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推动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审美教育”以及“立美教育”的内涵,进而探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
【关键词】审美;立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表明: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进而创造美是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学前教育音乐教师具有极高的美学修养以及艺术修养的综合能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幼儿园如何进行音乐教学,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幼儿对美的认识。为了给社会提供优秀的幼教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需要展开改革工作,从“审美——立美”的角度出发,提高高职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促使高职学生能够有效转变为高素质的幼儿音乐教师,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三高”(高素质、高水平以及高效率)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基地。然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作为专业技能课程的核心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从而造成音乐教学与时代脱轨,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以我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采用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手段,将学前音乐教育目标混淆,忽视了高职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基础知识薄弱等许多实际问题。高职学前音乐教育的课程定位不准,导致学生对学习相关知识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使高职音乐教学效率低,并且不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1]。
基于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明确学前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音乐美育教育。一个优秀的幼儿园音乐教师应该从“审美——立美”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代幼儿的身心特点来进行音乐教学,从而能够促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体验学习的情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促使幼儿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以及创造的愉悦。
二、完整音乐美育的基本内涵
“审美教育”是指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愉悦欣赏,以及对待丑恶事物的抵制情绪,是一个认知过程;其次,“立美教育”是指建立美的具体形式,是付诸于实践的完整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过程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在现代的音乐美育过程中,“立美教育”是建立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的,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审美”是一个感性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理论概念。而“立美”则是具体的实践过程,需要进行动手操作。教师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动态因素有效结合,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感情的共鸣,进而能够掌握音乐的真谛,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具备创造美的能力[3]。
三、《指南》指导下进行改革的有效措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即《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美育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促使幼儿能够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最终能够保障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基于此,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工作必须做到深化落实。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营造“以美引趣”“立美育人”的学习氛围
据调查可知,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基于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营造出“以美引趣”以及“立美育人”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自身铺路搭桥的引导工作,运用自身较高的专业技能来向学生展示音乐作品,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灵活运用音乐特有的美感给学生带去美的享受,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展开立美实践。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促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满足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实现一种良好的活动循环,整个教学流程非常科学合理,能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效率。
(二)突出高职音乐课程的整合性以及师范性
显而易见的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在进行设置时,应该结合当代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培养适合幼儿教育教学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促使高职学生能够夯实相关理论知識基础,为将来的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这就需要突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整合性以及师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合性。幼儿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分化的世界,需要进行整体化的幼儿音乐教育,有效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首先,教师应该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强音乐课程的纵向整合,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其次,教师应该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强音乐课程的横向整合,促使音乐、美术、语言以及舞蹈等多种课程有效结合,掌握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协同发展。比如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可以结合“经典动画”展示音乐效果;将儿歌演唱与舞蹈创编结合起来,进行儿歌表演;将儿歌演唱与即兴伴奏结合起来,进行儿歌弹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点,将音乐的节奏、表演、乐器、旋律、歌词等音乐表现形式融合贯通,进行全面阐述音乐,表达音乐内涵;师范性。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在音乐学习中,通过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能够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能力。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技术教学,而是要以学生的能力综合发展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行全方位育人。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改革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音乐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以《幼儿歌曲演唱》《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等实用性课程为主,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体现学前教育教学的师范性。
(三)建立健全过程性的评价制度
最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过程性的评价制度,保障评价体系的系统化以及科学合理化,从而能够有效激发高职生学习的立美意志,促使高职生能够增强自身的信心,进而能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至关重要,需要进行不断地钻研以及创新,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有关教师应该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紧扣时代发展需求,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音乐素养,重视“审美教育”与“立美教育”,为我国奠定优秀的幼教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闫丽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职业道德的渗透[J].职业时空,2014(08):31-32,37.
[2]秦春风.基于提升专业素养视角下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观,2016(11):159.
[3]关聪,王连悦.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黄河之声,2014(21):43.
