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管理会计的研究框架、管理会计的方法、管理会计的中国特色化的基础上,分析了货币薪酬和在职消费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并指出在不同的薪酬结构中,货币薪酬、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是相互影响的,其综合结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同时建议为高管设置声誉薪酬等创新激励体制。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绩效;薪酬结构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2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这种成就的背后是资源的粗放式投入与消耗,造成了严重浪费和产能过剩。自十八大以来,新的领导集体推陈出新,提出了“李克强经济学”、“中国经济升级版”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同时,伴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中国需要一大批世界一流的企业群为依托,企业需要更多的创新性和精确化管理方法。管理会计迎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
一、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管理会计的本土化进行了探索。
(一)管理会计研究框架
潘飞、陈世敏等(2010)在以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本土化的研究框架。他们认为管理会计是一个由包括会计信息系统、业绩评价和报酬系统以及组织设计等在内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并且必须充分考虑其受到的影响因素,如:外部环境、组织目标和战略等。同时他们还对这些要素如何影响经营绩效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学者已经证实管理控制系统对企业组织的经营效率、学习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Kalagnanam (1998)等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证实良好的管理控制系统与经营业绩具有正向关系。
(二)管理会计的方法
管理会计方法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0年到1960年这三十年,主要是全面预算管理和实施成本会计系统;60到80年代强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80到90年代的关注点在作业成本管理、流程分析与战略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90年代以后,学者重点关注价值创造,并研究出了平衡记分卡、经济附加值等工具。目前,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激励机制、管理会计整合研究、绩效评价、预算管理、成本计算方法、管理会计方法选择等六个方面。
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管理会计中的激励机制主要对象是公司高管。国内外学者对其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外的研究重点关注激励薪酬结构、激励薪酬与绩效的敏感度和管理层权力与激励薪酬之间的关系(Murphy,2004)等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点在管理层权力与薪酬(卢锐,2008)、年薪制度、股票期权等方面,并进一步在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方面进行了探索(辛清泉,2009)。
同时学者还对预算管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Argyis最早于1952年对预算管理和管理者行为进行了研究,首次探索了人性在预算管理中扮演的角色。 Fisher(2000)等学者对预算松弛、 Brownell(1999)等学者对绩效后果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得出了影响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各种因素。国内学者对预算管理的关注点主要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预算管理的思想、方法,以及企业的具体实践方式(于增彪,2004);二是探索中国预算管理的实践,并总结经验教训(潘飞,2002)。
从管理会计这个视角分析发现,绩效评价的最关键问題是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价指标,已有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Stern(1995)等学者指出经济附加值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因为它尽可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达到一致;同时有学者指出经济附加值指标能有效追踪股东财富变动,并且实现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的一致性。但也有学者指出经济附加值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Biddle(1997)等学者指出经济附加值指标并不能很好解释股票收益率的变动。财务指标的这些缺陷促进了绩效评价工具的创新和发展,平衡记分卡就是很好的绩效评价工具,Kaplan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绩效;薪酬结构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2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但这种成就的背后是资源的粗放式投入与消耗,造成了严重浪费和产能过剩。自十八大以来,新的领导集体推陈出新,提出了“李克强经济学”、“中国经济升级版”等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同时,伴随着中国梦的提出,中国需要一大批世界一流的企业群为依托,企业需要更多的创新性和精确化管理方法。管理会计迎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
一、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框架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管理会计的本土化进行了探索。
(一)管理会计研究框架
潘飞、陈世敏等(2010)在以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本土化的研究框架。他们认为管理会计是一个由包括会计信息系统、业绩评价和报酬系统以及组织设计等在内的管理会计/控制系统,并且必须充分考虑其受到的影响因素,如:外部环境、组织目标和战略等。同时他们还对这些要素如何影响经营绩效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学者已经证实管理控制系统对企业组织的经营效率、学习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Kalagnanam (1998)等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证实良好的管理控制系统与经营业绩具有正向关系。
(二)管理会计的方法
管理会计方法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0年到1960年这三十年,主要是全面预算管理和实施成本会计系统;60到80年代强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80到90年代的关注点在作业成本管理、流程分析与战略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90年代以后,学者重点关注价值创造,并研究出了平衡记分卡、经济附加值等工具。目前,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激励机制、管理会计整合研究、绩效评价、预算管理、成本计算方法、管理会计方法选择等六个方面。
激励机制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管理会计中的激励机制主要对象是公司高管。国内外学者对其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外的研究重点关注激励薪酬结构、激励薪酬与绩效的敏感度和管理层权力与激励薪酬之间的关系(Murphy,2004)等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点在管理层权力与薪酬(卢锐,2008)、年薪制度、股票期权等方面,并进一步在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方面进行了探索(辛清泉,2009)。
同时学者还对预算管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Argyis最早于1952年对预算管理和管理者行为进行了研究,首次探索了人性在预算管理中扮演的角色。 Fisher(2000)等学者对预算松弛、 Brownell(1999)等学者对绩效后果这两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得出了影响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各种因素。国内学者对预算管理的关注点主要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预算管理的思想、方法,以及企业的具体实践方式(于增彪,2004);二是探索中国预算管理的实践,并总结经验教训(潘飞,2002)。
从管理会计这个视角分析发现,绩效评价的最关键问題是选择合适的绩效评价指标,已有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Stern(1995)等学者指出经济附加值是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因为它尽可能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达到一致;同时有学者指出经济附加值指标能有效追踪股东财富变动,并且实现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的一致性。但也有学者指出经济附加值指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Biddle(1997)等学者指出经济附加值指标并不能很好解释股票收益率的变动。财务指标的这些缺陷促进了绩效评价工具的创新和发展,平衡记分卡就是很好的绩效评价工具,Ka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