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散文的结构自由,形式多样,含蓄蕴藉,缘情为文,意在笔先,很难把握作者所蕴涵的真正内涵,但只要抓住了文眼,把握住作者所创设的情景,也是可以解读的。如何去解读一篇散文?如何去把握文本的意境,这正是本文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散文教学;意境把握;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129-02
我曾经对学生做过这样的问卷调查:阅读一篇散文你感觉最难把握的是什么?一篇作品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了散文后你最大的启迪又是什么呢?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大部分是意境;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文笔;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传达情感。的确,阅读一篇散文要关注它的语言,关注它的形式,但最难把握的却是它的意境,那么如何去把握它呢,如何去解读一篇散文呢?这正是本文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这个特点决定了它的结构是自由的,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可以意在笔先,缘情为文;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曲径通幽、含蓄蕴藉;可以直抒胸臆、淋漓尽致;也可以浓笔重抹,一唱三叹,可以信手拈来,自由挥洒。因此被誉为“美文”,它的美可以通过同其他三种文学样式的比较来把握:它同小说比,同样写人记事,但人物不求典型,故事不必完整。审古思今,天上人间,大至国计民生,小至草木沙石,均可信手拈来,连缀连篇。它和戏剧比,同样讲究语言的锤炼,但不受时空限制,行笔自如。它不靠矛盾冲突吸引观众,而靠优美的语言打动读者。它和诗歌比,同样可以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但不受节奏,韵律的影响,写法灵活。它不是诗,却具有诗一般的意境。 这样一比较,散文之美就显而易见了:一是结构美;二是语言美;三是意境美。而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的重点和难点。
那么,到底我们该如何去解读一篇散文呢?
第一,找文眼。在结构上,散文虽然形式较散,但并不是很难把握,因为它有章可寻,有线可抓,那就是文眼,文眼既是全文主旨,又是行文线索,抓住了文眼才能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例如:在古代散文中,《捕蛇者说》的文眼是“苛政猛于虎”。《石钟山记》的文眼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在现代散文中,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来的悲凉”,这些文章都是按这些文眼谋篇布局的。
那么,怎样才能识别出散文的文眼呢?
散文文眼虽不固定在某段某处,但也有规律可循。《荷塘月色》的文眼在篇首,“这几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总领全文。《荔枝蜜》的文眼在篇未,“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卒章显志。可见,分析散文的美只要抓住文眼,教学就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的效果。
第二,品语言。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如“余音袅袅的洞萧”,如“明净无尘的水晶”;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是“甘冽清澈的山泉”,是“曲径通幽的园林”。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也是重点。应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其中蕴涵的情韵。
读本《长江三峡》中,“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一句,作者先把视觉上长江浩浩荡荡的气势与听觉上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沟通,然后用“飞翔”一词形象地绘出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情画意。唯其“飞翔”,才能与作者在长江中航行的兴奋自豪以致神彩飞扬的情韵相吻合。
第三,赏意境。 一篇散文的美不但体现在它的清新优美的言语上,更体现在它所创造的意境上。那么什么是散文的意境呢? 古人云:“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散文亦然,此所谓境界即意境。何谓意境?“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就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就是指客观物质形体与作者主观情感的巧妙结合;即作者借助于客观事物的外显特征,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把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正情感倾泻出来,从而达到寄情于物的效果。这是散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教师若要真正意义上把握这个重点,也非易事,但我觉得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入境”,只有入的其境,才能挖掘出文章的精髓。
那么何谓入境呢?入境就是让学生的思维随着作者所描绘所表达的情境思路,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氛围,充分领略其抒发的情感所创设的意境的美。学生在学习散文时只有入得其境,才能切中肯綮,才能一针见血地揭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那么学生该怎么入境呢?
