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学重难点,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重视,但是却使得无数学生“望题丧胆”,因此数学教师在讲授应用题知识时要讲究一定策略,消除学生抵触心理,提高他们学习兴趣。在本文中,我根据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就如何开展应用题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在小学阶段,由于应用题目复杂的关系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采用先进的一些教学手段,使学生不再畏惧应用题,而是对之产生浓烈的解答兴趣。
一、巧用单位“1”解答应用题
单位“1”是数学中一个简单又深奥的问题,对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效率十分有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应用题时,可以巧妙地将如何使用单位“1”解决数学难题变得轻松容易起来。学生在真正理解单位“1”概念和学会借用单位“1”解答应用题后,增强了学习自信,并且在遇到解答应用题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百分数(二)”时,说道:“老师昨天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是200元,售货员说店庆搞活动,全场八折,你能帮助我计算一下一共节省了多少钱吗?”一学生举手道:“这个很简答,用200乘以百分之八十得出160后,再用200减去160,得40元,所以老师省下了40元!”教师道:“很棒,其他人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或者观点吗?”学生摇头,教师引导道:“如果将原价看作单位‘1’,那么店家搞活动时便宜了百分之多少呢?”一學生回答道:“1减去百分之八十等于百分之二十!”教师继续道:“便宜的这百分之二十是谁的百分之二十呢?”学生回答道:“单位‘1’!”教师道:“单位‘1’是谁呢?”学生道:“原价200元!”教师道:“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用二百乘以百分之二十得出四十呢?”学生道:“对!”教师道:“那哪位同学来列一下算式呢?”一学生道:“200×(1-80%)=200×20%=40!”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单位“1”解答问题,进一步拓展了他们视野,提升了其数学学习兴趣。
二、巧用画图策略解答应用题
画图策略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将抽象的数字和形象的图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共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对于提高学生做题效率十分有益。应用题实现小学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讲授如何快速解答应用题时,可以巧妙地借助画图策略,将复杂文字叙述的题目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既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又有利于提升他们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授“式与方程”一节时,教师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和学生熟悉素材切入课题,问道:“篮球比赛中,我们班全场得了48分,上半场得分只有下半场一半,问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学生面面相觑,教师继续引发其思考:“假如我们将下半场得分看为单位‘1’,那上半场得分为二分之一,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为(1+1/2)x=48,所以x=32,下半场得分为32分,上半场得分为16分。”仍然有部分同学困惑,教师在讲解基础上将数量关系用线段画出来,将下半场得分画为一条线段,上半场得分就是这条线段的二分之一,再用大括号在两条线段末端括起来写上48,就能瞬间解开他们疑惑。教师通过采用画图策略巧地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提高他们解题效率。
三、巧借生活场景解答应用题
俗话说,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多是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讲授应用题时也要巧借生活场景,使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知识尝试解答生活问题,进而使其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和效率。学生在解答关于生活的应用题时不仅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能够认识到数学服务于生活,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圆柱的表面积”应用题目时,拿出一顶厨师帽,说道:“你们知道厨师的帽子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齐声道:“圆柱形!”教师道:“那如果已知厨师帽子的高为3分米,直径为2分米,你能计算出制作一顶厨师帽至少需要多少白布料吗?”一学生道:“求需要多少布料其实就是求解圆柱形帽子的表面积,所以可以通过计算出帽子的侧面积和冒顶的面积,相加后就能得出总面积。”教师道:“那接下来大家认真地在纸上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学生很快计算出了制作厨师帽所需要的布料数,教师又说道:“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制作帽子时会进行剪裁与缝补,所以所需的布料应该稍多于计算出来的数字,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我们保留几位数,我们正常计算就行,如果要求我们保留几位数,一定要记得只能多不能少。”学生点头。教师通过巧借生活场景解答应用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应用题是小学数学重要题型之一,因此数学教师在讲授应用题时要讲究一定的策略,使学生对应用题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蒋田源.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2017.
