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撕脱伤46例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皮肤撕脱伤的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1998年7月~2004年4月收治各类皮肤撕脱伤46例,植皮28例,皮瓣加植皮5例,皮瓣13例。结果:临床治疗46例,效果良好。其中43例未出现继发性功能障碍;2例出现瘢痕挛缩畸形,后期整形;1例截肢。结论:对于完全性皮肤撕脱伤,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是惟一选择,不完全性皮肤撕脱伤及潜行性皮肤撕脱伤,应依据皮瓣血运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功能部位应采用大块皮片或皮瓣转移修复。
  关键词 皮肤撕脱伤 中厚或全厚网状皮片 皮瓣移植 原位植皮
  
  资料与方法
  1998年7月~2004年4月收治各类皮肤撕脱伤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5~12岁。受伤原因:机动车辆辗压43例,压面机所致3例;受伤到治疗时间1小时~8 天,平均9.5小时。撕脱面积7.2~1380cm2,平均562cm2。其中上肢11例,下肢29例,躯干3例,头面3例。
  原因:多为大力撕拉或碾压所致。随着汽车数量增加,工业化进程加速,此种损伤常由交通事故中被车轮挤挫,或在厂房内被高速转动的轮带拖入撕拉所致。近年临床上有增多趋势[1]。皮肤撕脱伤以下肢较常见,尤以小腿部多见。
  临床表现:①下肢皮肤撕裂裂缘周围皮肤与深筋膜分离、移位。②皮肤挫伤或坏死常伴有深部组织的挫裂伤。③撕脱的皮肤周围与深筋膜层分离而无移位时,为潜行分离。④严重者可伴有休克、骨折、神经、血管损伤及颅脑、内脏的损伤。
  诊断依据:①有外伤史;②皮肤撕裂,皮肤与深筋膜层分离、移位,常伴有深部组织挫裂伤;③撕脱的皮肤可出现潜行分离;④注意休克、骨折、颅脑、内脏合并伤。分新鲜皮肤撕脱伤和陈旧性皮肤撕脱伤。
  新鲜皮肤撕脱伤:指48小时以内,皮肤尚未坏死前来院就诊,无明显感染的患者。分为:①完全性皮肤撕脱伤。②不完全性皮肤撕脱伤连。③潜行皮肤撕脱伤。④混合性皮肤撕脱伤。
  陈旧性皮肤撕脱伤:指48小时以后来诊治或其他医院处理后皮肤坏死感染而来诊者。
  疗效评价:①治愈:创面愈合,无明显功能障碍和畸形。②好转:创面大部分愈合,剩余创面需补充植皮或换药。③未愈:创面未愈。有功能障碍和畸形。
  
  结 果
  修复方法:植皮28例,皮瓣加植皮5例,皮瓣13例。住院时间3~59天,平均29天,结果46例创面均完全愈合。其中43例未出现继发性功能障碍;2例出现瘢痕挛缩畸形,后期整形;1例截肢。
  例:患者,男,7岁,因左下肢外伤后8天入院。缘于8天前不慎被汽车将左下肢压伤,伤后在当地医院进行清创缝合术,同时接受抗炎及对症治疗,次日高热,皮肤渐发黑,8天后转入我院。查:左大腿外侧可见手术缝合的伤口,前内侧皮肤缺损水肿,有分泌物,小腿前内、外侧广泛皮肤发黑,胫前有皮肤缺损,且有淡黄色分泌物,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入院后行抗炎及创面换药,此时髌骨外露,在多项检查正常后行左下肢清创,局部皮瓣转移和刃厚植皮术。术中将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及坏死皮肤切除,用局部皮瓣将外露的髌骨覆盖,余下创面取头部刃厚皮移植。术后皮片及皮瓣均愈合,患儿治愈出院。
  
