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者昌盛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利顺德饭店诞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那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1860年英法联军打到北京,咸丰皇帝逃亡承德,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皇帝好面子,不肯回京,次年死在避暑山庄。那时的清朝统治者仍在虚妄中生活,自以为是天朝上国,不敢承认“西夷”的力量,实际上又包含惧怕对方的成分。虚骄心理下不会处理好国际事务,更严重的是不可能去奋发图强。《北京条约》规定天津为通商口岸。天津本来就是进京的通道,至是开为商埠,西方商人、传教士、官员来此落脚,或路经于此,日趋增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利顺德饭店建立了。它适应了西方人的需要。它是西方殖民主义的产物,而当时清朝统治者不知图强,浑噩自闭,却是它产生的社会环境。虚骄妨碍图强,道、咸两代如此,乾、嘉又何尝不是这样。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利顺德饭店大规模扩建,由平房改建成三层楼房,为当时天津洋式建筑的佼佼者,也使它成为豪华宾馆,以适应日益增多的西方商人、科技人员投宿的需要。这时中国官僚、买办、商人兴起洋务运动,开办机器制造业,造轮船,开矿山,筑铁路,设立电话、电报。洋务运动,旧时称为“自强运动”,它的先驱者曾国藩就以自强为目的,他认为对外事务的准则,凡争执虚文礼仪的可以让步,而涉及民生的则要坚持中国利益,他倡办江南制造局,选派学童出洋学艺,是着眼于中国自强。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使洋务派政治目标破产,但自强精神则彪炳史册。洋务运动中天津及其附近出现近代企业,如天津机器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承平银矿等,尤其是电报总局,始设于天津,后来才移至上海。其时在天津地区经营新式企业的唐廷枢、徐润等人往还于津、沪之间,使天津成为洋务运动重地。洋务派官、商及与其企业有关的洋人,也成為促使利顺德发展业务的力量,粤籍买办梁炎卿成为它的大股东。所以说利顺德的发展与中国洋务运动的自强有密切关系。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利顺德又一次扩建,其时留下的大楼外景、豪华套间、贵宾休息厅、宴会厅、西餐厅的图片,犹令人领略当年豪华绰约的丰姿,是令旅客得到高级享受的处所。二三十年代天津多有下台军阀、失意政客,末代皇帝博仪不就蛰居津门吗!他们需要高级饭店,或者小住,或就餐、娱乐,利顺德这时的扩建,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了。推翻清朝后的一二十年代,是中国人民奋发图强时期,民族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文化事业的成就非常可观,白话文运动的开展,从西方传入许多新学科,“五·四”运动更以政治思想领域促进国人思考国事。一二十年代是北洋政府时期,过去人们把那时认为一片黑暗,其实前述那些成就不说外,议会政治自此开始。当然曹锟贿选被正确地认为政治丑剧,但那些后来成为“猪仔议员”的人开始不服,至被圈禁,始被收买,这也反映议会制深入人心,骄横的军阀也不能不对它有所顾忌。中国有后代为前朝修史的传统,北洋时期编纂出《清史稿》,出版后虽被国民政府禁止,但几十年后的实践证明,它虽然不是一部好的历史资料书籍,但仍有参考价值,故而被一再重印,说明它不是禁止得了的、废弃得了的。《清史稿》的修成实属不易,说明其时文化建设颇有可称述者,一方面是军阀政治的腐败,另一方面是人民的奋发图强,并探索强盛道路,但是它被日本军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所打乱。人民图强爱国的时候,军阀政客亡命天津,利顺德饭店在这种形势下得到二十年的
  发展。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从英国人手里接管利顺德饭店,把它改称“亚细亚饭店”。这时中国处在民族灾难之中,国力虚弱。日军的接管利顺德,不由得令人联想到日俄战争,双方在中国的国土辽东半岛打仗,而让中国“中立”,使中国成为最大受害国。日本因向英国开战而接管利顺德,其实利顺德还有中国股东,他们因此而倒霉。弱国被欺凌,一个国家不图强怎么能立足于世界!
