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罪的特点、危害及防治对策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y_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徇私舞弊是指贪图钱财、袒护亲友、照顾关系或为其他私情私利而违背事实和法律处理公务的行为。徇私舞弊犯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的一种严重渎职犯罪。对照我国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可知渎职罪中的大部分罪名都属徇私舞弊犯罪的范畴。
  一、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徇私。徇私包括:徇金钱、徇私情、徇私利、徇特权。徇金钱,即直接谋取金钱,亦及贪赃。徇私情,即维护亲情、乡亲、友情、恋情、甚至色情。徇私利,即谋取的虽然不是赤裸裸的金钱,却是与金钱等值的其它商品,或者是可以转化为金钱的或商品的其他利益,比如与经济利益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职级评定、迁移调转、生产经营、社会分配等项权益。徇特权,及维护个人局部利益。
  (二)枉法。枉法包括:刑事枉法、民事枉法、行政枉法和特权枉法。刑事枉法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为了包庇,放纵刑事案犯或经济案犯,利用对刑事案件或经济案件刑事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职务之便,采用通风报信、泄露案情、篡改情节、隐瞒事实、避重就轻、化重为轻、化轻为无、毁证伪证、教唆共犯、诱导证人等手段,以期达到事实难调查,有案不能立,有罪难裁判的目的。其二,出于报复或其他动机,采取非法手段,以期达到错究无辜的目的。民事枉法的表现形式为:利用审理民事、经济、行政纠纷案件职务之便,采用歪曲事实、颠倒黑白、违反程序、曲解法律,以势压人等手段,故意做出不公正的判决、裁定、决定,以期达到偏袒一方当事人而损害另一方当事人或上访当时人的利益。行政枉法,即工商、税务、海关、计量、商检、房管、土地、综合执法等行政执法人员,利用行使行政管理职务之便,不正当的使用行政法规,借以庇护犯罪、谋取非法利益、损害国家权力。特权枉法,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不正当的施用行政法规,借以庇护罪犯,牟取非法利益、损害国家利益。特权枉法主要是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有一定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包庇、索贿受贿、贪污、骗税及其他严重破坏经济秩序犯罪的行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表现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干预执法和弄权卖法
  1.隐蔽。正因为“徇”是不正常的、不合法的,“枉”是使正常的变成歪曲的,所以此类犯罪多表现为行动诡密,知情面小,程序走到手续齐全,几近天衣无缝,绝少明目张胆之徒。
  2.高智。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犯罪主题是特殊主体。行为人身居国家机关,处在权利层中,其智能显然高于普通刑事犯罪,由于高智这一主观因素,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案件的情节较之普通刑事案件复杂得多。因此,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属于高智能型犯罪。
  由上可见,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罪是故意犯罪,徇私是主体动机,舞弊是客观行为,两者之间存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才构成徇私舞弊犯罪这一统一体。
  二、 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危害
  从司法实践看,特定主体和特定职责决定了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罪与权力密切相关。权力一旦被作为商品参与交换、进入流通、不可避免地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带来无穷后患。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主要危害在于:
  (一) 践踏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对国家权力的滥用,是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践踏,国家工作人员只有依法行使国家权利,政治才能昌旺,经济才会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和谐;否则政治就腐败,经济就衰退,社会就动荡。
  (二) 妨碍社会稳定
  影响社会稳定的有三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腐败作风、社会治安混乱和行政管理失序。刑事案件特别是重大刑事案件和暴力案件居高不下,部分刑事案件久侦不破,久审不结。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打击不力,而打击不力的重要原因则在于,司法机关内部的蛀虫同犯罪分子串通一气、狼狈为奸、徇私枉法。从揭露出来的案例看,确有少数司法人员,利益熏心,在金钱的诱惑下由人民的公仆蜕变为犯罪的奴仆,由国家的卫士蜕变为罪犯的台柱。行政管理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行政管理失序是社会舆论热点之一,行政执法人员的枉法是施政分割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反感,少数人的枉法施政导致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缺乏信任感,这个危害是相当大的。
  (三) 破坏经济发展
  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罪,特别是司法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的徇私舞弊犯罪,使一些非法的经济行为以合法的表现形式在经济运行轨道上畅行无阻,导致国家对市场经济宏观失控,微观管理失灵。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其结果是,经济政策难以施行,财政收入大量流失,经济建设严重迟滞,综合国力逐步衰退。
  (四) 干扰打击经济犯罪
  目前经济犯罪犯案率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些经济案件被压下去,检察机关职能部门对查办经济案件阻力、干扰多已习以为常。在某种程序上少数领导人以权压法,以言代法、贪赃枉法、殉情卖法、甚至公开地粗暴的干扰阻止查办经济案件,已经构成徇私舞弊犯罪。对徇私舞弊犯罪的放任直接导致对经济犯罪的打击不力。
  三、 对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的防治对策
  (一) 打击为主
  1、出重点,查办案件,形成舆论,引起震动。党和国家重视反腐败工作,人民群众拥护反腐败工作,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一客观形式为查办徇私舞弊案件提供了良好的执法环境。检察机关应抓住这个机遇,组织力量对一批有影响的,特别是以领导干部为主体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案件线索,加大办案力度,快查严处,以期在群众中形成舆论氛围,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增加感染力、扩大影响力获取人民群众更大的信任和更多的支持,为深入惩治腐败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全面启动、挖掘案源、精心组织,快立快查要发挥检察机关行使各种法律监督职能的整体优势,动用职能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综合作用,从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等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中发现徇私舞弊案件线索,取得办案主动权。发现线索立即精心组织,快速反应。快立快查,快侦快结。同时应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举报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罪线索,扩宽案源渠道,扩大查办领域。