  讨 论
  皮肤撕脱伤多为机动车辆及工厂机器拖拽碾压所致,故损伤较重,不单纯皮肤损伤,有骨和肌腱外露,血管和神经损伤,病情急,创面大,失血多,多合并有休克、骨折骨、肌腱外露,且污染较重,常在骨折断端及关节内残存大量泥沙及其他异物。我们认为应尽早补充血容量,待病情稳定后12小时内修复,成功率较高。
  
  参考文献
  1 郭树忠,鲁开化.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特点及处理.中华创伤外科杂志,1995,11(6):385-38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部位及病灶进行分析。结果:癫痫发生率为9.4%。年龄、性别及卒中类型与卒中后癫痫无明显相关性(P>0.05)。卒中部位及病灶与卒中后癫痫有明显相关性(P0.05)。  病灶大小与卒中后癫痫的关系:本组资料卒中患者大病灶127例,其中17例癫痫发作,发生率13.3%;小病灶299例,其中23例癫痫发作,发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7年5月住院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32例临床资料。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男性、文化程度较低、体力劳动者居多,与嗜烟及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社会功能受损明显;精神障碍以幻视、幻听、被害妄想及行为紊乱为主;临床表现多合并较多躯体疾病,以肝脏疾病较为多见。结论:饮酒的危害性很大,应早期戒酒治疗。  关键词
期刊
资料与方法  病例来源及诊断标准:为我院2005年6月~2007年11月门诊、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9例,均符合2000年修订的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其中男84例,女25例,年龄17~57岁,平均34.6岁;其中治疗组54例为服用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病例,对照组55例未服用核苷(酸)类似物;两组间性别、年龄、肝功能等指标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在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ɑ-2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5~2005年收治25例十二指肠损伤。结果: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脏器损伤,因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而容易漏诊,特别是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漏诊率达25%。结论:治疗关键在于及早进行细致的剖腹探查,以简单有效的方法来恢复肠道连续性。  关键词 十二指肠损伤 诊疗体会    资料与方法  1985~2005年收治十二指肠损伤患者2
期刊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2年3月~2005年12月应用CT简易定位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抢救大量脑出血患者42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男27例,女15例;年龄44~84岁,平均62.5岁;基底节区出血30例,出血量38~100ml,平均64.3ml;丘脑出血8例,出血量12~46ml,平均26.0ml;脑叶出血4例,出血量45~90ml,平均54.5ml
期刊
摘 要 目的:对40例代谢性脑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查找病因,以提高代谢性脑病的临床诊治水平。结论:代谢性脑病患者一旦确诊,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立即行肾脏替代治疗,首选腹膜透析,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代谢性脑病 病因分析 治疗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代谢性脑病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3~75岁,平均46±6.1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糖尿病肾病7例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4年9月~2007年8月收治脑室出血患者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32~78岁,平均57.6岁;其中16例有明确的高血压病史,3例有糖尿病史;原发性脑室出血6例(其中脑室呈铸型者3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者12例,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者4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者2例。所有病例三四脑室、侧脑室有不同程度的积血;入院时GCS评分:8分者6例,入院时双侧瞳孔散大者2例,一侧瞳孔散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获得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CsA联合EPO和单用CsA治疗。结果:治疗组起效时间(18±2天)与对照组(30±4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分别为33.33%、5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sA联合EPO治疗获得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4年2月~2008年2月收治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男24例,女6例;发病年龄32~70岁,平均59岁;均符合1979年WHO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临床特点:临床症状均不典型,无痛性AMI3例,以胃肠道症状为突出表现者5例,脑血管意外表现者3例,表现左心衰竭3例,心悸、胸闷、乏力者10例,发热、背部及全身关节疼痛2例,异位痛(牙痛1例、咽痛1例,左上臂肌肉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价值。结论:微创穿刺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损伤小,配合服用云南白药,适合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  关键词 硬膜下血肿 微创治疗 云南白药    资料与方法  2000年5月~2007年5月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5例,其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59~88岁,平均73.5岁。术前患者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55例,反应迟钝、淡漠、记忆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