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教师能够大胆改进传统教学模式,顺应新的课程理念,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并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就会不断的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状况。
关键词:新课标 素质教育 审美 音乐教育
音乐新课程标准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学习音乐,突出了创造性。教学内容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注重了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的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我认为现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音乐教育,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进一步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排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让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确实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与美感,使音乐课成为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水平首先要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地利用现有师资,充分发挥教师的长处,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在教师考核工作中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进一步激发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面对农村小学专职音乐教师紧缺的现状,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让兼职教师熟练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音乐教学基本功。在具体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借鉴与学习先进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断的发展教师的创新性。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加强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衔接。音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艺术内部各科之间的渗透,还包括与音乐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加强教师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使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更深,理解得更透彻,从而有效的开展音乐教学工作。
三、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1.着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懂得审美的人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教育。为什么说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呢?审美活动即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不懂得审美的人可以说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过:艺术就是美。也就是说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艺术的活动就是审美活动,不论是视觉艺术,还是听觉艺术,或是视、听综合艺术,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审美,只是使用了不同的材料。音乐是艺术的一个类别,对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审美教育,通过音乐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表现美,使学生从“用声音编织故事”、“红灯停、绿灯行”等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美、创造音乐美,成为一个真正懂得审美的人。
2.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音乐是一门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学科,音乐是思维的源泉。首先,音乐使人处于平静、愉快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轻松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思维活动。创造需要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每天能欣赏音乐使自己处于一种平静的心境之中,对进入创造环境是很有利的。其次,音乐的不确定性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再次,音乐的审美过程是一个运用通感联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同创造性思维有着同样的思维过程,因此,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正如物理学家李政道所说:“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通过改编歌词、用音乐编织故事、为故事、诗歌选配音乐、音乐剧等把创造意识的培养贯穿在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3.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人
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的人才。音乐不只是单纯的技能课,它同语文、数学有同等重要的开发大脑潜能的作用,特别是在健全人格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同德育、美育、智育、体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如音乐与诗歌有着相同的意境。学者赵鑫珊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是旋律化、和声化和节奏化了的唐诗。”莫扎特的慢板乐音是他音乐的精华和灵魂,他那幽深的意境同唐诗的钟声是如此的相似,当然不是画等号而是那种意境,如他的《大调钢琴三重奏》所带来的浓郁的田园气息,也可以使人联想起英国水彩画画家温特的作品《歇息在旅店外的旅客》和《山雨欲来的收割场面》,感受到古诗“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的那份宁静的境界。
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法国作家雨果也曾指出:“开启人类的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总之,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大胆改进传统教学模式,顺应新的课程理念,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并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就会不断的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状况。诚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 素质教育 审美 音乐教育
音乐新课程标准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学习音乐,突出了创造性。教学内容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注重了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的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我认为现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
严格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音乐教育,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进一步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排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让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确实拥有接受音乐教育的权利,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与美感,使音乐课成为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水平首先要加强音乐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地利用现有师资,充分发挥教师的长处,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在教师考核工作中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进一步激发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面对农村小学专职音乐教师紧缺的现状,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让兼职教师熟练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加强音乐教学基本功。在具体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借鉴与学习先进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断的发展教师的创新性。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加强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衔接。音乐教学不仅包括音乐艺术内部各科之间的渗透,还包括与音乐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渗透。加强教师各方面的文化素养,使教师对教材掌握得更深,理解得更透彻,从而有效的开展音乐教学工作。
三、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1.着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懂得审美的人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音乐教育就是审美教育。为什么说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呢?审美活动即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不懂得审美的人可以说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过:艺术就是美。也就是说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艺术的活动就是审美活动,不论是视觉艺术,还是听觉艺术,或是视、听综合艺术,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审美,只是使用了不同的材料。音乐是艺术的一个类别,对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审美教育,通过音乐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表现美,使学生从“用声音编织故事”、“红灯停、绿灯行”等音乐活动中感受音乐美、创造音乐美,成为一个真正懂得审美的人。
2.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音乐是一门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学科,音乐是思维的源泉。首先,音乐使人处于平静、愉快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轻松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思维活动。创造需要一个良好的情绪环境,每天能欣赏音乐使自己处于一种平静的心境之中,对进入创造环境是很有利的。其次,音乐的不确定性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再次,音乐的审美过程是一个运用通感联觉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同创造性思维有着同样的思维过程,因此,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正如物理学家李政道所说:“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通过改编歌词、用音乐编织故事、为故事、诗歌选配音乐、音乐剧等把创造意识的培养贯穿在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3.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人
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素质的人才。音乐不只是单纯的技能课,它同语文、数学有同等重要的开发大脑潜能的作用,特别是在健全人格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同德育、美育、智育、体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如音乐与诗歌有着相同的意境。学者赵鑫珊认为:“莫扎特的音乐是旋律化、和声化和节奏化了的唐诗。”莫扎特的慢板乐音是他音乐的精华和灵魂,他那幽深的意境同唐诗的钟声是如此的相似,当然不是画等号而是那种意境,如他的《大调钢琴三重奏》所带来的浓郁的田园气息,也可以使人联想起英国水彩画画家温特的作品《歇息在旅店外的旅客》和《山雨欲来的收割场面》,感受到古诗“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的那份宁静的境界。
伟大的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生活中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法国作家雨果也曾指出:“开启人类的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总之,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大胆改进传统教学模式,顺应新的课程理念,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并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就会不断的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状况。诚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