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遵照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反思,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计划更迎合学生实际需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兴趣;学习;反思
2011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知道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实际,对所运用的教学顺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因素所进行的总体考虑。要寻求最优化教学,老师们就要找到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总结的几点教学体验,希望与大家分享。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德国一位学者有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受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溶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更应以生活为本,注重语言的实践性。现在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通过学习,让我对课标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探寻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例如:在教学新单词导入部分,我通过let’s sing, let’s chant ,let’s act ,let’s play ,listen and do 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呈现新知的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实物或图片、肢体语言、多媒体、游戏、简笔画等多种手段来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学会语言,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里同教师一起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遵照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二、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小学阶段,学生英语的学习应该具备初级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课标也明确提出: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而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演,学生看;教师讲,学生记;教师说,学生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暗淡,学习效率普遍偏低。现代教学模式的出现,“剥夺”了教师的这种“霸权”,将演的“权利”、说的“权利”释放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良莠不齐,某些教师产生了“放弃一部分”的想法,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学生能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对于学习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对于口语较好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更集中注意力,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后进生,教师则应指导他们积极与他人合作,主动向教师或同学请教;而对于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可指导其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三、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
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在教学工作中,我一直觉得自己无论是课堂教学技能还是教学理论,都知之甚少。参加工作几年了,我对于英语教学的理论仅局限于知道英语教学策略和一些课标的要求,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没有注意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在教学中就感到自己的进步很少。在小學英语教学中,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科学、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反思,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计划更迎合学生实际需要。
吕叔湘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我们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研究小学英语教学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在教学中反思,在总结中提升教学水平。根据自己教案的预设与实际上课的情况,反思自己成功的地方,值得肯定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值得改进的地方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进行反思,如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何更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等。这就要求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时地调整教育目标。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等方面来优化小学英语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就是要点燃孩子们的智慧火把,让他们养成乐学的习惯,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编写组.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2年Z1期.
作者简介:屈娟娟,闾井学区结山小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兴趣;学习;反思
2011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知道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实际,对所运用的教学顺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因素所进行的总体考虑。要寻求最优化教学,老师们就要找到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下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总结的几点教学体验,希望与大家分享。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德国一位学者有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受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生活之于教育,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教育需溶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更应以生活为本,注重语言的实践性。现在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通过学习,让我对课标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探寻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例如:在教学新单词导入部分,我通过let’s sing, let’s chant ,let’s act ,let’s play ,listen and do 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呈现新知的教学环节中,我采用了实物或图片、肢体语言、多媒体、游戏、简笔画等多种手段来创设真实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学会语言,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里同教师一起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遵照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
二、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小学阶段,学生英语的学习应该具备初级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课标也明确提出: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而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演,学生看;教师讲,学生记;教师说,学生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暗淡,学习效率普遍偏低。现代教学模式的出现,“剥夺”了教师的这种“霸权”,将演的“权利”、说的“权利”释放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良莠不齐,某些教师产生了“放弃一部分”的想法,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的过早出现。
学生能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对于学习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对于口语较好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更集中注意力,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后进生,教师则应指导他们积极与他人合作,主动向教师或同学请教;而对于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可指导其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三、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
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错,在教学工作中,我一直觉得自己无论是课堂教学技能还是教学理论,都知之甚少。参加工作几年了,我对于英语教学的理论仅局限于知道英语教学策略和一些课标的要求,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没有注意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在教学中就感到自己的进步很少。在小學英语教学中,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科学、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反思,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计划更迎合学生实际需要。
吕叔湘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我们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善于发现,善于积累,善于研究小学英语教学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在教学中反思,在总结中提升教学水平。根据自己教案的预设与实际上课的情况,反思自己成功的地方,值得肯定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值得改进的地方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进行反思,如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何更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等。这就要求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实时地调整教育目标。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等方面来优化小学英语的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就是要点燃孩子们的智慧火把,让他们养成乐学的习惯,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英语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英语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编写组.小学英语知识概要与学法指导[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2年Z1期.
作者简介:屈娟娟,闾井学区结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