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把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是广大一线教师共同探索和关注的问题。随着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逐渐明确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新课改的主旋律,也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在探索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教师感到茫然困惑,到了课堂上不知道如何贯彻新课改的理念;还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有偏差,教学走入了“误区”。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科教学究竟要注意些什么?笔者就联系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谈一点粗浅认识。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同时,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自主地进行学习。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恰当地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位置。所谓“恰当”,就是课堂上既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又要把握学生活动的“度”。这个“度”就是要“动而有效,放而不乱”。
现在有些教师对学生课堂活动的“度”把握不好。一是盲目强调学生的“动”,不讲动的效果。如:有的教师机械地运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课堂上问题一个接一个,但多数问题不具备提问的价值,学生不需要思考,这就不可取。问题有一定的坡度,能够刺激学生思考,才具有被设置的价值。学生在思考中活动,这个“动”才有意义,有效果。二是有的教师在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面对那些始料不及的争鸣和提问,无所适从,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其实,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有的问题也许教师当时也没有正确答案,但不能回避。应以坦诚的态度告诉学生:“我也不太清楚,课后一起研究吧!”如果教师错了,也应放下架子,承认错误。因为教师的权威不是上级领导给的,也不是教师自诩的,而是建立在公众自然认可基础上的。教师的权威是教师表现出的知识与道德及其对人们施加的影响决定的,是人们对教师“师表”形象的认可程度决定的。教师的“实事求是”蕴含着优良学风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产生亲和力,激发学生“动”的积极性。这是能称得上教师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课堂方向的把握(包括对学生活动的正确引导与评价)、课堂节奏的调控、知识的归纳与传递等方面。所谓“有效”是强调教师活动的“必要性”和“绩效性”。
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有的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无所事事;学生发言时,盲目叫好。这就没能有效发挥主导作用。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每堂课上都会有些积极参与者,也有些被动参与者,还有个别没有参与者,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被动的和没有参与的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开放性教学活动中,具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而课堂教学的目标又是明确的,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抓住不确定因素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能盲目叫好,不仅要学生得到正确答案、获取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态度,要严谨、务实。要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培养坚忍顽强的学习精神,引导学生循着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有吸引学生、激励学生的教育技巧,这个技巧就是启发诱导。
有的老师没有正确理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过分地“少讲”或“不讲”。仿佛只要是讲,就会有“灌输”教育和“填鸭式”的嫌疑,以致该讲的不讲,本来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这里有一个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新课改提倡的“师生互动”与传统教学的“精讲多练”并不矛盾,“讲”与“不讲”不是区别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其实,“讲”是“导”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导”的必要途径。要言不烦,一语破的地“讲”,可以使课堂变得更“经济”,教学重点更突出。
我们瞄准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等,重点是思考与运用。努力在课堂实践中加强思维能力的教学,让学生谈理解思路、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自学,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意识地让学生组织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与合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首要途径。为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满意的进步,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我们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有的教师尝试了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能力水平的不同情况,在思想上(不公开)把他们分成几个不同的群体,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组织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指导,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和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即使在合作学习的形式下,也要强调独立思考,显露个性,让学生以自我体验和个性张扬的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在生存。要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自己归纳、自己分析、自己运用。学生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是培养和发展自身能力的最佳途径。
过去我们受升学教育的影响,有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又出现了重技能、轻知识的苗头:基础知识教学不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而靠大量练习来理解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真正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就要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譬如,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加强“听、说、读、写”的教学,数学要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重视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技能训练等等。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把握他们的知识建构状况。真实地了解他们哪些知识掌握得较好、哪些掌握得较差,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基础打牢固,让学生明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会影响自己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而发挥学习的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
