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师生“互动”是要彻底变单一、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研究,动手操作能力,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互动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只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条件。
一、课堂教学良好互动的前提与动力
1.平等是互动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绝不会自然产生,它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老师具有“教”与“学”的双重关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成为“小先生”,并能主动地、大胆地、积极地去读书、学习,做到师生“心理相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良师,先要做益友。才会实现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良性循环。
2.激励是互动的动力
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行为科学家总结出,个体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个体的能力与激励水平高低。可见,语文教学要使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必须要激励学生,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师情感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切实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评价课文人物性格方面我一向采取的是学生畅所欲言的方式,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行,板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在课堂上尽量用学生说出的词语和句子作为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诚地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树立其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状态积极饱满,充分参与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让学习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的结构”。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同对方的交往而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在课外拓展苏轼的《赤壁怀古》一文时,开课一曲荡气回肠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渲染气氛,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情不能自已。又如教学说明文《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馆》,教师可将实物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
3.领会是互动教学的目的
我们采用各种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真正领会文章的内涵,让他们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一旦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得以成型,那么,最后就自然会达到我们所想要的教学境界。
三、如何更好做到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
1.在预习中的互动
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对教材要多钻研,教学内容对学生一般情况下也是保密,课堂也是封闭的。这就导致了学生预习的盲目性,顶多就是读几遍课文,解决一些字、词而已。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师在上课前,可设计预习作业, 如:让学生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就了解课文的学习内容 ,从而使他们的预习有意识、有目的。课前教师与学生有效的互动,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效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一次公开课——教学郑振铎的《猫》,当时设计是千头万绪,否定又否定,最后决定尝试让学生课前质疑,教师筛选问题,并将问题与发现问题学生名单直接呈现在课件中,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解决。这一课前互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文本解读兴趣,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2.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在课堂中,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得先创设情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思维品质,丰富思想情感,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以“情”为首,调用多种手段创设情景:那喷薄着生命力的腰鼓场面,那黄土高原人黝黑的皮肤和厚重的喘息,“隆隆隆,隆隆隆……”一切都似那牛皮鼓面了,给孩子充分地视听觉冲击。以情导情,以声带声,多形式朗读激发和加深着学生对角色感情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师情,学生情,课文情,“三情”共振情更浓的效果。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堂中,情景的创设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基础。
3.角色转换,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观念里,上课只能是老师在上面讲,同学在下面听和抄,其实,适当的让学生上讲台做一名“小老师”会对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应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不服输的思想,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如果给他们一个上台当老师的机会,那么他们所做的准备工作一定是平时的好几倍。如: 我在上《孙权劝学》这一课时就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而且由谁上是临时抽签决定的,并要求同学们要评出最佳的“老师”结果是抽到的同学会尽力当好“老师”,而没抽到的同学则尽力做好“评委”。他们所准备的资料都非常充分,可以说课还没上,他们就已经把课文研读很多遍了。在这里老师的作用只是在学生讲完后做一个评价就可以了。
4.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又如教学《台阶》时,可这样设疑:父亲为啥要如此急切地筑高台阶?台阶高了,父亲自在吗?再如:课外拓展贾平凹的《一只贝》,为了寻求文本解读的适度与深度,我有意设疑:课文究竟写的是“一只贝”还是“几只贝”?如何认识“彩贝”与“丑贝”?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体会“这只贝”的典型意义,发现作者行文思路的辩证性。(不一味地抬高“丑贝”贬低“彩贝”,反之亦然。)
5.无言的互动,心领神会
语文课堂交流更多的是有声的语言,如夏花般绚烂,如冬日般温暖,有时甚至躁动如爵士乐。然而在追寻返璞归真的语文之路中,笔者认为无言的互动:一个眼神,一个大拇指,一次拍肩……有时恰恰能创造语文课堂最妙的境界。
6.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热爱生命》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借“这个人”反映 “整个人类”的手法,感悟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要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交流空间,教师在课堂上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相互讨论,打破老师“给水喝”的局面,学会“找水源”的方法。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滨江中学311800)
一、课堂教学良好互动的前提与动力