第一,文本研读。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本,仔细地分析作品,体味作品的景怎么渗透作者的情,情与景是怎样交融的,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理清作者情感的脉络,获得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可见研读是入境的基础。
第二,融情于景。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通过散文的内容沟通起来,且尽可能地形成共识,产生共鸣,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作者创造的艺术氛围所陶醉。若舍弃读者本身情感的参与,撇开作者所寄予的情感本身去琢磨作品中的景,那景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只有借助于作者的情感色彩和情感脉络,才有可能透视出作者所描绘的景灵气。然而散文高手笔下的景又非自然的本身,而是艺术化了的客观自然物;即作者用宝蘸真情实感的神来之笔刻画出来的物体的内部神韵。景是情的载体,同样的景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反映出来的情是完全不同的。同样是“草尖上的水珠”作者可以写成是“绿枝上的珍珠”也可写成是“情人的眼泪”或“碧天里的星星”。因此,若要入境,那非了解景中真味不可。
第三,想象与联想的运用。入境还要借助于读者的想象与联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物象,是通过读者的视觉感知,通过大脑的艺术加工、分析、评判、总结,才在脑海中反映出生动的带有灵性的景观。作品中的叙述与描写在读者的脑中经过过虑,与读者的生活经验,素质,涵养等结合起来,借助于想象与联想,再造艺术形象,这个新的艺术形象可能不够准确,不够完整,但这个新的形象,毕竟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体验,它不同于由老师上课硬塞给他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眼光,自己“拿来”的。老师此时若能结合自己的体会,适当地点评,让学生比较自己头脑中创造的新形象与老师所讲的艺术形象是否一致,是否有差异,若有,那差异在哪里。这样可以取长补短,从比较中获得新的知识。
散文的意境美能否通过电化教学来传递其中的信息呢?从某一角度讲,电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生动性,它更直观、更形象;但在散文的意境教学中,却还不如学生自己通过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自己“拿来”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己全身心参与,才能更好地读懂一篇散文。
可见,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正如古人所云:“说景即是说情…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句句是情、字字关情”。
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散文教学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透过字里行间,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这当然属高层次的文学鉴赏范畴,有一定的难度,但既然大纲要求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该在散文教学中努力追求之,给学生一些跳一跳够得着的东西。
要指导学生欣赏散文中的意境美,应该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修养和较广的知识面。例如在备课中应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鲁迅散文的深遂,郭沫若散文的浪漫,茅盾散文的俊健,巴金散文的热烈,朱自清散文的隽永,冰心散文的婉丽,杨溯散文的精巧,刘白羽散文的奔放……教师如能对这些大家的风格心中有数,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里需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位作家,写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的作品,其风格也会各呈异彩的。
可见,散文教学要解决欣赏“意境美”这个难点,教师自身必须博学并不断拓宽知识领域,逐步提高文学理论修养。
能入的其境,还不够,还需要置身境外,即“出境”。“入”要入的其所,“出”要出的在理。“出”的过程就是对作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性质作出理智的评价的过程。“出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出境”要分析的是作者为什么能这样写?这样写所要阐明的道理是什么?学生只有了解这些信息,才能在自己创作时可以借鉴与仿照。可见“出境”是对“入境”的深化和再提高。
一般而言,一篇出色的散文所传达的情感是真挚的、感人肺腑的,常能牵动起读者内心的情感触动点,产生共鸣,但真挚的情感却不一定都能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对散文意境的欣赏与评价仅仅是个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欣赏、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作者的整体构思,描物绘景,寄情寓感等方面的评价,为的是学生写作时有可参照之作,使读与写能够更好的结合。另外,在评价当中适当的结合学生的写作实践,可以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入境”与“出境”是散文教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不可孤立的加以分割,只有入的巧妙,才能出的高明,入的过程中常伴着出,出的过程常伴着再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 散文教学;意境把握;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 63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129-02
