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受哥特风格影响的几类类型电影进行分析,从这几种类型电影的风格、影像、主题等方面挖掘哥特风格所具有的独特韵味。
关键词:哥特;黑色;类型电影
自20世纪初,以德国表现主义为开端,掀起了一个世纪黑暗空虚的哥特电影之风。20世纪90年代初,一大批哥特风格的经典影片横空出世、锐不可当,使得电影创作者以及爱好者们愈发对这种神秘奇幻的电影风格充满好奇。
一、哥特文化的氤氲
哥特已经发展成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现在不同文化的分支上,例如文学、建筑、音乐。哥特文化的解释和定义非常模糊——悬疑的、恐怖的、黑暗的、怪诞的、野蛮的风格。巴黎圣母院般尖利高耸入云霄的教堂式建筑,以玛丽·雪莱、爱伦·坡等人的作品为代表的描写荒野古宅环境、超自然事件的黑色惊悚小说,均是哥特文化在不同领域的展现。
二、诡谲奇幻的哥特式电影
笔者认为,“哥特电影”并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种电影类型,因为“哥特电影”的概念非常模糊。宗教背景下产生的吸血鬼算是哥特小说中的著名形象,但有吸血鬼出没的影片就一定可以称之为哥特电影吗?未必,吸血鬼也是恐怖片的常客。当今影坛电影类型杂糅交错发展,在许多类型电影中都能触摸到鲜明的哥特元素,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完整确切的定义能去明确概括出“哥特电影”。所谓的“哥特电影”,只不过是聚集了哥特元素的“哥特风格电影”罢了。“哥特风格电影”指那些以哥特文化为背景来表达悲伤、死亡和痛苦等具有黑色风格的类型电影的总称。
最早在银幕上集中体现出哥特风格的应该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从表现主义电影的诸多意象中能看出哥特文化的渗透。例如《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尖利陡峭的教堂与建筑,倾斜的楼梯与街道取景,夸张的舞台式构图,对比强烈的黑白摄影,阴森恐怖的气氛,怪物等超自然因素的悚然存在。就像表现主义用浓重因素去放大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心理,哥特风格电影也是用极端的形式去夸张表现情绪、心理和命运。悬疑、黑色、鲜血、死亡、性爱这些哥特元素为各种类型电影注入了一些奇幻的哥特元素。
(一)黑暗中的人性涤荡——黑色片
黑色电影是受哥特文化影响最大的一种电影类型。所谓黑色电影,通俗来讲其故事模式是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坏人不一定会被绳之以法,充满着于黑色幽默中解构人生起落、嘲讽世事无常的戏谑味道。黑色电影的特征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电影题材大多挖掘的是社会和心理的阴暗面;二是电影的整体基调较为灰暗悲观。电影史上黑色电影的经典之作——大卫·林奇的《七宗罪》(1995)——将这股压抑绝望的黑色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这部电影中,世俗生活充满各种邪恶,是各种欲望交织的大熔炉,个体生命陷入其中,烈火焚身无力挣脱乃至疯狂,而连环命案的始作俑者却被设置成这个混乱黑暗世界的救世者——通过受害者被迫的赎罪来洗刷现实生活中的邪恶。结尾耐人寻味:高智商的杀手不仅利用了警员天性中的弱点将之引入圈套,还用自己的生命为这次惊世骇俗的殉道行为完满地画上了句号。这样的结局为整个影片黑暗凛冽的风格刻下了浓重的印迹:不见天日的阴暗,永恒的绝望消极。黑色电影的这股“灿烂阳光和惨淡阴霾间,潜意识里模棱两可的道德观”的独特意味受到了哥特风格的影响和渗透:黑色电影主题体现出的游戏人生解构社会的玩味色彩,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哥特文化阴暗、消极、悲观的主题风格。另外,构图风格上的低角度摄影和明暗交织的用光凸显人物的矛盾心理,整体构图上显示出一种末世般的灰暗。
(二)哥特式的光怪陆离——恐怖片