【关键词】审美;立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表明: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进而创造美是幼儿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学前教育音乐教师具有极高的美学修养以及艺术修养的综合能力。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幼儿园如何进行音乐教学,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幼儿对美的认识。为了给社会提供优秀的幼教人才,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需要展开改革工作,从“审美——立美”的角度出发,提高高职学前教育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促使高职学生能够有效转变为高素质的幼儿音乐教师,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三高”(高素质、高水平以及高效率)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基地。然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作为专业技能课程的核心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从而造成音乐教学与时代脱轨,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以我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采用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手段,将学前音乐教育目标混淆,忽视了高职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基础知识薄弱等许多实际问题。高职学前音乐教育的课程定位不准,导致学生对学习相关知识没有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使高职音乐教学效率低,并且不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1]。
基于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作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明确学前音乐教育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音乐美育教育。一个优秀的幼儿园音乐教师应该从“审美——立美”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代幼儿的身心特点来进行音乐教学,从而能够促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体验学习的情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促使幼儿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以及创造的愉悦。
二、完整音乐美育的基本内涵
“审美教育”是指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愉悦欣赏,以及对待丑恶事物的抵制情绪,是一个认知过程;其次,“立美教育”是指建立美的具体形式,是付诸于实践的完整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过程至关重要。由此可见,在现代的音乐美育过程中,“立美教育”是建立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的,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审美”是一个感性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理论概念。而“立美”则是具体的实践过程,需要进行动手操作。教师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活动中的一切动态因素有效结合,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感情的共鸣,进而能够掌握音乐的真谛,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具备创造美的能力[3]。
三、《指南》指导下进行改革的有效措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即《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美育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进而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促使幼儿能够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最终能够保障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基于此,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工作必须做到深化落实。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营造“以美引趣”“立美育人”的学习氛围
据调查可知,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基于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营造出“以美引趣”以及“立美育人”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自身铺路搭桥的引导工作,运用自身较高的专业技能来向学生展示音乐作品,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灵活运用音乐特有的美感给学生带去美的享受,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展开立美实践。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促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满足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实现一种良好的活动循环,整个教学流程非常科学合理,能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效率。
(二)突出高职音乐课程的整合性以及师范性
显而易见的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在进行设置时,应该结合当代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培养适合幼儿教育教学的学前教育工作者,促使高职学生能够夯实相关理论知識基础,为将来的实践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这就需要突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整合性以及师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合性。幼儿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分化的世界,需要进行整体化的幼儿音乐教育,有效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首先,教师应该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强音乐课程的纵向整合,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其次,教师应该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过程中加强音乐课程的横向整合,促使音乐、美术、语言以及舞蹈等多种课程有效结合,掌握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协同发展。比如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中可以结合“经典动画”展示音乐效果;将儿歌演唱与舞蹈创编结合起来,进行儿歌表演;将儿歌演唱与即兴伴奏结合起来,进行儿歌弹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的特点,将音乐的节奏、表演、乐器、旋律、歌词等音乐表现形式融合贯通,进行全面阐述音乐,表达音乐内涵;师范性。对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在音乐学习中,通过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能够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能力。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专业技术教学,而是要以学生的能力综合发展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行全方位育人。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改革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音乐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以《幼儿歌曲演唱》《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等实用性课程为主,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体现学前教育教学的师范性。
(三)建立健全过程性的评价制度
最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建立健全过程性的评价制度,保障评价体系的系统化以及科学合理化,从而能够有效激发高职生学习的立美意志,促使高职生能够增强自身的信心,进而能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至关重要,需要进行不断地钻研以及创新,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有关教师应该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紧扣时代发展需求,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音乐素养,重视“审美教育”与“立美教育”,为我国奠定优秀的幼教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闫丽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职业道德的渗透[J].职业时空,2014(08):31-32,37.
[2]秦春风.基于提升专业素养视角下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观,2016(11):159.
[3]关聪,王连悦.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黄河之声,20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