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身处战国中期的孟子,特别关注了身处贵族阶级底层的士人,那时士人已经不再依附统治阶级,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对社会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他对士人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要求。本文是通过研读原典,在孟子关于士人的规定的基础上来体悟我国传统的士人精神。
关键词:孟子;士人;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88-02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混乱,诸侯国纷争不断,是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折时期。在这场变革中,“士”成为与工农商并成为“四民”的通称,仅仅是有学之士的知识群体。在孔子以后,士人被用来作为知识分子的代称。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士大体分为四类:一类是学士,如儒、墨、道、名、法、农等专门家,著书立说,反映当时社会各阶级的思想,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在文化上有巨大贡献。这一类人声名大,待遇优,如儒家大师孟子,从车数十乘,侍从数百人,往来各国间,凭他的声名,所到国家,国君们都得馈赠黄金,供给衣食,听取孟子的议论。”作为脑力劳动者,士人受到了诸子们的重视。孟子就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将社会上的人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他认为士人便是劳心治人者,由此达到了为士人“正名”的目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这充分说明了士人在孟子眼中的重要地位。
于是,孟子接着对士人提出了一些要求和建议。
一、尽心知性的道德修养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大学》八条目中,修身是核心。
因此加强道德修养是孟子对于士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自古儒家就把爱国与修身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修身才能做到爱国,而要爱国就必须注意修身。从孟子角度,他极力倡导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而修身是其实现这一理想的核心。在孟子看来,人人皆有善心,然而关键在于保持住它。“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也就是说,孟子认为这些修养其实就是仁德、道义。只有具备了仁义,万物才能“备于我”。
为了达到仁义,提高士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孟子提出了一套修身的方法。他指出,“尽心知性”要在“寡欲”“内省”“养气”三方面下功夫。“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即对物欲的淡泊。需要时时以礼义来自我克制,抗拒物欲、功利的诱惑,达到心境清明。当然光有寡欲是不够的,他还要求士人注重内省。内省,即“反求诸己”。“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强调修养的方法是反观自身,加以反省,进而推己及人,这明显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为仁的方法,即“能取近譬”。养气,亦即养心。要养“浩然之气”,培养高尚的道德境界。因此,君子之所以过化存神,有赖于其平时注重个人修养的积累。综合说来,修身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内心修养,然后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二、志向远大的大丈夫精神
何为大丈夫?孟子解释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他眼中,真正的大丈夫是有理想、有气节、以天下为己任,不为利诱威逼,而勇往直前的人。并且,大丈夫要“居天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与他所说的士人“尚志”观点相异成趣。在孟子看来,士人的基本追求是“尚志”,就是树立远大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仁义之道。他认为士人要树野心,立大志,只有这样才能具备大丈夫精神,存养自身“浩然之气”,担当天下大任。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许多仁人志士,为实现“天下归仁由义”的理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就其现实意义来说,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内心仍要保持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
另外孟子还特别强调了: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能舍弃改造社会、造福百姓的使命感。他具體阐述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个有着重大担当的人,应该在艰难困苦中锻炼自己,最终才能有所作为。在孟子生存的那个混乱年代,他便深切地认识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我们知道,英雄人物或者伟人都有相似的经历,都必然经过逆境的锤炼与锻造。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面对挫折、痛苦也不能气馁、退缩,要坚信这是对我们心智的考验。熬过了这些困境,便会迎来光明。现在我们呼吁这种坚韧的毅力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通过归结文本,孟子认为士阶层存在的意义,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道德价值,年轻人信从他,老年人敬重他,使社会形成孝悌忠信的良好风气。以上两大点正是孟子笔下士人的道德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其政治价值,即使国家安定、富足,君上尊贵、荣耀。
