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情感,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据此,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既要重视知识的灌输,又要重视情感教育的渗透。转变教师观念是关键;把握儿童心理为切入点;课堂教学是主阵地;结合偶发事件不容错过。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阅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情感,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据此,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情感教育的渗透。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的渗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观念是关键。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先驱,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情感教育的前提。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知识的储备,更应该在“教知”的基础上“育情”。 现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文质兼美,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也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需要结合阅读教学自身的特点进行思考,不断反思总结,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精巧地融情感教育内容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
首先,语文教师要努力发掘教材中名篇佳作中所含的真情实感,去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上的涟漪。另外,“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正处于丰富情感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授知解惑而忽视情感的作用,是不具备吸引力和说服力的,也达不成预定的教学三维目标。因为道理、知识只有通过情感的内部驱动,才能转化为符合规范的外部行动。
二、把握儿童心理为切入点。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讲明道理的同时育好情的关键是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小学生,掌握他们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他们的特征寓情感教育与阅读教学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活泼、好动、心灵纯净、思维开阔、求知欲强烈。在教学时融入情感教育,具体、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景是最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方式。
如:我在教学《要下雨了》一课时,备课的过程中确定了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小学生理解要下雨的时候为什么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出水面?蚂蚁要排着队搬东西?所以,教学的过程中,我根据低年级孩子好动活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通过角色扮演、男女生比赛读课文的设计,让一年级学生在在学习伙伴的帮助下,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较轻松地感受到了文本中包含的深刻现象的联系,从而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学生们纷纷意识到许多动物的行为在下雨前会有不同平常的变化,这是与雨前气候情况相关联的。本次阅读教学活动,达成了情感目标,培养了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中有许多的奥秘,激发起了他们继续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1、分析语言美,培养真善美。
大教育家墨子曾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的优美生动的语句,可以塑造小学生纯净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但特别需要我们教师去带领孩子们分析推敲、研究悟读,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美,得到情感的升华。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文中对桂林的山、漓江的水都有生动的描写。比如文中描写到“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排比句、比喻句的运用,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水美。课前,我搜集桂林山水的有关资料,制成了多媒体课件。在欣赏后,我又配上音乐,指导学生多层次地朗读,让学生读出文中语言的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我想到了……”学生的发言,领略到了语言中所包含的大自然的美,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从中学生也产生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语文阅读教学,以美的语言感染人,学生心灵真、善、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培养。
2、创设课堂情境,营造情感氛围。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创设与文本内容相符合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情感体验。
如:讲授《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这片土地的纯洁、美丽与脆弱。在讲读文本的时候,除了让学生读中感悟,同时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外,还补充了西雅图这座城市的图文资料,学生在直观图片、拓展资料中感悟到了这片土地上的水、空气、动物等都是神圣的。课文的结束,又将文本延伸到现代生活中,通过下课布置让学生自己搜集人类污染环境、破坏动植物的事例,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教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3、联系生活实际,严导日常行为。
语文教材中那一个个鲜活打动人的形象,一篇篇优美生动的文章,一颗颗纯洁善良的心灵,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都会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方向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但要用知识去丰富学生的头脑,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所学会的知识去严格要求自己日常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
如:教学《蓝色的树叶》一课。通过课前备课,发现文本内容非常贴近二年级孩子的生活实际,如果设计合理,就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共鸣,自然而然地受到生活中要助人为乐的这种情感教育。课文中的“李丽忘记带彩色铅笔,而向林园园借,林园园并没有借给他”这一事件,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起来一定是轻松的。所以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学生渐渐走进了林园园的内心世界——她因为不好意思而脸红,学生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
4、说写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体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体现听说读写的全方位训练。“说”的训练是为了开拓、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写”的训练是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拓展情感教育。
如:在教學《给予树》一课时,当文本中出现“一直盼望”这个词语时,我适时引导——春天,她盼望着……夏天,她盼望……秋天来了,她盼望……学生想象说话。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同情,也体会到小女孩对娃娃渴望拥有的心情。接着,设计了“小练笔”的环节:小女孩收到娃娃后,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生们通过这样的训练,深化理解了文本,升华感恩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已成为学生情感自由滋养的舞台,心灵自由驰骋的天地……
四、结合偶发事件不容错过。
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预料的事时有发生,那就是——偶发事件。出现了怎么办?放任不管吗?当然不是,教师应及时恰当地利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那次讲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在上课伊始,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雷锋是谁?你了解他的哪些事迹?”一位同学站起来,大声说道:“雷锋是一个国民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位同学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趁热打铁,话题转到读书的好处上来,又请喜爱阅读的同学介绍了雷锋的事迹。这样学生就明白了书是知识的源泉,应该多读好书,从书中获取知识,增长见闻。那位同学也表示以后要多阅读,以懂得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培养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小学生具有良好健康的道德情感,以便使他们能勇敢地迈向未来。所以说,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情感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版。