我曾经对学生做过这样的问卷调查:阅读一篇散文你感觉最难把握的是什么?一篇作品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了散文后你最大的启迪又是什么呢?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大部分是意境;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文笔;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来传达情感。的确,阅读一篇散文要关注它的语言,关注它的形式,但最难把握的却是它的意境,那么如何去把握它呢,如何去解读一篇散文呢?这正是本文想和大家探讨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这个特点决定了它的结构是自由的,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可以意在笔先,缘情为文;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曲径通幽、含蓄蕴藉;可以直抒胸臆、淋漓尽致;也可以浓笔重抹,一唱三叹,可以信手拈来,自由挥洒。因此被誉为“美文”,它的美可以通过同其他三种文学样式的比较来把握:它同小说比,同样写人记事,但人物不求典型,故事不必完整。审古思今,天上人间,大至国计民生,小至草木沙石,均可信手拈来,连缀连篇。它和戏剧比,同样讲究语言的锤炼,但不受时空限制,行笔自如。它不靠矛盾冲突吸引观众,而靠优美的语言打动读者。它和诗歌比,同样可以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但不受节奏,韵律的影响,写法灵活。它不是诗,却具有诗一般的意境。 这样一比较,散文之美就显而易见了:一是结构美;二是语言美;三是意境美。而这三美正是我们在散文教学中要抓的重点和难点。
那么,到底我们该如何去解读一篇散文呢?
第一,找文眼。在结构上,散文虽然形式较散,但并不是很难把握,因为它有章可寻,有线可抓,那就是文眼,文眼既是全文主旨,又是行文线索,抓住了文眼才能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例如:在古代散文中,《捕蛇者说》的文眼是“苛政猛于虎”。《石钟山记》的文眼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在现代散文中,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文眼是:“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来的悲凉”,这些文章都是按这些文眼谋篇布局的。
那么,怎样才能识别出散文的文眼呢?
散文文眼虽不固定在某段某处,但也有规律可循。《荷塘月色》的文眼在篇首,“这几天,我的心里颇不宁静”,总领全文。《荔枝蜜》的文眼在篇未,“这天夜里,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卒章显志。可见,分析散文的美只要抓住文眼,教学就能收到“驱万途于同归”的效果。
第二,品语言。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如“余音袅袅的洞萧”,如“明净无尘的水晶”;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是“甘冽清澈的山泉”,是“曲径通幽的园林”。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也是重点。应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其中蕴涵的情韵。
读本《长江三峡》中,“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一句,作者先把视觉上长江浩浩荡荡的气势与听觉上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沟通,然后用“飞翔”一词形象地绘出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情画意。唯其“飞翔”,才能与作者在长江中航行的兴奋自豪以致神彩飞扬的情韵相吻合。
第三,赏意境。 一篇散文的美不但体现在它的清新优美的言语上,更体现在它所创造的意境上。那么什么是散文的意境呢? 古人云:“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散文亦然,此所谓境界即意境。何谓意境?“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散文中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以抒情,或托物以言志,或因事以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事就是“境”。意境就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产生与作者的境界相似的感受,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就是指客观物质形体与作者主观情感的巧妙结合;即作者借助于客观事物的外显特征,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把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正情感倾泻出来,从而达到寄情于物的效果。这是散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语文教师若要真正意义上把握这个重点,也非易事,但我觉得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入境”,只有入的其境,才能挖掘出文章的精髓。
那么何谓入境呢?入境就是让学生的思维随着作者所描绘所表达的情境思路,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氛围,充分领略其抒发的情感所创设的意境的美。学生在学习散文时只有入得其境,才能切中肯綮,才能一针见血地揭示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那么学生该怎么入境呢?
