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为了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yz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解决教育不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国家从战略高度出发,自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试点招收免费师范生。迄今为止,已有4批免费师范生毕业并开始走向工作岗位。国家政策规定各免费师范生培养生源省要切实解决每一位免费师范生编制及工作待遇,所以免费师范生并不存在不能就业的问题。由于后续政策跟进不到位、全国各地实际情况存在差异、部分毕业生就业力不足及个人就业观念有偏差等问题,导致免费师范生的就业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本研究期待通过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群体的职业指导,提升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北京师范大学近四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现状
  免费师范生,特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文件规定,在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攻读师范本科专业的大学生[1]。
  1.近四年免费师范毕业生离校前签约情况
  高校毕业生离校时间一般为每年的6月30日,此时高校会对全体签约毕业生进行一次集中派遣。根据免费师范生相关管理政策的规定,对于未签约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户口和档案应派遣回省一级教育管理部门,由生源地教育管理部门统一安排工作。从近四年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2011—2014届毕业生)离校前签约情况来看(图1),从2011年至2013年,未签约的毕业生数量在逐年上升,2014年略有回落。其中2011年毕业生离校前签约率89.98%,2012年为88.83%,2013年为87.20%,2014年为88.99%。研究结果表明,近四年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离校前签约率总体处于下行趋势,是否会以2014年为拐点出现上扬的趋势目前并不明朗。
  2.近四年免费师范毕业生工作地域
  国家规定免费师范毕业生需要回生源地从教十年,同时规定在城镇任教的毕业生需要到农村支教两年,但政策并未规定免费师范毕业生的从教具体学校,所以免费师范生具有区域定向工作的特点。
  在生源地范围内,免费师范毕业生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从近四年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2011—2014届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地点选择来看(图2),选择工作地域均倾向于省会城市。2011年,共计有422名免费师范毕业生于离校前签约用人单位,其中231人签约省会城市中小学,占54.74%;2012年,共计779名免费师范毕业生于离校前签约,其中420人签约省会城市中小学,占53.92%;2013年共计681名免费师范毕业生于离校前签约,其中412人签约省会城市中小学,占60.50%;2014年共计736名免费师范毕业生于离校前签约,其中373人签约省会城市中小学,占50.68%。
  由此可见,免费师范毕业生签约时,倾向于选择位于省会城市的工作单位,且在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
  3.近四年免费师范毕业生跨省就业情况
  为了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培养政策,国家又出台配套政策,允许存在父母户籍地变迁、志愿到西部就业和到配偶户籍所在地工作三种情况的免费师范生跨省就业。
  跨省就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各个地方也略有不同。因为免费师范生归其生源省管理和使用,如果生源省确实存在因编制不足而无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工作等情况,也会允许部分免费师范毕业生在不满足上述三条政策的情况下跨至其他省就业。从近四年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2011—2014届毕业生)跨省就业情况看(图3),免费师范毕业生从经济发展较好地区跨入经济发展较差地区和从经济发展较差地区跨入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情况均存在,但是从经济较好地区跨入经济较差地区的学生要远少于相反情况跨省就业的学生。申请跨省就业的学生在2014年达到32名。
  二、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就业质量”的雏形最早出现在国际劳工组织(ILO)的“核心劳工标准”中,并被表述为“体面劳动”,其定义为:“促进人们在公平、自由、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我国学者对就业质量内涵的理解比较一致,大部分学者是从体面劳动和就业质量的渊源角度来理解就业质量的。有研究指出,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收入的具体情况的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内容主要包括聘用条件、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五个方面[2]。本文所说的“就业质量”与我国学者对就业质量的定义和理解保持一致。
  因此,免费师范生就业质量可以界定为: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免费师范毕业生通过参与教书育人工作并取得收入的具体情况的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高质量的免费师范生就业应该是兼顾免费师范生本人、学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和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三个视角的就业。
  那么,免费师范生的就业质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1.地域选择倾向影响免费师范生就业质量
