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科学课程双螺旋结构发展对小学阶段课程素养化的促进作用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以“创新实验”为名,说明学校敢为先锋,旨在创建教育教学新机制,为面向未来办教育。我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提出,要建设一所全面实现开放式内涵发展和改革型创新发展的学校,一所质量高、声誉好、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全国领先的九年一贯制创新型未来学校,学校的大部分育人活动主要依托课程形式进行展开,因此,我校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将大力推进课堂改革,实施课程素养化工程。
  一、课程素养化的定义及意义
  课程素养化指的是实行以培育学科素养、学习素养和创新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构建学科素养课程、学习素养课程、创新素养课程等三维素养课程体系。具体实现形式是构建“学养课堂”,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以学定教,以学促教,教案变“学案”;变革教学组织形式,推进选课走班,因材施教;学校的工作围绕学生的“学”开展,以学的方式方法现代化为核心推进学校教育质量现代化;以学的方式方法现代化倒逼和倒推教的方式方法现代化、教育教学内容现代化、教育教学评价现代化和教师队伍现代化,从而达到培育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最终目标[1]。
  实施课程素养化,可以为课堂“提效不提质”的普遍问题寻得一种解决办法。“学养课堂”通过日常素养课程的开展,稳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每一个孩子从容、自信、有尊严地成长成才,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活出自己的未来。
  二、课程素养化的路径探索——数学、科学课程双螺旋结构发展
  一直以来,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数学和科学都是以两门分立的课程独立开展教学。虽然这两门学科经常出现共通点,比如一年级的科学学习了如何对一个实际物体进行观察并测量,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了如何从各个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但两门学科在实际授课中却几乎没有交集。相应地,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开办同样是存在着形式各样的“科技节”、“数学节”,但都没有深挖两门学科学习方法的本质,为学生揭示打通数理工科类学习的“学法”。因此,笔者根据学校近一年来“数创未来”数科节的实践经验和反思,大胆设想两门学科今后发展关系上的一种可行性——DNA双螺旋结构发展关系,讨论数学、科学课程双螺旋结构发展(以下称“数科双螺旋结构发展”)对小学阶段课程素养化的促进作用。
  (一)数科双螺旋结构发展的定义
  平日里,数学和科学学科根据各自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基础性授课,如同DNA双链结构中的各自链条,自行螺旋上升;但学生在小学六年生涯的三个不同的阶段,还需要参加侧重点不同的模块式学习素养训练课程和“数创未来”数科节综合素养课程。
  三个阶段分别指的是低年段(Lowergrade,通常指1-2年级)、中年段(Middlegrade,通常指3-4年级)和高年段(Highergrade,通常指5-6年级)三个时间段;模块式学习素养训练课程包括科学笔记(paper)模块和成果展示(presentation)模块;“数创未来”数科节综合素养课程一年开展1-2次,每次根据本学期学习的重点进行半命题项目式学习。在不同的阶段中,模块训练侧重点不同,并且根据学生们的成长速度和接受程度,可进行具体内容的调整,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数创未来”数科节作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而存在,力求展现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上的闪光点,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达到学生主动分享学习成果、找到学习乐趣的目的。
  这两大类素养课程就是数科双螺旋结构中的纽带,老师充当导师,负责找到数学、科学学科的内在共通点进行整合、提炼,并带到课堂上、活动中进行分享,接着利用模块课进行训练,最后由学生自己内化成学习这两门学科的有效“步梯”,即学习方法,指导他们今后对两门学科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数创未来”数科节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图1数学、科学课程双螺旋结构发展图
  (二)如何实现数科双螺旋结构发展
  数科双螺旋结构发展主要通过搭建螺旋“步梯”而成立,模块式学习素养训练课程作为基础综合课程,“数创未来”数科节综合素养课程作为展示提升课程。下面重点来讲如何实施模块式学习素养训练课程。
  在低年段,模块训练侧重于科学笔记模块训练,强调让学生学会记录科学笔记。通过结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和课题,学生可自主搜寻生活中与课题相关的信息,一开始通过色彩、图形和较为简短的文字进行记录和整理,逐步养成探究精神,记录习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成果展示模块训练来说,可以在期末选取合适的时间点,统一将学生漂亮的科学笔记进行展览,通过展览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彼此交流学习,增进感情,又能成为班级文化展示的一部分,同时符合我校“以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为本建设校园显性物质文化”的思想。
  在中年段,科学笔记模块训练和成果展示模块训练并重,通过二者的交叉作用,让学生得到快速进步,并初步掌握逻辑性思维和科技论文写作要领。在这一阶段,对某一课题的学习必须学会“输出”,所以科学笔记模块一开始主要以句、段练习为主,尝试形成传统实验报告模式;后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梳理因果逻辑关系,形成创新型科技论文模式。对于成果展示模块课,在这一阶段将引入更多元的方式,除了笔记分享外,还可以使用PPT答辩、情景剧表演和辩论比赛等其他方式,进一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在高年段,教学侧重于成果展示模块,一方面加大成果展示在教育中的占比,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将科学笔记形成真正的文章,并尝试发表。到了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有效激发,此时可以鼓励学生脱离课本,从身边时事、社会现象和国内外新闻中找到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师仅充当引领者和解惑者的角色,切实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质疑精神,共情力、责任感和发现美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综合素养,未来还可以将素养迁移到别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去,遷移到初、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习中去,更迁移到生活中去,做真正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创新人才。
  图2两大模块式学习素养训练课程在三个学年段的不同侧重点
  三、展望
  数科融合后,数学课不再以枯燥无味的知识点进行铺就,不再以“题型”、“算法”的传授作为最根本任务,而更侧重于实战,即侧重于数学与生活(即身边的科学)的广泛联系及应用,重视学习素养的培育,即重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最为关键的能力。科学课不再把纷繁复杂的材料操作当作每一节课的亮点,而是通过校本化的综合素养课程为抓手,每一次只针对某一重点讨论的科学现象进行专题研究,抽丝剥茧式理清其中蕴含的内在数学逻辑。通过数科融合的课程学习,重点提升学生品德、身心、审美、创新、生活、信息、国际等综合素养,突出以创造、创作、创编、创设、创意等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
