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以其语言精炼,意味深长,充满画意的特色,成为独领风骚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几十首古诗,新大纲在“附录”中又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因此,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对古诗词这一民族文化的璀璨明珠空前重视,而且在各学段目标中又提出了专门的教学要求,所以,着力探讨古诗词教学方法,深化古诗词教学研究,使之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挥更重要作用,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重视诵读教学,引到学生在反复诵读感悟诗韵诗味
重视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也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古诗词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并且古诗都是韵文,句式整齐,音韵优美,语言精练,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比较喜欢背诵。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避免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记忆力也处于黄金段,记忆力比理解力要强得多。让学生先读,然后会背诵,这样对于诗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了,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和语调。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运用恰当的语调带领学生朗读,体味诗味。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例如分小组朗读、配乐朗读等等,甚至可以适当的模仿古人读诗时的样子,配以适当的动作,可以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陶冶它们的情操。教学实践证明,吟诵可以使学生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中特定的意境,吟诵得多了,还可能引发学生的想像、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享受无穷乐趣。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小学生,随意让其反复吟诵可让会让他们厌烦。那短短的几个句子很快就会背了,那读还有什么意思呢?这就要求我们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给学生设计安排一些新奇点,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2. 分析写作意图,引到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领会个中寓意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善于把生活中小不见经传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联系自己所处的现实生活,用优美精炼的语言来刻画,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他们新奇地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分析写作意图,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个中寓意: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扬帆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啊!笔者有幸观摩一专家老师上李群玉的《放鱼》一课,他在介绍诗人写作背景后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放鱼时会对鱼儿说些什么?自然过渡到想知道诗人对鱼儿说了什么吗?引导学生诵读诗句,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弄清为什么“莫漫游”,体会诗人的担忧。最后联系生活,找找有没有像鱼饵这样香喷喷、充满诱惑的“铦钩”?课堂由疑到诵,由诵生疑,由疑到意,环节流畅,寓意水到渠成。
3. 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从诗文分析入手品味诗的意境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鉴赏诗词的过程就是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品味意境是鉴赏诗词的关键。古诗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不论是写人、记事、状物或绘景的诗,不论是抒情和叙事的诗,无一不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是诗文思想感情升华的结局。两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编入教材的这些诗词具体反映了我国古代诗人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封建专制和邪恶势力的鞭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原作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引导他们品味诗的意境,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才能获得真正的思想启示和艺术享受。教学中,老师们把它当作一首乐曲来看待。一老师在教李白的《游洞庭》过程中,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文章的美感,以声带情、以形入情。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诵读,力求把古诗读准确、读清晰、读出节奏感;进而要求把古诗读流利,读出古诗的平仄押韵的韵律美,提高孩子们的语言感悟能力。随之从语言入手,斟词酌句,在孩子们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后,组织孩子们咬文嚼字地吟诵,细细品味,慢慢品赏,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进而感悟古诗的意境。抓住“耐可乘流直上天?”的问句形式,想象李白当时在洞庭湖赏月时,看到平静、清澈的湖面与天空相接,产生了“直上天”的奇想。怎么能上呢?反问自己。“且就洞庭赊月色”,一个“赊” 字成了诗的眼睛,谁向谁借什么?借了去干什么?体会诗人对皎洁月光的赞美,从而有了到白云那儿买酒的想法。想象画面,读读诗句,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动情地描述,豪放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这样的教学,怎能不将学生“熏”出来呢?