  五十年代起的三十年,利顺德改名“天津大饭店”。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利顺德成了合资企业,恢复原名,兴建大厦,有了新气象。改革开放,引进外资,是为我利用,是为我之富强起促进作用,关键还在自强,不自强就不可能很好地利用外资,建设国强民富的社会。
  利顺德的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史是那样的岌岌相关,它的兴衰与近现代社会的演变相一致,它反映中国社会、国计民生的状况和国家的荣辱,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一个饭店的历史能够反映近现代中国的历史,这种事例不可多得。
  在利顺德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史上,我们看到自强精神的作用和重要。道、咸时代的自大和萎靡不振,只能使国家沦落;洋务运动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图强,未见多少成效,是不得其法;二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图强效果较好,说明自洋务运动以来我们中国人一直有建立强盛国家的愿望,这是极其可贵的民族精神;也说明我们始终在探索如何迈向富强之路。愿望不能实现就是空的,方法不对同样无济于事,探索通向富强之路的方法,也是精神财富,值得总结。自强者总会找到道路,总会昌盛的。
  (选自《顾真斋文丛》,中华书局,有删节。作者为我国著名清史、中国社会史专家)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思想精粹解读系列之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
期刊
中国历史上,最令后人难以置评的人物之一,便是五代时期的冯道。赞美他的人说,“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 憎恶他的人却说他“不知廉耻”。究竟是什么导致他的一生毁誉难定?原因是他曾历事四姓十君,却一直稳居三公之位。后人在史书中,诋毁他说他一直靠谄媚游走各个朝廷,这显然不是真相,至少不是真相的全部。  冯道的仕途生涯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管城头怎么变幻大王旗,只要你对百姓好,
期刊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源远流长。《管子·桓公问》记载黄帝立明台、大禹立谏鼓、周武王设灵台等,用以采察民意、求贤纳谏,被认为是古代监察制度的滥觞。西周时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监察职能的官职,秦汉时独立设置监察机构(御史府、御史台),至唐宋成熟,明清完备。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世界监察制度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位置,它的发展与成熟有诸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吏治的高度重视,所谓“治国必先治官,治国之本在于治
期刊
东汉的宦官专权  东汉宦官参与政治,在和帝以及邓太后时就有了,比如,忠心耿耿的郑众和大名鼎鼎的蔡伦(造纸专家),都曾是皇帝和太后的得力助手。宦官整体得势,是安帝去世之后。由于阎太后的干预,安帝独子刘保不能顺利即位,宦官孙程等十九人歃血为盟,发动宫廷政变,杀死阎氏兄弟子侄,将阎太后迁出宫,拥立年仅十一岁的刘保为帝,是为顺帝。事后十九位宦官因拥立之功全部封侯。汉顺帝刘保靠宦官上位,宦官自然得势,但是,
期刊
说长篇评书的时候,说书人最讲究“卖关子”,每次总在重要关节停下来,来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给听众制造悬念,借以吸引听众接着往下听。“卖关子”也就比喻说话、做事在紧要的时候,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  为什么关子能卖呢?这大概和“关子”最初的意思有所关联。古时的关子确实是可以买卖的。宋代时,关子通常指会计、贸易、税收、开垦土地的凭证,或者空白执照。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载:“宣和间,亲王
期刊
《资治通鉴》选读  初,长沙定王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戴侯熊渠,熊渠生考侯仁。仁以南方卑湿,徙封南阳之白水乡,与宗族往家焉。仁卒,子敞嗣;值莽篡位,国除。节侯少子外为郁林太守,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娶湖阳樊重女,生三男:縯,仲,秀,兄弟早孤,养于叔父良。a  縯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秀隆准日角,性勤稼穑。縯常非笑之,比于
期刊
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被朱元璋视为“吾之子房(西汉刘邦的谋士张良,字子房)”,世人谓之“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襄助朱元璋灭元兴明和明朝建立后的稳定发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基博通经史、洞晓天文、精通兵法,是元末明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以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著称  于世。  刘基原是元朝官员,仕途坎坷,仕元二十余年间,为官刚直,政声颇佳,然而屡遭打击排挤,三度辞官归隐。至正二十年(
期刊
古之人目短于自見,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a,故佩韦以缓己b;董安于之心缓c,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韩非子·  观行》)  注释:  a西门豹:战国时魏国政治家。  b韦:熟牛皮,这里指柔韧的皮带。  c董安于:春秋时晋国赵简子家臣。  大意:  古人因为眼睛看不到自己的
期刊
〔宋〕司马光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a,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b,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c,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d。此
期刊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文正公集》)  【解读】  在宋朝,人们对范仲淹的评价就已经非常高了。王安石说他是“一世之师”,苏轼说他“轶后空前”。他智谋过人,文武兼备,一生因批评朝政和推行庆历新政等原因多次被贬,但仍然坚持以天下为己任,从不因个人荣辱改变为国为民的志向。晚年他家无余资,居无定所,临终上书却仍不言私事,死后百姓為之恸哭举哀。  松江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