1.平等是互动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绝不会自然产生,它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
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此,老师具有“教”与“学”的双重关系,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以成为“小先生”,并能主动地、大胆地、积极地去读书、学习,做到师生“心理相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良师,先要做益友。才会实现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良性循环。
2.激励是互动的动力
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行为科学家总结出,个体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个体的能力与激励水平高低。可见,语文教学要使学生个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必须要激励学生,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语文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师情感的推动力,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切实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在评价课文人物性格方面我一向采取的是学生畅所欲言的方式,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行,板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在课堂上尽量用学生说出的词语和句子作为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诚地鼓励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树立其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神状态积极饱满,充分参与自读、思考、质疑、认识、练习等独立活动,让学习活动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成为“立体的结构”。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同对方的交往而不断地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在课外拓展苏轼的《赤壁怀古》一文时,开课一曲荡气回肠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渲染气氛,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情不能自已。又如教学说明文《苏州园林》和《故宫博物馆》,教师可将实物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
3.领会是互动教学的目的
我们采用各种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真正领会文章的内涵,让他们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一旦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得以成型,那么,最后就自然会达到我们所想要的教学境界。
三、如何更好做到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
1.在预习中的互动
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对教材要多钻研,教学内容对学生一般情况下也是保密,课堂也是封闭的。这就导致了学生预习的盲目性,顶多就是读几遍课文,解决一些字、词而已。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教师在上课前,可设计预习作业, 如:让学生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就了解课文的学习内容 ,从而使他们的预习有意识、有目的。课前教师与学生有效的互动,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有效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一次公开课——教学郑振铎的《猫》,当时设计是千头万绪,否定又否定,最后决定尝试让学生课前质疑,教师筛选问题,并将问题与发现问题学生名单直接呈现在课件中,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解决。这一课前互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文本解读兴趣,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2.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在课堂中,教师要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得先创设情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或体验某种社会情感。学生通过身临其境来获得对于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以此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思维品质,丰富思想情感,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以“情”为首,调用多种手段创设情景:那喷薄着生命力的腰鼓场面,那黄土高原人黝黑的皮肤和厚重的喘息,“隆隆隆,隆隆隆……”一切都似那牛皮鼓面了,给孩子充分地视听觉冲击。以情导情,以声带声,多形式朗读激发和加深着学生对角色感情的理解,从而达到教师情,学生情,课文情,“三情”共振情更浓的效果。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课堂中,情景的创设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基础。
3.角色转换,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观念里,上课只能是老师在上面讲,同学在下面听和抄,其实,适当的让学生上讲台做一名“小老师”会对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应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不服输的思想,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如果给他们一个上台当老师的机会,那么他们所做的准备工作一定是平时的好几倍。如: 我在上《孙权劝学》这一课时就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而且由谁上是临时抽签决定的,并要求同学们要评出最佳的“老师”结果是抽到的同学会尽力当好“老师”,而没抽到的同学则尽力做好“评委”。他们所准备的资料都非常充分,可以说课还没上,他们就已经把课文研读很多遍了。在这里老师的作用只是在学生讲完后做一个评价就可以了。
4.创设疑问,启迪思维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又如教学《台阶》时,可这样设疑:父亲为啥要如此急切地筑高台阶?台阶高了,父亲自在吗?再如:课外拓展贾平凹的《一只贝》,为了寻求文本解读的适度与深度,我有意设疑:课文究竟写的是“一只贝”还是“几只贝”?如何认识“彩贝”与“丑贝”?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体会“这只贝”的典型意义,发现作者行文思路的辩证性。(不一味地抬高“丑贝”贬低“彩贝”,反之亦然。)
5.无言的互动,心领神会
语文课堂交流更多的是有声的语言,如夏花般绚烂,如冬日般温暖,有时甚至躁动如爵士乐。然而在追寻返璞归真的语文之路中,笔者认为无言的互动:一个眼神,一个大拇指,一次拍肩……有时恰恰能创造语文课堂最妙的境界。
6.故留空白,意味深长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去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语文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去体验课文情感。如教学《热爱生命》时,教师可不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而让学生重读课文,结合课后练习、预习提示及有关资料,去体会作者借“这个人”反映 “整个人类”的手法,感悟情感,归纳主题思想。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要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交流空间,教师在课堂上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相互讨论,打破老师“给水喝”的局面,学会“找水源”的方法。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滨江中学3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