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者,国之宝也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0763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司马光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a,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b,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c,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d。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资治通鉴·周纪二》)
  注释:
  a 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事見《史记·刺客列传》。鲁国将军曹沫与齐国作战,打了三次败仗,鲁庄公不得已而献土地与齐国讲和。后来,齐鲁两国会盟,齐桓公与鲁庄公在坛上盟誓时,曹沫突然手持匕首劫持了齐桓公。无奈之下,齐桓公答应归还侵占的鲁国土地。曹沫听后便扔下匕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脸色不变,言谈如故。齐桓公脱离了危险,勃然大怒,想毁约。这时,齐国丞相管仲说道:“不能这样,贪图小利而逞一时之快,在诸侯面前不讲信义,就会失去天下的援助,不如把土地给他们。”最后齐桓公便将侵夺鲁国的土地还给了鲁国。
  b 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因蒙难而流亡到了楚国,楚国国君热情地招待了他,并说:“如果你以后做了晋国国君,将如何报答我?”重耳回答:“珍珠美玉,您都不缺,我不会有更稀罕的东西送给你,不过以后我如果做了晋国国君,假若两国在战场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作为回报!”后来,重耳作了国君,即晋文公。五年后,晋楚两国果然在中原战场上相遇,晋文公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退避近百里以报楚国招待之恩。
  c 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事见《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魏文侯与群臣饮酒,此时天降大雨,魏文侯想起他与虞人(山林管理者)相约当日要打猎,于是下令驾车前往。大臣十分惊诧,问道:“大家喝得正起劲,天又下着大雨,您要去哪里?”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今天打猎,怎能因为现在的快乐,而不遵守约定呢?”于是亲自去虞人那里取消了打猎活动。
  d 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事见《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年(前359)。秦孝公采用商鞅的建议实施变法,法令已经制定,但还未公布。商鞅担心百姓不信,便在国都南门立起一根木杆,说谁能把它搬到北门去,便赏十金。百姓觉得奇怪,也没有人愿意去搬。商鞅又下令说:“能搬过去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将此木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兑现诺言。此后,商鞅颁布了变法的法令。
  大意:
  臣司马光说:诚信,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诚信来保护;不讲信誉无法使人民服从,没有人民便无法守护国家。所以古代称王之人不欺骗天下,建立霸业的人不欺骗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人民,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不善于治国治家的人则反其道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父子。领导不信任下属,下属不信任领导,上下离心,以至一败涂地。靠欺骗所占的一点儿便宜救不了致命伤,所得到的远远少于失去的,这岂不令人痛心!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以胁迫手段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中原之地而遵守信用,魏文侯不背弃与虞人打猎的约定,秦孝公不收回对搬动木杆之人的奖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称不上完美,而商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用诚信来获得民心,何况作为太平盛世之时的执政者呢!