  从就业结果数据倒推可以看出,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具有较强的地域倾向,大部分毕业生愿意到经济条件较好的省会城市就业。这种倾向反映在择业上,就会出现一种结果,即“有人无业就,有业无人就”。图1所呈现出的近四年免费师范毕业生离校前签约率的变化就是最直观的说明。省会城市的优良工作环境和更多发展机会确实符合高质量就业的标准,但非省会城市不去的就业倾向,会对免费师范生的就业质量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一些非省会城市的省市重点学校,相较于省会城市的非重点学校,具有更好的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等,免费师范生由于缺少对这些因素的综合分析能力导致无法签约的情况通过有效的职业指导是可以避免的。
  2.职业认同感迟滞,影响专业技能提升
  国家以行政命令出台的“免学费 包分配”的免费师范生政策,目的在于缓解长期存在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这项政策的确吸引了一批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让广大的低收入家庭学生免去了高等教育求学的后顾之忧。但这种“上学即就业”的盲目乐观心态,导致免费师范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职业认同感不强和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最终导致部分免费师范生荒废了大好的学习时光,浑浑噩噩地度过大学四年,在教师职业技能方面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甚至部分免费师范生不能通过教师资格认定[3]。在毕业择业的时候,这类免费师范生由于自身素质不强,竞争力差,无法签约高质量的用人   单位。
  三、加强职业指导,帮助免费师范生提高就业质量
  “职业指导”一词最早源自于西方,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美国职业指导专家帕森斯于1908年第一次提出了“职业指导”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界定尚未统一。通过对于已有研究的梳理,职业指导的概念可分为四类:(1)职业指导选择论,认为职业指导就是对个人选择职业的指导,这种观点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与能力特点,并与社会上的某种职业相对应;(2)职业指导服务论,认为职业指导是一种为求职者提供帮助的社会服务活动,包括预测和分析人才需求动态、汇集传递就业信息、组织人才交流,以及各种与劳动就业有关的综合性社会资讯服务活动;(3)职业指导过程论,认为职业指导是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主张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使学生确定升学就业方向,并在毕业前做好准备;(4)职业指导发展论,认为职业指导是阶段性的。主张职业指导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并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4]。
  我们认为,职业指导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帮助其提高个人选择职业能力的综合性的动态教育过程。
  1.加强职业荣誉感指导
  部分学生由于存在“上学即就业”的功利主义心态选择报考免费师范生,自身缺少对教师职业的认识,也没有做好终身从教的准备,这直接导致学生大学期间学习动力不足,以致专业技能不能得到很好地提升,影响了最终的就业质量。部分学生由于报考前缺少对于免费师范生政策的了解,不明确免费师范生“从教十年”的政策规定,导致入学后抵触心理很大,成为问题学生,最终错过了学习的最好时机。
  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加强对免费师范生职业荣誉感的指导,通过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社会实习实践等方式,加强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2.加强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服务
  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具有职业定向和区域定向的特点,有很强的规律性。通过对往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梳理,应加强与各生源省的联系,提前获取即将毕业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意向,帮助免费师范毕业生树立良好的心理预期,及时纠正定位错误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加强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能够给免费师范毕业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防止“高能低就,低能不就”的误判因素导致就业质量降低的现象出现。
  3.前移和后延职业指导服务
  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国家从战略高度着眼而制定的,免费师范生的就业质量不能单纯地从其个人角度和学校角度出发来思考质量的高低,而更应该站在国家全局的角度来思考免费师范生的就业质量。
  找到一份好工作,这只是免费师范生就业质量所关注的第一步,就业质量还应包括免费师范生能否以一种敬业精神来完成这份工作。
  免费师范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毕业当年的终结性指导,应该是贯穿于其大学生涯四年的全程性指导,更应该延长至其开始工作后的前几年。一方面,免费师范生是一个新生群体,当科学有效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尚未建立,通过拉长对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战线,积极总结规律,丰富工作经验,开展科学有效的职业指导,提升免费师范生的就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前移职业指导,让免费师范生在入学之初就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确职业能力提升方向;后延职业指导,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和帮助解决棘手问题的方式,进一步坚定免费师范毕业生终身从教的职业信念,提升免费师范生作为教师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办发〔2007〕34号)[Z]. 2007-05-09.
  [2]顾友斌.高等院校职业指导有效性研究—以南通高校为分析对象[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3]霍丽芳.经济转型期我国就业质量研究—基于劳动统计和CHNS数据的分析[D]. 山西财经大学, 2012.