关于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也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这是新课改的一个特点,也是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我们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的角度进行了尝试。
审视学生的日常活动,了解他们最能从哪些资源中受到启发和借鉴,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应的条件等等。从中选取部分材料,作为学习素材。
常熟市特级教师彭尚炯先生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过程中,就抛出了《常熟顶山栗资料选辑》,共有四则材料。
材料如下:
栗生山阴,九月采。(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九《果部·栗》)
峨峨顶山高,十月寒霜肃。霜栗大如拳,紫苞剥黄玉。福荔及夏收,宣栗亦早熟。独尔饱风霜,香甘颇俱足。(明初释古潭《顶山栗》)
……
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材料,模仿和借鉴《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写作特点,写一篇《常熟特产——顶山栗》,收到了好的效果。
家乡特产是有限的,学生的生活范围是广阔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教学材料具有广阔前景。如:运动场的弧度问题、足球场上香蕉球的力学思考等等,都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虽然有一些好的范例,但在这方面教师还是普遍感到较难。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对课程资源的范畴把握不准,不知道哪些属于教学资源;二是不愿意下工夫、花气力去寻找和利用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在教学环境方面,有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教学实践基地和可以用来进行教育活动的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思考,就会发现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材料比比皆是。问题是你选择哪些,怎么利用。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进入课堂,使用多媒体的教师也越来越多,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加强教育的针对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的教师过分突出了媒体的运用,一节课都用有声有色的课件展示,自己手忙脚乱,效果还不一定好。且课件的制作费时费力,往往得不偿失。
其实,信息资源的运用,强调与学科课程整合。“整合”就要有机联系,形成和谐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在课堂的运用要弥补教材文本的不足,或者进行必要的直观呈现(呈现某种自然情景或虚拟的实验环境,或某些动态的变化显示,如“心脏的生理机能”教学,用动画展现心脏跳动的状态,让学生通过观察心脏跳动过程中心脏房室瓣的形状变化认识心脏的生理机能),使学生进入情境探究,或者选取某种学习材料,丰富学习资源,提升学习条件和质量。
不管是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教材的拓展与延伸,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与设置,都取决于教师的水平。教师的素质对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利用的状况和发挥效能的程度起决定作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总之,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科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达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我以为,可以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不拘一格地组织教学。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同时,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自主地进行学习。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恰当地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位置。所谓“恰当”,就是课堂上既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又要把握学生活动的“度”。这个“度”就是要“动而有效,放而不乱”。
现在有些教师对学生课堂活动的“度”把握不好。一是盲目强调学生的“动”,不讲动的效果。如:有的教师机械地运用“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课堂上问题一个接一个,但多数问题不具备提问的价值,学生不需要思考,这就不可取。问题有一定的坡度,能够刺激学生思考,才具有被设置的价值。学生在思考中活动,这个“动”才有意义,有效果。二是有的教师在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面对那些始料不及的争鸣和提问,无所适从,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其实,有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有的问题也许教师当时也没有正确答案,但不能回避。应以坦诚的态度告诉学生:“我也不太清楚,课后一起研究吧!”如果教师错了,也应放下架子,承认错误。因为教师的权威不是上级领导给的,也不是教师自诩的,而是建立在公众自然认可基础上的。教师的权威是教师表现出的知识与道德及其对人们施加的影响决定的,是人们对教师“师表”形象的认可程度决定的。教师的“实事求是”蕴含着优良学风和崇高的人格魅力,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产生亲和力,激发学生“动”的积极性。这是能称得上教师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课堂方向的把握(包括对学生活动的正确引导与评价)、课堂节奏的调控、知识的归纳与传递等方面。所谓“有效”是强调教师活动的“必要性”和“绩效性”。
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有的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无所事事;学生发言时,盲目叫好。这就没能有效发挥主导作用。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每堂课上都会有些积极参与者,也有些被动参与者,还有个别没有参与者,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被动的和没有参与的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开放性教学活动中,具有一些不确定因素,而课堂教学的目标又是明确的,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抓住不确定因素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能盲目叫好,不仅要学生得到正确答案、获取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态度,要严谨、务实。要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培养坚忍顽强的学习精神,引导学生循着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这就需要有吸引学生、激励学生的教育技巧,这个技巧就是启发诱导。