作为哥特文化的产物,吸血鬼这一形象在许多经典的恐怖电影中都出现过。吸血鬼在人们脑海里永远与“恐怖”是分不开的。它们出没于黑夜,青面獠牙、嗜血成性,集所有罪恶于一身,却永远保持着他们特有的魅力。从17世纪开始流行于英伦的哥特小说,到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大师茂瑙将第一个吸血鬼搬上银幕,再到当今影坛对吸血鬼各种多面立体的塑造,吸血鬼纵横驰骋银幕近一个世纪。当然,除了吸血鬼,还有以僵尸、怪物、异类为主角并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为目的的恐怖片,但又不拘泥于单纯血腥的感官刺激,往往从惊骇的形象与恐怖的故事中挖掘到人类自身的欲望、罪恶乃至社会价值、人伦道德的丧失与缺陷。《夜访吸血鬼》(1994)就是这样一个典范:路易是在无法忍受人生痛苦、寻求一死时被迫变为吸血鬼的,但吸血鬼的习性并没有完全取代他的人性,他不像其他吸血鬼那样麻木不仁,依然保留着人类所具有的爱与恨,他与其他同类格格不入,又与人类无法相通,这种双重性便使他处于极端的孤独之中。路易的矛盾折射出现实社会中的一部分人:那些游离于社会之外、努力追求自我的“边缘人”,他们无法融入身处的时代和环境,个人的奋斗往往被无边的空虚和失望包围,使他们感到无可奈何的苦闷与孤寂。
(三)心灵深处永恒的恐惧——惊险片
惊险片深受17世纪哥特小说的影响。“惊险片是以惊险情节贯穿全片为主要特征的影片。一般较多利用悬念、夸张和渲染手法,故事情节紧张多变,节奏快速,突出显示人物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性格。”[1]构图风格上体现为摄影颜色灰暗且构图单调,以造成沉闷压抑的感觉,也在观众心理上营造出一种异常恐怖的气氛;主客观“看与被看”镜头的反复交替,让观众切身体会那种“观众知而身处险情的剧中人不知”的紧张感。从希区柯克名作《精神病患者》(1960)这一心理惊险片中对各种哥特经典元素的运用可以看出哥特文化的渗透:身处矛盾境地、内心负罪的金发尤物,具有双重人格和恋母情结的既偏执又纯真的变态杀手,悚然的陡峭建筑,倾斜的楼梯拐角,明暗对比的用光。当今世界,对物质日益强烈的欲望扭曲了人的心理,人似乎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腐烂无动于衷。相反,哥特风格电影中那些有着苍白皮肤、空洞黑眼圈和悲伤麻木表情的哥特式人物就成为了当今精神漩涡挣扎中人们去唤醒内心世界的一种诉求和方式。
哥特和阴郁、奇异、鬼魅、空虚和死亡相连,表达或折射人心理和社会层面的阴暗,可以说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映照了人的内心。透过永恒的死亡命题,哥特赋予生命最极端的感知力:恐惧、悲观、绝望,哥特文化唯美化了这种极端的体验;也许,除了人迷恋感官享受带来的紧张与恐惧的审美心理感受,人天生要从心理上为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死亡暴力做好准备,这种哥特式极端的情感体验就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透过哥特式诡谲奇异的影像,我们看到人类一种极端的精神状态:麻木,孤独,绝望,悲观,恐惧,无聊,偏激;人用恐惧来挑战绝望,用麻木来战胜孤独,用极端来挑逗无聊。
(四)黑色童话中的精灵——爱情片
从20世纪90年代初被誉为“好莱坞鬼才”的蒂姆·波顿的一系列强烈哥特式风格的影片《剪刀手爱德华》(1990)、《僵尸新娘》(2005),一直到目前火爆的以哥特式爱情为噱头的《暮光之城》系列,这些奇情片往往就是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导演却编织出了一幅黑色的,讲述孤独、死亡和痛苦的精彩哥特式画卷。影片的主角往往为非人类的怪物、僵尸、吸血鬼,如剪刀手爱德华、僵尸新娘、德古拉伯爵。他们虽然外貌恐怖丑陋,身份也不为世人所容,但在惊世骇俗的外表下却深藏着最高贵的心和最圣洁的灵魂:对内心的执著与坚守。但最终他们还是要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中,最终还是要在那漆黑的古堡内永远啜饮那孤寂的美酒,影片体现出一种永恒的美感。
《惊情四百年》(1992)中,背叛了上帝成为了吸血鬼的德古拉伯爵变成了四百年后在伦敦街边注视永恒爱人的那个优雅的男人。他法力无边,可以呼风唤雨令雷电交织,却不惜任何代价只为能再次凝视那双炽热柔情的双眸,抚摩那丝缎般的秀发。孩童般的执著与信仰可以穿越生死,感动上苍。《僵尸新娘》中,凄清的月光下,战战兢兢的维克多在树林中练习婚礼的仪式,当他把戒指套在一段枯枝上,说出那永恒的承诺时,树枝的泥土松动了,一位穿着白色蕾丝婚纱的女子,从地下爬了出来,尽管她四肢大多已成枯骨,她的衣服上都是泥土,但她站在他的面前,温柔地说:“我愿意。”外表惊悚、内心纯真的僵尸新娘,善良多情,在她身上,有为爱陶醉的美丽,也有为爱献身的勇敢。影片最后,她化蝶而去的一幕,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样的美,本来就是不真实的,无法容于现实世界的。
