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icafr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自学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前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学生在预习上耕耘不息而收获了了的现实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可以使学生学会预习,并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就如何抓好语文的课前预习谈一谈笔者的一点尝试。
  一、预习的要求
  一要循序渐进。首先,把新课轻声地朗读几遍,大致了解一下课文所写的内容,初步理清课文层次;在此基础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二要充分运用好课后的思考练习。学生预习课文时,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很有帮助。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看看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有时候课文所讲述的内容只是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仅仅通过读课文学生了解的内容可能还不够全面,这就需要学生预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了解。练习题则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口头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
  三要懂得使用工具书。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四要勤动笔。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在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二、预习的方法
  “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了,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种简易、实用的预习方法。我把这种方法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出来。口诀如下:
  一画段儿,二画圈儿,
  三画需认字儿,四画前(后)鼻音儿,
  五画疑难处,六画好词句儿。
  这个口诀我称为“六画读书预习法”。其含义如下:
  “一画段儿”,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先让学生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标出序号。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这种认识对于今后的读写会有较好的影响,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后作文也可以这样安排段落。另一个作用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如学生可直接向教师指出第几自然段的哪个地方有疑问,教师也能方便的向学生点明第几自然段需要注意什么等。
   “二画圈儿”,即学生在完成“一画段儿”后,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学会”的生字,在课文中用“○”画出,这样,在读课文时就会对自己画出的需“学会”的字有所重视,印象也比较深刻。实践证明:通过“二画圈儿”的方法,学生一看二画就认了两遍,方法简易实用,识记生字效果较好。
  “三画需认字儿”,就是画完要求“学会”的生字后,再对照课后要求“会认”的生字,用“V”在课文中画出,以区别要求“学会”的字。这样更明确了“会认”的要求,以便按要求去做。
  “四画前(后)鼻音儿”,是针对我们地区受方言影响前后鼻音不分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一种读书方法。就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前后鼻音的音节用“—”在其下面画出来,以利于正确的读书。
  “五画疑难处”,就是指学生在完成上面画法之后,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明白的地方用“?”在其右边画出。
  “六画好词句儿”,就是指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妙词佳句往往会使学生“一见钟情”,这种词句作用不可低估,教师就要求学生用波浪线画出。这样要求会集中学生读书的注意力,学生在读书时也会格外注意妙词佳句,随时标画出来。 “学文如积沙,学理如筑塔。”长此以往,有利于提高学生读书注意力,加强其对语言文字的内化吸收,并训练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
  三、预习的收效
  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什么地方已学懂,什么地方还不会,心中有数。这就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就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兴趣,他们将投入到更广泛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契诃夫说:“方法是才能的一半。”如果学生善于运用预习(自读)方法,养成预习(自读)习惯,由不自觉到自觉,由“要我预习”变为“我要预习”,认真预习,师生配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必将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及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
  (责编韦淑红)
其他文献
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候选人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校一位教师执教了《安塞腰鼓》第一课时。教师们听完课后都一致认为,该教师谨遵高年级段的教学目标,落实“教语文”的鲜明视角,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切切实实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授课教师从学情出发,巧妙地引领学生享受了课文中美轮美奂的语言节奏。现将其教学片段进行摘录并试作剖析。  【教学片段】  师:这安塞腰鼓
以读为主,注重学生自己独特的感悟,是新课程视野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阅读,从而达到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一、自读自悟,感悟语言  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情感体验等差异,导致学生的阅读带有差异性和个性化色彩。当然,也正是这种差异和个性化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活力四射。因此,我们要多多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让他们在读中
依托灵动的文本,准确把握文本语言的价值,挖掘文本资源进行语言拓展,是词语积累行之有效的途径。下面,笔者就如何随文扎实、高效地拓展、积累词语谈几点看法。  一、巧用文本语言,生成积累  低年级文章比较简短,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如果潜入文本,细细品读,有时也不难发现,这些看似浅显的语言背后暗藏的是一个个熠熠生辉的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等。轻轻翻阅,课本这个简单而精美的“字典”为我们生动地提供了理解词
作文训练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低年级则重在“说话”,旨在培养学生准确、合理、得体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幻想、爱动手的特点,抓住课堂及生活实际中的种种契机,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写的兴趣,从而为三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  一、抓住课文——激发写的兴趣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教师可利用学生爱幻想的特点,通过续编、创作童话等形式,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灵感的碰撞,培养学生表达、倾听的能力,这是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和推广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因所在。然而,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式也一直伴随着“形式主义”、“高耗低效”的质疑。笔者认为,把握好展开合作学习的正确时机,实现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的“共赢”,是提升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之一。  一、百舸争流千帆进——在“开放”时切入  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不同、性格各异,对文本的解读也会
《故乡的芦苇》这篇美文是著名作家燓发稼所写的,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选用了这篇文章,在阅读教学中的案例也很多。而张老师在我校教研时却以此文为范例让学生仿写了一篇习作——《我爱家乡 》。这节读写结合课给了听课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节以读写结合为主要策略的写作指导课,这节课所呈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写作的教学模式。《故乡的芦苇》是编排在五年制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语文课程标准》设定的写作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当前,学生的作文水平又如何呢?他们把写作当作折磨心灵的苦差事,一听到作文就头疼,一写到作文就绞尽脑汁,因为“家中无米”——头脑空空,字、词、句等素材贫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时,也不能畅所欲言。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中充分展示个性,写出情真意切、童趣盎然的作文呢?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
现在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他们写的作文,要么言之无序,要么言之无物。写作时,他们挖空心思,到头来写的文章却是千篇一律。有的学生开头写得很精彩,可一到重点却一笔带过,帽下无人。这样的文章没有真情,更谈不上有感人之处。这些现状一直困惑着我,也一直鞭策着我寻求学生乐于习作的方法。  一、在观察中丰富感知,自由倾吐  语文新课标指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小学生年龄小,往往注意力不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保持并提升课堂的“语文味”?从“读”这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教学的《天上偷来的火种》一课,谈谈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引领学生从走近文本到走进文本,在“读”中反复与文本对话,感悟人物形象。  一、一箭双雕“入境读”,进入文本的情境之中  课伊始,学生还没有完全从课余的兴奋回到课堂,此时可以创设一种走近文本的机会,或者安排学生一节一节轮读课
对语文教学而言,很多人以品词析句、涵泳文字为目标,并将抓好文字的积累和落实作为语文基本技能训练,忽略了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堂最需要的是教师和学生思维的碰撞,生生和文本的智慧交融,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文本的心灵沟通,而这一切都需要思维的绽放。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把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思维迸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笔者根据《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