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诱达思。通过教师的“诱”,来促使学生的“思”,以学生的“思”来达到掌握知识,发长能力,陶冶品德的教学目标,从而体现出启发式教学的本质。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诱导 启发 兴趣 质量
《走进新课程》以崭新的教育理论展示教学,要求教师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把”诱导思维”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那么,在生物教学中,怎样通过掌握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呢?我对初中生物学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一节进行了探讨。
一、教学过程
教师(以下简为师):同学们,前几节我们学习的花的知识,花瓣一落,花往往就会结出果实和种子,并非所有的花都能形成果实和种子,从而造成果树或农作物减产。这是什么原因呢?要找出这个原因,就必须知道花是通过怎样生理变化形成果实和种子的。这就是我们的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第四节、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一般地讲,一朵花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先要通过传粉和受精,才能通过一系列重要的生理变化,形成果实和种子。(板花:花 传粉、受精 果实、种子)前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开花及传粉知识,今天我们学习促使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另一重要过程 ,受精。(板书:一、受精及其过程)
师 :(取出花的结构模型同时多媒体展示图片)这朵色彩艳丽的桃花,其结构中,最重要的部位是什么?
学生(以下简为生):花蕊!
师:对!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他们直接参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一特点对植物体物种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师:雄蕊的花粉传授到雌蕊上之后,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略停顿)将会产生一种生理现象,叫受精。我们先来看看受精现象发生的场所。(桃花雄蕊的纵切面图)这是一朵桃花雌蕊的纵切面图,顶端呈小喇叭状的是柱头,其下面细长的这一段是花柱,在往下底端膨大的部分是子房,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胚珠的结构较特殊,请同学们注意,它的外表包着两层珠被,下端这个开口在完整的胚珠上是个圆孔,称作珠孔,里面是胚囊,胚囊靠近珠孔有三个细胞。一个卵细胞,两个极核
师:受精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呢?诱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部分,并相互进行议论。然后运用模型精讲受精过程,边讲边板书:
师: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低等植物没有极核,只有卵细胞。这样,我们就可对所有植物的受精概括出一个结论,从它的生理过程来看应该是什么和什么结合?
生:精子和卵细胞!
师:对!精子和卵细胞相结合的现象,叫做受精。(指板书)然而,大家再看,绿色开花植物与其他低等生物不同。它有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同时,还有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这就叫作双受精,这是绿色植物所持有的现象。
受精完成之后,花的各个部分 将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果实和种子就开始形成。大家回过头再想一想,花受精之前,各部分的结构都有什么作用?
生:花萼保护花的内部结构,美丽的花瓣招引昆虫传粉,雄蕊产生花粉。
师:柱头和花柱呢?
生:柱头接受花粉,花柱保护花粉管通入子房。
师:很好!当传粉和受精完成后,花的这些结构还有用吗?
生:当传粉和受精完成后就没有用了,所以花瓣就要凋落了。
师:对!花的这些结构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开始凋落。那么大家再想一想,当花受精之后,生理变化应该集中到什么部位?
生:子房!
师:对!请看黑板!子房壁将开始发育,形成果皮。胚珠里面的珠被将发育成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种皮、胚、胚乳共同结构成什么?
生:种子。
师:有了果皮和种子,一个完整的果实就形成了。
在人们实用的植物中,有很多是果实,也有许多是种子,如苹果、桃子、葡萄、西瓜、玉米、小麦,等等。大家下课 后再想想,我们所食用的这些植物中,哪些属于果实?哪些属于种子?
至此,同学们已经明白了一朵花怎样会形成果实和种子的生理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关键要经过那几个重要階段?
生:传粉,受精!
师:对!一朵花只有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形成果实。那么果实和农作物在开花期遇到阴雨天,就会造成收成减产,是什么道理呢?
生:阴雨天,昆虫不能飞来飞去进行传粉。
生:下雨对传粉有影响,花粉不容易落在柱头上。不能传粉,就不能受精,就不会形成果实和种子。
师:回答得很好!如果在果树开花期,为防虫害对果树喷洒农药,会不会促使果实增产呢?
生:不会!因为把虫子都杀死了,传粉就会受到影响,受精不能完成,果树将会减产!(多媒体展示图片回顾)
师:很好!果树和农作物怎样增产,受许多因素制约,传粉和受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道理大家都已经明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二、对这节课的分析
初中生物学课程着重于生物形态知识的描述,这对促使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节内容与教材中的其他知识相比,地位比较特殊,要上中学生通过这节课内容的学习,在掌握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较深入地来理解花形成果实和种子的生物发育、变化的生理过程,单纯的形象思维就无法达到教学目的。这就须引导学生以形象思维为基础来进行逻辑思维,才能体现出教材编写者的本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还注意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当学生明白了果树和农作物处在开花期,遇阴雨天将会造成减产后,又提出了再果树开花期喷洒农药是否妥当的问题,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不仅对深入理解教材知识有利,而且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也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