三、积极入世的政治取向
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核心思想,儒家在政治上提倡积极入世。孟子对于士人也坚持这一思想。一方面孟子鼓励士人入仕,入仕的动机首先是“行道”,并不只是为了财富。笔者认为,士人入仕为官的过程,便是对道的体认与践行过程。入仕又能帮助士人在社会中体现自身价值。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价值分为个体价值和类价值,而这两者的实现又不是分割开的。士人在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也能够体现他对社会的价值。对于那些表面上看来是明哲保身的士人行为,孟子则是十分鄙夷的。
另一方面,孟子从穷与达两种情境要求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已成为封建社会士人处世的准则。得志与不得志的二元分法,将士人置于政治仕途正反对立的两面情境中加以考验其人生价值,无疑具有相当程度的典型性。即使“不得志,”也要“修身见于世”,这充分体现了士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近代顾炎武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节。
四、独立的人格尊严
在孟子所处的混乱年代,虽然士人的社会地位不够高,但在他眼中士人要保持自身独立的人格尊严。战国时期,士人游说诸侯国当权者的事极多。游说成了士的基本技能。在游说诸国统治者时,士人不必为其威严所惧,要守住自己的人格尊严。再者,在《孟子》中,要求士人面对权贵,应当充分体现自尊。
人格尊严是值得尊重的。孟子不但鄙视自贱人格,更重视人格尊重,对于轻侮别人的言行则严厉抵制和抨击。人格怎么尊严,如何才算是尊重人格?人格何以尊严,如何才算是尊重人格?对此,孟子从以下方面作过精辟的论述。
(一)肯定独立人格。独立人格是人格尊严的重要标志之一,独立人格在于有独立意志。遵守封建等级制度中的君臣关系固然重要,但是关键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不可依附于人;(二)主张人格平等。在维护人格尊严上,孟子主张人们在交往中的对等关系,既不自我轻视也不侮辱别人,既自尊自好又尊重别人。
其所以如此,原因乃在于以下几点:对社会发展有着自己独立思考的人,基于自己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对自己的思想学说要充满自信;基于对德与位、道与势的对比中,因前者比后者毫不逊色而更不卑不亢。在君臣观上持平等、互敬、互信的态度;面对权势穷奢极欲的生活,士人君子不以为然,宣讲、推介古圣先贤的合理做法,言行合乎先王礼仪制度,自当理直气壮。只有这样言语才有分量,效果才能得以显现。
由此看来,孟子笔下刻画出一个重视自身修养、有责任心、心怀天下的大丈夫形象。作为封建社会的“劳心者”,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居仁由义,涵养自身又能保持思想独立,从而实现了其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真正做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就其现实价值来说,对于我们,古代士人之魂,当铭记心中。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人民出版社,1949.
\[2\]张家才,方克立.圣王之道《孟子》\[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
关键词:孟子;士人;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88-02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混乱,诸侯国纷争不断,是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转折时期。在这场变革中,“士”成为与工农商并成为“四民”的通称,仅仅是有学之士的知识群体。在孔子以后,士人被用来作为知识分子的代称。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士大体分为四类:一类是学士,如儒、墨、道、名、法、农等专门家,著书立说,反映当时社会各阶级的思想,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在文化上有巨大贡献。这一类人声名大,待遇优,如儒家大师孟子,从车数十乘,侍从数百人,往来各国间,凭他的声名,所到国家,国君们都得馈赠黄金,供给衣食,听取孟子的议论。”作为脑力劳动者,士人受到了诸子们的重视。孟子就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将社会上的人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他认为士人便是劳心治人者,由此达到了为士人“正名”的目的。“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这充分说明了士人在孟子眼中的重要地位。
于是,孟子接着对士人提出了一些要求和建议。
一、尽心知性的道德修养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大学》八条目中,修身是核心。
因此加强道德修养是孟子对于士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自古儒家就把爱国与修身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修身才能做到爱国,而要爱国就必须注意修身。从孟子角度,他极力倡导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而修身是其实现这一理想的核心。在孟子看来,人人皆有善心,然而关键在于保持住它。“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也就是说,孟子认为这些修养其实就是仁德、道义。只有具备了仁义,万物才能“备于我”。