  [4]李支其. 免费师范生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
  (责任编辑:任媛媛)
其他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是一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学校,也是国内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中学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末引进第一位心理专业教师开始,人大附中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与实施、教材编写、心理咨询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探索,形成“面向全体、个别辅导”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经验丰富,成效突出。  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重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石家庄实验中学的教师武分涉是一个传奇。在石家庄实验中学的贴吧里,他被称为“牛人”。每半年一次的教师业务考试,武分涉几乎都是满分。初见武老师,因为他说话口吃,我以为他不能上讲台授课。谁知,进了教室,走上讲台,他就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总之,他带给我们太多震撼。  安心教学,辛勤耕耘  1977年(新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武分涉考上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1981年,武分涉大学毕业,成为河北省无极师范(
本刊讯:2015年7月19-2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京师足球学校联合承办的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2015年暑期“未来之星”夏令营暨第三届“京师杯”五人制足球赛在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圆满落幕。北京师范大学国内合作办公室主任屈浩、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副院长郎健、国际足联五人制足球裁判讲师王景东、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队员
主持专家 郑新蓉教授  教育即生活,读书即品读教育、品读生活。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主持读书会,涉猎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性别教育等领域。本期读书会主要介绍美国心理学教授道格拉斯·肯里克与弗拉达斯·格里斯克维西斯合作完成的著作——《理性动物》。  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作为经济学理论基石的“理性人”的观点深入人心,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理性,二是自利,即人能够
一、美国大学是如何招生的  1.层次多样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高校招生制度,也没有专门的国家级高校招生管理机构,高校享有招生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招生计划和录取方式。美国约有4 000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其招生制度和录取方式各不相同:研究性大学会提出若干学术和非学术的要求,需要完整的申请材料和额外申请材料;四年制普通大学实行最低限度筛选的宽进严出的开放入学政策,报考学生只要满足学校
以色列土地贫瘠,水源不足,但在科技与创新的支持下,农业发达,锦簇的鲜花、茂密的绿林随处可见。我所住的宾馆窗外,特意设有一圈花栏,里面种满了鲜花,虽然不是春天,但一推开窗,总能和簇拥在窗边的鲜花相遇,顿时有一种说不出的欣喜。以色列街头,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子里总能找到一抹艳丽的亮色,有的在小院里探出数枝,有的在窗户旁伸出一簇,走在街上,随时抬头,总能和美好不期而遇。  在以色列的街头,我还看到这样一株奇
谭定军,中学高级教师,硕士学位,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化学教研员,兼任南岸教育学会化学专委会秘书长等职。  《中国教师》:初中化学是学生在初三时才开始学的,也就一个学年的学习内容,却令许多初中生头疼不已。化学有这么难学吗?谭老师,您认为学生学习化学困难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教师该如何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谭定军:对于刚升入初三的同学而言就意味着进入了初中毕业年级,而此时却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
一、《论语》《孟子》经典的重要性  高中国文教学不只是语文能力的训练,听说读写只是“授业”的一部分,除了语文能力,国文教学同时也应该是情意思想、品格与生命的教育。长久以来,国文教学被赋予文化教养与人格培育的重责。  就文化教养而言,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指出,儒家文化带动了新加坡的发展。不仅是新加坡,儒家文化同时也带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中国的兴起,日本战后的复兴,甚至2007年在亚
太谷县地处晋中盆地腹部,是山西省知名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太谷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探索出一条城乡资源共享、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道路。我们在采访调研的过程中,遇到好几批来自省内外参观考察的学校。这个曾在明清时期享有“金太谷”“小北京”之誉的传统农业县,如今,用教育为自己打造出一张享誉三晋的城市新名片。  众所周知,城乡教育不均衡表现在诸
中国教师:从教25年,这是一段漫长的日子,在这25年教学生涯中,您最难忘的事情或者时刻是什么?  高红梅:从教25年,难忘的事有很多。从教三四年的时候,我教四年级数学,十月份,因为工作需要,学校让我转带毕业班。那时,我已经教四年级的那群孩子一年多了,和他们有了很深的感情,很舍不得他们。为了不给接手的老师带来困扰,我是悄悄地走的。没想到过了一两天,孩子们看不见我,就跑着到处找。他们找到我时,我正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