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正确处理农民工权益的维护是关乎我国3亿农民工切身利益的重中之重、是改善他们的就业环境,最大限度的调动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化农村就业模式,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的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对农民工权益的维护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本文主要是围绕农民工权益维护的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及问题出现的原因、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法案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的现状、权益维护出现的问题、原因、解决办法
引言:新生代农民是指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外以非农业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他们相对传统的农民工而言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人生态度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他们与传统的农民工一样面对着相似的社会问题,他们的合法权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社会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何以一个客观的角度,站在农民工的立场生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则是非常的重要。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
从2004年开始在我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陆续出现农民工短缺的严重现象。经过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得实际调研得出以下原因造成农民工的短缺:工资水平相对低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工作条件差、用工单位用工不规范等。以上问题的出现归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的权益没有得到有效地保障,国家对农民工的权益的规范相对不健全。其次就是农民工自身不能很好的利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1就业的限制。
我国的户籍是人口登记和管理的方式,在早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了有序就业与管理人口流动的有效作用,但是它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附加了许多功能,捆绑了很多福利,像教育、医疗、社保等,户籍制度完全割裂了城乡二元结构,令农民工无法享受到许多同等待遇。绝大多数流动农民工只能在非正式市场寻找就业机会, 从事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粗"工作。
1.2 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 缺乏劳动保护。
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不是通过改进工作技术,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完善销售渠道和采购环境等而是通过定不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不给农民工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等损害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达到成本的减少。这种不科学的做法直接会导致农民工职业病发病率较高以及工伤事故频频发生。
1.3休息休假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证。
目前, 用人单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按时按点的顺利完场,他们不是通过革新技术或者采用更为先进的工作器材而是愿意选择一种严重损害农民工工作利益的方式就是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的进行工作,而且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在一些建筑据行业、加工行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1.4取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利遭到侵害。
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屡屡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主要表现在: 一是同工不同酬。农民工虽然从事着与城市人同样的工作, 却拿着比城市人低的报酬。二是加班不给加班费或少给加班费。三是被拖欠甚至拒付工资。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对于农民工上述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权益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2.1从社会角度看,我国户口二元制的制度体质导致了农民工没有一个"所谓"的城市户口,这也就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地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向更好地区打工的愿望。再者,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供大于求的现状,在找工作方面,广大的农民工是处在一个比较劣势的位置。所以他们在城市里面更是难以找到一个在各方面都好可以说的过去得工作。这些就导致了他们不敢奢求在城市里面享有好的住房、医疗、子女较好的就学。这也就使用人单位大大减少了自己的用人成本。另外,我国没有形成专门为农民工权益维护的公共组织,这也使得农民工在权益受损时找不到权益维护组织。广大的农民工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成立专门的维权免费组织维护他们的利益。
2.2从法律的角度看,我国的劳动法在维护农民工利益的问题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法律的落实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在法律的宣传方面很大的滞后性。所以导致大部分农民工不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另外一方面,一些用人地区为了增加本地区的经济实力,会在政策、经济等方面会给与来投资企业一定的优惠。由于政府迁就着企业,有关的劳动执法人员时常会出现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现象,面对农民工权益受损时的行政不作为,使得农民工的合法的利益在受到损害时得不到应有的公正。
2.3从农民工自身看, 一是农民工在进城务工和择业上, 主要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 盲目性大, 且各自为"工", 失去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正式组织依托, 使他们缺乏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渠道和载体, 在权益受到侵犯时, 不能借助组织、集体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二是他们盲目打工,主要表现在一些农民工他们较容易的被用人单位"洗脑"他们只是单一地重视工资的高低,而不去考虑安全、医疗、卫生、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好坏。这也导致了频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迅速扩展等问题。。
