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qianze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构建《景观设计》课程“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优化景观设计学科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以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设计学科特点为依据,针对性地提出运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进行《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新思路。该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自主性。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景观设计课程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8-0110-03
  引言
  随着时代变迁,网络已渗透到包括学习、工作、生活在内的社会各方面,而作为“国之根本,家之重器”的教育也势必要紧跟时代形式、谋求新的变革。时下,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及教育理念的更新,使得高等学校和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从“注重知识的灌输”逐渐向“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引导学生的多元化自主学习”转变。对于以培养国家高级建设人才为目标,在高等教育结构中具有中心和主体地位的本科教育来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通过两者的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化传统线下授课方式,积极推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普及[1][2],已经成为近年高等教师探索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概述
  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室作为信息交换场所的师生面对面课堂,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及时反馈,随时进行课上教学调整。但因其时空局限性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信息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效率也较为有限,尤其是随着网络和移动终端的社会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更倾向于“网络快餐式”的学习,所以传统“口传面授”式的线下教学模式已不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高效、合理地利用课堂。特别是在以美学、艺术学、环境心理学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环境设计专业课堂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线上教学是指教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网课平台上录制或上传与课程相关的网络学习资源供学生进行自主或集中学习。线上教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使教学有不受时空限制、课程可反复观看、学习方式多元、学习资料类型多样化等优点,但与线下课堂相比线上教学也存在师生互动缺乏,教学过程缺乏环境刺激,学生容易注意力涣散,教师难以直接管控,学生学习效果无法保证等诸多问题。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旨在把网络课堂的智慧、大数据、互联网优势与传统课堂的学习优势相结合,但又不仅仅是两种教学方式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为契合点的智慧化、引导式教学过程。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进行线上线下整个教学流程的系统优化设计。以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为例,根据其多学科、重实践、思维发散等教学特点,在线上网课平台,教师对于教学相关资料上传应尽可能多样化,理论讲授工作做到全面,尽量减少线下理论授课环节。在线下教学阶段则主要针对学生线上学习的大数据反馈进行针对性指导、讲授评图,提高課堂利用率,并且多侧重于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凸显线下教学的固有优势[3]。总之,对于应用性较强的环境景观设计学科来说,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适当的线上与线下教学环节比例,教学内容的重构,都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意义重大。
  二、本科教学中《景观设计》课程现状、特点分析
  《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它与城乡规划学、生态学、美术学、哲学等多个学科关系密切,是针对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综合优化设计[4]。以淮北师范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其《景观设计》课程分为《景观设计1》和《景观设计2》,分别开设于开第三和第五学期,是一门非常注重设计实践的课程。
  《景观设计》课程由于其专业特性在本科教学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景观设计》课程包含分类较多,知识面广,涵盖到多个专业,且相关设计理论教学内容多。第二,课程侧重学生的设计思维创新和设计实践能力培养。第三,相关景观设计前沿理念及景观施工技术、材料的应用更新较快,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前沿国际视角。根据以上课程教学特点分析,很多教师也进行过一系列的教改措施,如增加实践学时比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以项目化形式作为主要课程模块组织教学内容等[5]。这些措施虽然使学生的景观设计实践能力得到一部分提升,但仍存在以下机几点的问题:
  传统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设置多站在“老师主体”视角,不利于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拓展,且学生在对于课程相关综合知识的获得中过于被动。不能促进学生对前沿景观设计的自主、独立思考,抑制了学生设计思维的表达和内驱的学习兴趣。
  (一)《景观设计》课程作为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多开设于本科二年级,受课程安排和课时的限制,此时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且景观设计所需掌握的前期相关理论又过于庞杂,会造成课堂理论知识比重过大,项目实践训练得不到加强。由于教师在课堂以理论的“灌输”为主,所以难以因材施教多维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传统课堂时间有限,主要以教师的单向信息传播为主,双向沟通不足,且课下教师无法追踪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在实践中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运用情况,教师很难对下一次授课内容进行及时的针对性调整。
  (三)现行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材料,多为传统教材,从审批到投入使用耗时较长,无法满足景观设计的前沿性需求。而很多展示形式多样化的前沿设计理念、实践案例又无法“纸质化”满足传统课堂的统一、集中的学习需求。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根据《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现存问题总结及其学科特点分析,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将景观设计学科的传统课堂和线上网络课堂进行深度融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新型课程教学模式。   (一)教学平台:教学平台是线上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本课程主要以大学校园里普及率较高的超星学习通作为线上教学平台。教师可使用电脑客户端或移动手机终端进入教学空间,创建课程,上传课程相关学习资料,包括微课视频录制,课程PPT,教学大纲,案例图片等;组建班级,并在线上对班级进行管理,包括发布任务点,大数据统计学习、出勤情况,发送教学预警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组织教学活动,包括小组讨论,抢答问题,头脑风暴等。通过教学平台的多种线上功能可以增加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自主性。