  3、强化侦查、提高能力、掌握政策、保质保量。要针对徇私舞弊属于高智能型犯罪、隐蔽性强的特点配置骨干力量进行查处,要因案而议,赋予法律的权利。通过实践,提高侦查人员的技能水平,实行岗位练兵。同时,应注意研究徇私舞弊案件构成在立法上的发展、补充。严格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政策与法律界限,把好案件质量关。
  4、严查自身、管好队伍、树立威信、打出生威。对检察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不能姑息迁就,心慈手软。对检察机关内部发生的此类案件要敢于碰硬,只有严查自身才能立稳脚跟。
  (二) 重视预防
  一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把绝大多数的徇私舞弊行为消失在萌芽。二要把对司法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之中,借助全社会形成合力,使司法工作和行政执法工作至于社会监督之下,最大程度的减少滋生徇私舞弊外部原因降低犯案率。三要加强同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纪检部门的工作联系,沟通情况,分析形势、反馈信息,共同制定积极的切实可行预防措施并抓好落实。四要选择典型案例、开展社会宣传、动员人民群众与国家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罪作斗争,促进社会和谐。五要宽严相济重在预防。打击是预防的前提,只有严厉打击犯罪,才能震慑、惩治犯罪分子,使那些想利用职权而非法达到某种个人目的或是失职渎职的人予以警戒,望而生畏;使那些坚持正义的人理直气壮地揭发控告。只有有效打击犯罪,才能控制和减少犯罪。打击犯罪并不是目的,而预防、控制和减少犯罪才是我们所求。宽严相济是我们的工作思路,只有预防工作做好了,可以直接减少和控制犯罪的发生,只有打击与预防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才能最终达到遏制和减少犯罪的目的。只有把打击与预防工作做好,才能真正做到清除腐败。
  (作者通讯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人民检察院,天津 大港 300270)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地位不明确、职能不全面、保障不到位等因素的制约,乡镇检察室的建设仍然处在探索阶段。乡镇检察室的建设应当在职能、机构、人员、设置方面做出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才能稳步推进,取得成效。  关键词:乡镇检察室;实践;定位  乡镇检察室作为检察机关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创新检力下沉工作机制的实践,必须不断探索乡镇检察室建设的新思路,使得检察工作和法律监督的触角进一步向乡镇和农村延伸,从而取得良好的法律
期刊
摘要:近年来,以“毒胶囊”、“地沟油”、“毒奶粉”等犯罪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领域内的犯罪,对我国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和积极探索社会管理职能新突破的检察机关,怎样在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攻坚战中发挥积极作用,有必要从食品犯罪的含义、危害、检察机关保障食品安全的依据、方式进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检察机关;保障食品安全;作用  “毒胶囊”、“地沟油”、“毒奶粉”等事件经曝光后,一时间
期刊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是国家司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实践运行的重要一环,在进行法制宣传、推进法治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检察机关如何结合办案加强法制教育,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新时期检察工作的一大课题。  一、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加强
期刊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73条第4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在总则明确“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基本原则情况下,刑事诉讼法再对其中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规定由人民检察院实行监督,成为了此次修改刑诉法的一个亮点。此前,社会各界对新刑事诉讼法增加“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多有非议,主要理由是这一制度事实上违反现行刑事诉讼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且由人大常委会
期刊
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之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从字面上看,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犯罪似乎不存在什么难度。但在实践中,由于千变万化的案情,诈骗犯罪与其他罪名以及一般经济纠纷之间的区别有时并不那么明显。这时在认定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问题上就会存在一定的分歧,笔者从实践中的案例入手,分析诈骗犯罪与其他罪名的区别,就诈骗犯
期刊
检察委员会(以下简称检委会)是检察机关内部的最高业务决策机构,检委会工作的规范开展对提升检委会议事决策水平,保证案件质量,推动检察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在不少检察院尤其是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从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厘清职能等多方面不断推进。  一、当前检委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1、办事机构不完善。目前,基层检察院检委会机构设置上存在多种形式,少部分检察院成立
期刊
随着轰鸣的联合收割机到来,新一轮三夏工作又拉开序幕。在上级关于秸秆焚烧文件逐级送达的同时,各乡镇政府也积极配合召开各级关于配合实施《关于三夏期间禁止焚烧秸秆的若干意见》。我院本着关注民生,对三夏期间的环境污染情况开展一次焚烧秸秆调查报告。更多的是听取百姓心声,关注环境污染。希望找到百姓利益与政府执政为民的最佳结合点,让秸秆焚烧不再死灰复燃,恢复农村三夏期间清新空气。  问卷调查时间  5月25—6
期刊
一、信息情报部门设置应予明确  当前主流观点认为必须建立专门的情报部门与情报人员。但是,如何设置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最高检也没有规范性或政策性指导意见。有的认为应当将情报部门设置在举报中心;有的认为在反贪部门设置专职情报人员;有的则认为抽调反贪、举报中心、预防科人员,新成立情报中心等等。笔者认为,对情报中心设置问题制定规范性指导文件是当务之急。信息情报部门最适宜设置在举报中心。现行举报中心职能存在
期刊
检察委员会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检察制度。在国外没有检察委员会这一检察制度。我国的检察委员会制度在上世纪 50 年代正式确立,几十年来,检委会制度在推进我国的法制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完善,检察委员会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在一些基层检察院,检委会组织结构不合理、议事过程不规范、职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并不少见,因此,
期刊
笔者就如何扎实有效地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粗浅探讨。  一、关于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检察环节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是一项十分棘手的工作,政策性、法律性很强,需要各级组织、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建立责任分明,上下联动的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基础工作,必须首先抓实打牢。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院,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从“机制——预测——预防——调处”环环相扣的严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