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治疗过程中,多层螺旋CT(Multis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MSCT) 应用于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34例可疑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小儿患者进行 MSCT平扫以及三维重建(3D Reconstruction),后与气管、支气管镜下手术结果予以比对,用以分析 MSCT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及诊断价值。结果:MSCT对34例小儿患者扫描、重建,均获得清晰图像,其对有无异物及异物的形态和位置的诊断与手术确认基本一致。结论: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很重要,值得重视。
关键词: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
气管、支气管作为人体中的重要通道,保障着肺脏与外界进行气体的交换,气管、支气管异物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鉴于此,及时诊断异物,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的正常结构及其病理变化对人体健康状况的诊断非常重要。从技术讲,多层螺旋CT(multis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MS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组发展迅速,患儿气管、支气管的正常走行、分支及其相关部位病变能够直观显示。本文的分析讨论基于本院行MSCT平扫的34例可疑支气管异物患儿的相关医疗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013年间本院收治的34例疑似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其中男童22例,女童12例,年龄8个月~6岁不等,平均2.78岁。病程1h~1个月。其中30例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病变状况症状,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哮鸣音。8例患儿反复咳嗽发烧。经过询问及诊断,得知异物种类多为较硬质植物性食物或玩具,其中12例为花生仁,8例为葵花子仁,4例为栗子,4例为果冻,2例为小木块,2例为螺丝帽,2例为骨片。其中有些异物普通胸片无法显示,但通过多层螺旋CT,得以清楚显示。
1.2 扫描
患儿体位:仰卧位;
扫描范围:从喉部到膈角,水平;
设备:东芝ACTIVISION16排螺旋CT;
扫描方式:最长100s不间断螺旋扫描。
扫描参数:电压100~120KV,电流100~300mA,螺距1.0,矩阵512×512,FOV32cm×32cm,窗宽1300Hu,窗位500Hu。
考虑到有些患儿不能很好配合扫描,则于扫描前以药剂灌肠,患儿镇静至睡眠状态后进行扫描。药剂制法:以0.5ml/kg的10%水合氯醛加等量0.9%氯化钠溶液稀释。
1.3 图像后处理
在 Brilliance工作站系统进行图像后处理工作,分别进行多平面重组( 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曲面重建(Cured planar reformation,CPR)、表面阴影成像(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及仿真内窥镜(Virtual bronchoscopy CT,CTVB)操作,目的是通过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及肺野组织结构,判断有无存在异物,如果有异物,再据以判断异物所在位置及其形态。
2 结果
2.1 MPR、CPR及MinIP
异物得以直接显示出来,显示:异物附着在管壁上,部分已经嵌入管腔,形成了各种形态的高密度影,边界清楚,26例。
2.2 SSD
吞入较小异物的患儿12例,显示为气管、支气管轮廓结构局部缺损;吞入较大异物的患儿8例,显示为气管、支气管几乎被完全堵塞。
2.3 CTVE
26例显示支气管腔狭窄,8例显示支气管腔闭塞,4例显示有气管异物不透X线,所有病例异物情况得到较为完整的直观显示。
3 讨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为小儿常见急症,多发生于8个月至5岁小儿群体,这主要与婴幼儿本阶段的身心发展有很大关系,婴幼儿情绪发展不稳定,好动,其消化系统咀嚼和吞咽功能不全,与进食不慎有关,大部分患儿可提供异物吸入史,临床表现与气管、支气管阻塞部位、程度及病程长短有关,异物性质多为透光性异物。病史不明、症状和体征复杂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及时准确诊断尤为重要。
3.1 CT扫描:
3.1.1扫描前准备:
(1)详细了解病史,确定CT检查的必要性。
医生需向患儿监护人了解患儿有无异物吸入史以及吸入异物的种类(28例可以提供,6例无法提供);其次是确定CT检查的必要性,这包括已经常规X线检查发现异物,需要进一步通过CT定位或定性,或通过常规X线检查阴性但医生临床高度怀疑有异物吸入。
(2)去除患儿体表金属钮扣、金属饰物等金属质异物。
(3)根据情况,对于不能配合扫描的患儿使用镇静剂。
3.1.2扫描方法:
扫描范围可从喉部开始,向下可一直扫到膈角水平,以利于异物的检出,患者一般采取仰卧位。CT扫描参数:见上文。
3.2 后处理技术
MSCT以薄层扫描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通过对气管、支气管MPR、CPR、MIP、SSD、MinIP及CTVE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而三维重建是对二维图像进行边界识别等分割处理,重新还原出气管、支气管的三维图像的一种非侵袭性成像技术,为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三维重建可以清楚地看见支气管树,如图1。多层螺旋CT分辨率高,并能全面直观地显示异物所在位置以及异物与气管、支气管之间的关系及周围组织炎症关系。
多平面重组(MPR)使气道呈一纵切面,能清晰显示异物位置及整个气道状况,异物易于检出,如图2;最小密度投影(MinIP)是包括气管、支气管及肺野在内的综合三维投影,清楚显示管腔内异物,形成高密度影,如图3;表面阴影成像(SSD)能显示气道表面轮廓结构状况,异物显示为局部或全部缺损,如图4;CT仿真内窥镜(CTVE)可显示气管、支气管腔内部变化,确定异物大小和位置,如图5。通过MSCT检查图像,异物所在位置、形态、大小、阻塞情况,以及周围炎症病变情况,一一呈现,如无异物时则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影像。
4 结论
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此优势体现在非侵入性、无痛苦、安全易行,副作用小,检查结论可靠性高,有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对有效气管、支气管异物术前诊断、定位及术后复查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申受强等.多层螺旋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16):792
