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这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要求学生学会倾听,然而却忽视了教师自己学会倾听。新课程要求我们为师者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同时自己也要俯下身子,学会倾听。听到这种提法,心里一定会很不以为然。这不是很容易吗?上课学生说的哪一句话,我们不是仔仔细细地听的呢?其实这是对倾听太过肤浅的理解,倾听的内涵意味着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注学生,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內心真实的感受。
叶澜教授说过:“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作为一位教师,课堂上只有善于倾听学生,适时调节自己教学,才能正确地判断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够对症下药,教学效果才能够真正地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完成教学任务,就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是自以为是地接过学生的发言,没把学生的意思听懂、听全,就草草地做出回应,斩断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匆匆地进行下一个教学程序。
我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五》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识字五》的教学内容是猜三则字谜,谜底是“众、秋、青”。教学时,当我出示第一则谜语“一个人,两个人,一个在前两个跟。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时,同学们看了后,异口同声地喊:“是众。”我心里一阵兴奋,现在的孩子就是聪明。“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我问,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一个人,两个人,我猜出就是众。”“一个人,两个人,一个在前两个跟。一个人在上面,两个人在下面,就是众。”还没等学生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提示到:“‘团结起来力量大’就是人很多,力量很大,团结起来力量大就说出了众的意思,对不对?”学生说:“对。”我又说:“众是三个人,人多谁也不离群,一个人离开了,就是从了,对不对?”学生们大声说“对,对!”听着学生整齐地回答,我心里不觉咯噔一下,学生没有经历思维的过程,我却说了那么多,学生真的懂了吗?是不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我应该相信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多思考,有机会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学生自己想出来,自己说出来的内心体验一定是完全不一样的。
于是,我在教学下面两则谜语时就改变了教学策略,首先是让学生自己读谜语,想是什么字;然后让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猜出是那个字;最后再在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成果。第三则谜语:“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没想到学生是这样猜的“我用的是排除法,书上前两则谜语“众、秋”都猜出来了,我想剩下一个一定是‘青’”。其实,这并不是从谜面上去思考,但我还是肯定了这种方法:“排除法是一种好的方法,可以采用”。学生出现这样的思维一定有他的思维过程,如果教师轻描淡写地一味否定学生的想法,学生根本无法扭转自己的思维,应该在学生出现简单思维的时候细细倾听,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师才能进行适当的点拨。接下来的几秒钟,教室冷场了。我让学生再仔细地读一读谜语,正想接着去提示,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日出万里无云’,日和青拼在一起是晴,万里无云不就是晴天吗?”真是天才,我带头为他的发言鼓掌,一石激起千层浪,又一个学生举手了:“‘水到纯净透明’,氵和青拼在一起是清,清水就是透明的,这个字就是‘青’。”这次,我没急着插话,只是耐心聆听,果然又一个学生站起来了:“‘心至令人感动’,心跟青拼在一起,我不认识,但我突然想到忄也是心呀,忄和青相拼不就是情吗?”还没等我作出评价,更多的学生举手了,他们得到同学的启发,悟到了“言可以写成讠,‘言来互相尊重’,就是讠+青=请。”探究到这里,我已经感到非常满足,学生已经学会猜谜语了,我正想总结,发现还有一个学生高高地举着手。我提醒自己,要学会聆听,于是就让那位学生站起来发言,只见他非常兴奋,我发现了一则谜语和这则谜语是一样的“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能跑天下,有水能养鱼虾,有土能种庄稼”。学生兴致高涨,凝神静听之后,是热烈地讨论,马上有几个同学举手,大都猜出了是“也”。在孩子们满脸的成功、喜悦中,下课铃响了。显然,教学大大超过了我预想的效果。我们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了教学相长。