弗洛伊德说过: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本能冲动、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而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2]哥特风格电影表现了人类对自己内心世界进行的探索、诉求与渴望。吸血鬼和弗兰肯斯坦们似乎是在意指那些出没于我们周围若隐若现的“边缘人”,这些被疏离被冷漠的生命虽然面目骇人丑陋异常,但是他们身上的某些特质,例如执著追求真挚情爱、渴望结束孤独的恒心,与人建立正常沟通的渴望,着实触动正常人坚韧且冰冷的心,拨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这些异类边缘者的身份设定使他们注定逃脱不了命运中永恒的孤独。可以这么说,哥特风格电影是在讲述生命中的永恒孤独。
三、结语
虽然哥特风格的电影具有一定的黑色性质,但它同样是我们认识世界、观照人生、洞悉人性的一面特殊的镜子,具有其自身不容忽视的审美意蕴和独特的“净化”功能。它以一种非常规却饱含人性关怀的视角去透视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去剖析和表达着那种阴郁、痛苦、悲伤的情感世界,之中满含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哥特式的艺术风格,总能让人从最荒谬的事物身上触摸到诡异战栗的温情,从最绝望黑暗的情境中感悟到人性中一丝纯美的涤荡,带给心灵极大的冲刷与抚慰。
注释:
[1] 惊险片,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0317.htm)。
[2] 参见弗洛伊德,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6733)。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关键词:哥特;黑色;类型电影
自20世纪初,以德国表现主义为开端,掀起了一个世纪黑暗空虚的哥特电影之风。20世纪90年代初,一大批哥特风格的经典影片横空出世、锐不可当,使得电影创作者以及爱好者们愈发对这种神秘奇幻的电影风格充满好奇。
一、哥特文化的氤氲
哥特已经发展成一种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现在不同文化的分支上,例如文学、建筑、音乐。哥特文化的解释和定义非常模糊——悬疑的、恐怖的、黑暗的、怪诞的、野蛮的风格。巴黎圣母院般尖利高耸入云霄的教堂式建筑,以玛丽·雪莱、爱伦·坡等人的作品为代表的描写荒野古宅环境、超自然事件的黑色惊悚小说,均是哥特文化在不同领域的展现。
二、诡谲奇幻的哥特式电影
笔者认为,“哥特电影”并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种电影类型,因为“哥特电影”的概念非常模糊。宗教背景下产生的吸血鬼算是哥特小说中的著名形象,但有吸血鬼出没的影片就一定可以称之为哥特电影吗?未必,吸血鬼也是恐怖片的常客。当今影坛电影类型杂糅交错发展,在许多类型电影中都能触摸到鲜明的哥特元素,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完整确切的定义能去明确概括出“哥特电影”。所谓的“哥特电影”,只不过是聚集了哥特元素的“哥特风格电影”罢了。“哥特风格电影”指那些以哥特文化为背景来表达悲伤、死亡和痛苦等具有黑色风格的类型电影的总称。
最早在银幕上集中体现出哥特风格的应该算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从表现主义电影的诸多意象中能看出哥特文化的渗透。例如《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尖利陡峭的教堂与建筑,倾斜的楼梯与街道取景,夸张的舞台式构图,对比强烈的黑白摄影,阴森恐怖的气氛,怪物等超自然因素的悚然存在。就像表现主义用浓重因素去放大特定环境中人物的心理,哥特风格电影也是用极端的形式去夸张表现情绪、心理和命运。悬疑、黑色、鲜血、死亡、性爱这些哥特元素为各种类型电影注入了一些奇幻的哥特元素。
