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流动时代背景下社会研究的“流动转向”及新趋势

来源 :开放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yanji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正在发生一系列重要转变,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流动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特征,人类已步入前所未有的大流动时代.本文通过对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关于流动性和流动社会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旨在说明随着“新流动范式”的提出,带来了“流动转向”和研究范式的变革,无论在现实层面还是学术层面,这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当今社会的流动性特征与社会空间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学术能否成为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不仅在于学者从宏观上把中国作为方法或者把文史哲作为方法,而是应在社会科学意义上走入哲学讨论的方法论及其延伸出的操作方法.在
2010年5~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隋文帝泰陵陵园及隋文帝庙遗址进行了全面地考古调查和勘探,搞清了隋泰陵陵园的平面布局,证实了文献关于泰陵“同坟异穴”的记载;隋文帝庙遗址
比照秦“九都八迁”的东迁路线及其文化内涵,位于陕西宝鸡太公庙一带的秦公大墓,“乐器坑”出土的秦公镈、钟,以及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址聚落、国人墓葬等文化因素,都与秦第
在允许灵活用工的法律背景下,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灵活用工方式在制造业中被广泛使用.由于缺乏有效规制,灵活用工中第三方中介群体对劳动力市场的介入不仅催生了高额“返费
中国的“德命”与西方的“牧领”作为历史性、文化性的认知图式,很大程度上表征着各自政治文化的渊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情感特征.以福柯谱系理论对二者的“治理”思想进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围绕西南民族研究出现了三场分歧.歧见的实质在于,“体质、语言和历史相结合”方法论对民族研究的重要性;该选择“造国民”还是“造民族”;否认中华民族的
汉阳陵陪葬墓分为东区和北区,以东区为主.东区陪葬墓以东司马门道为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布,距离陵园暨司马门道近者规格较高,规模较大,随葬品亦较为丰富.2014~2016年,阳陵考古队
本文讨论汉族祭师、景颇族祭师、景颇族牧师与乡村医生(西医)对一个年轻人病痛的不同归因和治疗.医生认定病痛由吸毒引起,在给出药物治疗后,说“你们回去做点迷信吧”.他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