倾听是礼貌,倾听是尊重,倾听是教学策略,倾听更是教学艺术。只有我们教师学会了倾听,才能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无拘无束地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了解学生,优选教法的功夫,而且要有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进行倾听,这样才能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地还给学生。其实我们教师都有这种倾听的能力,倾听会让我们发现倾听谬误中蕴涵的新奇,倾听会让我们感悟到荒诞中包裹的合理,也一定会像李镇西老师那样聆听到“花开的声音”。
叶澜教授说过:“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作为一位教师,课堂上只有善于倾听学生,适时调节自己教学,才能正确地判断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才能够对症下药,教学效果才能够真正地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完成教学任务,就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是自以为是地接过学生的发言,没把学生的意思听懂、听全,就草草地做出回应,斩断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匆匆地进行下一个教学程序。
我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五》时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识字五》的教学内容是猜三则字谜,谜底是“众、秋、青”。教学时,当我出示第一则谜语“一个人,两个人,一个在前两个跟。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时,同学们看了后,异口同声地喊:“是众。”我心里一阵兴奋,现在的孩子就是聪明。“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我问,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一个人,两个人,我猜出就是众。”“一个人,两个人,一个在前两个跟。一个人在上面,两个人在下面,就是众。”还没等学生说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提示到:“‘团结起来力量大’就是人很多,力量很大,团结起来力量大就说出了众的意思,对不对?”学生说:“对。”我又说:“众是三个人,人多谁也不离群,一个人离开了,就是从了,对不对?”学生们大声说“对,对!”听着学生整齐地回答,我心里不觉咯噔一下,学生没有经历思维的过程,我却说了那么多,学生真的懂了吗?是不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我应该相信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多思考,有机会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学生自己想出来,自己说出来的内心体验一定是完全不一样的。
于是,我在教学下面两则谜语时就改变了教学策略,首先是让学生自己读谜语,想是什么字;然后让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猜出是那个字;最后再在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成果。第三则谜语:“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没想到学生是这样猜的“我用的是排除法,书上前两则谜语“众、秋”都猜出来了,我想剩下一个一定是‘青’”。其实,这并不是从谜面上去思考,但我还是肯定了这种方法:“排除法是一种好的方法,可以采用”。学生出现这样的思维一定有他的思维过程,如果教师轻描淡写地一味否定学生的想法,学生根本无法扭转自己的思维,应该在学生出现简单思维的时候细细倾听,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教师才能进行适当的点拨。接下来的几秒钟,教室冷场了。我让学生再仔细地读一读谜语,正想接着去提示,一个学生举手了:“老师,‘日出万里无云’,日和青拼在一起是晴,万里无云不就是晴天吗?”真是天才,我带头为他的发言鼓掌,一石激起千层浪,又一个学生举手了:“‘水到纯净透明’,氵和青拼在一起是清,清水就是透明的,这个字就是‘青’。”这次,我没急着插话,只是耐心聆听,果然又一个学生站起来了:“‘心至令人感动’,心跟青拼在一起,我不认识,但我突然想到忄也是心呀,忄和青相拼不就是情吗?”还没等我作出评价,更多的学生举手了,他们得到同学的启发,悟到了“言可以写成讠,‘言来互相尊重’,就是讠+青=请。”探究到这里,我已经感到非常满足,学生已经学会猜谜语了,我正想总结,发现还有一个学生高高地举着手。我提醒自己,要学会聆听,于是就让那位学生站起来发言,只见他非常兴奋,我发现了一则谜语和这则谜语是一样的“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能跑天下,有水能养鱼虾,有土能种庄稼”。学生兴致高涨,凝神静听之后,是热烈地讨论,马上有几个同学举手,大都猜出了是“也”。在孩子们满脸的成功、喜悦中,下课铃响了。显然,教学大大超过了我预想的效果。我们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了教学相长。
倾听是礼貌,倾听是尊重,倾听是教学策略,倾听更是教学艺术。只有我们教师学会了倾听,才能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维,无拘无束地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了解学生,优选教法的功夫,而且要有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进行倾听,这样才能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地还给学生。其实我们教师都有这种倾听的能力,倾听会让我们发现倾听谬误中蕴涵的新奇,倾听会让我们感悟到荒诞中包裹的合理,也一定会像李镇西老师那样聆听到“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