[2]强金伟等.多层螺旋CT气管三维重组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6,21:674
[3]王晓梅等.MSCT在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77
[4]郑海军等.CT与平片诊断气管支气管可透光异物的对比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32
关键词: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
气管、支气管作为人体中的重要通道,保障着肺脏与外界进行气体的交换,气管、支气管异物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鉴于此,及时诊断异物,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的正常结构及其病理变化对人体健康状况的诊断非常重要。从技术讲,多层螺旋CT(multis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MS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组发展迅速,患儿气管、支气管的正常走行、分支及其相关部位病变能够直观显示。本文的分析讨论基于本院行MSCT平扫的34例可疑支气管异物患儿的相关医疗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013年间本院收治的34例疑似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其中男童22例,女童12例,年龄8个月~6岁不等,平均2.78岁。病程1h~1个月。其中30例有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病变状况症状,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哮鸣音。8例患儿反复咳嗽发烧。经过询问及诊断,得知异物种类多为较硬质植物性食物或玩具,其中12例为花生仁,8例为葵花子仁,4例为栗子,4例为果冻,2例为小木块,2例为螺丝帽,2例为骨片。其中有些异物普通胸片无法显示,但通过多层螺旋CT,得以清楚显示。
1.2 扫描
患儿体位:仰卧位;
扫描范围:从喉部到膈角,水平;
设备:东芝ACTIVISION16排螺旋CT;
扫描方式:最长100s不间断螺旋扫描。
扫描参数:电压100~120KV,电流100~300mA,螺距1.0,矩阵512×512,FOV32cm×32cm,窗宽1300Hu,窗位500Hu。
考虑到有些患儿不能很好配合扫描,则于扫描前以药剂灌肠,患儿镇静至睡眠状态后进行扫描。药剂制法:以0.5ml/kg的10%水合氯醛加等量0.9%氯化钠溶液稀释。
1.3 图像后处理
在 Brilliance工作站系统进行图像后处理工作,分别进行多平面重组( 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曲面重建(Cured planar reformation,CPR)、表面阴影成像(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及仿真内窥镜(Virtual bronchoscopy CT,CTVB)操作,目的是通过清晰显示气管、支气管及肺野组织结构,判断有无存在异物,如果有异物,再据以判断异物所在位置及其形态。
2 结果
2.1 MPR、CPR及MinIP
异物得以直接显示出来,显示:异物附着在管壁上,部分已经嵌入管腔,形成了各种形态的高密度影,边界清楚,26例。
2.2 SSD
吞入较小异物的患儿12例,显示为气管、支气管轮廓结构局部缺损;吞入较大异物的患儿8例,显示为气管、支气管几乎被完全堵塞。
2.3 CTVE
26例显示支气管腔狭窄,8例显示支气管腔闭塞,4例显示有气管异物不透X线,所有病例异物情况得到较为完整的直观显示。
3 讨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为小儿常见急症,多发生于8个月至5岁小儿群体,这主要与婴幼儿本阶段的身心发展有很大关系,婴幼儿情绪发展不稳定,好动,其消化系统咀嚼和吞咽功能不全,与进食不慎有关,大部分患儿可提供异物吸入史,临床表现与气管、支气管阻塞部位、程度及病程长短有关,异物性质多为透光性异物。病史不明、症状和体征复杂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及时准确诊断尤为重要。
3.1 CT扫描:
3.1.1扫描前准备:
(1)详细了解病史,确定CT检查的必要性。
医生需向患儿监护人了解患儿有无异物吸入史以及吸入异物的种类(28例可以提供,6例无法提供);其次是确定CT检查的必要性,这包括已经常规X线检查发现异物,需要进一步通过CT定位或定性,或通过常规X线检查阴性但医生临床高度怀疑有异物吸入。
(2)去除患儿体表金属钮扣、金属饰物等金属质异物。
(3)根据情况,对于不能配合扫描的患儿使用镇静剂。
3.1.2扫描方法:
扫描范围可从喉部开始,向下可一直扫到膈角水平,以利于异物的检出,患者一般采取仰卧位。CT扫描参数:见上文。
3.2 后处理技术
MSCT以薄层扫描及强大的后处理功能通过对气管、支气管MPR、CPR、MIP、SSD、MinIP及CTVE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而三维重建是对二维图像进行边界识别等分割处理,重新还原出气管、支气管的三维图像的一种非侵袭性成像技术,为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三维重建可以清楚地看见支气管树,如图1。多层螺旋CT分辨率高,并能全面直观地显示异物所在位置以及异物与气管、支气管之间的关系及周围组织炎症关系。
多平面重组(MPR)使气道呈一纵切面,能清晰显示异物位置及整个气道状况,异物易于检出,如图2;最小密度投影(MinIP)是包括气管、支气管及肺野在内的综合三维投影,清楚显示管腔内异物,形成高密度影,如图3;表面阴影成像(SSD)能显示气道表面轮廓结构状况,异物显示为局部或全部缺损,如图4;CT仿真内窥镜(CTVE)可显示气管、支气管腔内部变化,确定异物大小和位置,如图5。通过MSCT检查图像,异物所在位置、形态、大小、阻塞情况,以及周围炎症病变情况,一一呈现,如无异物时则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影像。
4 结论
多层螺旋CT(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此优势体现在非侵入性、无痛苦、安全易行,副作用小,检查结论可靠性高,有效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对有效气管、支气管异物术前诊断、定位及术后复查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申受强等.多层螺旋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16):792
[2]强金伟等.多层螺旋CT气管三维重组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6,21:674
[3]王晓梅等.MSCT在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77
[4]郑海军等.CT与平片诊断气管支气管可透光异物的对比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