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都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生物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这门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的思维方式,并且能够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生活中去。高中生物教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生物学知识,而另外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形成关于生物学的关键品格和能力。这种关键的品格和能力就是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文章阐述了高中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且从多个角度提出了高中生物课堂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策略
2017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文件强调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指出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各个高中教师都应该认真落实该文件中的要求,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1],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对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概述
从前文所述的文件中可以得出,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这一词的含义并不是特别形象。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世界上所有的生命现象以及生命现象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着眼于生命观念的培养,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生命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生物自然演进的规律,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词汇。科学思维就要求在教学中秉持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对生物学科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向学生灌输生物学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生物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比对、归纳、总结。最后上升为本质性的生物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实际上是对学生能力的深层次要求。很多学生在通过生物学习以后,要掌握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科学探究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知识对生物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资源、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并且要进行创新性的实验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深深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2]。
4、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虽然并非生物学的专业技能,但是社会责任却深深地影响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只有具备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的观念、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等难题。因此,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的观念,提升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治理生态环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优化策略
1、运用概念图教学方式
实践证明,概念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利用形象的图形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生物学包含大量的定理、概念等。而且很多概念之间缺乏联系性,这就给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制造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能够运用概念图,将那些跳跃性很强的概念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生物学的知识。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将“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零碎的知识点在概念图中呈现出来。
2、采取“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方式
生物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自我探究和自我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实行“问题加任务”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设计问题情境,同时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植物为什么会向光生长?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哪些?”等问题。多种问题能够让学生进行多层次地理解。每一个问题也对应着相应的任务。学生在自我研究中会让知识记忆得更加牢固[3]。
3、开展户外教学
户外教学更加亲近生活,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户外还原生物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户外探究。在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设计教学任务,比如““用多种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很多小组会利用理论知识,开展调查。最后,各个小组开始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最终帮助学生获得核心素养。
结束语
生物学是一门重要课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基本出发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核心素养。期望文章的研究能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駱霞琴.例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转型策略[J].中学生物学,2020,36(09):15-16+18.
[2]冯阳春.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90.
[3]马俊.探索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J].华夏教师,2018(20):39-40.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策略
2017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文件强调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指出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各个高中教师都应该认真落实该文件中的要求,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法[1],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在这种背景下,开展对高中生物教学优化策略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概述
从前文所述的文件中可以得出,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这一词的含义并不是特别形象。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世界上所有的生命现象以及生命现象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着眼于生命观念的培养,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生命的知识,让学生了解生物自然演进的规律,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词汇。科学思维就要求在教学中秉持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模式对生物学科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向学生灌输生物学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启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生物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比对、归纳、总结。最后上升为本质性的生物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实际上是对学生能力的深层次要求。很多学生在通过生物学习以后,要掌握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科学探究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的知识对生物学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资源、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并且要进行创新性的实验活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深深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2]。
4、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虽然并非生物学的专业技能,但是社会责任却深深地影响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只有具备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坚持绿色发展的观念、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等难题。因此,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树立社会责任的观念,提升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治理生态环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优化策略
1、运用概念图教学方式
实践证明,概念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利用形象的图形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生物学包含大量的定理、概念等。而且很多概念之间缺乏联系性,这就给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制造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能够运用概念图,将那些跳跃性很强的概念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生物学的知识。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将“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零碎的知识点在概念图中呈现出来。
2、采取“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方式
生物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自我探究和自我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实行“问题加任务”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设计问题情境,同时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植物为什么会向光生长?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有哪些?”等问题。多种问题能够让学生进行多层次地理解。每一个问题也对应着相应的任务。学生在自我研究中会让知识记忆得更加牢固[3]。
3、开展户外教学
户外教学更加亲近生活,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户外还原生物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户外探究。在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设计教学任务,比如““用多种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很多小组会利用理论知识,开展调查。最后,各个小组开始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最终帮助学生获得核心素养。
结束语
生物学是一门重要课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基本出发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核心素养。期望文章的研究能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駱霞琴.例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转型策略[J].中学生物学,2020,36(09):15-16+18.
[2]冯阳春.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教学的优化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90.
[3]马俊.探索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优化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J].华夏教师,2018(2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