  (二)教学内容设计:线下课堂教学内容的系统设计,要以线上学习情况的大数据反馈为重要参考依据。在线下课堂,教师可通过点评作业或学生之间作业互评,引导学生总结共性错误,巩固所学知识,学习优秀案例,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景观设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还可重新下发任务,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场地调研与设计实践,在此阶段教学重点放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案设计指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前一课中一课后”三个阶段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如图1)。
  (三)模式构建:《景观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思.路可以总结为:以“超星学习通”等线上平台为基础,建立一个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在一个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中实现学习自主化,同时以线下课堂为拓展平台,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交流讨论中使学生的知识得以内化。最后以课后项目设计实践为催化剂,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和总结能力,强化对设计理论的理解[6]。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现以《景观设计》课程中广场设计课程模块的第5个知识点(城市广场客体要素设计)为例,具体阐述混合教学模式在《景观设计》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将课程的相关资源(优秀的广场设计案例、学校周边不同类型的城市广场现状图片,城市广场客体要素知识点PPT,微课,视频),任务书(分析案例中广场现状的优缺点?该如何优化?)上传至超星学习通的课程教学空间。学生登录学习空间,查看、明确课前学习任务,并利用线上学习资源或翻阅相关资料开展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学习通建立讨论小组,,为学生解答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或发布话题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并参与讨论。设置教学预警及查看大数据统计,提醒并督促学生完成课前基础知识内容的学习。最后根据课前任务完成情况的统计结果和讨论小组出现的高频问题,教师对线下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及时安排调整(如图2)。
  (二)课中教学阶段:课中教学包括课程导入,重点知识探究,案例分析等相关模块。
  1.课程导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进行,学生将在线上课堂学习的成果以及对课前问题的思考、理解,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成PPT进行汇报,从而促进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自发、独立思考,也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对于广场景观的直观感受。
  2.重点知识探究阶段,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探疑教学法等,使课堂从教师的“教”轉变为学生的“学”,引导学生将课前线上学习到的碎片化知识进行串联,搭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师根据汇报情况和超星平台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结合教学大纲,采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广场及周边环境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尺度的广场与周边建筑高度的比例关系会给使用者带来怎样的空间感受?从而解决本节课重难点,“广场空间的周边围合建筑高度与其空间尺度的关系(卡米洛希泰)””,并引导学生将推导出的广场设计原理应用到下一阶段的设计实践中。通过这样主动式的学习环节设置,培养学生从自主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第一个问题之后,通过多媒体继续展示广场各功能区细部图片,提出问题“对于不同的功能区,植物、水体和铺装是如何运用的?”在引导学生对图片观察分析时,将问题再一次扩展,“这样的运用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对空间的营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补充,解决本节课第二个重难点“各要素的设计原则”。在此教学阶段,主要是利用线下课堂中不可替代的师生面对面观察、交流优势,通过层层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探究课程内容。
  3.案例分析,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课堂上展示一城市广场原始平面图及周边环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对原始平面图进行初步空间划分,并采用线上、线下所学到的知识,提出各类空间的营造方法。活跃课堂氛围,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使学生自主的将设计理论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实践能力。
  (三)课后实践阶段:课后实践阶段作为最后一个环节重点巩固学生所学,培养学生设计实践能力。首先教师在线上布置前期相关课程内容的测试题目,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在线上建立讨论组对学生进行讲解。发布广场设计任务书,对校园某广场进行调研和整套更新设计,并推送有关校园广场的优秀案例,线上督促学生借鉴、吸收、转化,完成学习迁移。其次,利用QQ群等线上平台追踪学生调研情况及设计进程,线上线下多渠道督促学生完整、完善设计方案。
  (四)考核评价阶段:《景观设计》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应该改变传统教学“以试卷论成绩”的单一考核方式,而是根据学生线上、线下各阶段的学习表现建立过程性和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课前,学生的学习时长,登录次数,参与谈论的积极性和线上测验成绩的大数据分析都可以为教师提供科学的考核评价依据8(如图3)。课中,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和发言次数以及设计方案分享汇报的表达沟通能力进行评定。课后根据学生的实践完成情况,进行广场创新设计作品的线下教师评图和线上学生互评、打分。最后按照一定比例生成学生的总成绩。
  通过线上线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的考察而形成的过程性、多元化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能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状态的全方位认知。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平时成绩,分析、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况,更好地因材施教,针对性辅导。教师也可以通过“线上问卷”形式,收集分析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意见、建议,进行教学总结不断提升教学效果[9]。   五、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一)强化设计实践能力:《景观设计》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最主要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事相应工作的设计实践能力,同时又以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为先导。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实践,改变了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将理论知识打散放入线上学习平台,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出教室,进行设计考察、设计实践能力的训练,同时也能通过更加多元的线上学习方式,将丰富的设计理论、设计素材在实践中进行内化,强化学生将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的设计探索能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为多样化的景观设计实践项目提供了平台和空间,如线上设计竞赛、线下景观空间调研等课程教学模块,都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丰富设计实践经验。
  (二)明确课程学习目的:《景观设计》课程学习是从设计理论一设计方法一设计实践的系统的连贯的知识掌握,课程内容庞杂,线上教学平台可以更方便的进行知识点的逻辑框架建构,有助于学生快速形成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高效学习能力,在设计实践中自发探索重难点和学习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以达到景观设计实践的学习目的为导向,在方案构思和实践阶段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内的课程资源进行薄弱环节的点对点的直接渗透,且可以通过、视频、音频、文字、案例等更为直观的方式进行相应知识点的回顾、理解,并及时的整理、内化应用于设计实践,促进学非的的达成,更具针对性[10]。