(一)黑暗中的人性涤荡——黑色片
黑色电影是受哥特文化影响最大的一种电影类型。所谓黑色电影,通俗来讲其故事模式是好人不一定有好报,坏人不一定会被绳之以法,充满着于黑色幽默中解构人生起落、嘲讽世事无常的戏谑味道。黑色电影的特征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电影题材大多挖掘的是社会和心理的阴暗面;二是电影的整体基调较为灰暗悲观。电影史上黑色电影的经典之作——大卫·林奇的《七宗罪》(1995)——将这股压抑绝望的黑色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这部电影中,世俗生活充满各种邪恶,是各种欲望交织的大熔炉,个体生命陷入其中,烈火焚身无力挣脱乃至疯狂,而连环命案的始作俑者却被设置成这个混乱黑暗世界的救世者——通过受害者被迫的赎罪来洗刷现实生活中的邪恶。结尾耐人寻味:高智商的杀手不仅利用了警员天性中的弱点将之引入圈套,还用自己的生命为这次惊世骇俗的殉道行为完满地画上了句号。这样的结局为整个影片黑暗凛冽的风格刻下了浓重的印迹:不见天日的阴暗,永恒的绝望消极。黑色电影的这股“灿烂阳光和惨淡阴霾间,潜意识里模棱两可的道德观”的独特意味受到了哥特风格的影响和渗透:黑色电影主题体现出的游戏人生解构社会的玩味色彩,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哥特文化阴暗、消极、悲观的主题风格。另外,构图风格上的低角度摄影和明暗交织的用光凸显人物的矛盾心理,整体构图上显示出一种末世般的灰暗。
(二)哥特式的光怪陆离——恐怖片
作为哥特文化的产物,吸血鬼这一形象在许多经典的恐怖电影中都出现过。吸血鬼在人们脑海里永远与“恐怖”是分不开的。它们出没于黑夜,青面獠牙、嗜血成性,集所有罪恶于一身,却永远保持着他们特有的魅力。从17世纪开始流行于英伦的哥特小说,到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大师茂瑙将第一个吸血鬼搬上银幕,再到当今影坛对吸血鬼各种多面立体的塑造,吸血鬼纵横驰骋银幕近一个世纪。当然,除了吸血鬼,还有以僵尸、怪物、异类为主角并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为目的的恐怖片,但又不拘泥于单纯血腥的感官刺激,往往从惊骇的形象与恐怖的故事中挖掘到人类自身的欲望、罪恶乃至社会价值、人伦道德的丧失与缺陷。《夜访吸血鬼》(1994)就是这样一个典范:路易是在无法忍受人生痛苦、寻求一死时被迫变为吸血鬼的,但吸血鬼的习性并没有完全取代他的人性,他不像其他吸血鬼那样麻木不仁,依然保留着人类所具有的爱与恨,他与其他同类格格不入,又与人类无法相通,这种双重性便使他处于极端的孤独之中。路易的矛盾折射出现实社会中的一部分人:那些游离于社会之外、努力追求自我的“边缘人”,他们无法融入身处的时代和环境,个人的奋斗往往被无边的空虚和失望包围,使他们感到无可奈何的苦闷与孤寂。
(三)心灵深处永恒的恐惧——惊险片
惊险片深受17世纪哥特小说的影响。“惊险片是以惊险情节贯穿全片为主要特征的影片。一般较多利用悬念、夸张和渲染手法,故事情节紧张多变,节奏快速,突出显示人物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性格。”[1]构图风格上体现为摄影颜色灰暗且构图单调,以造成沉闷压抑的感觉,也在观众心理上营造出一种异常恐怖的气氛;主客观“看与被看”镜头的反复交替,让观众切身体会那种“观众知而身处险情的剧中人不知”的紧张感。从希区柯克名作《精神病患者》(1960)这一心理惊险片中对各种哥特经典元素的运用可以看出哥特文化的渗透:身处矛盾境地、内心负罪的金发尤物,具有双重人格和恋母情结的既偏执又纯真的变态杀手,悚然的陡峭建筑,倾斜的楼梯拐角,明暗对比的用光。当今世界,对物质日益强烈的欲望扭曲了人的心理,人似乎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腐烂无动于衷。相反,哥特风格电影中那些有着苍白皮肤、空洞黑眼圈和悲伤麻木表情的哥特式人物就成为了当今精神漩涡挣扎中人们去唤醒内心世界的一种诉求和方式。