为了达到仁义,提高士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孟子提出了一套修身的方法。他指出,“尽心知性”要在“寡欲”“内省”“养气”三方面下功夫。“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即对物欲的淡泊。需要时时以礼义来自我克制,抗拒物欲、功利的诱惑,达到心境清明。当然光有寡欲是不够的,他还要求士人注重内省。内省,即“反求诸己”。“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强调修养的方法是反观自身,加以反省,进而推己及人,这明显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为仁的方法,即“能取近譬”。养气,亦即养心。要养“浩然之气”,培养高尚的道德境界。因此,君子之所以过化存神,有赖于其平时注重个人修养的积累。综合说来,修身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内心修养,然后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二、志向远大的大丈夫精神
何为大丈夫?孟子解释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他眼中,真正的大丈夫是有理想、有气节、以天下为己任,不为利诱威逼,而勇往直前的人。并且,大丈夫要“居天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与他所说的士人“尚志”观点相异成趣。在孟子看来,士人的基本追求是“尚志”,就是树立远大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仁义之道。他认为士人要树野心,立大志,只有这样才能具备大丈夫精神,存养自身“浩然之气”,担当天下大任。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许多仁人志士,为实现“天下归仁由义”的理想,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就其现实意义来说,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内心仍要保持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
另外孟子还特别强调了: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能舍弃改造社会、造福百姓的使命感。他具體阐述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个有着重大担当的人,应该在艰难困苦中锻炼自己,最终才能有所作为。在孟子生存的那个混乱年代,他便深切地认识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我们知道,英雄人物或者伟人都有相似的经历,都必然经过逆境的锤炼与锻造。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面对挫折、痛苦也不能气馁、退缩,要坚信这是对我们心智的考验。熬过了这些困境,便会迎来光明。现在我们呼吁这种坚韧的毅力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通过归结文本,孟子认为士阶层存在的意义,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道德价值,年轻人信从他,老年人敬重他,使社会形成孝悌忠信的良好风气。以上两大点正是孟子笔下士人的道德价值的体现。另一方面是其政治价值,即使国家安定、富足,君上尊贵、荣耀。
三、积极入世的政治取向
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核心思想,儒家在政治上提倡积极入世。孟子对于士人也坚持这一思想。一方面孟子鼓励士人入仕,入仕的动机首先是“行道”,并不只是为了财富。笔者认为,士人入仕为官的过程,便是对道的体认与践行过程。入仕又能帮助士人在社会中体现自身价值。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价值分为个体价值和类价值,而这两者的实现又不是分割开的。士人在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也能够体现他对社会的价值。对于那些表面上看来是明哲保身的士人行为,孟子则是十分鄙夷的。
另一方面,孟子从穷与达两种情境要求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已成为封建社会士人处世的准则。得志与不得志的二元分法,将士人置于政治仕途正反对立的两面情境中加以考验其人生价值,无疑具有相当程度的典型性。即使“不得志,”也要“修身见于世”,这充分体现了士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近代顾炎武高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节。
四、独立的人格尊严
在孟子所处的混乱年代,虽然士人的社会地位不够高,但在他眼中士人要保持自身独立的人格尊严。战国时期,士人游说诸侯国当权者的事极多。游说成了士的基本技能。在游说诸国统治者时,士人不必为其威严所惧,要守住自己的人格尊严。再者,在《孟子》中,要求士人面对权贵,应当充分体现自尊。
人格尊严是值得尊重的。孟子不但鄙视自贱人格,更重视人格尊重,对于轻侮别人的言行则严厉抵制和抨击。人格怎么尊严,如何才算是尊重人格?人格何以尊严,如何才算是尊重人格?对此,孟子从以下方面作过精辟的论述。
(一)肯定独立人格。独立人格是人格尊严的重要标志之一,独立人格在于有独立意志。遵守封建等级制度中的君臣关系固然重要,但是关键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不可依附于人;(二)主张人格平等。在维护人格尊严上,孟子主张人们在交往中的对等关系,既不自我轻视也不侮辱别人,既自尊自好又尊重别人。
其所以如此,原因乃在于以下几点:对社会发展有着自己独立思考的人,基于自己对社会发展的认知、对自己的思想学说要充满自信;基于对德与位、道与势的对比中,因前者比后者毫不逊色而更不卑不亢。在君臣观上持平等、互敬、互信的态度;面对权势穷奢极欲的生活,士人君子不以为然,宣讲、推介古圣先贤的合理做法,言行合乎先王礼仪制度,自当理直气壮。只有这样言语才有分量,效果才能得以显现。
由此看来,孟子笔下刻画出一个重视自身修养、有责任心、心怀天下的大丈夫形象。作为封建社会的“劳心者”,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居仁由义,涵养自身又能保持思想独立,从而实现了其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真正做到了“朝闻道,夕死可矣。”就其现实价值来说,对于我们,古代士人之魂,当铭记心中。
参考文献: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人民出版社,1949.
\[2\]张家才,方克立.圣王之道《孟子》\[M\].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