4. 加强译说训练,引导学生赏析诗文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最讲究凝练,要求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对学生来说诗中句与句、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初看起来显得难以捉摸和理解,所以教学时可激发学生知难而进,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弄清字词句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引导学生赏析诗文,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通过课堂口述或书面作业比较准确地把一个个诗句翻译出来,这对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很有益处的。如《早发白帝城》后两行作者先写猿声,继写轻舟,又用上一个“已”,把前行的“啼不住”和后行的“过万重山”紧紧联结起来,描绘出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当两岸猿声还在耳边回响,一叶轻舟却已经飞过了无数险滩,闯过了千山万岭。在这里诗人还十分巧妙地使用了衬托修辞手法,借猿声的回响深沉衬托轻舟的快捷,借万山迭让衬托长江的无限雄伟,又在“舟”字前面加上一个“轻”字,就从三个方面集中地生动表现了长江水流之大之急。学生了解了这些,便不难想象出万里长江的雄伟气势,感受到诗人李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进而让学生展开想象加以译说,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诗人描写事物时,常用白描、夸张、比喻、对偶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诗文名句流传千古,若能稍加赏析,定能让学生其乐无穷。比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诗句,学生定能深深感到世界之可爱,文字之美妙,也必定为作者超凡的观察力、想象力而叹服,自然也就激发了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古诗词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一直闪耀着灿烂光芒的重要原因,以及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1. 重视诵读教学,引到学生在反复诵读感悟诗韵诗味
重视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也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古诗词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所抒发的是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并且古诗都是韵文,句式整齐,音韵优美,语言精练,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也比较喜欢背诵。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避免过多的讲解,而应让学生反复的诵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味诗人当时的心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小学生的求知欲非常强,记忆力也处于黄金段,记忆力比理解力要强得多。让学生先读,然后会背诵,这样对于诗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了,正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感和语调。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运用恰当的语调带领学生朗读,体味诗味。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种朗读形式,例如分小组朗读、配乐朗读等等,甚至可以适当的模仿古人读诗时的样子,配以适当的动作,可以帮助学生对古诗的理解,陶冶它们的情操。教学实践证明,吟诵可以使学生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中特定的意境,吟诵得多了,还可能引发学生的想像、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享受无穷乐趣。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小学生,随意让其反复吟诵可让会让他们厌烦。那短短的几个句子很快就会背了,那读还有什么意思呢?这就要求我们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给学生设计安排一些新奇点,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2. 分析写作意图,引到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领会个中寓意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善于把生活中小不见经传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联系自己所处的现实生活,用优美精炼的语言来刻画,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他们新奇地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分析写作意图,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个中寓意: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扬帆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啊!笔者有幸观摩一专家老师上李群玉的《放鱼》一课,他在介绍诗人写作背景后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放鱼时会对鱼儿说些什么?自然过渡到想知道诗人对鱼儿说了什么吗?引导学生诵读诗句,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弄清为什么“莫漫游”,体会诗人的担忧。最后联系生活,找找有没有像鱼饵这样香喷喷、充满诱惑的“铦钩”?课堂由疑到诵,由诵生疑,由疑到意,环节流畅,寓意水到渠成。
3. 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从诗文分析入手品味诗的意境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鉴赏诗词的过程就是品味诗词意境的过程,所以引导学生品味意境是鉴赏诗词的关键。古诗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不论是写人、记事、状物或绘景的诗,不论是抒情和叙事的诗,无一不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是诗文思想感情升华的结局。两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编入教材的这些诗词具体反映了我国古代诗人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爱,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怀,对封建专制和邪恶势力的鞭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要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原作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引导他们品味诗的意境,只有进入了诗的意境才能获得真正的思想启示和艺术享受。教学中,老师们把它当作一首乐曲来看待。一老师在教李白的《游洞庭》过程中,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文章的美感,以声带情、以形入情。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诵读,力求把古诗读准确、读清晰、读出节奏感;进而要求把古诗读流利,读出古诗的平仄押韵的韵律美,提高孩子们的语言感悟能力。随之从语言入手,斟词酌句,在孩子们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后,组织孩子们咬文嚼字地吟诵,细细品味,慢慢品赏,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进而感悟古诗的意境。抓住“耐可乘流直上天?”的问句形式,想象李白当时在洞庭湖赏月时,看到平静、清澈的湖面与天空相接,产生了“直上天”的奇想。怎么能上呢?反问自己。“且就洞庭赊月色”,一个“赊” 字成了诗的眼睛,谁向谁借什么?借了去干什么?体会诗人对皎洁月光的赞美,从而有了到白云那儿买酒的想法。想象画面,读读诗句,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动情地描述,豪放的朗读,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这样的教学,怎能不将学生“熏”出来呢?
4. 加强译说训练,引导学生赏析诗文名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最讲究凝练,要求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对学生来说诗中句与句、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初看起来显得难以捉摸和理解,所以教学时可激发学生知难而进,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弄清字词句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引导学生赏析诗文,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通过课堂口述或书面作业比较准确地把一个个诗句翻译出来,这对于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很有益处的。如《早发白帝城》后两行作者先写猿声,继写轻舟,又用上一个“已”,把前行的“啼不住”和后行的“过万重山”紧紧联结起来,描绘出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景:当两岸猿声还在耳边回响,一叶轻舟却已经飞过了无数险滩,闯过了千山万岭。在这里诗人还十分巧妙地使用了衬托修辞手法,借猿声的回响深沉衬托轻舟的快捷,借万山迭让衬托长江的无限雄伟,又在“舟”字前面加上一个“轻”字,就从三个方面集中地生动表现了长江水流之大之急。学生了解了这些,便不难想象出万里长江的雄伟气势,感受到诗人李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壮志豪情,进而让学生展开想象加以译说,既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诗人描写事物时,常用白描、夸张、比喻、对偶等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诗文名句流传千古,若能稍加赏析,定能让学生其乐无穷。比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这些诗句,学生定能深深感到世界之可爱,文字之美妙,也必定为作者超凡的观察力、想象力而叹服,自然也就激发了对古诗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古诗词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一直闪耀着灿烂光芒的重要原因,以及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