哥特和阴郁、奇异、鬼魅、空虚和死亡相连,表达或折射人心理和社会层面的阴暗,可以说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映照了人的内心。透过永恒的死亡命题,哥特赋予生命最极端的感知力:恐惧、悲观、绝望,哥特文化唯美化了这种极端的体验;也许,除了人迷恋感官享受带来的紧张与恐惧的审美心理感受,人天生要从心理上为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死亡暴力做好准备,这种哥特式极端的情感体验就不可避免地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透过哥特式诡谲奇异的影像,我们看到人类一种极端的精神状态:麻木,孤独,绝望,悲观,恐惧,无聊,偏激;人用恐惧来挑战绝望,用麻木来战胜孤独,用极端来挑逗无聊。
(四)黑色童话中的精灵——爱情片
从20世纪90年代初被誉为“好莱坞鬼才”的蒂姆·波顿的一系列强烈哥特式风格的影片《剪刀手爱德华》(1990)、《僵尸新娘》(2005),一直到目前火爆的以哥特式爱情为噱头的《暮光之城》系列,这些奇情片往往就是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导演却编织出了一幅黑色的,讲述孤独、死亡和痛苦的精彩哥特式画卷。影片的主角往往为非人类的怪物、僵尸、吸血鬼,如剪刀手爱德华、僵尸新娘、德古拉伯爵。他们虽然外貌恐怖丑陋,身份也不为世人所容,但在惊世骇俗的外表下却深藏着最高贵的心和最圣洁的灵魂:对内心的执著与坚守。但最终他们还是要回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中,最终还是要在那漆黑的古堡内永远啜饮那孤寂的美酒,影片体现出一种永恒的美感。
《惊情四百年》(1992)中,背叛了上帝成为了吸血鬼的德古拉伯爵变成了四百年后在伦敦街边注视永恒爱人的那个优雅的男人。他法力无边,可以呼风唤雨令雷电交织,却不惜任何代价只为能再次凝视那双炽热柔情的双眸,抚摩那丝缎般的秀发。孩童般的执著与信仰可以穿越生死,感动上苍。《僵尸新娘》中,凄清的月光下,战战兢兢的维克多在树林中练习婚礼的仪式,当他把戒指套在一段枯枝上,说出那永恒的承诺时,树枝的泥土松动了,一位穿着白色蕾丝婚纱的女子,从地下爬了出来,尽管她四肢大多已成枯骨,她的衣服上都是泥土,但她站在他的面前,温柔地说:“我愿意。”外表惊悚、内心纯真的僵尸新娘,善良多情,在她身上,有为爱陶醉的美丽,也有为爱献身的勇敢。影片最后,她化蝶而去的一幕,似乎在告诉我们:这样的美,本来就是不真实的,无法容于现实世界的。
弗洛伊德说过: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本能冲动、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而无法进入意识被个体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2]哥特风格电影表现了人类对自己内心世界进行的探索、诉求与渴望。吸血鬼和弗兰肯斯坦们似乎是在意指那些出没于我们周围若隐若现的“边缘人”,这些被疏离被冷漠的生命虽然面目骇人丑陋异常,但是他们身上的某些特质,例如执著追求真挚情爱、渴望结束孤独的恒心,与人建立正常沟通的渴望,着实触动正常人坚韧且冰冷的心,拨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这些异类边缘者的身份设定使他们注定逃脱不了命运中永恒的孤独。可以这么说,哥特风格电影是在讲述生命中的永恒孤独。
三、结语
虽然哥特风格的电影具有一定的黑色性质,但它同样是我们认识世界、观照人生、洞悉人性的一面特殊的镜子,具有其自身不容忽视的审美意蕴和独特的“净化”功能。它以一种非常规却饱含人性关怀的视角去透视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去剖析和表达着那种阴郁、痛苦、悲伤的情感世界,之中满含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哥特式的艺术风格,总能让人从最荒谬的事物身上触摸到诡异战栗的温情,从最绝望黑暗的情境中感悟到人性中一丝纯美的涤荡,带给心灵极大的冲刷与抚慰。
注释:
[1] 惊险片,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0317.htm)。
[2] 参见弗洛伊德,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6733)。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艺术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