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建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核心环节。上海外国语大学积极探索外语类院校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不断细化模块课程学科领域和培养目标,构建出十大课程模块,并以教学方法变革为导向制订了保障课程实施的相关政策措施。上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致力于强化人本教育,汇通中外文化,为培养汇通中外精神思想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人文素养和学科基础,为各类院校通识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关键词:通识课程体系;课程模块;保障措施
中国分类号:G40-58
一、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并将其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通识教育日渐成为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
二、外语院校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社会的发展对高质量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外语类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技巧和言语表达能力,更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交往的能力,能担负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融通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历史使命。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2006年开展通识课程以来,教育目标不断明晰,即:为达成培养自由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性的“全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沟通、思考、批判和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各主要知识领域的认识并能触类旁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并对人生意义及价值有完整概念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不同社会文化、不同生命样态的理解与关怀能力;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历史的了解并进而鉴往知来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判断与正确抉择的能力。
1. 面向全人发展需求,打造模块系列课程
通识教育在本质上是服务于人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为克服外语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思辨能力缺乏等不足,帮助他们在知识、技能、能力、素养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学校对课程结构进行系统规划和组织,强化学科交叉、专业融合以及课程的综合性,实现课程模块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理性推论能力。
2. “人文为基,通专结合”,加强本土文化和国际理解教育
通识课程的宗旨在于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学校本着“人文为基,通专结合”的课程构建原则,充分挖掘自身的语言文化教学特色,力图使学生能根植于中国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文明,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进而产生文化创新的能力。
3. 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文化意识与反思能力
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症”,通识课程的开设不仅是要学生掌握或了解某个领域内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要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价值、传统及体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及批判能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
4. 注重师资融合互补,积极开展校际通选
面对外语院校自然科学领域师资相对缺乏的现实,通识教育充分利用校际通选的师资共享模式。通过校际合作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并充分利用周边院校优质师资,整合大学园区校际教学资源,完善课程结构,打造跨学科领域系列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文化的体验,促成心灵的开放。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及课程设置
根据以上四大原则,学校搭建了由十个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开放性的架构。在遵循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每个模块的设计基于三个维度:知识系统、教育目标与课程设计。
首先,将通识课程分为多元文明&国际视野、中华文明&文化传承、艺术鉴赏&审美情趣、数理哲学&创造性思维、科技发展&科学精神、法政思想&公平正义、经济管理&社会服务、新闻传媒&社会道德、语言技能&言语交际、心理体育&身心健康十大模块知识领域,突出了通识课程的体系性,有利于引導学生有目的的实施选课。
其次,十大模块均设有教育目标,对教学内容规定适度模糊,但设有较为明确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目标定位。
最后,每个模块下设若干门课程。在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强调跨学科和综合性,侧重研究方法和价值讨论。开设课程遵循开放性原则,不断完善优化。
四、实施通识课程的保障措施
为了达成通识课程教学目标,推动课程有效实施,学校在规划课程模块架构、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课程数量的同时,从师资配备、教学方法、质量评估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起一套通识课程质量保障制度。
1. 课程遴选机制
学校制定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对通识课程的设置原则、教学管理、教学实施、质量监控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学校要求各学科专业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推荐优质课程作为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程遴选机制的建立保证了通识课程的精品特质。
2. 师资保障措施
在师资配备上,学校规定开设通选课的教师原则上应有中级以上(含中级)的职称,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颁布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暂行规定》,要求教授为本科生授课,鼓励名师带头开设通识课程。
3. 研究性教学模式
在课程实施上,设立核心课程助教制度,由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担任助教,讨论课分成若干小班。学校还颁布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加强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推广研究性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学科知识单向传授的模式,采取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学业评价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激情。
4. 课程评估机制
学校设计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学生网上评教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搭建了“课程中心”网络课程平台,一方面,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通识课程教学,每门课程建立教学网站,开展教学互动。另一方面,开发课程监管评估一条龙。
5. 教学信息反馈机制
学校实施了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和教学信息员制度,组织院系领导、督学深入课堂听课,开展试卷或教学论文抽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确保反馈渠道畅通。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及时有效地改进课程质量。
五、结语
