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中应用游戏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s6756du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假如每一节课都像做游戏一样,让我们能在玩中学到知识,那该多好呀。”是啊,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如何,人们总是喜欢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尤其小学生,总喜欢在活动中获取知识,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中恰当地应用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呢?
  1.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当一个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而不会感到是沉重的负担。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无意注意又受兴趣的影响。在游戏中,学生通过耳听、眼看、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可以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从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降低思维难度。如在教学“认识角”时,我设计了一个“比一比,做钟面”的游戏:先让学生说说能从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让学生对角有所认识。然后,我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平面图形自己设计一个钟面,并画上一个喜欢的时间,在小组里比一比谁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大。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借助已有的经验设计出了一个个生动的钟面,在设计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明白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既使学生认识了角,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利用游戏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强,他们既渴望学到新的知识,又被感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所限制,因而注意力不稳定,单凭兴趣认识事物,常常是感兴趣的就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因此,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游戏可以顺应儿童心理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如:在教学一年级“分类”时,由于“分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就利用书上的插图,设置“给小动物找家、文具回家、汽车开进停车场、水果放进果盘中”等游戏,引导启发学生把同一类物品归在一起,让学生不自觉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3.利用游戏,使数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因此,教学中,我常常把数学知识融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数学,在游戏中学到数学知识。如在教学“20以内数的加法”时,我利用学生熟悉的买学习用具这一个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开展“谁是优秀售货员”的游戏,既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挥了想象力,又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深化。
  4.利用游戏,提高学习效率。
  实践表明,学生在兴奋时最容易学到知识。因此,教学中,我常常把教学任务和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表现出来,为学生吸收新知识、发挥特长和潜能提供条件,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如教学在六年级下册“相关联的量”一课时,我设计了《数蛤蟆》童谣游戏:“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学生情绪高涨,不一会儿就明晰了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突破了难点。
  5.利用游戏,营造乐学的氛围。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游戏是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把数学课堂教学与游戏活动巧妙结合,把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巧妙地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助于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品尝知识学习的乐趣。如教学一年级“上中下”时,我就利用学生制作的小狗、小猫和小鸟模型,设计了爬树游戏活动,即小狗上不了树只能在树下汪汪叫,小猫爬在树干咪咪叫,小鸟飞在枝头吱吱叫,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甭提多高兴了,一个个学习热情高涨,不一会儿就掌握了上中下的含义。
  6.利用多样化的游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运用游戏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趣”中练习,“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因此教学中,我不断地变换游戏方法,使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使学生主动地学、愉快地学。教学中,我常把游戏分类,如形式活泼又有竞争性的“数学扑克”、“争上游”、“拍大数”等;富有思考启发性的“猜谜”、“问号之旅”等;富有情趣的“小猫钓鱼”、“摘苹果”等。从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7.应用游戏,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的情感是脆弱的,往往会因知识的难易的引发情绪的变化。特别是数学中难以突破的知识点,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望而却步的心理。为此,教学中,我们不妨把这些重难点用游戏的方式展示出来。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让学生从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摸出颜色球,再根据这些球的颜色推断出该袋里可能装有什么颜色的球。在学生初步理解可能性后,设计了一个“转盘抽奖”的游戏,让学生在旋转转盘的过程中感受概率的意义。整节课上,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有意识的“猜一猜”思维中,从“动”中发现“奇”,再从“奇”中寻找“规律”,步入了“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境界,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8.借助游戏,搭建师生友谊的桥梁。
  “亲其师,信其道”,教学中,我常用组织游戏的方式,融入到学生中,成为他们的“益友”。如在教学“分米和毫米”一课时,我准备了一些司机头饰和卡片,把它们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规定得到司机头饰的学生当小汽车司机(自己也戴上司机头饰,每个头饰上写了不同的长度单位),拿到卡片的学生就根据自己卡片上的物体测量长度单位坐不同的“汽车”,全部上车之后,由司机验票,乘错车的被罚下车。验票结束之后,司机带领乘客在音乐声中“坐车”。课堂教学中,因为有我的参与,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特别是坐上我的车的学生,像亲人一样拥簇着我,都为能跟老师一起做游戏而感到自豪。
  总之,在教学中应用游戏,既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促使学生快乐地参与到教学中,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通过深入分析小学教师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途径,促进师生良好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课堂提
消化道不仅仅是消化器官,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在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作用。天然免疫是宿主对抗外来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当微生物入侵时,宿主通过病源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探索课堂教学方式,掌握教学规律,遵循教学规律,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规律 教师主导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是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自觉、积极地掌握系统的数学基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独立操作的能力,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新本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在独立感受事物、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时对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正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萌芽和基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项创造性的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方式单一,不肯动脑筋,依赖教师,依赖好学生,甚至有抄袭现象。因此有些教师要求学生解题要有严谨的推理过程和规范的统一要求,或为了应付考试大肆灌输正确解题方法,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力
摘 要: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在平常教学中指引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反思能力 培养方法  1.反思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  反思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就是素养,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摘 要: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状况:面对数学题,没有思路,不知该如何入手,有时候解题解到一半“黔驴技穷”,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知识,却没有掌握一定的解题策略。使小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是小学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开发学生智力,挖掘潜在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灵活应对出现的问题。  
摘 要: 为应对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挑战,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从四个方面做出努力,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这四个方面是:明确专业方向、运用真实材料、掌握隐性语言教学手段及培养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内容依托 高校英语专业教师 专业化  引言  20世纪90年代开始,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这种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