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6月13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带领“农村3~6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专家团队,前往重庆市武隆区和江津区进行现场调研。我有幸随同前往。
走进项目园,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翻阅着老师们用心记录的档案材料,不由想起13年前,2005年6月3日,跟随时任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的刘占兰老师,带领北京支教团队去甘肃支教的场景。
那时的支教活动,主要包括专家讲座和两地教学活动的交流研讨。为了保证支教效果,在出发前,刘老师带领大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反复研讨推敲,以准备更适宜的内容。当时全国正在学习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刘老师反复强调:“一定要围绕《纲要》精神准备交流活动,我们要让《纲要》精神看得见。”通过一个星期的交流研讨活动,甘肃和北京的老师都被彼此的认真、敬业所打动;同时,更为各自获得的专业成长而感到幸福。
十几年过去,学前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遗憾的是,一方面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新问题。
刘占兰老师此次领衔的公益项目,就将焦点对准了农村3~6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促进,分别在重庆、甘肃、陕西、河南、河北、江苏六个省市的乡镇幼儿园开展。
与2005年的支教不同,为了保证项目的效果,刘老师带领专家团队,制定了项目实施的基本内容(步骤),设计了完整可操作的课程体系,以帮助不同素质水平的老师实践相同的教育活动。
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托经典绘本的五个单元十个综合性教育活动、亲情家书、亲情图书角、每月举行的生日会。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增进孩子们的情感、社会性和语言的发展,具体包括:增进孩子们对爸爸和妈妈的了解;鼓励孩子们学会表达亲情;引导孩子们学习结交朋友和维系友谊;让孩子们体会到爷爷、奶奶的辛苦;教孩子们建立安全的意识并学习自我保护;项目还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学会发现有趣的现象和丰富他们的想象。此外,项目还注意记录儿童的成长档案、记录儿童的学习故事、记录教师的成长故事。
这一整套项目实施方案,解决了教师培训中最大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给了老师们一个有力的抓手,破解了“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的怪圈。参与项目的老师都感慨地说:不但孩子和家长受益,我们也从中获得了专业的提升。
而此次重庆调研让我们备感惊喜的是,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徐宇主任带领她的项目团队,巧妙地借助項目的资源,围绕项目,设计申请了许多市级、区级科研课题,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同时,由于项目设计的五个单元十个活动是依托社会和语言领域的综合性活动,其活动设计方案和参与式培训方式极具典型意义,老师们通过接受培训和教育实践,产生了很强的迁移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实践能力提高,因此,她们还将项目融入市、区的研修培训,不管是国培,还是返岗研修,或者是送教下乡,他们都采用留守儿童项目的内容和模式。因此,项目不仅惠及了参与的园所、老师,还带动了整个区域教师专业水平和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就如重庆市武隆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冉义娟老师在总结中所说的:“通过参加项目,孩子变得神采飞扬,家长观念得以更新转变,园所内涵得到发展,科学幼教在全区推进。”
源于爱心的项目,一定要有专业的守护,才能如明灯,照亮周围的每一个人。
走进项目园,看着孩子们天真的笑脸,翻阅着老师们用心记录的档案材料,不由想起13年前,2005年6月3日,跟随时任世界学前教育组织(OMEP)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的刘占兰老师,带领北京支教团队去甘肃支教的场景。
那时的支教活动,主要包括专家讲座和两地教学活动的交流研讨。为了保证支教效果,在出发前,刘老师带领大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反复研讨推敲,以准备更适宜的内容。当时全国正在学习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刘老师反复强调:“一定要围绕《纲要》精神准备交流活动,我们要让《纲要》精神看得见。”通过一个星期的交流研讨活动,甘肃和北京的老师都被彼此的认真、敬业所打动;同时,更为各自获得的专业成长而感到幸福。
十几年过去,学前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遗憾的是,一方面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新问题。
刘占兰老师此次领衔的公益项目,就将焦点对准了农村3~6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促进,分别在重庆、甘肃、陕西、河南、河北、江苏六个省市的乡镇幼儿园开展。
与2005年的支教不同,为了保证项目的效果,刘老师带领专家团队,制定了项目实施的基本内容(步骤),设计了完整可操作的课程体系,以帮助不同素质水平的老师实践相同的教育活动。
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依托经典绘本的五个单元十个综合性教育活动、亲情家书、亲情图书角、每月举行的生日会。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增进孩子们的情感、社会性和语言的发展,具体包括:增进孩子们对爸爸和妈妈的了解;鼓励孩子们学会表达亲情;引导孩子们学习结交朋友和维系友谊;让孩子们体会到爷爷、奶奶的辛苦;教孩子们建立安全的意识并学习自我保护;项目还鼓励和引导孩子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学会发现有趣的现象和丰富他们的想象。此外,项目还注意记录儿童的成长档案、记录儿童的学习故事、记录教师的成长故事。
这一整套项目实施方案,解决了教师培训中最大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给了老师们一个有力的抓手,破解了“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的怪圈。参与项目的老师都感慨地说:不但孩子和家长受益,我们也从中获得了专业的提升。
而此次重庆调研让我们备感惊喜的是,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徐宇主任带领她的项目团队,巧妙地借助項目的资源,围绕项目,设计申请了许多市级、区级科研课题,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同时,由于项目设计的五个单元十个活动是依托社会和语言领域的综合性活动,其活动设计方案和参与式培训方式极具典型意义,老师们通过接受培训和教育实践,产生了很强的迁移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实践能力提高,因此,她们还将项目融入市、区的研修培训,不管是国培,还是返岗研修,或者是送教下乡,他们都采用留守儿童项目的内容和模式。因此,项目不仅惠及了参与的园所、老师,还带动了整个区域教师专业水平和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就如重庆市武隆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冉义娟老师在总结中所说的:“通过参加项目,孩子变得神采飞扬,家长观念得以更新转变,园所内涵得到发展,科学幼教在全区推进。”
源于爱心的项目,一定要有专业的守护,才能如明灯,照亮周围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