  (三)培养景观设计思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设计思维具有多向性,常常突破“系统”与“规范”。线上平台打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一个及时交流设计想法的平台。学生在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随时提出自己的设计想法,教师弓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散学生思維,尽可能提出更多的设想,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多种途径。同时,网络大数据归纳总结出高频率出现的词汇,为线下学生的实际创作明晰思路。
  在线上平台解决设计理论与概念想法的基础上,结合环境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把教学重点放在实践之中,利用课下实践时间,带领学生走进设计场地,理解场地与身体的实际比例关系,加强了学生对于户外环境的尺度感。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不同场合环境,能够给人带来的怎样的感受。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帮助了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设计,从“概念”到“实践”中培养设计思维。
  (四)反思与改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景观设计》课程的实践中虽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但仍有一些共性问题值得探讨:(1)为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前阶段,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课程进行梳理和对学生知识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制作重难点突出,内容丰富的碎片化教学资源。(2)在线下课堂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技巧,以及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但这又是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而得的。(3)可以考虑将学生使用比较广泛的社交平台如QQ群或微信群,作为线上教学的补充,推送前沿的设计资源,打开学生的专业视角,激发批判性思考。
  结语
  作为激活传统课堂的一项重要课改措施,《景观设计》课程中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打破了传统设计类课堂的局限性,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获取向主动探索转变,扩展了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线上平台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数据统计,有利于教师更科学的组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方案的线上学生互评和教师总评打开了学生的设计思路,提升了设计方案的阐述能力。
  总而言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本科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关注二者在教学上的深度融合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实践,从而改善本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z].教技[2016]2号:2016-06-07.
  [2]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教技[2019]2号:2019-02-27.
  [3]逯波,孟佳娜等线上线下交互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8,20(03):285-288.
  [4]胡澜紫月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基础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中央美术学院,2016.
  [5]张杰,马丽:景观艺术教学模式及创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华东理工大学景观专业为例[J].设计,2017(06):115-117.
  [6]汤勃,孔建益,曾良才等“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03):90-99+117-118.
  [7]蔡永洁著城市广场历史脉络发展动力空间品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8]陈晓刚,王苏宇“互联网+”背景下景观设计课程TMCS混合教学实践探析[J].装饰,2019(08):126-127.
  [9]吕艳.“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020,33(03):94-96.
  [10]邢万里,沙榕等基于在线教学背景下环境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设计,2020,33(09):114-115.
其他文献
2019年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重要的时间节点,举办了诸多重要的展览和艺术活动,引发了艺术界和整个学术界的关注。这一年美术界所出现的新趋势,取得的新成就,无疑将为当代艺术
摘要:研究如何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行为习惯和操作需求的微信导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给参观者带来便利。通过四川博物院微信导览的设计实践,从用户研究、流程与规范、信息构架和界面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探索出未来博物馆微信导览设计的新方向,即结合艺术与科技,在大数据、云计算、AR、VR、智能定位等技术手段的加持下,融入有温度的地域文化元素,进一步简化交互流程。博物馆微信导览将为用户带来真实友好的沉浸式体验,开创
写作一直是高中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难题,也是英语教师公认的教学难点。尽管教育部自2003年以来多次进行英语课程标准的改革,明确了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但是从历年的高考试卷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上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往往折射出了老师
在现行教材中,蕴含着许多与数学知识相通的数学思想方法。下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为依据,谈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各种数学思想方法。    一、符号思想    在全球信息化,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符号思想在世界得到广泛交流和重视,数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符号大致可分为:数学符号、运算符号、关系符号和计量符号四大类。本册教材在“数的产生”一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已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专家学者及教学一线教师研究的热点问题。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
近年来,我国高校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造成的大学生自杀、自伤以及伤人案件时有发生,由此说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目前培养大学生的一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建立和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因此,课堂教学应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经历、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本着这一理念,针对引入公式的推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公式这个环节,笔者谈谈自己的想法。  案例一:  师:如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生1: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公式推导方法一样。  
采用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V79)对国产联跃进行型柴油机排放颗粒提取物不同有机组份诱导体外培养的V79恶性转化细胞进行p53及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结果表明,各组份均能引起
探讨了给予二甲基亚硝胺,同时补充β-胡萝卜素后,大鼠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一定剂量的NDMN可使大鼠血红细胞,肝肾匀浆SOD活性和全血GSH-PX活性下降,血清和肝MDA和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