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师范”的不解之缘
很多小说里都会用到这样的词汇:书香门第、从商世家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如果非要用一个这样的词来总结我的家庭,那么应该是“师范之家”了。从小到大,我的身边从未离开的一种人就是老师。在学校有老师,回家还有老师,就连出门旅游也有老师……
有句话叫“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我可被这件法宝降得死死的,每天都活在它的阴影之下,上课也考,回家还被考。所以青春期的时候很讨厌老师,也就是我的家人们,很反感自己时刻被监视、训斥和支配的感觉,那时我就立志一定要做一名老师,未来也这样“折磨”我的弟弟妹妹们。
但人生总是很奇妙,我成长路上遇到的许多难题都是“老师们”帮我解决的,他们包容我的任性和幼稚,亦师亦友亦家人,既是恩师,也是至亲。
毕业录取时,我顺利被第一志愿录取,读了喜欢的师范学校和教育专业。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育专业丰富多彩,學科琳琅满目,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历史……还有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都归属于教育学院。
我学的是化学教育类,但师范类的专业除了专业课程以外,公共的课程都差不多。
大一的时候,课程针对性不是特别强,所有的师范专业都要学习《思想政治修养》《大学英语》《心理学》《教育学》《书写训练与版图版画》等课程,唯一有差别的就是专业课程,我学的是《无机化学》,而历史教育专业的同学学的是《中国现代史》,最有意思的还要数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同学,他们“琴棋书画”几乎都要学,有跳舞课、书法课、音乐课等,其他的专业也都各有特色,比如化学物理专业的师范生要上实验课,语文专业的师范生会特意练好“三笔字”(钢笔、毛笔、粉笔)等……
几乎在上每一门课时,老师们都会强调一句话——要将专业知识和教育相结合。换句话说,就是上课时,一定要时刻考虑学到的知识在未来应该怎样应用在你的教学课堂上。比如《心理学》的老师会描述很多的心理实验与心理现象,解释了很多我们平日里懂,但无法准确表述出来的现象,《教育学》的老师也一样。这两门课是之后所有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也是“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考科目,一定要通过这个证书的考试才有做老师的资格。
著名的社会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书本上的知识永远是纸上谈兵,掌握它们的最好方式有两种,一是传授给别人,二是拿它去实践。”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是绝对的金句。每个学期学院都会组织各系的同学去学校周边的中小学见习。
见习与实习不同,顾名思义,是参观类的实习。只是让师范生跳出以往学生的身份,以一名未来准教师的身份去学校体会环境,但需要做的工作也有很多,比如看管自习课,批改试卷和作业等。
大二的课程开始变得比较有针对性,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班级管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生认知与学习》等。这时有人会疑惑,既然是师范生,为什么要学复杂的化学课程呢?只研究透彻初高中的基本教材不就得了?
理论上是这样,但学习知识讲究融会贯通。如果你掌握了很复杂的化学反应,那么再讲起简单的化学反应,是不是小菜一碟呢?而且学习一门学科,光掌握个别的专业内容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它们的思维方式:比如学习心理学教会了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教育测量与评价告诉了我们如何分析试卷,还有课程负责研究透彻中小学生的心理,才能跟他们很好地沟通,管理班级也是一门学问……
经过大一和大二的适应,我对相关知识和学校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剩下的就是真正专业性的训练。大三新增的科目《微格教学》《中学化学解题研究》《中学化学课标与教材分析》《教师语言》《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等课程,基本每天都围绕着初高中化学的教材进行学习,研究里面的实验、习题和知识点,分析题型、模式和解决方法,还有教授如何制作PPT和多媒体视频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大三时,师范生们就要开始正式踏上讲台,练习如何上好一门课,怎样设计板书。
记得第一次踏上讲台时,我的双腿是发抖的,甚至牙关都有些打颤,手心里浸满了细汗,想说话但就是说不出来,紧张过度,望着台下的同学们,脸颊烫得不行。又练习了很多次后,才渐渐克服了情绪,板书也写得规整许多。
我就读的化学教育类会新增研究化学实验,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尽量在课前都搭配一个几分钟的小实验,比如用高锰酸解和浓硫酸设计的“魔棒点灯”实验,还有用硅酸钠和金属氧化物设计的“水中花园”实验等,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知识点,也可以吸引注意力。
大四会正式进入学校做实习教师,但大部分的师范生在大三甚至大二的时候就会外出做些家教或去文化学校积累经验,如果能安排好时间,又不耽误课业,是很不错的选择。
师者,永不可缺
上学几乎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学校的数量也越建越多,那么师范生毕业后有怎样的就业选择方向呢?
一、考取教师资格证书,直接考入学校做老师。这里面也分好几种,有特岗教师、正式学校编制等。
二、考取硕士研究生后再考入学校做老师,或者去往其他的平台发展。
三、考取公务员。
有人说,社会中有4种职业是必须存在的:警察、医生、律师及老师。
确实,无论科技怎样发展,都很难制造出一种可以取代老师的人工智能。有血有肉有感情,不仅可以传授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
能学习师范专业,有站上三尺讲台的机会,我感到很幸运。临近毕业的我,还要继续付出努力去完成未完全实现的教师梦,愿日后可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微薄力量,不愧为师!