三、解决方法
第一、农民工产业链发展
农民工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外寻求工作不仅大大减少了外出工作的机会而且还会导致就业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组织和引导农民工的有序流动, 促进其转移就业, 根本上讲属于政府公共管理的范畴。建立农民工流动监测体系, 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农民工的生活、工作、居住、消费、工资水平、分布状况、流向、知识结构、劳动技能、年龄、就业意向、外出动机等作专门的调查、研究, 掌握劳动力资源的详细情况;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资源,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清理整顿鱼目混珠的职业介绍市场, 取消不合理收费, 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第二、加大对农民工的就业前的培训力度
就我国现实而言, 学校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 办学条件差, 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质量不高。必须加大中央和省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向农民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只有在这种普及教育的基础上, 农民工素质才能提高。"予人以鱼, 不若授人渔鱼之法", 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适时调整课程结构, 向农民工提供学得起、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技术, 为农民工抓住机会、实现就业和创业提供可能。加强对农民工法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法制意识, 学会利用法律维权。
第三、落实相关法律制度,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
改革户籍制, 使农民工在就业、子女上学、升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到国民待遇; 改革收容遣送制, 给农民工一个较宽松的求职空间, 还农民工以人身自由权; 切实采取措施落实《工会法》、《合同法》, 确保《最低工资规定》的实行; 建立农民工档案,实行资历累计; 制定有关农民工就业及权益保护的专门性法规;实行司法倾斜和法律援助, 严惩侵权者, 保护农民工; 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卫生状况指标, 职业病防护及治疗规定, 并监督用人单位切实履行; 建立农民工的大病住院保障机制, 对贫困农民工家庭进行救助; 建立伤残保险, 逐步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四、总结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文化水平更高、更快掌握技术,使中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为中国制造增强竞争力、向"中国创造"迈进奠定了雄厚的人力基础。然而,我们的户籍制度、保障体系、教育等许多领域,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方面的政策安排刚刚破题。把握历史的机遇,加速改革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关系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而且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关系到社会公正与和谐,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的全局。为了最大程度上维护农民工的利益,建立健全我国的关于广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资本、维护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早日找到解决之道。
作者简介:王京婷(1989-),女,汉族,山西阳泉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08级本科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的现状、权益维护出现的问题、原因、解决办法
引言:新生代农民是指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外以非农业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他们相对传统的农民工而言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人生态度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他们与传统的农民工一样面对着相似的社会问题,他们的合法权益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社会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何以一个客观的角度,站在农民工的立场生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则是非常的重要。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
从2004年开始在我国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陆续出现农民工短缺的严重现象。经过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得实际调研得出以下原因造成农民工的短缺:工资水平相对低廉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工作条件差、用工单位用工不规范等。以上问题的出现归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的权益没有得到有效地保障,国家对农民工的权益的规范相对不健全。其次就是农民工自身不能很好的利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1就业的限制。
我国的户籍是人口登记和管理的方式,在早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了有序就业与管理人口流动的有效作用,但是它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附加了许多功能,捆绑了很多福利,像教育、医疗、社保等,户籍制度完全割裂了城乡二元结构,令农民工无法享受到许多同等待遇。绝大多数流动农民工只能在非正式市场寻找就业机会, 从事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脏、累、粗"工作。
1.2 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 缺乏劳动保护。
有的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不是通过改进工作技术,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完善销售渠道和采购环境等而是通过定不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不给农民工配发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等损害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达到成本的减少。这种不科学的做法直接会导致农民工职业病发病率较高以及工伤事故频频发生。
1.3休息休假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证。