第一,文本研读。认真细致地研读课本,仔细地分析作品,体味作品的景怎么渗透作者的情,情与景是怎样交融的,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理清作者情感的脉络,获得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可见研读是入境的基础。
第二,融情于景。把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通过散文的内容沟通起来,且尽可能地形成共识,产生共鸣,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作者创造的艺术氛围所陶醉。若舍弃读者本身情感的参与,撇开作者所寄予的情感本身去琢磨作品中的景,那景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只有借助于作者的情感色彩和情感脉络,才有可能透视出作者所描绘的景灵气。然而散文高手笔下的景又非自然的本身,而是艺术化了的客观自然物;即作者用宝蘸真情实感的神来之笔刻画出来的物体的内部神韵。景是情的载体,同样的景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反映出来的情是完全不同的。同样是“草尖上的水珠”作者可以写成是“绿枝上的珍珠”也可写成是“情人的眼泪”或“碧天里的星星”。因此,若要入境,那非了解景中真味不可。
第三,想象与联想的运用。入境还要借助于读者的想象与联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物象,是通过读者的视觉感知,通过大脑的艺术加工、分析、评判、总结,才在脑海中反映出生动的带有灵性的景观。作品中的叙述与描写在读者的脑中经过过虑,与读者的生活经验,素质,涵养等结合起来,借助于想象与联想,再造艺术形象,这个新的艺术形象可能不够准确,不够完整,但这个新的形象,毕竟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体验,它不同于由老师上课硬塞给他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眼光,自己“拿来”的。老师此时若能结合自己的体会,适当地点评,让学生比较自己头脑中创造的新形象与老师所讲的艺术形象是否一致,是否有差异,若有,那差异在哪里。这样可以取长补短,从比较中获得新的知识。
散文的意境美能否通过电化教学来传递其中的信息呢?从某一角度讲,电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生动性,它更直观、更形象;但在散文的意境教学中,却还不如学生自己通过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自己“拿来”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己全身心参与,才能更好地读懂一篇散文。
可见,单纯的景物描写谈不上意境,意境应该是外在的境界景物与作者心中的境界,喜怒哀乐的高度统一,是外物与内情的自然融合,是饱含作者感情的艺术画面。正如古人所云:“说景即是说情…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句句是情、字字关情”。
这就是环境与心境的统一,景和情的统一,意和境的统一。散文教学到了这一步,我们才算是引导学生凭借语感,透过字里行间,通过联想和想象,走进了作者创作的意境之中,欣赏到了散文的意境美。这当然属高层次的文学鉴赏范畴,有一定的难度,但既然大纲要求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该在散文教学中努力追求之,给学生一些跳一跳够得着的东西。
要指导学生欣赏散文中的意境美,应该具有一定的文艺理论修养和较广的知识面。例如在备课中应把握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鲁迅散文的深遂,郭沫若散文的浪漫,茅盾散文的俊健,巴金散文的热烈,朱自清散文的隽永,冰心散文的婉丽,杨溯散文的精巧,刘白羽散文的奔放……教师如能对这些大家的风格心中有数,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里需注意的是,即使是同一位作家,写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的作品,其风格也会各呈异彩的。
可见,散文教学要解决欣赏“意境美”这个难点,教师自身必须博学并不断拓宽知识领域,逐步提高文学理论修养。
能入的其境,还不够,还需要置身境外,即“出境”。“入”要入的其所,“出”要出的在理。“出”的过程就是对作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性质作出理智的评价的过程。“出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出境”要分析的是作者为什么能这样写?这样写所要阐明的道理是什么?学生只有了解这些信息,才能在自己创作时可以借鉴与仿照。可见“出境”是对“入境”的深化和再提高。
一般而言,一篇出色的散文所传达的情感是真挚的、感人肺腑的,常能牵动起读者内心的情感触动点,产生共鸣,但真挚的情感却不一定都能具有积极的借鉴和教育意义。
对散文意境的欣赏与评价仅仅是个手段,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欣赏、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作者的整体构思,描物绘景,寄情寓感等方面的评价,为的是学生写作时有可参照之作,使读与写能够更好的结合。另外,在评价当中适当的结合学生的写作实践,可以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能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入境”与“出境”是散文教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不可孤立的加以分割,只有入的巧妙,才能出的高明,入的过程中常伴着出,出的过程常伴着再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