通识教育是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虽然每所大学对通识教育的推行方式有不同的解读,但普遍认为,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其前提和关键。通识课程的课程设置应该体现出与人才培养一致的教育理念。外语类专业因培养定位导向上的统一性,通识课程的设置有着必然的共通性。上海外国语大学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有望为外语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课程体系框架,其对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师资开发以及如何优化通识教育教学的探索,亦可为我国高校有效地实施通识教育提供实践上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通识课程体系;课程模块;保障措施
中国分类号:G40-58
一、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并将其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通识教育日渐成为世界各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
二、外语院校特色的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社会的发展对高质量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外语类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技巧和言语表达能力,更应该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交往的能力,能担负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明、融通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历史使命。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2006年开展通识课程以来,教育目标不断明晰,即:为达成培养自由的、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性的“全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沟通、思考、批判和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各主要知识领域的认识并能触类旁通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并对人生意义及价值有完整概念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不同社会文化、不同生命样态的理解与关怀能力;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历史的了解并进而鉴往知来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伦理道德的思考、判断与正确抉择的能力。
1. 面向全人发展需求,打造模块系列课程
通识教育在本质上是服务于人的智能、情感和社会化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为克服外语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思辨能力缺乏等不足,帮助他们在知识、技能、能力、素养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学校对课程结构进行系统规划和组织,强化学科交叉、专业融合以及课程的综合性,实现课程模块化,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理性推论能力。
2. “人文为基,通专结合”,加强本土文化和国际理解教育
通识课程的宗旨在于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学校本着“人文为基,通专结合”的课程构建原则,充分挖掘自身的语言文化教学特色,力图使学生能根植于中国文化精髓,传承中华文明,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进而产生文化创新的能力。
3. 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培养文化意识与反思能力
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缺席症”,通识课程的开设不仅是要学生掌握或了解某个领域内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要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价值、传统及体制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及批判能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
4. 注重师资融合互补,积极开展校际通选
面对外语院校自然科学领域师资相对缺乏的现实,通识教育充分利用校际通选的师资共享模式。通过校际合作积极拓展课程资源,并充分利用周边院校优质师资,整合大学园区校际教学资源,完善课程结构,打造跨学科领域系列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文化的体验,促成心灵的开放。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及课程设置
根据以上四大原则,学校搭建了由十个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开放性的架构。在遵循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每个模块的设计基于三个维度:知识系统、教育目标与课程设计。
首先,将通识课程分为多元文明&国际视野、中华文明&文化传承、艺术鉴赏&审美情趣、数理哲学&创造性思维、科技发展&科学精神、法政思想&公平正义、经济管理&社会服务、新闻传媒&社会道德、语言技能&言语交际、心理体育&身心健康十大模块知识领域,突出了通识课程的体系性,有利于引導学生有目的的实施选课。
其次,十大模块均设有教育目标,对教学内容规定适度模糊,但设有较为明确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目标定位。
最后,每个模块下设若干门课程。在在课程设计上注重强调跨学科和综合性,侧重研究方法和价值讨论。开设课程遵循开放性原则,不断完善优化。
四、实施通识课程的保障措施
为了达成通识课程教学目标,推动课程有效实施,学校在规划课程模块架构、丰富课程内容、增加课程数量的同时,从师资配备、教学方法、质量评估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起一套通识课程质量保障制度。
1. 课程遴选机制
学校制定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对通识课程的设置原则、教学管理、教学实施、质量监控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学校要求各学科专业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推荐优质课程作为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课程遴选机制的建立保证了通识课程的精品特质。
2. 师资保障措施
在师资配备上,学校规定开设通选课的教师原则上应有中级以上(含中级)的职称,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颁布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暂行规定》,要求教授为本科生授课,鼓励名师带头开设通识课程。
3. 研究性教学模式
在课程实施上,设立核心课程助教制度,由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担任助教,讨论课分成若干小班。学校还颁布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关于加强研究性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大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推广研究性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学科知识单向传授的模式,采取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学业评价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激情。
4. 课程评估机制
学校设计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学生网上评教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搭建了“课程中心”网络课程平台,一方面,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通识课程教学,每门课程建立教学网站,开展教学互动。另一方面,开发课程监管评估一条龙。
5. 教学信息反馈机制
学校实施了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和教学信息员制度,组织院系领导、督学深入课堂听课,开展试卷或教学论文抽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确保反馈渠道畅通。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及时有效地改进课程质量。
五、结语
通识教育是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与实践,虽然每所大学对通识教育的推行方式有不同的解读,但普遍认为,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其前提和关键。通识课程的课程设置应该体现出与人才培养一致的教育理念。外语类专业因培养定位导向上的统一性,通识课程的设置有着必然的共通性。上海外国语大学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有望为外语院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课程体系框架,其对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师资开发以及如何优化通识教育教学的探索,亦可为我国高校有效地实施通识教育提供实践上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