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做你的守护神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雅是一名初三的备考生,因为考试焦虑来找过我。我们一起探寻了她小升初这一关键节点经历的挫折,以及事件现在对她的影响,都觉得找到了考前莫名焦虑的原因。
  我满以为和小雅的咨询会告一段落,她的焦虑会随着对过去和自己的理解而降低,没想到几天以后小雅又来找我,跟我预约时特别提出要在她上历史课的时候前来。我恰好没空,就建议她改期。
  她哀求:“老师,就不能是那节课吗?”我摇摇头,她叹了口气,无可奈何的同时又仿佛早有准备地约了之后的一个时间。

“逃不掉”的历史课


  两天后,小雅如约而至。她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说:“老师,你还记得我跟你约历史课咨询你没空吗?你像是故意没空一样!你不知道我是怎么熬过这节历史课的!你别看我历史成绩很好,我其实特别害怕历史课!”
  “嗯,能说说具体的原因吗?”
  小雅跟我讲述了当年一名班干部是如何公报私仇地在一节自习课时将一向安静的她的名字登记下来报告给老师。老师又如何叫她留堂罚抄关于开国大典的那篇课文。那时的她乖乖地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孤孤单单把课文抄了一遍。
  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听她提到历史课时总有加重语气的感觉。我一边反思自己未能在上次咨询中捕捉到小雅创伤经历的关键,一边感叹小雅迈出主动一步的魄力,好像她才是咨询中真正的主导者。
  “这节历史课,老师会让我们抄写开国大典这段历史的复习提纲。我好害怕,像个逃兵,想躲到你这里来。”小雅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轻轻地掐着。
  “事实上你没有逃。”我纠正她。
  小雅抬起头,语速急促地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完这节课的!我们的历史老师其实人很好,特别好!但这节课上我就感觉她变成了那个无情的老师,教室也变成那个冷冷的教室,同学也变成了那些冷漠的同学……我抄不下去,一直哭!一切都没有过去!我费尽心力,还是那个小女孩,那样可怜,那样孤独,那样无助!”小雅的双手开始颤抖,整个人缩成一团,把脸埋进了手里。
  如果我们曾经受的伤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在遇到相似的人和事时,就会重复创伤体验。每一次重复的痛苦,也包涵着来访者对于疗伤的一种渴望,这恰恰意味着一次重生和成长。如果因为害怕体验这种受伤的感觉就仓皇而逃,反而错过了成长的机会。
  小雅面对过去的伤痛虽然有些害怕,却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迎向它。只是因为当年的创伤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她还没意识到自己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弱小的她了。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她将自己锚定在现在这个有能量的,深受老师和同学喜欢的自我身上,学着照顾过去那个受伤的自己。

一场穿越时空的自我救赎


  我坚定地看着她:“我知道很难,但这次的经历真的特别珍贵,是你自己在临近中考前送给自己的一份特殊礼物。你在历史课上是那样勇敢!我真为你感动!你现在还能清晰地想起当年的情形吗?”
  “当然能!就像回到过去一样!”小雅摇摇头,想要挥去脑海中冒出来的真切的景象。
  “让我们再去一次,我会陪着你。你试着闭上眼,再回到那个曾经你默默地罚抄课文的教室,找到那个曾经受伤的小小的你。”我停下来一会儿,“你能看到她吗?”
  她按照我的指示,闭上眼睛说:“能。”
  “努力让你看到的更清晰一些。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她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一个人坐着。”
  “她一定很受伤,很委屈!”
  “是的!”小雅忍不住掉下泪来。
  “请你走近她,看着她。叫她的名字,让她回头看你。”我接着引导小雅,“她是那样小,那样委屈,没有人比你更懂得她经历了什么。请你走向她,抱着她,告诉她你一切都了解,都明白。”
  小雅的手臂抱起自己,那样的紧,那样的有力量。泪水泉涌一般落下,許久都不能停歇。
  “她叫我不要走!”小雅哽咽着说。
  “是的,她很怕你会离开。你告诉她,你永远都不会离开她,因为你知道,你们从未分开过,将来也不会分开。没有人比你更理解她所受的委屈,她所经历的一切!告诉她你会永远守护她、陪伴她,直到她相信一切都是真的。”
  她的手臂慢慢放松了,再过了一会儿,她慢慢睁开眼睛。我问小雅现在感觉怎么样,小雅声音微颤地对我说:“我觉得我的愿望实现了!我一直希望能够出现一个人,那个人很强大,可以一直保护我,让我不会再受伤。我没想到,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是的,从你踏进咨询室的那一刻起,你心里就好像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我很高兴能陪着你见证这一切!”
  她望着我,眼睛里闪烁着略带晶莹的光辉,嘴角微微地有些上扬。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坐在一起,没有人想打断这一份流淌着的感动。
  上课铃响了,我们都回过神来。她站起来:“哎呀,都上课了!老师,我要赶紧走了!再见!”
  一周后,我收到了小雅的来信: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小女孩,经历着各种不幸。就像《悲惨世界》里的小珂赛特一样,渴望有一个白衣仙女来守护她。
  那个小女孩一直在等,却不曾想,自己已经一点一点地成长为心中的那个白衣仙女,那就是现在的我。
  我很喜欢现在的我,我会好好守护那个心中的小女孩。
  我想感谢成长中给我带来痛苦和伤痕的人。我觉得,莫扎特之所以能作出那么优美的乐曲,是因为他看透这污浊不堪的世界后,并没有对世界彻底失望,而是决定重拾玫瑰炽烈的芬芳,继续热爱生活。
  我想,我会牵着那个小女孩,一起在充满未知和荆棘的人生中寻找美好。”