4.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关键词:情感教育;语文阅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情感,让语文阅读教学充满活力,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生命。据此,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情感教育的渗透。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的渗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观念是关键。
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先驱,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情感教育的前提。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知识的储备,更应该在“教知”的基础上“育情”。 现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材文质兼美,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也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需要结合阅读教学自身的特点进行思考,不断反思总结,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精巧地融情感教育内容于语文阅读教学之中。
首先,语文教师要努力发掘教材中名篇佳作中所含的真情实感,去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上的涟漪。另外,“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叶圣陶)。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正处于丰富情感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授知解惑而忽视情感的作用,是不具备吸引力和说服力的,也达不成预定的教学三维目标。因为道理、知识只有通过情感的内部驱动,才能转化为符合规范的外部行动。
二、把握儿童心理为切入点。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讲明道理的同时育好情的关键是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小学生,掌握他们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他们的特征寓情感教育与阅读教学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活泼、好动、心灵纯净、思维开阔、求知欲强烈。在教学时融入情感教育,具体、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景是最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方式。
如:我在教学《要下雨了》一课时,备课的过程中确定了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小学生理解要下雨的时候为什么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出水面?蚂蚁要排着队搬东西?所以,教学的过程中,我根据低年级孩子好动活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特点,通过角色扮演、男女生比赛读课文的设计,让一年级学生在在学习伙伴的帮助下,教师的有效引导下,较轻松地感受到了文本中包含的深刻现象的联系,从而也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学生们纷纷意识到许多动物的行为在下雨前会有不同平常的变化,这是与雨前气候情况相关联的。本次阅读教学活动,达成了情感目标,培养了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中有许多的奥秘,激发起了他们继续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是主阵地。
1、分析语言美,培养真善美。
大教育家墨子曾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中的优美生动的语句,可以塑造小学生纯净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但特别需要我们教师去带领孩子们分析推敲、研究悟读,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美,得到情感的升华。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文中对桂林的山、漓江的水都有生动的描写。比如文中描写到“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排比句、比喻句的运用,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水美。课前,我搜集桂林山水的有关资料,制成了多媒体课件。在欣赏后,我又配上音乐,指导学生多层次地朗读,让学生读出文中语言的美;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我想到了……”学生的发言,领略到了语言中所包含的大自然的美,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从中学生也产生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语文阅读教学,以美的语言感染人,学生心灵真、善、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培养。
2、创设课堂情境,营造情感氛围。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创设与文本内容相符合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情感体验。
如:讲授《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这片土地的纯洁、美丽与脆弱。在讲读文本的时候,除了让学生读中感悟,同时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外,还补充了西雅图这座城市的图文资料,学生在直观图片、拓展资料中感悟到了这片土地上的水、空气、动物等都是神圣的。课文的结束,又将文本延伸到现代生活中,通过下课布置让学生自己搜集人类污染环境、破坏动植物的事例,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教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3、联系生活实际,严导日常行为。
语文教材中那一个个鲜活打动人的形象,一篇篇优美生动的文章,一颗颗纯洁善良的心灵,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都会成为学生人生路上的方向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但要用知识去丰富学生的头脑,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所学会的知识去严格要求自己日常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
如:教学《蓝色的树叶》一课。通过课前备课,发现文本内容非常贴近二年级孩子的生活实际,如果设计合理,就会使孩子产生心理共鸣,自然而然地受到生活中要助人为乐的这种情感教育。课文中的“李丽忘记带彩色铅笔,而向林园园借,林园园并没有借给他”这一事件,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也时有出现,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起来一定是轻松的。所以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反思,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学生渐渐走进了林园园的内心世界——她因为不好意思而脸红,学生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
4、说写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体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体现听说读写的全方位训练。“说”的训练是为了开拓、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写”的训练是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拓展情感教育。
如:在教學《给予树》一课时,当文本中出现“一直盼望”这个词语时,我适时引导——春天,她盼望着……夏天,她盼望……秋天来了,她盼望……学生想象说话。那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同情,也体会到小女孩对娃娃渴望拥有的心情。接着,设计了“小练笔”的环节:小女孩收到娃娃后,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学生们通过这样的训练,深化理解了文本,升华感恩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已成为学生情感自由滋养的舞台,心灵自由驰骋的天地……
四、结合偶发事件不容错过。
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预料的事时有发生,那就是——偶发事件。出现了怎么办?放任不管吗?当然不是,教师应及时恰当地利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那次讲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在上课伊始,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雷锋是谁?你了解他的哪些事迹?”一位同学站起来,大声说道:“雷锋是一个国民党。”全班同学哄堂大笑,那位同学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趁热打铁,话题转到读书的好处上来,又请喜爱阅读的同学介绍了雷锋的事迹。这样学生就明白了书是知识的源泉,应该多读好书,从书中获取知识,增长见闻。那位同学也表示以后要多阅读,以懂得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培养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小学生具有良好健康的道德情感,以便使他们能勇敢地迈向未来。所以说,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情感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潘庆玉:《语文教育发展论》,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版。
4.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