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发展,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出来,体育学科作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同样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地探索出更多教学资源,解决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资源缺乏而无法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问题。可见,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普遍短缺的问题,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学资源开发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部分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资源;开发;策略
现代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其中健康的身体素质作为学生进行其它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亟需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据此,体育教师应跟随教育改革的趋势,积极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为体育课堂增添更多新鲜元素,逐步形成适合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构建具有特色的学校体育文化,由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推动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开发特色体育活动项目,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就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来说,教学内容大都为“热身动作+运动训练+自由活动”,这种单调且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模式难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至于他们常常以敷衍的态度进行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教师应开发特色体育活动项目,利用更符合学生兴趣与需求的趣味活动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学习运动技能,由此来帮其养成长期进行体育运动和健康锻炼的良好习惯。
例如:笔者将“轮滑”运动引入高年级体育课堂中,这项运动集观赏性、技巧性与休闲性为一体,这种娱乐性较强的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享受运动,且这项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增强身体平衡与支撑能力,强化腿部与腰腹力量,提高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同时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学生掌握基本轮滑技巧后,教师可引入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教授学生一些花样轮滑技巧,并逐步改造为竞技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二、开发多种体育运动器材,增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应试教育模式下大多数小学院校都偏重文化学科的智力教育,在配备教学设备时也优先考虑文化学科的需求,常常忽略体育学科也需要一定的运动器材作为支撑,以至于大部分小学院校中存在体育活动场地与器材配备不足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当前小学生普遍对体育课学习动机不足的主要诱因。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注重利用身边材料开发体育运动器材,并让学生共同参与到体育器材的开发与制作中来,由此来增进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可以在提高体育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校园中搜集废弃的木棒,截断并打磨为长度适中的短木棒,再让大家拿回家中将木棒涂上颜色,这样便可制成精致且实用的接力棒。又如:教师从校园周围的施工处搜集一些沙子,再让学生找家长讨要一些废弃布料,并让家长帮忙缝制为小型沙袋。如此让学生参与到体育器材的开发与制作中,不仅可以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中展示自身手工才能,还能使之在进行相应运动时产生更高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将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进行回收利用,进一步优化他们的道德品质。
三、开发地区自然环境资源,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教师可根据校园周边自然环境,开发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户外体育活动或者游戏,由此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体育课程的需求,更是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教师将学生带到大自然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让他们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从而使体育课堂更具有科学意义。当然,校外体育活动应以确保学生安全为前提,因此所选地点必须在安全的路况与地形中。
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校园附近的公園或城市体育广场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这些园区中大都设置了篮球场地、健身器材区和中心锻炼广场,且户外环境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能够使他们更专心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在前往途中进行健走作为热身训练,而后在公园中进行集体运动训练,学习体育技能,最后在返校时放松身心,真切地感受绿色大自然的美好。这种依托于自然环境资源的体育课程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总而言之,体育学科作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根据课程改革要求调整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如此才能实现体育教育的革新发展。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从活动项目、体育器材与自然环境三方面入手,探究如何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提高体育课堂的操作性,并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从而构建起更优质的小学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龙凤海.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211.
[2]高勇,陈胜龙.探究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7):162-163.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资源;开发;策略
现代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其中健康的身体素质作为学生进行其它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亟需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据此,体育教师应跟随教育改革的趋势,积极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为体育课堂增添更多新鲜元素,逐步形成适合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构建具有特色的学校体育文化,由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推动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开发特色体育活动项目,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就目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来说,教学内容大都为“热身动作+运动训练+自由活动”,这种单调且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模式难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至于他们常常以敷衍的态度进行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教师应开发特色体育活动项目,利用更符合学生兴趣与需求的趣味活动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学习运动技能,由此来帮其养成长期进行体育运动和健康锻炼的良好习惯。
例如:笔者将“轮滑”运动引入高年级体育课堂中,这项运动集观赏性、技巧性与休闲性为一体,这种娱乐性较强的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享受运动,且这项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增强身体平衡与支撑能力,强化腿部与腰腹力量,提高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同时促进他们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学生掌握基本轮滑技巧后,教师可引入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教授学生一些花样轮滑技巧,并逐步改造为竞技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二、开发多种体育运动器材,增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应试教育模式下大多数小学院校都偏重文化学科的智力教育,在配备教学设备时也优先考虑文化学科的需求,常常忽略体育学科也需要一定的运动器材作为支撑,以至于大部分小学院校中存在体育活动场地与器材配备不足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当前小学生普遍对体育课学习动机不足的主要诱因。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注重利用身边材料开发体育运动器材,并让学生共同参与到体育器材的开发与制作中来,由此来增进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可以在提高体育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校园中搜集废弃的木棒,截断并打磨为长度适中的短木棒,再让大家拿回家中将木棒涂上颜色,这样便可制成精致且实用的接力棒。又如:教师从校园周围的施工处搜集一些沙子,再让学生找家长讨要一些废弃布料,并让家长帮忙缝制为小型沙袋。如此让学生参与到体育器材的开发与制作中,不仅可以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中展示自身手工才能,还能使之在进行相应运动时产生更高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将生活中的废弃物品进行回收利用,进一步优化他们的道德品质。
三、开发地区自然环境资源,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教师可根据校园周边自然环境,开发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户外体育活动或者游戏,由此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自然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是体育课程的需求,更是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教师将学生带到大自然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让他们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从而使体育课堂更具有科学意义。当然,校外体育活动应以确保学生安全为前提,因此所选地点必须在安全的路况与地形中。
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校园附近的公園或城市体育广场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这些园区中大都设置了篮球场地、健身器材区和中心锻炼广场,且户外环境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能够使他们更专心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在前往途中进行健走作为热身训练,而后在公园中进行集体运动训练,学习体育技能,最后在返校时放松身心,真切地感受绿色大自然的美好。这种依托于自然环境资源的体育课程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总而言之,体育学科作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根据课程改革要求调整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如此才能实现体育教育的革新发展。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从活动项目、体育器材与自然环境三方面入手,探究如何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提高体育课堂的操作性,并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从而构建起更优质的小学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龙凤海.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211.
[2]高勇,陈胜龙.探究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7):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