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研究型教学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构建以导师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实验设计、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型教学方法体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环境工程;创新型人才;研究型教学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1],是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江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通过构建以导师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实验设计、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施行研究型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更新观念,确立研究型教学理念
  
  教师的思想和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先导,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开展研究型教学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观念,确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研究型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意义。要树立现代人才观,树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2]。逐步将人才培养模式向学科交叉与综合背景下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方向转变;教育功能向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的方向转变;教学组织形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向转变;教学方式向师生互动、引导激发学生探究式自主学习的研究型教学方向转变;教师角色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研究型教学中的“设计师、引路人、推进者”方向转变。
  其次,改变“我讲你听”、“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尊重和强调学生在研究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努力把传统教学中知识的灌输过程变为由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共同探索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理论的发展线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让学生从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受到体验,从理论的推演过程中得到感悟,使学生在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得到较为系统的训练。要积极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双向交流、共同提高,实现研究型教学的良性互动。
  为此,江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通过专家讲座、教师座谈等各种方式讨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探讨研究型教学方法,确立研究型教学理念。
  
  二、构建以导师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实验设计、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型教学方法体系
  研究型学习首先需要建立普遍的“导师制度”。江苏大学环境学院一方面遴选优秀教师担任本科生指导教师,同时,还制定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各项规章制度,规定导师所应完成的工作和所必须尽的义务,包括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条件、任用程序、工作职责、考评奖惩等方面的规定,从而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以利于学生参与导师所在团队的科研实验,引导学生了解多种学术观点以及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及创新思维能力。
  研究型学习其次则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型教学方法体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为此,江苏大学环境学院创建了本科学习中心。本科学习中心创建宗旨是,充分体现教授治学理念,成为教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专业与学科联系的纽带,成人与成才贯通的桥梁,精英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本科学习中心采取教师轮流值班制度,当班教师负责接待来访学生,帮助解决学生在专业认识、学习方法、学习条件、参与科研创新项目、生涯规划等方面的问题。达到全面的学习指导、全面的能力培养、全面的素质养成、全面的人文关怀之目的。
  2.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实现学科内教学与科研的交叉融合,本科生提早进入科研课题组,在重大课题研究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与提高,教学与科研是辩证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本科生提早参与科研工作及其项目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受益于研究和教学的结合。环境学院将科研作为一个突破口,用科研成果促进本科教学,鼓励教师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向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从而不断积累和充实教学内容中科学研究的含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2004年以来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参与了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40余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让本科生全面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并积极申报各类校级以上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06以来,获批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4项,江苏大学“百项本科生创新计划”立项项目6项,江苏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28项。获评江苏大学“优秀毕业设计(论文)”12篇,人均获评数名列全校前列,江苏省教育厅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2篇;本科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6篇,从而使得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遍得以加强。
  3.注重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积极施行研究型教学
  以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为抓手,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教研结合,不断改革课程内容体系,丰富课程内容,积极施行研究型课堂教学。优选近五年国家级规划教材,并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实践成果,出版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材,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保设备——原理•设计• 应用》,为研究型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研究型教学有效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欲望。
  丰富学术活动,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术氛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专家讲座,组织副高以上职称或拥有博士学位教师轮流作学术报告。开通江大环境网,设置环境科学论坛,为师生提供交流、服务的平台。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实施,优化了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升其创新能力。
  
  三、加强教学建设,为实施研究型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研究型教师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并明确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具有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创造能力,掌握发展新的科学理论的思想方法,建立起合理的智能结构,从而学会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工作。
  环境工程专业采取培养和引进并重的策略,打造结构合理、和谐进取的高素质研究型教学团队,积极推进讨论式、启发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研究型教学方法。在《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原理》等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广泛使用动画、现场实录影片,并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中大量使用实物模型。通过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平台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并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互补,智力的激荡与共享,将新的思想、知识和科研成果不断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为开展研究型教学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引进各类人才12人,其中博士9人,教授2人,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形成了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很强的教师队伍。
  同时,环境学院完善规章制度和各类人员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加强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学习,把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专业研究型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研究型教学能力,以科研、教研促进教学工作,把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遵循客观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
  2. 改革实验室运行机制,重视教学基础建设,构建研究型教学平台,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兼顾基础性研究和高水平研究的重要基地。是真实反映高校科研与教学基本情况的窗口。研究型实验平台的构建,就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个性化学习的实验教学环境、开放机制、创新的评价机制、开放运行的保障机制。研究型实验平台集中了仪器设备资源、教学资源以及管理资源,其作用和意义是明显的。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原始创新性实验,平台化实验教学独立于理论教学并行的教学体系。在保证实验教学基础内容的条件下,制定独立的实验教学大纲,保留经典实验,合并重复实验,增加设计型、创新型、开发型与综合型实验,使实验内容体现出时代特征。环境工程专业充分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资金,补充实验仪器设备,构建实验教学平台,近两年新增仪器设备价值500万元,自制“1000m\+3等离子体荷电干式喷钙脱硫实验台”等实验装置4套,为学生自己选做实验,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提供基础保障。环境工程研究性实验平台的构建主要包括:①实验室平台化:将近似、类似实验室相对集中化,建成实验平台。②实验平台装置模块化:按照模块化设计每一个平台组建,便于学生的创新研究;③实验内容集成化:将部分普通验证型实验取消,让学生在中和试验过程中自己探索;④平台管理信息化:实验平台信息上网公布,学生可预约各种实验;⑤平台实验综合化:平台可以为设计型、创新型、综合型等实验服务;⑥平台开放自由化:建立向本科生全面开放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做到实验场所开放、实验仪器设备开放、实验内容开放、实验时间开放。此举进一步开拓了学生视野,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并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建立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改善教学效果,充分展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此外,实践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以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在实习环节,改变以往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方式,突出与生产相结合的实习方式,要求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要将学习内容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设计环节,使设计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注重挖掘个体潜能,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其创造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在设计题目的布置上要结合实际、结合科研、结合兴趣。结合实际就是要求假题真做,让学生结合实际存在的工程项目,进行独立的设计,再在实际中进行验证;结合科研就是真题真做,要求部分同学结合教师的科研需要,进入到教师的科研小组中去,结合实际科研课题完成设计工作;结合兴趣就是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设计要求可以自由选题,完成设计。
  