  我合上信,回想小雅经过我的窗前跟我告别的样子。阳光洒在窗外的翠竹上,也洒在她飘动着的发丝上,带着一种自信的光。她在我窗前停下,微笑着对我说:“老师,谢谢你。”然后大步地跑开了。
其他文献
通过创伤促成改变,似乎与我们的常识截然相悖,因为人们往往认为,创伤只会给人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但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可能会在危机过后,从自己身上发现积极的变化。有研究者发现,无论年纪大小,大约有30%~90%遭遇创伤的个体或多或少会从创伤中获得一些积极的改变。创伤后心理压力与创伤后成长可以并存,而创伤后心理压力似乎是创伤后成长的引擎。创伤的积极意义  不可否识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对
期刊
压力是什么?在心理学上,压力是指由变化和威胁导致的情绪唤起。从积极的角度讲,适度的压力能够产生积极的情绪唤起,能够激励我们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鞭策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积极进取,不断前行;从消极的角度讲,长期、过度的情绪唤起会导致忧虑的破坏性压力反应,这不仅会让防御系统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摧毁我们的意志,增加我们的恐惧和焦虑,成为阻碍我们自身成长的“拦路虎”。  随着生活中不确定性的增加,压力
期刊
Q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我有一些人际关系的困扰,自从上初中后,我慢慢发现周围的同学越来越疏远我,原因是他们说跟我聊天没有意思,说我是“杠精”,因为我很少赞同别人的观点,总会找到各种反面证据,甚至非常牵强。“杠精”的沟通方式让我非常苦恼,我不是故意成为“杠精”,有的时候是不自主的,我都意识不到。但我不知道怎么改变自己,内心感到非常孤独,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心理变态,总控制不住地表达相反的意
期刊
精神障碍患者往往是被忽视的一个群体,由于疾病的特殊性,他们饱受争议与歧视,人们常常给他们贴上“疯子”“冷血”“麻木”等负面的标签,可是,你知道吗?疾病固然可以令他们短期地丧失理智与控制能力,但是急性期过后,当病情趋于稳定时,他们是一群情感丰富、懂得感恩的人。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每天近距离接触他们,就像参演了一部精彩的电影,有无厘头,有冷幽默,有感人瞬间……有人说精神障碍患者是失心的天使,他们需
期刊
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网络上虽然存在着暴力、攻击、传播谣言等负面行为,但也存在着安慰他人、分享有用信息等亲社会行为。网络亲社会行为对于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道德完美主义”是指人们在道德领域设定高个人标准或者担心在道德方面犯错的人格倾向。无论是道德完美主义的高个人道德标准还是担心犯道德错误的心理倾向,都会促使他们从事亲社会行为。  博士研究生曾攀为第一作者的中国人
期刊
秀兒,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做事认真且小心谨慎、考虑周全。在父母、老师、同学眼里,是一个做事有计划、细心的姑娘。出门前会提醒大家带钥匙、手机等,离开一个地方时,会提前检查物品是否收拾完整。只要秀儿在,就不会落东西,大家很喜欢和秀儿相处。优势变成困扰  大四这一年,秀儿进入一家外企公司实习,她的优点逐渐展示出来。实习一段时间后,组长便让她参与重要事情的策划和处理。同学和实习的同事很羡慕她的“待遇
期刊
一  她从小就很讨厌他,但同时又非常牵挂他。  其实,她讨厌他,并不是因为他对她不好,而是他身上的味儿。其实他身上本身也没有什么味儿,只是因为他喜欢吃蒜,并且一天三顿,顿顿都有。但她虽然是他的亲生女儿,却没有继承他爱吃大蒜的嗜好,相反,她特别厌恶他身上和口中常散发出的那股辛辣的蒜臭。  他在工厂当操作工,每天天还没亮,就得早早地起床去厂里开机床。他早上从不做饭,隔夜的干馍,也不会馏一下,剥两瓣紫皮
期刊
Q老师:您好!  我现在已经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了,您知道吗?中考之后我满怀信心等待成绩,结果却让我十分失望,在班里只排到了第25名。我简直不能相信!本来不想让家人知道我的悲伤,但,这次实在忍不住,泪水一次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现在想起来,我心里还有一道难以越过的坎。还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因为换老师数学成绩下滑,老师曾经几次提到数学的重要,在我的成绩册上写过一句“要加强数学”。我知道老师为我好,但是
期刊
上周,打车回家时不幸被堵在大马路上,半个小时的路程,开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到。无奈而烦躁的司机师傅打开了音乐,放起了经典老歌。这几首老歌,让我们都有了些怀旧的感觉,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天来:那些曾经带给我们感动的人和事,或是某位红极一时的歌星,或是年少时迷恋的电视剧、小游戏,甚至是读书时续写的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怀旧所带来的强烈归属感与欣慰感,让我和司机师傅都忘记了堵车的不愉快。  在心理学中,怀旧
期刊
“大夫,我的孩子可不能吃药啊,这药物有依赖性,到时候就离不开药可咋整?这孩子一辈子就毁在这儿了……我们一个街道的就有人吃了一辈子药也不能停的。”  临床上,常常遇到这样的疑问,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人,都非常担心精神类药物成瘾的问题,甚至因此拒绝接受药物治疗。但是,精神类药物真的会成瘾、一旦吃上就不能停,甚至会让人欲罢不能吗?◢ 到底成瘾不成瘾?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