虚假繁荣,而课堂后学生一片茫然。更是遇题不知所措,掌握的效果很不好,正是差这些环节。探究过后进行整理,同学之间再交流与反思,把交流后形成的成果、成熟的思维方式,与同学们分享,不断修改完善,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提升解题能力。
三、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的课堂设计,在备课上,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情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通过此素材要让学生明白什么道理,获得什么能力,掌握什么方法,不拘泥于教材,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哪些提升。课堂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用经典的化学故事和化学现象趣闻;化学谜语;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用趣味性实验等。化学新教材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探究性实验比较多,与以往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有明显的差别,有时一个图形、一个表格或者一个家庭小实验就是一个探究活动,通过图形、数据分析,运用哪个原理,发生什么反应,运用什么方法,得出探究结论,例:如何区别软水与硬水,在教材上就只提供了一个面盆,水中有浮渣的简单图形,课前教师就要作好充分的探究准备,联系本地水资源的实际,结合图片、资料,课件,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不仅掌握了方法,还拓展了硬水的危害,从而引出在生活中硬水的软化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验目的、实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交流反思等环节进行实验探究,从而获得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实验难以成功,不利于學生的观察认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任务。如在《金属与金属资源》这一节中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取出后,我们只能看到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物质,但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若将此实验改成微型实验就能看到明显的现象。具体实验操作如下:取一个表面皿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然后在放入几根细铁丝(铁丝尽可能细),过一会儿就能明显的看到表面皿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把课余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学会解放自己,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让每一个学生逐一过关某一个知识点上。教师关心的应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过程的探究,而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不会灵活运用,因为今天知识在不断地增加,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仅为学生一生所学知识的九牛一毛,但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能让他们终生受益。课堂教学能将表情、手势、等有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使讲解变得生动。语言设计: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导学案精心设计,考点难点突出。课后辅导学生落实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活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学生能动性。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在教学中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方式,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学生才会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收获满满。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前的课堂,教师作为学术权威,学生不能质疑,现在的课堂,老师设身处地思考:这个问题的提出学生能理解吗?问题的讲解学生能接受吗?教学中,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实验,一起探究,共同感受学习的乐趣,共同体验知识的获得这些过程,共同渡过每一个难关,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活动中,课堂上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质疑,不怕学生说错,就怕学生什么都不说,不表达,教师无法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在探究活动中要建立一个健康、平等的师生关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堂的主题。只有教师的学术权威越来越少,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会越来越多,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升。
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课堂上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当我们讲解纯理论知识点时,光凭空洞说教学生往往是难以接受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适当补做一些演示实验,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课堂教学主要体现三段模式:⑴问题与情境:上课时给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一个真实的实例、情境,最好是他们生活中所熟知的、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增加,课堂内容才能深入人心。例如联系生活中自来水的净化,指导学生制作简易净水器,或馒头糕点的制作,学习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联系攀枝花大花地攀钢的污染讲空气污染、水污染等。⑵活动与探究,每节课必须抓住一个切入点,找出探究的目的,按照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自主探究,探究活动不能只为探究而探究。例如,在学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时,联系氢氧化钠敞口放置会变质,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如何,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选择哪种试剂,起到什么作用,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⑶交流与反思。新课标下,课堂上往往花样百出,虚假繁荣,而课堂后学生一片茫然。更是遇题不知所措,掌握的效果很不好,正是差这些环节。探究过后进行整理,同学之间再交流与反思,把交流后形成的成果、成熟的思维方式,与同学们分享,不断修改完善,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提升解题能力。
三、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的课堂设计,在备课上,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情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搞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通过此素材要让学生明白什么道理,获得什么能力,掌握什么方法,不拘泥于教材,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哪些提升。课堂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用经典的化学故事和化学现象趣闻;化学谜语;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自然现象;用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用趣味性实验等。化学新教材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探究性实验比较多,与以往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有明显的差别,有时一个图形、一个表格或者一个家庭小实验就是一个探究活动,通过图形、数据分析,运用哪个原理,发生什么反应,运用什么方法,得出探究结论,例:如何区别软水与硬水,在教材上就只提供了一个面盆,水中有浮渣的简单图形,课前教师就要作好充分的探究准备,联系本地水资源的实际,结合图片、资料,课件,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不仅掌握了方法,还拓展了硬水的危害,从而引出在生活中硬水的软化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验目的、实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交流反思等环节进行实验探究,从而获得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实验难以成功,不利于學生的观察认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项任务。如在《金属与金属资源》这一节中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取出后,我们只能看到铁钉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物质,但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若将此实验改成微型实验就能看到明显的现象。具体实验操作如下:取一个表面皿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然后在放入几根细铁丝(铁丝尽可能细),过一会儿就能明显的看到表面皿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课堂上,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把课余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学会解放自己,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让每一个学生逐一过关某一个知识点上。教师关心的应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过程的探究,而不是对知识的死记硬背,而不会灵活运用,因为今天知识在不断地增加,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仅为学生一生所学知识的九牛一毛,但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能让他们终生受益。课堂教学能将表情、手势、等有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使讲解变得生动。语言设计:科学合理、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导学案精心设计,考点难点突出。课后辅导学生落实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活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学生能动性。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在教学中形成一套系统的教学方式,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学生才会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