  【题解】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为了富国强兵,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徙木为信,获得了百姓的信任,新法得以顺利颁布和实施,秦国由此走向强大。针对这一事件,司马光做了这段议论。《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说:“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司马光的思想与此一脉相承,意在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无独有偶,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在《商鞅》一诗中也写到:“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这是借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对商鞅变法取信于民进行褒扬。诚信,不仅是道德准则,更是治国理政的法宝,中国历史上有太多因诚信而立天下、因失信而失天下的例子。当今,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的社会风气,建立国家诚信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和关键。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该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述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的历史,目的是以史为鉴,有资于治道。“臣光曰”是司马光针对所述事件阐发的评论,虽有主观色彩,却具普遍和现实意义,于今不无借鉴。(高希)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月读》今年第3期“特别关注”的《走出关系学的怪圈》(以下简称《走出》),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文中提到:“到了东汉桓帝时期,国家便正式出台‘三护法’,其中明确规定:‘婚姻之家’和‘两州人士’不得‘对相监临’,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地方官员不能在姻亲之家所在地任职,两个地方的长官要回避籍贯上的对应关系(即A地的官员是B地人,则B地就不能用A地人)。”读者侯建良先生来信指出:“三护法”应
期刊
北宋王旦为相时,府上可谓“宾客满堂”。王旦亦藉此“观才之所长”,并不拒人于门外。他有两条不成文的规矩,其一,宾客“无敢以私请”;其二,“其人复来,不见”。  有位叫张师德的,偏偏触犯了这第二条规矩,“两诣旦门”,也就毫无例外地吃了闭门羹,“不得见”。张氏已“久任馆阁副职,未能升迁”,他的“两诣旦门”自有所图,“不得见”之后,不反躬自省而“意为人所毁”,以为是什么人在王旦面前打了他的小报告,并将这满
期刊
中国传统思想精粹解读系列之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
期刊
中国历史上,最令后人难以置评的人物之一,便是五代时期的冯道。赞美他的人说,“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称誉”, 憎恶他的人却说他“不知廉耻”。究竟是什么导致他的一生毁誉难定?原因是他曾历事四姓十君,却一直稳居三公之位。后人在史书中,诋毁他说他一直靠谄媚游走各个朝廷,这显然不是真相,至少不是真相的全部。  冯道的仕途生涯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管城头怎么变幻大王旗,只要你对百姓好,
期刊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源远流长。《管子·桓公问》记载黄帝立明台、大禹立谏鼓、周武王设灵台等,用以采察民意、求贤纳谏,被认为是古代监察制度的滥觞。西周时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监察职能的官职,秦汉时独立设置监察机构(御史府、御史台),至唐宋成熟,明清完备。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世界监察制度史上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位置,它的发展与成熟有诸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吏治的高度重视,所谓“治国必先治官,治国之本在于治
期刊
东汉的宦官专权  东汉宦官参与政治,在和帝以及邓太后时就有了,比如,忠心耿耿的郑众和大名鼎鼎的蔡伦(造纸专家),都曾是皇帝和太后的得力助手。宦官整体得势,是安帝去世之后。由于阎太后的干预,安帝独子刘保不能顺利即位,宦官孙程等十九人歃血为盟,发动宫廷政变,杀死阎氏兄弟子侄,将阎太后迁出宫,拥立年仅十一岁的刘保为帝,是为顺帝。事后十九位宦官因拥立之功全部封侯。汉顺帝刘保靠宦官上位,宦官自然得势,但是,
期刊
说长篇评书的时候,说书人最讲究“卖关子”,每次总在重要关节停下来,来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给听众制造悬念,借以吸引听众接着往下听。“卖关子”也就比喻说话、做事在紧要的时候,故弄玄虚,使对方着急。  为什么关子能卖呢?这大概和“关子”最初的意思有所关联。古时的关子确实是可以买卖的。宋代时,关子通常指会计、贸易、税收、开垦土地的凭证,或者空白执照。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载:“宣和间,亲王
期刊
《资治通鉴》选读  初,长沙定王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戴侯熊渠,熊渠生考侯仁。仁以南方卑湿,徙封南阳之白水乡,与宗族往家焉。仁卒,子敞嗣;值莽篡位,国除。节侯少子外为郁林太守,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娶湖阳樊重女,生三男:縯,仲,秀,兄弟早孤,养于叔父良。a  縯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秀隆准日角,性勤稼穑。縯常非笑之,比于
期刊
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被朱元璋视为“吾之子房(西汉刘邦的谋士张良,字子房)”,世人谓之“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襄助朱元璋灭元兴明和明朝建立后的稳定发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基博通经史、洞晓天文、精通兵法,是元末明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以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著称  于世。  刘基原是元朝官员,仕途坎坷,仕元二十余年间,为官刚直,政声颇佳,然而屡遭打击排挤,三度辞官归隐。至正二十年(
期刊
古之人目短于自見,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a,故佩韦以缓己b;董安于之心缓c,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韩非子·  观行》)  注释:  a西门豹:战国时魏国政治家。  b韦:熟牛皮,这里指柔韧的皮带。  c董安于:春秋时晋国赵简子家臣。  大意:  古人因为眼睛看不到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