[2]孙涛.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5.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在小学阶段,由于应用题目复杂的关系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采用先进的一些教学手段,使学生不再畏惧应用题,而是对之产生浓烈的解答兴趣。
一、巧用单位“1”解答应用题
单位“1”是数学中一个简单又深奥的问题,对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效率十分有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应用题时,可以巧妙地将如何使用单位“1”解决数学难题变得轻松容易起来。学生在真正理解单位“1”概念和学会借用单位“1”解答应用题后,增强了学习自信,并且在遇到解答应用题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百分数(二)”时,说道:“老师昨天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是200元,售货员说店庆搞活动,全场八折,你能帮助我计算一下一共节省了多少钱吗?”一学生举手道:“这个很简答,用200乘以百分之八十得出160后,再用200减去160,得40元,所以老师省下了40元!”教师道:“很棒,其他人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或者观点吗?”学生摇头,教师引导道:“如果将原价看作单位‘1’,那么店家搞活动时便宜了百分之多少呢?”一學生回答道:“1减去百分之八十等于百分之二十!”教师继续道:“便宜的这百分之二十是谁的百分之二十呢?”学生回答道:“单位‘1’!”教师道:“单位‘1’是谁呢?”学生道:“原价200元!”教师道:“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用二百乘以百分之二十得出四十呢?”学生道:“对!”教师道:“那哪位同学来列一下算式呢?”一学生道:“200×(1-80%)=200×20%=40!”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使用单位“1”解答问题,进一步拓展了他们视野,提升了其数学学习兴趣。
二、巧用画图策略解答应用题
画图策略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将抽象的数字和形象的图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共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对于提高学生做题效率十分有益。应用题实现小学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讲授如何快速解答应用题时,可以巧妙地借助画图策略,将复杂文字叙述的题目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既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又有利于提升他们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授“式与方程”一节时,教师根据简单数量关系和学生熟悉素材切入课题,问道:“篮球比赛中,我们班全场得了48分,上半场得分只有下半场一半,问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学生面面相觑,教师继续引发其思考:“假如我们将下半场得分看为单位‘1’,那上半场得分为二分之一,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为(1+1/2)x=48,所以x=32,下半场得分为32分,上半场得分为16分。”仍然有部分同学困惑,教师在讲解基础上将数量关系用线段画出来,将下半场得分画为一条线段,上半场得分就是这条线段的二分之一,再用大括号在两条线段末端括起来写上48,就能瞬间解开他们疑惑。教师通过采用画图策略巧地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提高他们解题效率。
三、巧借生活场景解答应用题
俗话说,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多是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因此数学教师在日常讲授应用题时也要巧借生活场景,使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知识尝试解答生活问题,进而使其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学习兴趣和效率。学生在解答关于生活的应用题时不仅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能够认识到数学服务于生活,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圆柱的表面积”应用题目时,拿出一顶厨师帽,说道:“你们知道厨师的帽子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齐声道:“圆柱形!”教师道:“那如果已知厨师帽子的高为3分米,直径为2分米,你能计算出制作一顶厨师帽至少需要多少白布料吗?”一学生道:“求需要多少布料其实就是求解圆柱形帽子的表面积,所以可以通过计算出帽子的侧面积和冒顶的面积,相加后就能得出总面积。”教师道:“那接下来大家认真地在纸上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学生很快计算出了制作厨师帽所需要的布料数,教师又说道:“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制作帽子时会进行剪裁与缝补,所以所需的布料应该稍多于计算出来的数字,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我们保留几位数,我们正常计算就行,如果要求我们保留几位数,一定要记得只能多不能少。”学生点头。教师通过巧借生活场景解答应用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应用题是小学数学重要题型之一,因此数学教师在讲授应用题时要讲究一定的策略,使学生对应用题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蒋田源.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研究[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2017.
[2]孙涛.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