很多小说里都会用到这样的词汇:书香门第、从商世家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如果非要用一个这样的词来总结我的家庭,那么应该是“师范之家”了。从小到大,我的身边从未离开的一种人就是老师。在学校有老师,回家还有老师,就连出门旅游也有老师……
有句话叫“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我可被这件法宝降得死死的,每天都活在它的阴影之下,上课也考,回家还被考。所以青春期的时候很讨厌老师,也就是我的家人们,很反感自己时刻被监视、训斥和支配的感觉,那时我就立志一定要做一名老师,未来也这样“折磨”我的弟弟妹妹们。
但人生总是很奇妙,我成长路上遇到的许多难题都是“老师们”帮我解决的,他们包容我的任性和幼稚,亦师亦友亦家人,既是恩师,也是至亲。
毕业录取时,我顺利被第一志愿录取,读了喜欢的师范学校和教育专业。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育专业丰富多彩,學科琳琅满目,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历史……还有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都归属于教育学院。
我学的是化学教育类,但师范类的专业除了专业课程以外,公共的课程都差不多。
大一的时候,课程针对性不是特别强,所有的师范专业都要学习《思想政治修养》《大学英语》《心理学》《教育学》《书写训练与版图版画》等课程,唯一有差别的就是专业课程,我学的是《无机化学》,而历史教育专业的同学学的是《中国现代史》,最有意思的还要数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同学,他们“琴棋书画”几乎都要学,有跳舞课、书法课、音乐课等,其他的专业也都各有特色,比如化学物理专业的师范生要上实验课,语文专业的师范生会特意练好“三笔字”(钢笔、毛笔、粉笔)等……
几乎在上每一门课时,老师们都会强调一句话——要将专业知识和教育相结合。换句话说,就是上课时,一定要时刻考虑学到的知识在未来应该怎样应用在你的教学课堂上。比如《心理学》的老师会描述很多的心理实验与心理现象,解释了很多我们平日里懂,但无法准确表述出来的现象,《教育学》的老师也一样。这两门课是之后所有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也是“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考科目,一定要通过这个证书的考试才有做老师的资格。
著名的社会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书本上的知识永远是纸上谈兵,掌握它们的最好方式有两种,一是传授给别人,二是拿它去实践。”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是绝对的金句。每个学期学院都会组织各系的同学去学校周边的中小学见习。
见习与实习不同,顾名思义,是参观类的实习。只是让师范生跳出以往学生的身份,以一名未来准教师的身份去学校体会环境,但需要做的工作也有很多,比如看管自习课,批改试卷和作业等。
大二的课程开始变得比较有针对性,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班级管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小学生认知与学习》等。这时有人会疑惑,既然是师范生,为什么要学复杂的化学课程呢?只研究透彻初高中的基本教材不就得了?
理论上是这样,但学习知识讲究融会贯通。如果你掌握了很复杂的化学反应,那么再讲起简单的化学反应,是不是小菜一碟呢?而且学习一门学科,光掌握个别的专业内容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它们的思维方式:比如学习心理学教会了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教育测量与评价告诉了我们如何分析试卷,还有课程负责研究透彻中小学生的心理,才能跟他们很好地沟通,管理班级也是一门学问……
经过大一和大二的适应,我对相关知识和学校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剩下的就是真正专业性的训练。大三新增的科目《微格教学》《中学化学解题研究》《中学化学课标与教材分析》《教师语言》《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等课程,基本每天都围绕着初高中化学的教材进行学习,研究里面的实验、习题和知识点,分析题型、模式和解决方法,还有教授如何制作PPT和多媒体视频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大三时,师范生们就要开始正式踏上讲台,练习如何上好一门课,怎样设计板书。
记得第一次踏上讲台时,我的双腿是发抖的,甚至牙关都有些打颤,手心里浸满了细汗,想说话但就是说不出来,紧张过度,望着台下的同学们,脸颊烫得不行。又练习了很多次后,才渐渐克服了情绪,板书也写得规整许多。
我就读的化学教育类会新增研究化学实验,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尽量在课前都搭配一个几分钟的小实验,比如用高锰酸解和浓硫酸设计的“魔棒点灯”实验,还有用硅酸钠和金属氧化物设计的“水中花园”实验等,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知识点,也可以吸引注意力。
大四会正式进入学校做实习教师,但大部分的师范生在大三甚至大二的时候就会外出做些家教或去文化学校积累经验,如果能安排好时间,又不耽误课业,是很不错的选择。
师者,永不可缺
上学几乎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学校的数量也越建越多,那么师范生毕业后有怎样的就业选择方向呢?
一、考取教师资格证书,直接考入学校做老师。这里面也分好几种,有特岗教师、正式学校编制等。
二、考取硕士研究生后再考入学校做老师,或者去往其他的平台发展。
三、考取公务员。
有人说,社会中有4种职业是必须存在的:警察、医生、律师及老师。
确实,无论科技怎样发展,都很难制造出一种可以取代老师的人工智能。有血有肉有感情,不仅可以传授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
能学习师范专业,有站上三尺讲台的机会,我感到很幸运。临近毕业的我,还要继续付出努力去完成未完全实现的教师梦,愿日后可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微薄力量,不愧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