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wu9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
  一、培养观察能力,诱发学习兴趣
  敏于观察,勤于思考,是学生发现问题,引发兴趣,激起探究欲望的良好品质。学生通过观察,能发现新生事物,发现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发现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或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而引发更大的兴趣,促使他们进入问题、解决过程,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在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有丰富的学习材料,这些材料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恰当、有效地给予引导。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布置他们感兴趣而且能轻松、愉快地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把完成学习任务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这样他们会获得学习成功后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完成更大任务的兴趣和信心。
  二、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提问,解答不宜过细,应启发式解疑,激起他们更大的好奇心。2.不应压抑学生的求知欲,有的学生提出与课堂无关的东西的时候,老师往往采取推卸或禁止的态度。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引导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并给予表扬,同时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开动脑筋。
  三、及时表彰,提高学习兴趣
  成功和愉快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成功能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在课堂教学中,设法创设竞争和取得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对所学的知识都能理解,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特别对于差生来说,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耐心启发,不管是在课堂提问,还是在单元测试中,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只要他们在学习中取得一点成绩,都要及时肯定和鼓励,使他们都能在自己取得成功的愉快感中,增强信心,奋发向上。学生成功的机会越多,兴趣越浓,动力就越大,成绩就越好。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使学生把学习数学当成一件乐事,在成功的基础上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四、制订合理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果要求过高或过低,只会降低他们学习的兴趣。“伸手摸不到,跳一跳能摘到”是用合理的目标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低要求,小步走”,如果他考20分,那你可订一个30分的目标,而不要订60分的要求,逐步树立学生的信心,消除厌学情绪和恐惧心理。正确的方法应从简单做起,放慢速度,让学生有缓冲余地,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不断尝到辛苦劳动而得到收获的甜头,尊重学生学习的阶梯性、反复性,学生有了收获,才会兴味无穷地继续往下学。
  五、精心设计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1.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2.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
  学习新知识本身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也需要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兴趣。即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加到教学活动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互相交流,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
  巩固练习阶段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实验证明,学生通过近30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度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易疲劳,学习兴趣容易降低,差生的表现尤为明显。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除了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练习的形式设计,注意使练习有趣味性,并能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或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总之,数学学习,兴趣为先。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数学学习兴趣的程度。数学教师应充分调动多学科的知识,运用娴熟高超的教学技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气氛恬静又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而又不失严谨,生机盎然,教学效果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运动量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运动的强度、时间、频率以及男女大学生运动量等级情况。  关键词:调查;大学生;运动量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本文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动量调查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本量表的运动量是从参加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时间和运动频率3个维度来考察的,即运动量=
信息沟能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景,合理处理教材.巧妙设计各种活动来设置信息沟,让学生在
摘 要:高三地理复习的效果如何,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很重要的,合作越有效,复习效果也就越明显。师生之间的有效合作可以是:课堂上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的融合;师生之间有融洽的交流,达到亦师亦友的程度;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和学生所完成的情况能尽量趋向同一条基准线;教师反思自我的教学方式,并能以有效的方式带动学生也进行自我反思。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有效合作  新课程背景下的合作学习是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也迅速走入了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能形象展示音乐的美妙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多媒体弥补了传统音乐教学上的不足,是推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音乐教学;小学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
摘 要: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向学校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成为幼儿教师及家长共同关注的一个的话题。本文将幼小衔接的着眼点放在入学前的心理准备,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入学前的学习准备以及园校、家园沟通合作等方面并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小学;幼小衔接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大班的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学习,为了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让幼儿顺利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减少心理压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要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必要情感体验;要鼓励学生行文先“说”文,以口言心,以笔写口;要设计主题活动,拓宽学生习作空间;要运用多媒体平台,创设写作互动空间。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 disease,BD)是一种以皮层下动脉硬化为病理特征的血管性痴呆类型,约占脑血管病的4.5%~7.9%,其主要病变在大脑白质,特别是脑室周围的深部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