目前, 用人单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按时按点的顺利完场,他们不是通过革新技术或者采用更为先进的工作器材而是愿意选择一种严重损害农民工工作利益的方式就是强迫农民工加班加点的进行工作,而且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在一些建筑据行业、加工行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1.4取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利遭到侵害。
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屡屡受到用人单位的侵害。主要表现在: 一是同工不同酬。农民工虽然从事着与城市人同样的工作, 却拿着比城市人低的报酬。二是加班不给加班费或少给加班费。三是被拖欠甚至拒付工资。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对于农民工上述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权益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2.1从社会角度看,我国户口二元制的制度体质导致了农民工没有一个"所谓"的城市户口,这也就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中的地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向更好地区打工的愿望。再者,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供大于求的现状,在找工作方面,广大的农民工是处在一个比较劣势的位置。所以他们在城市里面更是难以找到一个在各方面都好可以说的过去得工作。这些就导致了他们不敢奢求在城市里面享有好的住房、医疗、子女较好的就学。这也就使用人单位大大减少了自己的用人成本。另外,我国没有形成专门为农民工权益维护的公共组织,这也使得农民工在权益受损时找不到权益维护组织。广大的农民工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成立专门的维权免费组织维护他们的利益。
2.2从法律的角度看,我国的劳动法在维护农民工利益的问题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法律的落实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在法律的宣传方面很大的滞后性。所以导致大部分农民工不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另外一方面,一些用人地区为了增加本地区的经济实力,会在政策、经济等方面会给与来投资企业一定的优惠。由于政府迁就着企业,有关的劳动执法人员时常会出现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现象,面对农民工权益受损时的行政不作为,使得农民工的合法的利益在受到损害时得不到应有的公正。
2.3从农民工自身看, 一是农民工在进城务工和择业上, 主要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 盲目性大, 且各自为"工", 失去了参与社会活动的正式组织依托, 使他们缺乏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渠道和载体, 在权益受到侵犯时, 不能借助组织、集体的力量去解决问题。二是他们盲目打工,主要表现在一些农民工他们较容易的被用人单位"洗脑"他们只是单一地重视工资的高低,而不去考虑安全、医疗、卫生、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好坏。这也导致了频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迅速扩展等问题。。
三、解决方法
第一、农民工产业链发展
农民工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外寻求工作不仅大大减少了外出工作的机会而且还会导致就业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组织和引导农民工的有序流动, 促进其转移就业, 根本上讲属于政府公共管理的范畴。建立农民工流动监测体系, 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农民工的生活、工作、居住、消费、工资水平、分布状况、流向、知识结构、劳动技能、年龄、就业意向、外出动机等作专门的调查、研究, 掌握劳动力资源的详细情况;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资源,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资源信息库。清理整顿鱼目混珠的职业介绍市场, 取消不合理收费, 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第二、加大对农民工的就业前的培训力度
就我国现实而言, 学校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 办学条件差, 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质量不高。必须加大中央和省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 向农民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只有在这种普及教育的基础上, 农民工素质才能提高。"予人以鱼, 不若授人渔鱼之法", 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门资金用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适时调整课程结构, 向农民工提供学得起、听得懂、用得上的实用技术, 为农民工抓住机会、实现就业和创业提供可能。加强对农民工法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法制意识, 学会利用法律维权。
第三、落实相关法律制度,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
改革户籍制, 使农民工在就业、子女上学、升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到国民待遇; 改革收容遣送制, 给农民工一个较宽松的求职空间, 还农民工以人身自由权; 切实采取措施落实《工会法》、《合同法》, 确保《最低工资规定》的实行; 建立农民工档案,实行资历累计; 制定有关农民工就业及权益保护的专门性法规;实行司法倾斜和法律援助, 严惩侵权者, 保护农民工; 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卫生状况指标, 职业病防护及治疗规定, 并监督用人单位切实履行; 建立农民工的大病住院保障机制, 对贫困农民工家庭进行救助; 建立伤残保险, 逐步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四、总结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文化水平更高、更快掌握技术,使中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跃上新台阶,为中国制造增强竞争力、向"中国创造"迈进奠定了雄厚的人力基础。然而,我们的户籍制度、保障体系、教育等许多领域,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方面的政策安排刚刚破题。把握历史的机遇,加速改革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关系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而且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关系到社会公正与和谐,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的全局。为了最大程度上维护农民工的利益,建立健全我国的关于广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资本、维护社会的稳定。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早日找到解决之道。
作者简介:王京婷(1989-),女,汉族,山西阳泉人,厦门大学管理学院08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