有的老师没有正确理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走入了另一个极端,过分地“少讲”或“不讲”。仿佛只要是讲,就会有“灌输”教育和“填鸭式”的嫌疑,以致该讲的不讲,本来一句话就可以点明的问题,非要跟学生“兜圈子”、“捉迷藏”。这里有一个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新课改提倡的“师生互动”与传统教学的“精讲多练”并不矛盾,“讲”与“不讲”不是区别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启发式和注入式的分水岭。问题在于讲什么,怎样讲。其实,“讲”是“导”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导”的必要途径。要言不烦,一语破的地“讲”,可以使课堂变得更“经济”,教学重点更突出。
我们瞄准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等,重点是思考与运用。努力在课堂实践中加强思维能力的教学,让学生谈理解思路、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自学,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意识地让学生组织活动,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与合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首要途径。为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满意的进步,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我们加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有的教师尝试了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能力水平的不同情况,在思想上(不公开)把他们分成几个不同的群体,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组织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指导,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和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即使在合作学习的形式下,也要强调独立思考,显露个性,让学生以自我体验和个性张扬的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在生存。要引导学生自己理解、自己归纳、自己分析、自己运用。学生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是培养和发展自身能力的最佳途径。
过去我们受升学教育的影响,有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又出现了重技能、轻知识的苗头:基础知识教学不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而靠大量练习来理解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真正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就要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譬如,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加强“听、说、读、写”的教学,数学要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重视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技能训练等等。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把握他们的知识建构状况。真实地了解他们哪些知识掌握得较好、哪些掌握得较差,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把基础打牢固,让学生明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会影响自己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而发挥学习的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
关于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也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这是新课改的一个特点,也是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我们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的角度进行了尝试。
审视学生的日常活动,了解他们最能从哪些资源中受到启发和借鉴,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些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应的条件等等。从中选取部分材料,作为学习素材。
常熟市特级教师彭尚炯先生在教学《南州六月荔枝丹》的过程中,就抛出了《常熟顶山栗资料选辑》,共有四则材料。
材料如下:
栗生山阴,九月采。(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九《果部·栗》)
峨峨顶山高,十月寒霜肃。霜栗大如拳,紫苞剥黄玉。福荔及夏收,宣栗亦早熟。独尔饱风霜,香甘颇俱足。(明初释古潭《顶山栗》)
……
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材料,模仿和借鉴《南州六月荔枝丹》的写作特点,写一篇《常熟特产——顶山栗》,收到了好的效果。
家乡特产是有限的,学生的生活范围是广阔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教学材料具有广阔前景。如:运动场的弧度问题、足球场上香蕉球的力学思考等等,都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虽然有一些好的范例,但在这方面教师还是普遍感到较难。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对课程资源的范畴把握不准,不知道哪些属于教学资源;二是不愿意下工夫、花气力去寻找和利用教学资源。
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在教学环境方面,有学校图书馆、实验室、教学实践基地和可以用来进行教育活动的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思考,就会发现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材料比比皆是。问题是你选择哪些,怎么利用。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效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进入课堂,使用多媒体的教师也越来越多,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加强教育的针对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有的教师过分突出了媒体的运用,一节课都用有声有色的课件展示,自己手忙脚乱,效果还不一定好。且课件的制作费时费力,往往得不偿失。
其实,信息资源的运用,强调与学科课程整合。“整合”就要有机联系,形成和谐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在课堂的运用要弥补教材文本的不足,或者进行必要的直观呈现(呈现某种自然情景或虚拟的实验环境,或某些动态的变化显示,如“心脏的生理机能”教学,用动画展现心脏跳动的状态,让学生通过观察心脏跳动过程中心脏房室瓣的形状变化认识心脏的生理机能),使学生进入情境探究,或者选取某种学习材料,丰富学习资源,提升学习条件和质量。
不管是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教材的拓展与延伸,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与设置,都取决于教师的水平。教师的素质对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利用的状况和发挥效能的程度起决定作用。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总之,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科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达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目的。我以为,可以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不拘一格地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