  四、结论
  
  江苏大学环境工程专业通过构建以导师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实验设计、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结构合理、和谐进取的高素质研究型教学团队,积极推进讨论式、启发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研究型教学方法;以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为抓手,教研结合,不断改革课程内容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构建研究型实验平台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实施研究性教学提供基础保障;本科生提早进入科研课题组,在重大课题研究过程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断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研究型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终身学习意识的建立、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
  [2]周全,徐洁,伍晓雄•关于推进高校研究型教学的几点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3(1):96-9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首先从语音、语义、词汇、修辞方面分析校园流行语的特点,然后剖析了这些流行语在高校风行的各种原因,其中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各种心理原因,  关键词:高校校园流行语;汉语规范;心理动态     一、从汉语系统看校园流行语的特点    1.语音上的谐音双关。“觉主”谐音“教主”,指能睡觉的学生;“菌男”、“霉女”即“俊男”“美女”;“呜呜呜┉”表示伤心;“7456”即“气死我了”,还有“特困生”
期刊
摘 要:我院将畜牧兽医专业作为精品专业来建设十分必要;在建设过程中,既明确了总体目标,又采取了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创新办学模式、加大经费投入、营造优良环境等十分过硬的措施,从而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精品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开展精品专业建设,不仅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部署和要求,也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学校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期刊
摘 要:“南”与“妊”“男”同一语源,皆有“妊养”之义,作为方位词的“南”是个假借。在诗词中经常遇到的“南山”意象,一般也并非实指,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蕴,这由南的语源义所决定的。  关键词:南;语源;南山   对《诗经》中的“南山”的解释,现在很多人都承认它的文化意蕴,但谈的并未令人信服。本文试从“南”字的语源探讨“南山”的文化意蕴。    一、从“南”字语源说起    甲骨文“南”字作:  ,
期刊
摘 要:学风既有广义的涵义,也有狭义的理解。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学风有它的体现载体。“学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良好学风的建立和形成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  关键词:高校;学风;学风建设    目前,部分地方高校的学风状况不尽如人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缺课、上课迟到早退、考试舞弊、整日上网玩电游等现象,不良的学风状况严重制约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要获得较大
期刊
摘 要: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国家、社会和高等院校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作为高校职能部门和社会群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必然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职能和要求。本文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掌握和发挥自身优势,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服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分别从加强思想教育引导、提升就业创业竞争力、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大学生;就业
期刊
摘 要:学生的美术素养是在对生活美感的不断体验中获得的。小学美术教学应加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教师可通过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积极创设体验的情境、努力搭建情感的桥梁、加强学科间有机整合等途径,设计多种形式的美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美术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
期刊
摘 要:放宽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限制已成为各国行政诉讼法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原告资格的规定虽然较以往已有很大进步,但现行法律中关于原告资格采用的“法律上利害关系标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试图在通过对域外经验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对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粗浅建议。  关键词:行政诉讼;诉权;行政权;原告资格    一、原告资格标准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原因分析    
期刊
摘 要: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考察与近代中国变革同时而生的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过程,反观学校体育思想对人才教育和培养的深刻影响,通过对中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的梳理,把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源与流,从课程的角度发现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作用与局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  关键词:中国;学校体育思想;大学体育课程;演进    近代以
期刊
摘 要:本论文以云南省体育教师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云南省体育教师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为提升云南省体育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角色意识;角色行为    1 引言    随着新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目前我国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
期刊
摘 要: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强,自我责任差;自我感觉好,自我能力弱;自我实现强烈,自我完善缓慢。对社会生活缺乏必然性的理解,常常在对客观想当然的解读中陷入迷惘。面对自己,会在强烈的自我意念下把主体意识丢失;对社会想当然的解读中更显示出贫瘠的生活积淀;在多元潮流中显得十分薄弱的辨析能力以及心理囚禁中的无奈与苟且等,都制约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怎样用科学的理念引领大学生的顺利成长,用民族文化充实并拓展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