  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数科融合不仅为学生的“学”打开了新思路,还将对老师“教”提出全新的要求。老师何以能承担两门学科的教学?如何消化、提炼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又不失课程标准的本质要求?这必将成为这条路径上不小的挑战,值得我们继续实践、探索,找到答案。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特殊教育实施“医教结合综合康复”旨在采用教育、医学、综合康复训练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提高特殊儿童生存质量,使他们重新走向社会。我们多年来积极开展“医教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教师业务能力培训,研究、开展特色课程,着重注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大力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  初期,老师们对“医教结合”的认识还停留在低水平上,甚至对一些具体的实施工作还有畏难情绪。于是全体教师
一.融合课程教学的现代背景  近十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的教育、经济、科技等多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实现教育大国崛起的基础上开始向教育强国迈进。除了加强本国的基础教育和科学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广泛的流动与重新配置,教育“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我国的教育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共有国际学校1309所,平均每所学校在校生人数
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几乎是每一个教师职业生涯中都会遭遇的瓶颈,也是学校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队伍建设的难题。怎样引领教师突破瓶颈,走出发展的高原地带,重新精神抖擞地迈向新的高峰,我们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从培养“学术型教师”人手,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收获了一定经验。  一、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学术型教师”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4.07.021    【摘 要】近年来,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加大的同时,资源闲置现象日益严重。拓展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具备一定的规模、拥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并能融入区域主导产业的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社会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训基地功能定位
教育督导是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与指导。教育督导是促进教育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手段,是保障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机制。教育督导对于规范政府办学行为、规范学校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本人结合担任三年兼职督学和一年专职责任督学的经历,就如何加强教育督导,助推学校管理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教育督导的基本职能和我市教育督导的现状  教育督导是指教育督导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教育方针、
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也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但是,一到作文课教学时,教师教学起来费时又费力,而学生怎么也写不出好一点的文章,使教学效果收效甚微。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写、勤于写,又能把自己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出来?还能写出自己内心最深、最真的感受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积极参
【摘要】乡村小学教师作为近代乡村社会的特殊知识精英群体,在乡村社会改造呼声不断高涨的情势下,被赋予了参与乡村社会重建的使命。他们通过推进乡村成人教育的形式参与到乡村社会重建活动中来,这不仅推动了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而且造就了一大批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更为近代乡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华北乡村;小学教师;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
【摘 要】此文从生态文明、成人生态文明教育以及学习型城市的概念探讨入手,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学习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成人生态文明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此文结论,即成人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学习型城市建设。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学习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9-0039-03  一、相关概念探讨  
【摘要】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增加,移动教学方式将会逐渐成为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但目前移动教学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来科学引导其发挥教育价值,也就是说教育者还不知道在电大开放教育中如何应用移动学习设备进行更有效的教和更有效的学。文章结合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实践,分析运用“掌上电大”平台实施移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从“学什么”“怎么教”“如何学”三个方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罗定邦中学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适应新课程要求,积极探寻适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之路。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并不仅仅是资源库的建设,也非教学资源的简单罗列、提供,而是需要根据学生学情,在适合的时候融入,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记录、评价、引导,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